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考点一 常规实验考点二 创新实验考点一 常规实验理清 知识结构突破 考点题型角度1 利用碰撞实验器验证例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段水平,右侧端点在水平木板上的垂直投影为 ,木板上叠放着白纸和复写纸。实验时先将小球 从斜槽轨道上处由静止释放, 从轨道右端水平飞出后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测出落点的平均位置与点的距离,将与半径相等的小球置于轨道右侧端点,再将小球从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碰撞后均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分别测出、两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与 点的距离、 。完成下列填空:(1)记、两球的质量分别为、,实验中须满足条件 ___(选填“ ”或“ ”) 。[解析] 为了保证小球碰撞后不反弹,要求 。(2)本实验中,斜槽轨道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光滑,斜槽轨道末端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水平,地面上的白纸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移动。不必必须不可以[解析] 实验中,每次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入射球经过的是相同的运动过程,就能确保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相同,斜槽轨道不必光滑;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须测量小球在同一条件下的多个落点,则地面上的白纸不可以移动。(3)如果测得的、、、和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两小球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若再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均用所测物理量表示)[解析] 两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相等,碰撞前 球的速度大小,碰撞后球的速度大小,碰撞后 球的速度大小,如果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则 ,整理得 ;若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即 。角度2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例2 (2024·山东高考)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测量滑块与它的距离, 测量滑块与它的距离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和 ;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③拨动两滑块,使、 均向右运动;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图3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____ 时发生碰撞。1.0[解析] 由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两滑块的速度在 时发生突变,即这个时候发生了碰撞。(2)滑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0.20[解析] 根据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可知碰撞前瞬间 的速度大小 。(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的滑块是___(选填“”或“ ”)。B[解析] 由题图2知,碰撞前的速度大小,碰撞后 的速度大小约为,由题图3可知,碰撞后 的速度大小,和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质量为的滑块是 。考点二 创新实验突破 考点题型例3 (2024·北京高考)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将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匀质小球悬挂于等高的点和 点,两点间距等于小球请推导说明,、、、、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的直径。将质量较小的小球1向左拉起至点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 与静止于点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反弹至最高点 ,小球2向右摆动至最高点。测得小球1、小球2的质量分别为和 ,弦长,, 。[解析] 设轻绳长为,小球从偏角 处由静止摆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小球经过圆弧对应的弦长为 ,则由动能定理有,由数学知识可知 ,联立两式解得,若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又有,,,整理可得 。例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图中弧形槽的半径为(未知),其操作如下:①测量出两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 的质量和,且 ;②将导轨固定在桌面上,调整轨道末端的高度距离地面为 ,并使得小球能够静止在轨道末端;然后将 弧形槽置于水平面上,调整其位置使槽与水平面的切点 在轨道末端的正下方;③拿走小球,将小球由挡板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在弧形槽上的 点;④将小球放在导轨末端,将小球仍从原来的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的落点分别为、;经测量可知弧、、 所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 。根据以上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BDA.秒表 B.天平 C.螺旋测微器 D.角度测量仪[解析] 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有, ,解得,则有 ,即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和弧、、 所对应的圆心角,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天平和角度测量仪。故B、D两项正确。(2)若两小球、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关系式应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机械能都守恒,则关系式应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若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即 ,整理可得 ,若该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即。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考点一 常规实验【理清·知识结构】【突破·考点题型】角度1 利用碰撞实验器验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段水平,右侧端点在水平木板上的垂直投影为O,木板上叠放着白纸和复写纸。实验时先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Q处由静止释放,a从轨道右端水平飞出后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测出落点的平均位置P与O点的距离x,将与a半径相等的小球b置于轨道右侧端点,再将小球a从Q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碰撞后均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分别测出a、b两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与O点的距离xM、xN。完成下列填空:(1)记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实验中须满足条件ma (选填“>”或“<”)mb。 (2)本实验中,斜槽轨道 (选填“必须”或“不必”)光滑,斜槽轨道末端 (选填“必须”或“不必”)水平,地面上的白纸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移动。 (3)如果测得的xP、xM、xN、ma和mb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关系式 ,则验证了两小球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若再满足表达式 ,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均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角度2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2024·山东高考)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a、b两个位移传感器,a测量滑块A与它的距离xA,b测量滑块B与它的距离x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200.0 g和400.0 g;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③拨动两滑块,使A、B均向右运动;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xA、x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图3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t= s时发生碰撞。 (2)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200.0 g的滑块是 (选填“A”或“B”)。 考点二 创新实验【突破·考点题型】(2024·北京高考)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将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匀质小球悬挂于等高的O点和O'点,两点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将质量较小的小球1向左拉起至A点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B与静止于C点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反弹至最高点A',小球2向右摆动至最高点D。测得小球1、小球2的质量分别为m和M,弦长AB=l1,A'B=l2,CD=l3。请推导说明,m、M、l1、l2、l3满足 关系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图中弧形槽的半径为R(未知),其操作如下:①测量出两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A、B的质量m1和m2,且m1>m2;②将导轨固定在桌面上,调整轨道末端的高度距离地面为R,并使得小球B能够静止在轨道末端;然后将弧形槽置于水平面上,调整其位置使槽与水平面的切点O在轨道末端的正下方;③拿走小球B,将小球A由挡板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在弧形槽上的b点;④将小球B放在导轨末端,将小球A仍从原来的位置静止释放,小球A、B的落点分别为a、c;经测量可知弧Oa、Ob、Oc所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α1、α2、α3。根据以上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秒表B.天平C.螺旋测微器D.角度测量仪(2)若两小球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关系式应为 ;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机械能都守恒,则关系式应为 。 参考答案例1 (1)> (2)不必 必须 不可以(3)maxP=maxM+mbxN ma=ma+mb。解析 (1)为了保证小球碰撞后不反弹,要求ma>mb。(2)实验中,每次小球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入射球经过的是相同的运动过程,就能确保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相同,斜槽轨道不必光滑;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须测量小球在同一条件下的多个落点,则地面上的白纸不可以移动。(3)两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t相等,碰撞前a球的速度大小v0=,碰撞后a球的速度大小va=,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vb=,如果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则mav0=mava+mbvb,整理得maxP=maxM+mbxN;若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ma+mb,即ma=ma+mb。例2 (1)1.0 (2)0.20 (3)B解析 (1)由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两滑块的速度在t=1.0 s时发生突变,即这个时候发生了碰撞。(2)根据x-t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可知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大小v=cm/s=0.20 m/s。(3)由题图2知,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vA=0.50 m/s,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约为vA'=0.36 m/s,由题图3可知,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vB'=0.5 m/s,A和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mAvA+mBv=mAvA'+mBvB',代入数据解得≈2,所以质量为200.0 g的滑块是B。例3 ml1=-ml2+Ml3解析 设轻绳长为L,小球从偏角θ处由静止摆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小球经过圆弧对应的弦长为l,则由动能定理有mgL(1-cos θ)=mv2,由数学知识可知sin =,联立两式解得v=l,若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mv1=-mv2+M又有v1=l1,v2=l2,v3=l3,整理可得ml1=-ml2+Ml3。例4 (1)BD (2)m1sin α2=m1sin α1+m2sin α3m1=m1+m2解析 (1)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有Rsin α=vt,Rcos α=gt2,解得v=Rsin α,则有p=mv=mRsin α,即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和弧Oa、Ob、Oc所对应的圆心角,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天平和角度测量仪。故B、D两项正确。(2)若两小球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m1v0=m1v1+m2v2,即m1Rsin α2=m1Rsin α1·+m2Rsin α3,整理可得m1sin α2=m1sin α1·+m2sin α3,若该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m1=m1+m2,即m1=m1+m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实验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