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马尾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颍(jiǒ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2.隋朝为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规定不许大家族聚居,必须分房,各自立户。这项措施使得户数快速增加,官府的赋税也跟着水涨船高。此项措施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政府收入B.巩固国家统一C.提高生产效率D.促进人口增长3.贞观年间,群臣进谏和太宗纳谏的涉事范围虽广,但很大部分都涉及如何止徭役、慎刑法、劝农桑、息征战,如何做到“取信于民”和“安抚恤人”。这表明其核心思想是A.守法精神B.用人唯才C.兼收并蓄D.以民为本4.史诗互证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与盛唐气象相对应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材料中户数的变化主要是源于统治者的哪一项措施A.注重文教,编修经籍B.整顿吏治,裁减冗员C.发展经济,改革税制D.广纳贤才,知人善任6.据记载:“(唐朝)益州锦坊,巧儿三百人。”这表明唐朝的蜀锦制作A.生产规模较大B.仅由男子制作C.产品主要出口D.技术领先世界7.他是一个充满争议色彩的人物,其延续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导致唐朝的衰落。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盛世”是指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贞观遗风8.《大唐新语》中记载,长安城里,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着胡人的衣衫,谁是胡谁是汉,连官府也无法分辨。外国人可以谋求官职,亦可以长期居住,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材料反映了唐朝A.开放的社会风气B.繁荣的对外贸易C.开明的民族政策D.多彩的文学艺术9.《新唐书》载,安史之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地方上“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一现象体现出的唐代社会危机是A.外戚干政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外敌入侵10.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干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由此可见,唐蕃和亲A.稳定了西北地区边疆局势B.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使西藏正式接受中央管辖D.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11.公元626年,突厥颉利可汗趁太宗新立,领兵二十万,直逼京师,攻至渭水便桥之北。太宗亲率六骑出渭水,与颉利隔河对话,怒斥其背约,颉利再请和,杀白马以立下盟约,带领军队撒退。该材料表明唐太宗处理这次冲突时A.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B.打破了原有盟约誓词C.改变了突厥部落组织D.通过册封缓和了矛盾12.贞观四年(630年)起,日本不断派造唐使到中国来,至唐朝后期(894年)止,先后派遣唐使到中国达13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留学僧、留学生、画师、工匠、水手等。据此推断A.日本主导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B.唐朝贞观时中日之间开始交流C.唐朝文化对日本有强大吸引力D.唐朝文化领导世界文化的发展13.为研究唐朝时期中国和某一国家交往的历史,小乐同学制作了如下笔记,据此判断这一国家是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唐朝音乐广泛流行于唐潮民间、物产位于唐朝进口首位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马尾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选项123456>891011121314答案CADACABBACB选项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答案BDBDDBCDBCDD二、非选择题28.(1)河段:邗沟,通济渠。(写出一个得1分,顺序错误不得分,共2分。)(2)根据大运河示意图可以看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五大水系,长度极长(信息),工程巨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河(说明):图中可见通济渠和邗沟利用了自然河道和古运河(信息),体现出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说明):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信息),有利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说明)。综上所述,大运河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一点3分,任意答2点6分。其中每一点都要求史论结合,若只有史实没用加以分析则不得分。)29.(1)变化:婚嫁从注重门第家世到关注科名高低。(写出完整变化过程4分:只写变化结果2分。)原因: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2分)(2)措施:消灭门第限制:放宽科举考试资格;增加录取名额:区别对待文武官员的选拔等。(一点2分,两点4分,大段抄材料不得分。)(3)主题:政策变化影响社会风气: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社会影响:宋代科举制与婚嫁观念变化等。(2分)30.(1)DBCA(4分)(2)唐朝筒车:筒车用于取水灌溉,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宋代冰裂纹陶瓷:冰裂纹瓷器精美而特色,体现了宋朝制瓷业水平高超,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北宋纸币交子:北宋交子用于商品交易,发行于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选择1分,理由3分,要求必须史论结合,只有结论或只有史实给2分。)(3)统治者推崇;文人墨客记载:从医人员众多:医坊药肆密集;医生政治地位提高。(任意2点4分。)(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唐宋文明丰富多彩。弘扬中华文明,自信世界舞台。(任意一点2分)31.(1)第一手史料(2分)(2)【示例】图片:图8、图9(2分)主题: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2分)论述:青釉椰枣纹瓷壶是唐代阿拉伯贸易商船“黑石号”的沉船器物,唐代长沙窑瓷器上有阿拉伯椰枣树图案,证明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大食)有友好交往,是唐朝和阿拉伯(大食)文化交流的见证。(3分)金龟舍利塔存放于日本唐招提寺,流传着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也对日本的医学、建筑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唐朝中日交流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分)主题2:对外交流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主题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主题4: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与巩固是中国历史的必然趋势。主题5: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主题6:民族交融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述:略图片2分(未写图片序号,直接写图片名称不得分)主题2分:论述:23分=6分:若有写结论的,结论不赋分、不扣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 答案 马尾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历史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