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电阻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3 电阻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基础练 逐点通关
1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1.在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且电流表接小测量范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小明获得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在第2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计算出Rx的阻值为 Ω(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2 2.6
电流I/A 0.24 0.30 0.50
(5)该实验中多次测量了电压及电流的值,其目的是 .
2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
2.(贵州中考改编)小明和小红为了测量灯泡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其阻值最 处.
(2)闭合开关,观察不到灯泡发光,但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小明认为灯丝断了.小红说:“灯泡和电流表是 联的,若灯丝断了,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3)移动滑片至灯泡发光,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电阻为 Ω.
(4)他们发现:多次正确实验得出的灯泡电阻差距较大.为找到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实验中还需关注灯泡 的变化.
(5)完成实验后,他们换另一灯泡用图甲做该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18 0.30 0.38 0.44
【变式】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小明将多次测量后算出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灯泡的电阻.你认为他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提升练 融会贯通
3.在测定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1)聪聪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明明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
(2)将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8 V和0.24 A,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
(3)明明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
(4)另一组的小刚用相同的器材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明明发现小刚绘制的U-I图像和自己绘制的U-I图像不同,你认为小刚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 .
4.小明在实验室测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阻.
(1)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连接存在一处错误,请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为保护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左”或“右”)端后闭合开关,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 .向另一端移动滑片,发现灯泡在电压达到 0.37 V时开始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1 A.
(3)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I-U图像如图乙,则小灯泡未发光时的电阻可能为 (选填字母代号).
A.0  B.3.4 Ω  C.3.7 Ω  D.8.3 Ω
【变式】用标有“2.5 V 0.3 A”的小灯泡来完成该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 V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选填字母代号).
A.0.18 A  B.0.22 A  C.0.26 A
@拓展练 学科素养
5.【科学思维】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B.乙图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C.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D.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基础练 逐点通关
1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1.在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R=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且电流表接小测量范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B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电阻Rx断路 .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小明获得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在第2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1.5 V.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计算出Rx的阻值为 5.1 Ω(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2 2.6
电流I/A 0.24 0.30 0.50
(5)该实验中多次测量了电压及电流的值,其目的是 减小实验误差 .
2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
2.(贵州中考改编)小明和小红为了测量灯泡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其阻值最  大 处.
(2)闭合开关,观察不到灯泡发光,但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小明认为灯丝断了.小红说:“灯泡和电流表是  串 联的,若灯丝断了,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3)移动滑片至灯泡发光,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电阻为  5 Ω.
(4)他们发现:多次正确实验得出的灯泡电阻差距较大.为找到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实验中还需关注灯泡  温度 的变化.
(5)完成实验后,他们换另一灯泡用图甲做该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18 0.30 0.38 0.44
【变式】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小明将多次测量后算出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灯泡的电阻.你认为他的做法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提升练 融会贯通
3.在测定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1)聪聪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明明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电压表不能测待测电阻两端电压 .
(2)将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8 V和0.24 A,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7.5 Ω.
(3)明明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应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测几组电压与电流的实验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 ;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 .
(4)另一组的小刚用相同的器材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明明发现小刚绘制的U-I图像和自己绘制的U-I图像不同,你认为小刚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
4.小明在实验室测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阻.
(1)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连接存在一处错误,请在图甲中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为保护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左 (选填“左”或“右”)端后闭合开关,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 小 .向另一端移动滑片,发现灯泡在电压达到 0.37 V时开始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1 A.
(3)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I-U图像如图乙,则小灯泡未发光时的电阻可能为 B (选填字母代号).
A.0  B.3.4 Ω  C.3.7 Ω  D.8.3 Ω
【变式】用标有“2.5 V 0.3 A”的小灯泡来完成该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 V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C (选填字母代号).
A.0.18 A  B.0.22 A  C.0.26 A
@拓展练 学科素养
5.【科学思维】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甲图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B.乙图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C.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D.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