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厉行法治课件(19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厉行法治课件(19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课题:凝聚法治共识 厉行法治
——以廉洁文化涵养法治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党中央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认同法治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法治观念 明确厉行法治对国家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公民自觉守法的要求,认识法治与廉洁的内在联系。
责任意识 增强青少年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自觉成为廉洁法治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实践认知 学会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参与法治实践;理解廉洁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已知基础:九年级学生对十六字方针有初步了解,知晓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需遵守法律等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能力,能通过情境讨论提炼核心观点,且对短视频、AI工具等现代技术有基本使用经验,为“科技赋能廉洁法治”的探究奠定基础。
认知盲区:对“廉洁文化与法治建设的内在关系”理解不深入,多数学生认为“廉洁法治是公职人员的责任”,忽视青少年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对“公民监督、社会参与”的具体路径缺乏清晰认知。对“人工智能在廉洁法治中的作用”了解较少,虽认同廉洁法治的重要性,但在“如何将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上缺乏思路,尤其在校园、家庭、社会场景中设计可操作的行动方案时存在困难。
提升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廉洁文化与法治建设相互促进”的认知,明确二者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统一性。结合校园廉洁案例(如班费公示、选举监督),引导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既是廉洁法治的受益者,也是践行者和宣传者。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在提升监督精准度、降低人为干预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思考技术应用的边界(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通过设计“校园-家庭-社会”三维行动清单,将抽象的廉洁法治意识转化为具体行为,提升从“知”到“行”的转化能力,增强责任担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厉行法治与廉洁文化的关系;科技赋能在廉洁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难点:青少年如何将廉洁法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政新闻素材(如静安区廉洁文化建设交流会)、人工智能反腐案例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廉洁文化大家谈 播放视频:剪辑“廉洁文化宣传短片”(含公职人员廉洁承诺、市民监督),提问: 1、结合视频和本课知识思考“厉行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2、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依靠哪些力量?
引出总议题:如何以法治力量涵养廉洁文化?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导入本课议题,引发学生思考
议题探究:分议题层层深入 子议题一:明辨关系——廉洁文化是法治建设的“助推器” 案例一:呈现“静安区召开2025年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交流会”新闻片段 案例二:校园廉洁相关案例(如学生干部选举规范、社团经费使用公示等),让学生更易产生共鸣。 教师总结:廉洁文化为法治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厉行法治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者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小组讨论: 1、多部门(区委、教育、纪委等)参与廉洁文化建设,体现了厉行法治中的哪些要求?(提示:党领导立法、政府严格执法、社会共同守法) 2、为什么说“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凝聚法治共识”相关内容) 3、理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理解廉洁与法治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身边场景理解法治要求。
子议题二: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如何为廉洁法治“加码” 情境创设:展示某省法院“智能廉政风险预警系统”案例(模拟场景:AI通过大数据分析公职人员异常消费、关联交易等行为,自动生成预警报告),思考: 生思考: 1、人工智能在廉洁法治建设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提示:提升监督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精准反腐) 2、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3、学生用手机快速绘制廉洁主题表情包。 增强对“科技+廉洁”的直观感受,降低技术理解门槛。
子议题三:青春践行——青少年的“廉洁法治行动清单” 师提要求:结合“纵深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政策要求,从三个维度,(校园,家庭,社会)设计3条可操作的廉洁行动: 师示例:1、参与“廉洁家风”主题班会,用AI绘画工具创作廉洁主题漫画; 2、监督身边不廉洁行为(如校园采购公示、班干部选举等),通过学校公众号提出建议。 教师点评并提炼“公民守法+积极监督”的核心要求。 生小组合作: 设计廉洁行动清单- 校园维度:参与班级“廉洁公约”制定,监督班费使用公示; 家庭维度:和家长共同阅读廉洁家风故事,录制“廉洁寄语”短视频。 社会维度:积极参与廉洁宣传活动,监督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支持廉洁文化建设。 成果展示:各小组交流,分享行动清单。 在小组展示“行动清单”时,设计“可行性评分表”(从“合法性”“可操作性”“影响力”三个维度),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小组讨论前提供“行动参考维度”(如“校园生活”“家庭实践”“社会参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评价的客观性。
七、总结升华:法治护航廉洁,青春担当使命
板书小结:
总议题:以法治力量涵养廉洁文化
├─ 关系:价值引领(廉洁文化)←→ 制度保障(厉行法治)
├─ 实践:科技赋能(AI监督、智慧普法)
└─ 行动:青少年——学法守廉、监督护廉、宣传扬廉
教师寄语:廉洁是法治的底色,青少年要在厉行法治中涵养廉洁品格,让法治精神与廉洁文化共同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作业布置
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微评论《假如我是“廉洁小卫士”》(200字)。
九、教学反思
本教案遵循新课标“议题式教学”要求,以真实时政案例为载体,充分结合时政热点,增强教学时效性,将廉洁文化融入“厉行法治”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关系—探究实践—落实行动”的逻辑链,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体现科技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议题讨论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引导其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化。人工智能案例的选取注意贴近学生认知,避免技术术语过于抽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