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6 届 高 中 毕 业 班 适 应 性 练 习 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中上游,它横跨河南、湖北两省,库区主要分布
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从这里出发,跨越长江、
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一路北上,最终来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中线工程与多条大河存
在交叉,这时就需要用到渡槽或隧洞。
①渡槽又被称为过水桥,是输送水流跨越河流、溪谷、洼地和道路时常用的方式,人们形象
地将它比喻成为水修建的“高速公路”。渡槽历史悠久,古代中东、南亚和希腊文明都修建过这
类建筑,构成古罗马庞大引水工程的渡槽更是声名显赫,而在我国古代,渡槽还有个名字,叫“飞
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后以最高 420 立方米/秒的流量向北奔涌而去,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迅猛的水流给渡槽的强度带来了极大挑战。
②水利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横截面,是 U 形的渡槽,它的底部圆滑,水流作用在上面的力会
均匀分散开,这样即使不加厚渡槽,也能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降低了成本。在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中,一些跨度大、流量大的位置,就使用了这样的 U 形渡槽,沙河渡槽就是其中的代表。
沙河渡槽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长 9075 米,由跨越沙河的梁式渡槽、沙河和大浪河之间的
箱基渡槽、跨越大浪河的梁式渡槽、大浪河到鲁山坡的箱基渡槽,以及鲁山坡的落地渡槽组成。
③其中沙河上方的梁式渡槽长 1440 米,由 4 组平行的 U 形单槽组成,每个单槽直径 8 米,
净高 7.4 米。这些 U 形渡槽在工厂中预制生产,为了把它们运到施工现场,工程师采取了“槽上
运槽”的方案,也就是在已经安装好的渡槽顶部架设轨道,运送渡槽的运槽车沿着轨道行驶到指
定位置。这是世界上首次用这种方法建造渡槽。
架设渡槽时,运槽车缓慢行驶到有两台龙门吊的架槽机下方,龙门吊将渡槽向上提起 100 毫
米,然后架槽机带着渡槽整体向前移动,到达架设渡槽的位置。接下来龙门吊将渡槽下放,直到
槽底到达指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龙门吊需要携带重达 1200 吨的渡槽缓慢移动、精准对位,
创造了世界最重吊装渡槽的纪录。沙河渡槽共创下了 10 项世界之最,可称得上世界第一渡槽。
(节选自《万物——跨越江河》)
材料二:
南水北调,这个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
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全面建成通水,沟通了长、黄、淮、海四大流域,初步构
筑了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年调水量持续攀升,实现
了年调水量从 20 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 100 亿立方米的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不断扩大供水范围,挖掘工程输水潜力,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015 年 1 月 12 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河南省禹州市和神垕镇正式供水,年平均供水
396 万立方米,解决了古镇缺水问题。“现在用南水烧制的瓷器釉面光滑剔透,品质极佳。”神
垕镇金鼎钩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丙建说。
“水资源格局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高立军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打通了水资源调配互
济的堵点,解决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痛点,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经济
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通过交通网、电
网等输送至全国各地,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南北方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生产效率效益最大化。
(节选自《经济日报——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材料三: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据介绍,该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
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的通道,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保证
率。同时,还将向汉江中下游补水,对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
境具有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高
立军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
用,用足用好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工程供水效益。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各自
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深化方案比选,统筹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为畅通国家水网
大动脉提供坚实支撑。
(节选自《经济日报——后续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跨越了长黄淮海四大流域,因为与多条大河有交叉,所以需要修建
渡槽或隧洞来引流。
B.中线工程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跨度大、流量大,因此都采用了梁式渡槽、箱基渡槽、落
地渡槽等 U 形渡槽。
C.通过科学调度,形成了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格局,年调水量的持续攀升,也使
供水范围不断扩大。
D.引江补汉工程连接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后,既能提高中线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又能
向汉江中下游补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渡槽输送水流跨越河流、溪谷、洼地和道路,提高了水流的输送速度,由此被
称做为水修建的“高速公路”。
B.材料二以“现在用南水烧制的瓷器釉面光滑剔透,品质极佳”为例子,说明了南水北调
可以使效益最大化。
C.材料三直接引用高立军的话,表明了引江补汉工程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提高工
程供水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D.从沙河渡槽的建造、南水北调对水资源配置格局的优化和后期的总体布局,可以看出南
水北调工程的先进性和系统性。
3.根据原文内容,在材料一示意图的圆圈中标出对应文字的序号,并谈谈此处设置图片有何
好处?(3 分)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4.材料一中的长度单位有的用米,有的用毫米,这合理吗?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4 分)
5.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 20 世纪以来的战略重大工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蕴含其中的中华民
族精神的重要内涵。(6 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梁生宝买稻种 柳青
春雨刷刷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
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
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
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
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
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刷刷的春雨
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
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
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
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
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
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
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
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
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这么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
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
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
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
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
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力量,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
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
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
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
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
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
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
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
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
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
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
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20 世纪 50 年代,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
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文本二:
《延河》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协办的
国家一级综合性纯文学期刊。杂志 1950 年以《西北文艺》之名初创,1956 年经报请中办批准,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以毛体字“延河”作刊名,正式更名为《延河》,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纯文学期刊之一。在将近
70 年的办刊历史中,《延河》屡开新中国文学风气之先,一直保持着非凡的文学表现,相继推出
了一大批扛鼎中国当代文学星空的文学大家和优秀作品,聚焦着中国当代精神深刻的历史记忆和
现实期待。
近期我社将增开“农村青年”栏目,旨在用文学积极回应时代,用作品传递“乡村变迁的脚
步声”,鲜活而生动地记录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通过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农村
青年形象,表现其创业、致富、成长的经历。积极倡导我国农村真情友爱、美好和睦的道德风尚。
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均在应征之列,风格不限,文学性强、艺术价值高者优先。
期待您的作品!
(改编自《延河》杂志社征稿启事)
6.小说中多次提到“钱”,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睡大炕也要两角钱,展示作者对社会情况刻画详尽,体现小说的时代特征。
B.梁生宝不肯为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能体现出他有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C.作为组长,梁生宝愿为互助组垫钱,充分体现其作为领袖的担当奉献精神。
D.拣起最破的一张五分票来付饭钱,展现了梁生宝过于守财,不为他人着想。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的细节刻画生动可感,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一身三条“麻袋”,描
绘出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
B.生宝跟母亲逃难到下堡村,继父梁三收留了他们,小说插叙的这部分内容,使情节更加
完整,凸显了歌颂亲情与济世救人的主题。
C.小说人物语言生动切实,比如“生宝同志”符合区委书记的身份,“娃们就有馍吃了
嘛”既带有口语色彩,又突出了乡土特色。
D.故事以写“春雨”开端,使后文生宝滞留车站的情节展开自然合理。故事又在“春雨”
中结束,使首尾形成呼应,结构更加严谨。
8.结尾段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 分)
9.请你代写推荐信,推荐本文参加《延河》杂志“农村青年”栏目的遴选,内容简明扼要,
以传递不同时代下相同的赤子心。(6 分)
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三)阅读Ⅲ(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
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
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
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
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
言; 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
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
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
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
器之间,何须苦谏?”
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
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
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
也。”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愚按:昔商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将为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
菽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高台广室,称此以求天下不足矣。远方珍怪之物,舆
马宫室之渐,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遂良之言,其意盖亦若此也。然所谓满盈无所复谏,
则似非忠臣爱君之语,幸太宗之言,有足以救斯言之失也。
(节选自戈直《〈贞观政要〉集论》)
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分)
彼 A 为象箸 B 必不 C 盛以土簋 D 将为犀玉之杯 E 玉杯 F 象箸 G 必不羹菽藿衣短褐 H 而
舍于茅茨之下
11.材料一最可能选自《贞观政要》中的哪卷?(3 分)
A.《卷一·论君道》 B.《卷二·论求谏》 C.《卷二·论纳谏》 D.《卷十·论慎终》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2)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3)远方珍怪之物,舆马宫室之渐,自此而始。
13.根据上下文,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
(3 分)
14.材料一中分别展示了王珪、魏征和褚遂良与唐太宗的对话,结合《谏太宗十思疏》谈谈三
人“君臣对论”的方式有何异同。(4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白鹰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鞲鹰,指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鞲,皮制袖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画面描绘细腻,极富立体感,在清秋时节,如雪似玉的白鹰傲立雄视,恣意远飞,
身姿矫健。
B.颔联中运用反问,写猎人网罗白鹰,白鹰竭尽心力挣破罗网,侧面表达了作者对猎人行
为的谴责。
C.颈联写白鹰天下无敌,百战百胜,不甘任人驱使,既表现了它外在的勇猛又表现了它内
在的桀骜。
D.尾联运用典故,写白鹰遨游九天,使大鹏望而退避、野兔深藏不出的雄姿,笔调高扬,
意味深远。
16.颈、尾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赏析。(6 分)
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历史长河中,在往圣先贤的理想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
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对此,《礼运》是这样写的:
“ , ”。
(2)唐宋文人常在诗文中用成双成对的动植物意象来反衬主人公
孤独的处境,如“ , ”。
(3)与右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 ”。
二、语言文字应用(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没病没灾,未老先衰。”这是很多人的自我调侃。年龄不大,心脏已经老了;皱纹不多,
头发已经白了; ……这种“早衰”现象不仅体现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
神层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实,催人老的何止岁月,还有情绪!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状态最直观、最即时的反映。我们经常
会简单粗暴地将情绪二元分类,例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或正面情绪、负面情绪。但是,这容易
造成误解,即消极、负面的情绪就是不好的,会损害健康的,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努力压抑。事实
上,情绪是一种信号,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就如愤怒,在面对不可理喻的人时,可能会让你失去
理智、口无遮拦;然而,在面临暴徒威胁时,它也能成为你内心的动力,让你发挥潜能,勇敢地
奋起反抗。总的来说,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①都具有外显信号性、体内功能性、情境
适应性和行为动力性等特点,②帮助我们在不同情境中做出决策和反应。③不过,相对于积极情
绪,④消极情绪更容易带来负面行为,⑤因而伤身也伤心。因此,大多数人都对“负面情绪”避
之不及,但又常常感到对其无能为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很少被烦恼绊倒,自然无需在意眼角皱纹、发白鬓
角;然而,对于心理状态欠佳的人,却可能陷入( )的境地。
一些研究表明,身体衰老与心理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单向的,心理状态欠佳的人会加速衰老,
而衰老速度快的人也更可能在晚年出现心理问题。半年叠加半年,小小的数字不起眼,叠加起来
却很伤身,心理状态和衰老速度之间形成了一个消极漩涡,会无情地裹挟着我们,使我们难以逃
脱。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18.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
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年龄没到,骨头已经脆了 B.年龄没到,却已百病缠身
C.还没发福,骨头已经脆了 D.还没发福,却已百病缠身
20.填入文中第三段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截然不同 B.一蹶不振 C.不可自拔 D.萎靡不振
21.读者希望在文章后有简单易懂的思维导图总结梳理文本内容,请你帮他绘制一幅思维导
图。(4 分)
22.如果要为本文续写,最有可能写什么?请列出续写段的写作纲要,并说明理由。(4 分)
六、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看那天上的太阳啊,它既是夕阳也是旭日,既在落下也在升起!”
材料二: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材料三:
无论我从西欧归来 / 还是从北美归来 / 我都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 去沐浴太阳的光 / 东
方明亮而辉煌 / 这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10 页)
{#{QQABYYw4xgiYgAaACC4LAwUcC0oQkIGgLYosgVAeKAQKiJFABI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