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实验活动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实验活动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试剂:大理石(或    )和    。
实验原理:                     (化学方程式)。
说明:①不用碳酸钠与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                   。
②不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                   。
2.实验装置
3.操作
(1)检查装置的      。
(2)装试剂:先加入     ,然后加入     。
(3)检验:
现象:           ,反应方程式:                。
(4)验满的方法:                             。
4.装置的改进
(1)发生装置
装置A的优点:                               ; 
装置B的优点:                               ;
装置C的优点:                               。
(2)收集装置: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    端通入。
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确定反应原理:考虑反应速率适中、操作简单、试剂易得、环保等。
2.选择制取装置:①确定发生装置依据所用试剂的    和反应     。
②确定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     和     。
a.    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用排水法。
b.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     ,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     ,用向下排空气法。
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装置①制取氧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B.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可随时添加酸液,还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C.用装置③收集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马上收集
D.用装置②④既可以制取氧气,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2024凉山州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利用B装置,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通入。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详解答案】
实验内容
一、1.石灰石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①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②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3.(1)气密性 (2)石灰石 稀盐酸
(3)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4.(1)随时添加液体试剂 控制反应的速率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a
二、2.①状态 条件 ②密度 溶解性 a.不易或难 b.大 小
实验习题
1.D 解析:装置①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长颈漏斗只能随时添加酸液,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该在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2.(1)铁架台 (2)AE
(3)2HCl+CaCO3CaCl2+H2O+CO2↑ ① 液封作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2)用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带有酒精灯的A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排水法,对应题中E装置。(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口朝上,进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即从图F的①端通入。装置中小试管能使长颈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影响反应的速率,可以节约试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