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世界的人口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出生率C. 死亡率 D. 人口密度2.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出生数和死亡数3.1998年青岛市的总人口为699.6万,出生率为1.08%,死亡率为0.67%,则青岛市在1998年一年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A. 7.51 B. 2.83 C. 1.75% D. 0.41%4.读“1750年—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较均匀D. 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约为40亿5.如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及总人口统计图。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C. 乙--甲--丙--丁 D. 甲--丙--乙--丁6.人口分布与环境相关,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比较稀疏的是( )A. 沿河地带 B. 温带平原地区C. 热带雨林区 D. 沿海地区7.如图所示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从“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高纬度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高纬度9.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图”,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据图示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 )A. 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B. 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C. 在海拔500米上地势波状起伏的山区D. 在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11.2007年底某国的人口总数为10000万,2008年底的人口出生率为0.68%,死亡率为0.71%,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2008年底该国总人口数约为( )A. 10003万 B. 9970万 C. 9997万 D. 10030万12.文杰同学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在学习了人口分布之后,总结了一段顺口溜,以便于记忆理解:“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A. ①旱②寒③热 B. ①寒②旱③热C. ①热②旱③寒 D. ①寒②热③旱13.如图为北半球部分区域图,读图判断下列各题。(1)①②③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②地。 _____(2)①②③三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是①地。 _____(3)①→②→③,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 _____(4)④地与⑤地气候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_____(5)①②③④⑤五地中,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②地和⑤地。 _____14.阅读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_____。(2)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3)对此现象,你可否提供一些建议来缓解该问题?_____。15.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70亿!这是2011年10月30日全球人口的总数!“人人都有一双手,人人都有一张口”。人是生产者,可以创造财富;人也是消费者,既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还有教育、医疗、就业、娱乐等其他需求。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有哪些?_____。(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哪些?_____。(3)世界各国针对人口增长状况,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请你从人口增长过快和过缓两方面说说措施:_____。试卷答案1.【答案】A2.【答案】C【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解: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D4.【答案】A【解析】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非常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由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A正确。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迅速,B错误。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由慢到快、再到慢,C错误。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约为60亿,D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4%-2.5%=1.5%;乙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1%=2%;丙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8%-2%=-0.2%;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5%-1%=0.5%;因此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乙--甲--丁--丙。故选:B。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C【解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如图该国到②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然后出现下降趋势,到③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多,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负增长,人口开始减少。故选:C。10.【答案】A【解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解: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故选:A。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1)×;(2)×;(3)×;(4)×;(5)√;【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解:(1)①、②、③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该地位于内陆地区。(2)①、②、③三地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③地,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3)①→②→③,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4)④地与⑤地气候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5)①②③④⑤五地中,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②地和⑤地。故答案为:(1)×;(2)×;(3)×;(4)×;(5)√。14.【答案】(1)水资源短缺;(2)人口急剧增加,对水的需求量增大;(3)要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们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解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是不足的。爱护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的责任。解:(1)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2)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急剧增加,对水的需求量增大。(3)要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们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1)水资源短缺;(2)人口急剧增加,对水的需求量增大;(3)要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们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15.【答案】(1)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2)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人口老龄化;(3)人口增长过快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缓采取的措施是鼓励生育;【解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解:(1)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有: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人口老龄化。(3)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国家应该实行生育控制的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针对人口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国家应该鼓励生育。故答案为:(1)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2)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人口老龄化;(3)人口增长过快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缓采取的措施是鼓励生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