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七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学习目标1.通过研读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识读西汉形势图,结合西汉形势图,认识汉武帝时期疆域拓展的时空背景,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通过学习,认识到大一统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家国情怀)一、削弱地方势力Q材料反映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哪位皇帝尝试解决这个问题?1.背景【相关史事】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这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势力强大。诸侯王(地方)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相关史事】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下令削夺王国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管辖。公元前154年,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朝廷出兵平叛,经过数月的战争,叛乱被平定。景帝借机收回诸侯王的部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Q到汉武帝即位时期,这个问题出现了什么新发展?1.背景材料一:孝王(汉武帝叔叔梁王刘武)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材料二: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司马迁《史记.平准书》①诸侯王势力②地方豪强势力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一、削弱地方势力Q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削弱诸侯王势力?2.措施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弱矣。 ——主父偃目的建议者内容结果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措施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完成表格填写。一、削弱地方势力Q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方式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2.措施②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zhòu酎金夺爵Q结合课文,找出汉武帝削弱地方豪强势力的措施。①将地方豪强迁往京师一带。②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出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汉武帝时划分的13个州部示意图③形成察举制,选拔优秀人才。一、削弱地方势力Q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作用。3.作用诸侯王势力地方豪强势力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政治上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迁往京师、刺史制度一、削弱地方势力【知识拓展】汉武帝确立汉文帝:西汉初期,汉文帝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选官,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察举制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经济加强经济管控贰二、加强经济管控Q汉武帝加强对农业、手工业的管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1.农业、手工业农业: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耧车: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二、加强经济管控Q根据材料,说出西汉初期商业上面临哪些问题?2.商业材料一 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 食货志》材料二: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帮助)公家(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淮书》①背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朕该怎么办?二、加强经济管控Q面对商业上的问题,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产生怎样的影响?2.商业问题 ②措施 ③影响私人铸币盐铁私营 富商大贾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五铢钱是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约3.33克),故名五铢钱。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三、尊崇儒术Q结合课文回答,汉初奉行什么政策?导致什么后果?1.背景1.背景: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导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施行仁政以德治国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朕该怎么办?假如你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最后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董仲舒三、尊崇儒术Q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 2.措施【材料研读】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3.目的:为了稳固统治2.措施①: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三、尊崇儒术Q结合图片,说一说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汉代画像砖《讲经图》2.措施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儒家经典4.影响对当时: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对后世: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四、北击匈奴汉初形势图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92年,汉惠帝刘盈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76年,汉文帝刘恒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74年,汉文帝刘恒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62年,汉文帝刘恒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61年,汉文帝刘恒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56年,汉景帝刘启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前152年,汉景帝刘启封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Q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1.背景①秦末汉初,漠北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②汉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和匈奴实行“和亲”。四、北击匈奴Q面对匈奴南下,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理由是什么?2.措施继续和亲反击匈奴因为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Q完成表格填写。3.著名战役漠北战役 时间大将结果作用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获全胜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西汉控制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霍去病:河东平阳人,卫青的外甥。他英勇善战,前后六次出击匈奴,取得辉煌战绩。汉武帝想给霍去病建造宅第,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卫青:河东平阳人,出身卑微,由于其姐姐受宠于汉武帝,得以在朝中做官。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曾七次北击匈奴。他爱惜部下,虽有大功却不自傲,因而具有威望。卫青墓霍去病墓舅甥关系死后常伴武帝旁帝国双壁安西汉4.著名人物四、北击匈奴项目 困局 措施 影响政治经济 思想 军事 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③建立刺史制度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酒官营、专卖③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诸侯强大豪强横行富商大贾控制经济①尊崇儒术(董仲舒)②在长安兴办太学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漠北战役中大获全胜。思想混乱威胁统治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匈奴南下袭扰大汉归纳总结大一统的巩固历史解析:“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建立大一统王朝大一统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尊崇儒术兴办太学课堂小结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酒官营、专卖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郡国豪强迁往京师;刺史制度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1.【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齐桓公任用管仲,主持国政B.汉武帝是具有雄韬伟略的封建帝王C.公元前 202年,刘邦建立西汉D.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B情境练习2.【家国情怀】图1和图2主人都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平定“七国之乱”B.镇压农民起义C.率军击败匈奴D.打压地方豪强C图1 卫青墓图2 霍去病墓情境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