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A. 山脊 B. 山谷 C. 山顶 D. 陡崖
2.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体的走向是东南-西北走向
B. A、B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
C. 从C到B比从D到B容易
D. 小河的源头海拔约是300米
3.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 1:50000
B. 十万分之一
C. 1:25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4.如图为八角地区街道平面示意图(a)及道路交通标志牌(b)。读图,实验中学的张刚家住古城地铁站附近。他在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了交通指示牌图(b),该指示牌位于图(a)中(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代表(  )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6.在一幅比例尺为1:1500000的海南省地图上,量得乐东县到三亚市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 3000000厘米 B. 30千米 C. 300千米 D. 300000千米
7.小丽想了解“六﹒一”期间北京市的天气情况,需要查看下列哪一种地图(  )
A. 北京市地形图 B. 北京市政区图
C. 北京市天气预报图 D. 北京市交通地图
8.如图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9.将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的地图放大,放大后的地图面积刚好是原图面积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10.某人站在南极点其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1.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 B. 五十万分之一
C. D. 一百万分之一
12.A、B两点图上距离是2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 100米 B. 1000米 C. 10000米 D. 100000厘米
13.【项目式学习】
项目名称:走进社火公园 感受生态文化
项目背景:晋中市社火公园以生态为主,突出休闲功能,体现社火文化,是综合主题公园。晋中市某学校发起了以“走进社火公园 感受生态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准备阶段
同学们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到一幅社火公园平面图,为实地考察做前期准备(如图)。
(1)同学们计划从春社主题广场进入公园,说出该广场位于公园的什么方位。
(2)列举两例除春社主题广场外的其他主题广场。
调查探究阶段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社火公园种植大量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公园里的湖泊在雨季可以截留雨水,调节城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
(3)同学们计划对社火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请你提出一个调查问题。
(4)请结合材料,说明社火公园的生态价值。
绘制展示阶段
小组代表用比例尺为1:4000的环境地图进行了成果展示,环境地图中呈现了项目背景、调查过程、数据分析、问题与建议等,其他同学从不同方面对小组展示进行了评价。
(5)社火公园健身步道全长约2km,请计算健身步道在环境地图上的长度。
(6)说一说,你会从哪些方面对小组展示活动进行评价。
14.读如图地形图,完成相关要求。
(1)甲地海拔_____,乙地海拔_____,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_____。
(2)若甲、乙两处分别为山峰,则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_____。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陡崖
15.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如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_____。
(2)乙河流的流向是 _____。
(3)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 _____,B _____,如果在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应选择在 _____地方比较合适。
(4)A地的海拔在 _____米以上。
试卷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解:读图可知,根据图b中的信息可知,道路交通指示牌位于图a中的①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解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故选: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解:当将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的地图,面积扩大4倍,也就是图上距离扩大2倍;地图为同一范围,实地距离为定值,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扩大2倍,故比例尺也扩大2倍,故其比例尺为1:400000,其文字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千米。
故选:C。
10.【答案】D
11.【答案】A
【解析】地图上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解:根据比例尺大小判定的规则: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的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解:根据比例尺=可得,实地距离=,已知比例尺A、B两点图上距离是2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2÷=100000厘米=1000米。
故选:B。
13.【解析】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示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解:(1)由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可知,春社主题广场位于公园的东南方向。
(2)由图可知,图中除春社主题广场外还有秋社主题广场,社火文化广场,车船类主题广场,休闲广场,滨水主题广场等主题广场。
(3)同学们计划对社火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同人群用不同的调查问题:比如学生可以提问:您来自哪儿;您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来社火公园;您来社火公园的目的是什么;成年人可以提问:您觉得社火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您是否了解社火文化;您觉得社火公园生态环境怎么样;您对社火公园发展有什么建议等。
(4)由题意可知,社火公园有大量植物,可以保持水分,涵养水源,公园里的湖泊在雨季可以截留雨水,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5)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社火公园健身步道全长约2km,根据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约为20厘米。
(6)由题意可知,结合项目学习过程,从小组分工、调查过程、数据收集、现状分析、优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小组展示。对小组的展示活动进行评价的角度有:地图三要素是否齐全,地理事物位置是否准确及准确程度;绘制的地图的是否美观及美观程度;制作地图中显示的调查内容是否完整;另外还有小组成员参与度;小组合作的团结性;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展示语言流畅度、声音是否洪亮、展示方式等。
故答案为:
(1)东南方向;
(2)秋社主题广场,社火文化广场,车船类主题广场,休闲广场,滨水主题广场;
(3)您来社火公园的目的是什么:您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来社火公园;您来自哪儿:您觉得社火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您是否了解社火文化;您觉得社火公园生态环境怎么样:您对社火公园发展有什么建议等;
(4)植物可以保持水分涵养水源;湖泊在雨季可以截留雨水: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
(5)20厘米;
(6)地图三要素是否齐全,地理事物位置准确程度;绘制的地图的美观程度;制作地图中显示的调查内容是否完整;调查过程是否详细:制作的PPT条理,美观程度;小组代表沟通表达能力;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等。
14.【答案】(1)800米;(2)500米;(3)300米;(4)B;
【解析】(1)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该部位在整个地形体系中似马鞍,故名鞍部。
解:(1)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地海拔800米,乙地海拔500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800-500=300米。
(2)若甲、乙两处分别为山峰,则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故答案为:
(1)800米;500米;300米;
(2)B。
15.【答案】(1)盆地;(2)自北向南流;(3)山顶;(4)陡崖;(5)B;(6)600;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读图可知,(1)甲村所在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
(3)在等高线图中,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B陡崖处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4)A地的海拔在600米以上。
故答案为:
(1)盆地;
(2)自北向南流;
(3)山顶;陡崖;B;
(4)6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