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摩擦力同步练习梳理基础知识: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 .(2)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大小:Ff= ,μ为动摩擦因数5.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两物体间 有弹力,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两物体间 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 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 .(2)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大小:05.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两物体间 弹力,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两物体间 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梳理基础知识答案:一、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4.作用点——重心(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三、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四、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跟接触面垂直;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五、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4.劲度系数: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A组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设斜面足够长,已知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该处压力的大小成正比B.压力发生变化时,该处摩擦力可能不变C.摩擦力的方向与该处压力的方向可能不垂直D.摩擦力的方向不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就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3.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 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水平向左的弹力 D.球可能受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4.传送带是生活及生产中的常见设备,它能帮助人们或自动运送物品.如图所示,粮食包随倾斜的传送带向上移动,移动中粮食包与传送带上某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关于粮食包或传送带所受摩擦力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传送带对粮食包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粮食包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若传送带匀速移动,粮食包不受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D.粮食包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传送带垂直5.卡车上载着一只木箱,总是与卡车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则卡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卡车起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B.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C.卡车突然制动时,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D.卡车突然制动时,卡车不给木箱摩擦力6.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其中图甲中木块做匀速运动,图乙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图丙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图甲相同的运动。则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C.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一定相互接触D.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8.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如图所示,有关钢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钢管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绳对钢管有拉力作用C.钢管对地面存在压力D.地面对钢管有静摩擦力9.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37°(sin37°=0.6,cos37°=0.8),质量1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10m/s2)( )A. B.C. D.10.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图中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工作时搓纸轮对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B.第5张纸与第6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D.若,进纸系统仍能正常进纸二、多选题11.在车站、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货物,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当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货物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货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因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12.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G B.μF C.μ(F-G) D.F13.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推力的作用,如图所示。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直到物体刚要开始滑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逐渐增大,当物体刚要开始滑动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B.大小不变,总为C.方向一直水平向左D.方向先向左后向右14.如图甲所示,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在水平弹簧作用下,末开始缓慢滑动,此时弹簧伸长了,弹簧弹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都不相等三、实验题15.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表中给出,其中 f4的值可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f4 2.93回答下列问题:(1)f4= N;(2)在图中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 f-m 图线 ;(3)f 与 m、木块质量 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 g 之间的关系式为 f= ,f-m 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 k= ;(4)取 g=9.80 m/s2,由绘出的 f-m 图线求得μ=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6.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弹簧两端各系一轻细的绳套,利用一个绳套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的绳套用来悬挂钩码。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再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x,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测量次序 1 2 3 4 5 6弹簧弹力F/N 0 0.5 1.0 1.5 2.0 2.5弹簧的总长度L/cm 13.00 15.05 17.10 19.00 21.00 23.00弹簧伸长的长度x/cm 0 2.05 4.10 6.00 8.00 10.00(1)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描出6次测量的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的长度x对应的数据点,并作出F-x图像 。(2)根据(1)所得的F-x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的总长度成正比B.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D.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N/m(3)第二小组同学将同一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完成实验。他们得到的F-x图线用虚线表示(实线为第一组同学实验所得)。下列图线最符合实际的是 。A.B.C.D.四、解答题17.如图所示,汽车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运动。问题:(1)若v1(2)若v1>v2,分析货物A受到的汽车B所施加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18.一个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190N的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1)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3)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多少?(4)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19.如图所示,质量m=2 kg 的物体静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逐渐增大F,当弹簧长度为12 cm时,物体刚好被拉动。(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当将弹簧拉长到11 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3)当将弹簧拉长到13 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20.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的木箱开始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之比为0.32。给木箱施加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水平拉力F。问:(g取10 m/s2)(1)当拉力增大到5 N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增大到9.2 N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大?(3)当拉力增大到12 N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大?(4)此后将拉力减小为5 N,木箱仍在滑动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大?B组能力提升训练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磨刀的情景。磨刀时,磨刀石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人推动厨刀相对磨刀石向前运动的过程中( )A.磨刀石对刀的摩擦力方向向前B.磨刀石对刀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C.刀相对磨刀石的速度越大,刀所受摩擦力越大D.刀相对磨刀石的速度越小,刀所受摩擦力越大2.如图所示,在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4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4N,水平向右 B.4N,水平向左C.3N,水平向右 D.3N,水平向左3.重为4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85 N B.80 N C.60 N D.04.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的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6N,3N B.1N,1N C.0,1N D.0,2N5.自行车的机械碟刹可以让车辆拥有更好的制动性,在同样的刹车过程中,碟刹因更高的稳定度和灵活性,致使刹车距离更短,提供更大的安全性.碟刹由碟刹器与碟刹片两者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在一次缓慢刹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碟刹器与自行车相对静止,碟刹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自行车骑行速度越大,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大C.碟刹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对碟刹片的运动方向相反D.碟刹器夹住碟刹片的力越大,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小6.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弹簧被压缩了1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可认为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此时木块A、B所受摩擦力分别记为和,弹簧弹力大小为,则( )A.B.的方向水平向左C.D.7.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2张纸受到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第10张纸与第11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C.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D.若,则进纸系统不能进纸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B.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C.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D.由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N成反比9.一本质量为M的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张A4纸夹在书页间,如图所示。A4纸与书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A4纸上,若要使书与A4纸一同运动,则A4纸上面书页的质量m应满足(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4纸的质量忽略不计)( )A. B. C. D.二、多选题10.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G B.μF C.μ(F-G) D.F11.重力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B.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若用33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摩擦力为30ND.若用36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摩擦力为36N1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三、填空题13.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2)接触处有(3)两物体间有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 方向相反。14.如图所示,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当木板倾角为30°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选填“静”或“滑动”)摩擦力;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5.一质弹簧悬挂一本书,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将书放在水平面上,用该弹簧水平地拉书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1cm,书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实验题1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一铁块和水平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已校准的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细绳与铁块相连。(1)实验时先测量铁块所受的重力大小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出铁块所受的重力大小G= N。(2)通过另一根细绳拉着木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动木板运动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连接铁块与弹簧测力计的细绳 (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水平。(3)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后调零,测完铁块所受的重力后直接按第(2)问中的步骤完成实验。考虑到弹簧本身的重力作用,竖直悬挂时的原长比水平放置时的原长长,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17.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1)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在弹性限度内得到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设弹簧a和b的原长分别为和,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由图可知, , 。(均填“大于”或“小于”);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用弹簧 (填“a”或“b”)。(2)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得多组钩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弹簧长度l,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五、解答题18.一个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190N的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1)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3)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多少?(4)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19.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水平轻质弹簧秤,劲度系数,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向左拉动B,使它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恒为3cm,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求:(1)弹簧弹力的大小;(2)B对A的摩擦力;(3)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20.如图甲所示,先竖直放置轻质弹簧,在其上方放置一个质量为的重物,待系统静止时测得弹簧压缩量为.再用轻质弹簧水平放置向左轻轻地推这个重物,当重物和轻质弹簧恰好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测得该轻质弹簧的压缩量为,如图乙所示,(轻质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1)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重物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1.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物体上,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逐渐增大F,当弹簧长度为12cm时,物体刚好被拉动。(g取,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当将弹簧拉长到11cm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当将弹簧拉长到13cm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4)如图用一水平力拉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时刻起水平力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已知t1时刻减小为零,请定性画出0~t1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可能图像(无需写出推导过程)。A组基础训练题答案1.B【详解】滑块上升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有Ff=μFN,FN=mgcos θ联立,解得Ff=6.4 N方向沿斜面向下。当滑块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重力的分力mgsin θ=6N所以滑块将静止,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 θ=6 N方向沿斜面向上。故选B。2.B【详解】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压力不一定成正比,故A错误;B.压力发生变化时,该处静摩擦力可能不变,故B正确;C.摩擦力的方向与该处的压力方向一定垂直,故C错误;D.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还可能与运动反向垂直,故D错误。故选B。3.B【详解】AB.F的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才会对球有弹力, A错误,B正确;CD.斜面对球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选项CD错误。故选B。4.B【详解】AB.粮食包相对传动带静止,随倾斜的传送带向上移动,传送带对粮食包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粮食包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A错误,B正确;C.若传送带匀速移动,粮食包仍受传送带的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D.粮食包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不可能与传送带垂直,D错误。故选B。5.A【详解】A.卡车启动时,木箱相对卡车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卡车给木箱向前的摩擦力,故A正确;B.卡车匀速运动时,木箱相对卡车没有运动趋势,卡车和木箱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CD.卡车突然制动时,由于惯性,木箱相对卡车有向前的运动趋势,卡车给木箱向后的摩擦力,故CD错误。故选A。6.C【详解】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与运动状态也无关,则故选C。7.D【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粗糙的接触面上存在压力且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B错误;C.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如磁铁之间的引力是非接触力,故C错误;D.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所以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故选D。8.D【详解】A.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钢管的重心在几何中心,A正确;B.绳子被拉伸,绳对钢管有拉力作用,B正确;C.钢管和地面之间存在相互挤压,故钢管对地面存在压力,C正确;D.假设地面对钢管有静摩擦力,则水平方向不能平衡,因此地面对钢管没有有静摩擦力。D错误。故选D。9.B【详解】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6.4N方向沿着斜面向下,为负值;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N<6.4N所以滑块滑到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滑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N方向沿着斜面向上,为正值故选B。10.C【详解】A.由于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则在第1张纸向右运动时,第2张纸与第3张纸保持相对静止,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故A错误;BC.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第1张纸对第2张纸的压力为,则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由于第2张及第2张以下的纸没有运动,只有运动趋势,所以第2张以下的纸之间以及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大小均为故B错误,C正确;D.若,则有可知搓纸轮与第1张纸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而第1张纸静止不动,所以进纸系统不能正常进纸,故D错误。故选C。11.AC【详解】ABD.货物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货物相对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故A正确,BD错误;C.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货物共受到三个力,分别为重力、支持力与静摩擦力,故C正确。故选AC。12.AB【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则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又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故选AB。13.AC【详解】用力推物体,在推动之前,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的增大而增大,方向与方向相反,当物体刚要开始滑动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若增大到能推动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选AC。14.AB【详解】A.由图像可知,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与弹簧弹力相等,即A正确;B.当弹簧弹力时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其中解得B正确;C.当弹簧弹力时弹簧伸长了,根据胡克定律可知C错误;D.由题可知,物体在时处于静止状态,在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根据物体的受力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始终相等,D错误。故选AB。15. 2.75 (μg)m+μMg μg 0.40【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7 N与2.8 N之间,估读为2.75 N。(2)[2]描点画线注意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线上,不能分布在线上的点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作图如图所示(3)[3][4]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知f=μ(M+m)g整理可得f=(μg)m+μMg所以f-m图线的斜率表达式k=μg(4)[5] g取9.80 m/s2,取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则16. BC/CB C【详解】(1)[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像,如图所示(2)[2]AB.由图示F-x图像可知,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的长度x的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F与x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CD.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3)[3]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伸长,即竖直悬挂时测得的弹簧的原长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所测原长要长,图线与横轴相交;两种情况下图线斜率一样,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同,两图线平行。故选C。17.(1)货物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2)向右【详解】(1)若v1(2)若v1>v2,货物A相对汽车B向左滑动,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18.(1)190N ;(2)180N ;(3)0.3;(4)180N【详解】(1)最大静摩擦力即是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最小水平推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190N。(2)物体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与此时的水平推力相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为180N。(3)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4)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时,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故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180N。19.(1)200 N/m;(2)2 N;(3)4 N【详解】(1)物体刚好被拉动时,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得解得(2)当将弹簧拉长到11 cm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拉力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可知物体没动,所以物体受的静摩擦力为(3)当将弹簧拉长到13 cm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弹力因为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将加速前进,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0.(1)5N(2)9.2N(3)9N(4)9N【详解】(1)由题意可知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当拉力时木箱没有滑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则(2)当拉力时木箱没有滑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则(3)当拉力时木箱滑动起来,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4)当拉力减小5N时,木箱仍在地面上滑动,所以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9N。B组能力提升训练题 答案1.B【详解】A.厨刀相对磨刀石向前运动,则磨刀石对刀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故A错误;B.磨刀石相对刀滑动,磨刀石对刀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B正确;CD.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及动摩擦系数有关,与相对速度无关,故CD错误。故选B。2.B【详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桌面的运动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左。故选B。3.C【详解】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故选C。4.C【详解】以A、B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两个水平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零;以A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C【详解】A.碟刹器与碟刹片相对静止,碟刹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B.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与二者之间的摩擦因数和正压力大小有关,与自行车骑行速度无关。故B错误;C.根据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知,碟刹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对碟刹片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D.根据易知碟刹器夹住碟刹片的力越大,碟刹器与碟刹片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C.未加F时,木块AB受力平衡,所受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弹簧弹力为F1=kx=400N/m×0.01m=4NB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A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施加F后,对木块B有木块B仍然静止,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B=F+F1=2N+4N=6N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D.因为AB仍然静止,故弹簧弹力不变,故D错误;AB.施加2N的F之后,木块A仍然静止,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A=F1=4N方向水平向右,故AB错误。故选C。7.B【详解】A.第2张纸相对第3张纸向右运动,所以第2张纸受到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BC.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第1张纸对第2张纸的压力为F+mg,所以第2张以下的纸没有运动,只有运动趋势,所以第2张以下的纸之间以及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大小均为μ2(F+mg)。故B错误,与题意相符;C正确,与题意不符;D.若μ1=μ2,搓纸轮与第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μ1F,第1张纸受到第2张纸的滑动摩擦力为μ2(F+mg),则有μ1F<μ2(F+mg)搓纸轮与第1张纸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不会进纸,打印机不会正常工作。故D正确,与题意不符。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8.C【详解】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如果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B.根据摩擦力和弹力的产生条件可知,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故B错误;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故C正确;D.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C。9.B【详解】书与A4纸恰好运动由于A4纸的上下两面均有摩擦力,要想A4纸不滑出,则整理得解得故选B。10.AB【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则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又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故选AB。11.AB【详解】A.用35N的水平推力刚好推动,故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故A正确;B.用3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做匀速运动,故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B正确;CD.若用33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则木箱不会运动,受到的静摩擦力为33N,若用36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则木箱会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故CD错误。故选AB。12.BD【详解】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充当阻力,也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充当动力,故A错误;B.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比如在水平路面上,汽车启动时,车厢底板上的物体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B正确;C.两个相对静止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且存在弹力时,才有静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D.对于一个确定的接触面而言,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来确定,是可以变化的,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BD。13. 粗糙 压力 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趋势【详解】[1][2][3]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压力,且在接触面上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14. 静【详解】[1][2]根据题意可知当木板倾角α为30°时,物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f1=mgsin30°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沿木板下滑受到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μmgcos45°由题意可得μmgcos 45°=mgsin 30°解得μ=15.0.25【详解】设书的重力为G,用弹簧悬挂一本书时,根据胡克定律得用该弹簧水平地拉书匀速前进时,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所以16. 3.15/3.14/3.13/3.16 不需要 需要 偏小【详解】(1)[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15N;(2)[2]只要木板运动,铁块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就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滑动摩擦力,故不需要确保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3]为使细绳的拉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需要确保连接铁块与弹簧测力计的细绳水平;(3)[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有可得(4)[5] 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后调零,测铁块所受的重力,考虑了弹簧本身的重力作用,则重力测量准确;水平测拉力时,由于未水平情况下调零,则测力计所测拉力偏小,根据,则所测动摩擦因数偏小。17. 小于 大于 b 38.5(38.0~40.0均可)【详解】(1)[1][2][3]由可知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劲度系数,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其原长,所以,。所谓精确度高,是要求力有较小变化时弹簧长度有较大的变化,即劲度系数小的精确度高,应选b弹簧。(2)[4]由有可见图线斜率为,由图线求出斜率即可得弹簧劲度系数。由图可得解得18.(1)190N ;(2)180N ;(3)0.3;(4)180N【详解】(1)最大静摩擦力即是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最小水平推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190N。(2)物体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与此时的水平推力相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为180N。(3)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4)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时,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故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180N。19.(1);(2);(3)【详解】(1)由胡克定律可得(2)B对A的摩擦力(3)B左匀速运动,则有求得20.(1)1000N/m;(2)0.75【详解】(1)轻质弹簧上放的重物时,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由胡克定律解得(2)当重物匀速运动时,有而弹力即得重物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由解得21.(1);(2);(3);(4)【详解】(1)根据题意,当弹簧长度为12cm时,物体刚好被拉动,则此刻根据临界条件有而,解得(2)当将弹簧拉长到11cm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此时弹簧的拉力而最大静摩擦力可知此时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则有(3)当将弹簧拉长到13cm时,根据胡可定律可得可知此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4)根据题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时刻起水平力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t1时刻减小为零,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当拉力减小为零时,物体仍在滑动,则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二是,当拉力减小为零之前,物体已经停止了运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先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后是静摩擦力,大小始终与拉力大小相等,而此时的拉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则可得其可能的图像如图所示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