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学期期末学业检测六年级语文试题姓名:班级:说明: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学校、班级和准考证号认真写在答题纸上。2.试题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共6页。3.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4.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第1~7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12分)1.看拼音,写词语。zhengfǔjǔsdngling lipushaikangkǎi(▲((A(▲)2.卷地风来忽吹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4.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5.旧时茅店社林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7.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伯牙鼓琴》二、第8~9题中,都有一项注音或字形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选项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2分)8.A.围quanB.蜷缩iC.投掷dengD.目瞪口呆9.A.干燥B.缝隙C.束缚D.暴露无疑三、第10~11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选项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2分)10.A.居高临下(面对)B.斩钉截铁(切断)C.技高一筹(筹划)D.全神贯注(集中)11.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B.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C.今乃掉尾而斗(摆动)D.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四、第12~18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将选项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4分)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细心观察,用心描写,我们笔下的人物也能惟妙惟肖。B.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行云流水总是让人印象深刻。C.齐白石作画,只须勾勒几笔,就能使动物栩栩如生。D.央视主持人个个业务能力过硬,唱起歌来也是字正腔圆。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刘庄麻辣鸡传承至今已有八十余年。B.草堰茶食经过媒体宣传,成了大丰人打卡必去之地。C.通过央视的宣传,使大丰荷兰花海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景点。D.漫步大丰野鹿荡,你可以听风吹树梢,赏泥土芬芳,享天然画卷。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B.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C.纪伯伦的诗歌节奏铿锵,色彩丰富:富有音乐美和图画美。D.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壁空。1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雁群穿梭于洁白的云端,往来于无垠的天际,翱翔于广阔大海之上。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D.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16.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壮举,让我想起曹植的诗句“(▲)”。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7对下列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不可否认,游客给动物投喂食物,有的出于好奇,有的担心动物挨饿,其初衷非但没有恶意,反而充满爱护动物的善意。然而,当这种善意“扎堆”,让动物身体吃不消,甚至患上难以治愈的疾病时,这种善意就变成了一种恶意,某种意义上是对动物的一种变相虐待行为。A.游客给动物投食,其初衷没有恶意。B.游客给动物投食,是担心动物挨饿。C.游客给动物投食,是出于爱护动物。D.游客给动物投食,某种意义上是变相虐待行为。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