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温故知新: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如何?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简介(P45)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辛亥革命背景条件革命成果结局尾声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组织建立武装起义爆发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中国同盟会1.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2.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3.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4.通过学习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革命志士的武装斗争,感悟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重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难点】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学习目标祖籍:香山县(今中山市)农民家庭原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后以“中山”闻世地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尊称:国父孙中山1866---1925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思想转变一:1.思想转变:医人 医国材料一: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大学毕业之后,(1894年前后)即决计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材料二:(孙中山认为)“若救国救民,非除去恶劣政府不可。革命为惟一法门。”——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46页内容,分析孙中山先生思想经历了哪些转变?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两次思想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3.成立兴中会: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时间:地点:宗旨:口号:檀香山(美国)189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振兴中华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性质:推翻满清政府,具有反封建意义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dá lǔ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政府阅读教材P40,归纳成立兴中会的基本史实。4.广州起义:广州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时间:地点:人物:结果:1895年广州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陆皓东(1868—1895)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4.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1882年1895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孙中山教训: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集中革命力量。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漫画“提线木偶”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材料一: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材料二: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革命军》材料三: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警世钟》阅读材料,思考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①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示意图革命团体 时间 领导人 地点兴中会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公强会 1901年 梅际郇、童显懋 重庆华兴会 1903年 黄兴、宋教仁 长沙光复会 1904年 蔡元培、陶成章 上海易知社 1904年 张惟圣、虞维煦 江西岳王会 1905年 陈独秀、柏文蔚 安徽日知会 1906年 刘静庵 武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列表(部分)②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③领导基础: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中国同盟会 时间、地点创建人机关报政治纲领指导思想性质意义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民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阅读教材P48,归纳成立同盟会的基本史实。思考: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有什么关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是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高度概括和阐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兴中会广州起义同盟会三民主义成立革命团体发动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党提出指导思想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者发动者领导者提出者①他早年从“医人”到“医国”,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政府,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②他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政党中国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等,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③提出三民主义并成为其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问题1:阅读地图结合教材P49,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哪些起义?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萍浏醴起义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安庆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镇南关起义(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问题2:革命党人起义活动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②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①范围广,次数多经济比北方要发达,思想相对比较进步便于接受海外华侨的资助体现了革命者屡败屡战,坚定必胜的信心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时间:孙中山、黄兴1911年领导人:结果:起义失败,部分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问题3: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①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②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知识小结“《苏报》案”《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1900年由湖南退休官僚陈范接办后逐渐转向革命。1903年5月章士钊担任主笔后,对《苏报》大加改良。6月,《苏报》发文介绍邹容的《革命军》,不久又摘登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积极宣扬反清革命主张。6月底,清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抓捕章炳◎《革命军序》,刊于1903年6月10日的《苏报》麟等人,邹容主动投案,随后《苏报》被封。次年5月,章炳麟、邹容分别被判处三年和两年监禁,邹容后来不幸在狱中病逝,年仅20岁。“《苏报》案”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使革命浪潮空前高涨起来。知识拓展随堂训练1.中国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 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3. 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ADD随堂训练4.清末,学生经常看到政见的书报,其中“三大主义:曰民族、民权、民生”,应出自( )A. 《天演论》 B. 《万国公报》 C.《海国图志》 D.《民报》5.今年是中国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一生为改造我国耗尽毕生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孙中山的主要贡献是( )① 成立兴中会 ② 成立同盟会③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DC随堂训练6.“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7.图烈士墓园是近代中国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兴建该公园是为了纪念(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