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二中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 { || | < 2}, = { 2, 1,0,1,2,3},则 ∩ =( )A. {0,1} B. {0,1,2} C. { 1,0,1} D. { 2, 1,0,1,2}2.已知 > > 0, < < 0,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从 3 名男生和 2 名女生中任选 3 人参加演讲比赛,则所选 3 人中恰有 2 名男生的概率是( )A. 18 3 9 3125 B. 10 C. 25 D. 54.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0, + ∞)上为增函数的是( )A. = 1 B. = C. = | | D. = 1| |25 .已知函数 ( ) = sin(2 6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函数 ( )的图象可由 = 2 的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B. 函数 ( )的图象关于直线 = 12对称C.函数 ( )的图象关于点( 6 , 0)对称D.函数 ( )在(0, )内有 2 个零点6 2.若“ ∈ [1,3], + ≤ ”是真命题,则实数 的最小值为( )A. 2 B. 2 2 C. 3 D. 1137.在△ 中,若 2 + 2 2 > 1,则△ 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8.已知函数 ( ) = 2 , ( ) = 2 + 2,若存在 ∈ [0,3],( = 1,2,3, , ),使得 ( 1) + ( 2) + … + ( 1) + ( ) = ( 1) + ( 2) + … + ( 1) + ( ),则 的最大值为( )A. 6 B. 7 C. 8 D. 9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9 1.函数 ( ) = 1 + ln( + 1)的定义域是______.10.已知{ }为等差数列, 为前 项和.若 10 为 3与 8的等差中项,则 10 = ______.第 1页,共 8页11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角 与角 均以 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若 = 2,则 =______.12 ( ) = ( 2 )( + + 3), ≤ .已知函数 2 2, > .①当 = 1 时,若函数 ( ) = ( )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的一个取值为______;②若函数 ( )在( ∞, ),( , + ∞)上都是增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3.已知数列{ 2 }满足 1 = ,且 +1 = 2 + 4( = 1,2,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 }可能为等比数列;②若 = 3,则{ }为递减数列;③{ }不可能为递增数列;④存在实数 ,使得 ∈ ,都有 < 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8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4.(本小题 14 分)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前 项和为 ,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若 1 = 1, 5 = 25, 2 = 2, = .(1)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2)求和: 1 + 3 + 5 + + 2 1.15.(本小题 14 分) 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 ( ) = ( + ), > 0, | | < 2 )在某一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 + 0 3 2 2 2 7 8 8 ( + ) 0 2 0 2 0(1)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直接写出函数 ( )的解析式和单调递减区间;(2)若函数 ( ) = ( ) 2 2 + 2 2 ,求函数 ( )在[0, 2 ]上的最小值.16.(本小题 14 分)近年来,中国机器人科技水平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实现了显著提升,尤其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国内某科技公司致力于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与创新,近期第 2页,共 8页公司生产了甲、乙、丙三款不同的智能送餐机器人,并对这三款机器人的送餐成功率进行了测试,获得数据如下表:甲款机器人 乙款机器人 丙款机器人测试次数 50 100 100成功次数 10 50 80假设每款机器人的测试结果相互独立,用频率估计概率.(1)估计甲款机器人单次送餐成功的概率;(2)若让这三款机器人分别执行 1 次送餐任务,设成功的总次数为 ,估计 的数学期望 ( );(3)若让这三款机器人分别执行 10 次送餐任务,设成功的次数分别为 1, 2, 3,直接写出方差 1, 2, 3的大小关系.17.(本小题 14 分)在△ 中,( + ) = 12 .(1)求 ;(2)若 = 7,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得△ 存在且唯一,求△ 的面积.条件①: = 8;条件②: = 5;11条件③: = 14.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第(2)问得 0 分;如果选择多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8.(本小题 14 分)已知函数 ( ) = (2 ) 1 3 + 2.(1)当 = 0, = 0 时,( )求曲线 = ( )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 )当 ≥ 0 时,求函数 ( )的最大值;(2)若 = 3 是函数 ( )的极大值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 15 分)已知集合 = { 1, 2, 3, , }( ≥ 2),其中 ∈ ( = 1,2, , ),由 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 )是有序实对数,集合 第 3页,共 8页和 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 和 ,若对于任意的 ∈ ,总有 ,则称集合 具有性质 .( )检验集合{ 1,0,2,3}与{ 2,1,3}是否具有性质 并对其中具有性质 的集合,写出相应的集合 和 ;(Ⅱ) ( 1)对任意具有性质 的集合 ,证明: ≤ 2 ;(Ⅲ)判断 和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第 4页,共 8页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1) ∪ (1, + ∞)10.10011.± 3212. 1(答案不唯一) ( ∞, 3]13.①②④14.(1)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若 1 = 1, 5 = 25, 2 = 2, = . = 1 = 5 × 1 + 5×4若 1 ,则 5 2 = 25,解得 = 2,所以 = 1 + 2( 1) = 2 1; = = 2, 2 = 2 1 = 2,所以 1 = 1,则 = 2 1;(2)由(1) = 2 1, 所以 1 + 3 + 5 + + 2 1 = 1 + 22 + 24 + + 22 2 =4 13 .15.(1)填表如下: + 0 3 2 2 2 3 5 7 9 8 8 8 8 8 ( + ) 0 2 0 2 0根据题意,可得 = 2,3 7 2 函数的周期 满足4 = 8 8,解得 = ,由 = ,解得 = 2, ( 7 7 3 由 8 )为函数的最小值,可得 2 × 8 + = 2 + 2 ( ∈ ),第 5页,共 8页| | < 结合 2,可得 = 4,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 ) = 2sin(2 4 ),由表格,可知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3 8 + ,7 8 + ]( ∈ );(2) ( ) = 2sin(2 4 ) + 2 2 = 2 + 2 = 2sin(2 + 4 ), 根据4 ≤ 2 + 4 ≤5 4,可知当 = 2时, ( ) = 1,所以 ( )在[0, 2 ]上的最小值为 1.16.(1) 10 1设甲款机器人单次送餐成功的概率为 1,则 1 = 50 = 5;(2)设乙款机器人单次送餐成功的概率为 2,丙款机器人单次送餐成功的概率为 3,50 1 80 4所以 2 = 100 = 2 , 3 = 100 = 5, 的可能取值为 0,1,2,3,4 1 1 2所以 ( = 0) = (1 1)(1 2)(1 3) = 5 × 2 × 5 = 25, ( = 1) = 1(1 2)(1 3) + (1 1) 2(1 3) + (1 1)(1 2) 3= 1 1 1 4 1 1 4 1 4 215 × 2 × 5 + 5 × 2 × 5 + 5 × 2 × 5 = 50, ( = 2) = 1 2(1 3) + 1(1 2) 3 + (1 1) 2 3= 1 × 1 × 1 + 1 × 1 × 4 4 1 4 215 2 5 5 2 5 + 5 × 2 × 5 = 50, ( = 3) = 1 1 41 2 3 = 5 × 2 × 5 =225,所以 ( ) = 0 × 2 21 21 2 325 + 1 × 50 + 2 × 50+ 3 × 25 = 2;(3)由题意有 1 (10,15 ), 2 (10,12 ), 43 (10, 5 ),所以 1 = 10 ×15 ×4 = 85 5 , 1 1 5 4 1 82 = 10 × 2 × 2 = 2 , 3 = 10 × 5 × 5 = 5,所以 1 = 3 < 2.17.(1)根据边角转换,原式可以化简为:( + ) = 12 ,因为 + = sin( + ) = ,所以 = 12 , 1又因为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 = 2,进而求得 = 3;(2) 因为 = 3, = 7,第 6页,共 8页所以根据余弦定理有: 2 = 2 + 2 2 = 2 + 2 = 49,对于条件①:8× 3因为 = 8,所以 = 2 4 3 = 7 = 7 < 1,又因为 = 4 37 >32 ,所以△ 有两个解,不满足△ 存在且唯一;对于条件②: 5 3因为 = 5,所以根据正弦定理有: = = 14 ,因为 < ,所以 0 < < 3,5 3又因为 14 <32 ,所以满足△ 存在且唯一,此时,由 2 = 2 + 2 = 49, = 7, = 5,解得 = 8, 1 1所以 △ = 2 = 2 × 8 × 5 ×32 = 10 3; = 11条件③: 14,7×5 3由 = 1 cos2 = 5 3 14 ,又由正弦定理得 = =14 3 = 5,2由条件②即可求解.18.(1)( )当 = 0, = 0 时,函数 ( ) = (2 ) 1 , (1) = (2 1) 1 1 = 1,导函数 ′( ) = ( 1) 1 + (2 )( 1) 1 = ( 3) 1 , ′(1) = (1 3) 1 1 = 2 0 = 2,切线方程为: 1 = 2( 1),整理得: = 2 + 3.( )导函数 ′( ) = ( 3) 1 ,因为 1 > 0,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所以导函数 ′( )的符号由 3 决定:当 > 3 时,导函数 ′( ) > 0,函数单调递减;当 < 3 时,导函数 ′( ) < 0,函数单调递减,所以 = 3 是极小值点, = 0 时, (0) = (2 0) 1 0 = 2 , →+∞时, 1 → 0,因此 ( ) → 0,因此当 ≥ 0 时,在 = 0 处 ( )取得最大值为 2 .(2)函数 ( ) = (2 ) 1 3 + 2,第 7页,共 8页导函数 ′( ) = 1 + (2 )( 1) 1 3 2 + 2 = ( 3) 1 3 2 + 2 ,因为 = 3 是 ( )的极大值点,所以 ′(3) = 0, ′(3) = (3 3) 1 3 3 32 + 2 3 = 27 + 6 ,所以 27 + 6 = 0,化简得 = 92 .设函数 ( ) = ( 3) 1 3 2 + 2 ,导函数 ′( ) = (4 ) 1 6 + 2 ,为了确保 = 3 是极大值点,那么还需保证 ′(3) < 0, ′(3) = (4 3) 1 3 6 3 + 2 92 = 2 18 + 9 = 2 9 ,1所以 2 9 < 0,所以 > 9 2,所以 ∈ ( 19 2 , + ∞).19.(1)因为 = 0 时, ∈ { 1,0,2,3}且 ∈ { 1,0,2,3},所以集合{ 1,0,2,3}不具有性质 ;因为 = 2,1,3 时 = 2, 1, 3, ∈ { 2,1,3},总有 { 2,1,3},所以集合{ 2,1,3}具有性质 ,其相应的集合 和 是 = {( 2,3),(3, 2)}, = {(1, 2),(1,3)};(2)首先,由 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 , )共有 2个,因为 0 ,所以( , ) ( = 1,2, …, );又因为当 ∈ 时, ,所以当( , ) ∈ 时,( , ) ( , = 1,2, …, ),1 ( 1) ( 1)从而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 22 ( ) = 2 ,即 ≤ 2 ;(3) = ,证明如下:当( , ) ∈ 时,根据定义, ∈ , ∈ ,且 + ∈ ,从而( + , ) ∈ ,如果( , )与( , )是 的不同元素,那么 = 与 = 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 + = + 与 = 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 + , )与( + , )也是 的不同元素,可见, 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 中元素的个数,即 ≤ ;当( , ) ∈ 时,根据定义, ∈ , ∈ ,且 ∈ ,从而( , ) ∈ ,如果( , )与( , )是 的不同元素,那么 = 与 = 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 = 与 = 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 , )与( , )也是 的不同元素,可见, 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 中元素的个数,即 ≤ ;综上可知, =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