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5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5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5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5·新昌模拟)在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B.0 C. D.1
2.(2025·新昌模拟)浙江交通物流发展良好,2024年全年完成综合客运量约570000000人次,其中数57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3.(2025·新昌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新昌模拟)如图所示几何体是由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组成的,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5.(2025·新昌模拟)现有四批黄桃,从中各随机抽取40个,测量并计算得它们直径的平均数与方差如下:则这四批黄桃中果型较大且整齐的一批是(  )
批次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单位:)
方差(单位:)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5·新昌模拟)据研究,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高空下落的时间与下落高度近似满足公式,一物体从高空自由落下,则关于物体下落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5·新昌模拟)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面积为20的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交于点,则的长为(  )
A.1 B.2 C. D.3
9.(2025·新昌模拟)已知和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10.(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矩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当时,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边于点,连结,下列三角形中与的面积之和不变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新昌模拟)分解因式: =   .
12.(2025·新昌模拟)要使分式有意义,的取值应满足   .
13.(2025·新昌模拟)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14.(2025·新昌模拟)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个黑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则   .
15.(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中,,,,分别与,相切于点,,圆心在上,则的半径长为   .
16.(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菱形中,点是边上一点,将沿翻折,点恰好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若此时,则的度数是   ,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72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2025·新昌模拟)计算:.
18.(2025·新昌模拟)解方程组:
19.(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于点,于点,且.
(1)求证:.
(2)当,时,求的值.
20.(2025·新昌模拟)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近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推动了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某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教师做了“我最常使用的软件”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抽样调查的教师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该校共有教师240人,根据统计信息,估计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
21.(2025·新昌模拟)小林解决如下问题有两种思路:
如图,在等腰中,, 点是的中点,用尺规作图的方法 在上找一点,使得是的中位线.
思路一: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取的中点,连结,则是的中位线.
思路二:先在上找点,使,再在上找点,使.具体分两步,
步骤1:如图,分别以点,点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交于点.
(1)在图中连结步骤1里隐含的两条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2)小林给出的步骤2:“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连结,则是的中位线.”请指出步骤2中存在的问题.
22.(2025·新昌模拟)甲、乙两车沿同一条公路先后从城出发行驶去城,甲车匀速行驶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比甲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快,甲、乙离开城的路程与甲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乙车的速度.
(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
23.(2025·新昌模拟)已知二次函数,其图象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且.
(1)求当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若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且,试判断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当时,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求的值.
24.(2025·新昌模拟)如图,内接于,是的直径,,是半径上的一点(不与点,点重合),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
(1)求的度数.
(2)线段的延长线与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
①求证:.
②设与交于点,当时,求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实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π>1>0>-2,
最大的数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零大于负数即可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将57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B.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当原数为较大数时,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
3.【答案】C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不能合并同类项,故A错误;
B、,故B错误;
C、,故C正确,;
D、,故D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来计算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俯视图的意义可知,从上面看物体所得到的图形,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几何图形是俯视图解答即可案.
5.【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四批黄桃的平均数分别为9.0,9.0,10.5,10.5,
∵,
∴丙、丁的果型较大,
四批黄桃的的方差分别为15.0,5.0,15.0,5.0,
∵,
∴乙、丁较整齐,
综上所述,这四批黄桃中果型较大且整齐的一批是丁,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四批黄桃的平均数大小判断丙、丁的果型较大,再根据四批黄桃的方差判断乙、丁较整齐,即可得出结论.
6.【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二次根式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代入 ,得,
∵,
∴,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将代入求出t值,再估算其大小即可求解.
7.【答案】A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D,∠BAC=∠EBC=90°,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0,
AB=BC=AD=,
,分别为,的中点,



在中,,
∴,

在中,,,,
∴,

∴BC·BE=CE·BG,
即,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AD,∠BAC=∠EBC=90°,再由正方形面积求出正方形边长,再由中点定义、正方形性质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进而得出,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判定,再由等面积法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9.【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中,k=2>0,
∴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和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
∴,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的k>0可得图象在一、三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于点M,延长交于点N,
∴∠AMB=90°,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AB·AD=AM·BD,
∴15×20=25AM,
∴AM=12,
∴,
∴,
∴,
∴,


∴,
∴与的面积之和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于点M,延长交于点N,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由矩形的性质易得BD=25,由等面积的三角形可知AM=12,由勾股定理可知MB=9,再由三角函数可知得出,即可得出,因此可得 △CDE与的面积之和不变 .
11.【答案】(m+2)(m﹣2)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 =(m+2)(m﹣2).
故答案为:(m+2)(m﹣2).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进行因式分解.
12.【答案】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将不等式求解即可.
13.【答案】6
【知识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正多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外角是180-120=60度,
360÷60=6,则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故答案为六.
【分析】根据内角与外角互补可求出外角的度数,再利用外角和的度数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得边数.
14.【答案】6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总球数为2+n,白球的概率为,∴,
解分式方程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白球的概率公式列出关于n的分式方程,求的分式方程的解并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所示:
∵分别与,相切于点,,
∴∠ONC⊥=∠C=∠OMC=90°,
∴四边形OMCN是矩形,
∵ON=OM,
∴四边形OMCN是正方形,
∴CN=CM=ON=OM,ON∥AC,
∴,
∴,∴,∴ON=,∴的半径长为.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先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出ON∥AC,证明,列出比例式,代入得,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D=∠B,
∴∠BAC=∠BCA,
设∠BAC=∠BCA=α,
∴∠B=180°-(∠BAC+∠BCA)=180°-2α,
∵CE=CB',∴∠CB'E=∠CEB'==90°-,
∴∠AB'E=180°-(90°-)=90°+,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B'E=ABE=90°+,
∴180°-2α=90°+,
解得:α=36°,
∴∠D=∠B=180°-2α=108°,
在AC上截取线段AT=AB,交AC于点T,如图所示:
设AB=BC=AT=x,AC=y,
∴∠ABT=∠ATB,
∵∠BAC=∠BCA=36°,
∴∠ABT=(180°-36°)=72°,∴∠CBT=∠ABC-∠ABT=108°-72°=36°,∴∠CBT=∠BAC,
∵∠TCB=∠BCA,
∴△CTB∽△CBA(AA),
∴,∴,∴,∴,∴y=(负值舍去),∴,即,
故答案为:,.
【分析】设∠BAC=∠BCA=α,用两种方法表示出∠B的大小,构建方程求解;在AC上截取线段AT=AB,交AC于点T,设AB=BC=AT=x,AC=y,利用相似三角形的位性质构建方程求解.
17.【答案】解:原式=
=-1.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先根据零指数幂、特殊三角函数值、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再进行加减计算即可.
18.【答案】解:,
由①得,y=1-3x③,
将③代入②得,7x-3(1-3x)=13,
解得:x=1,
将x-1代入③得,y=1-3×1=-2,
∴原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9.【答案】(1)证明:∵,BF⊥BD,
∴,
在△AEO和△BFO中,

∴,
∴AO=B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C,BO=BD,
∴AC=BD.
(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C=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DAB=∠ABC=90°,AC=BD,
在Rt△ABC中,AB=4,AC=5,
∴BC==3,
∴AD=3,
∴在Rt△ABD中,tan∠AB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易证,则AO=BO,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1)易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求出答案.
(1)证明:∵于点于点,

∵,
∴,
∴.
又∵在中,,
∴.
(2)∵在中,,
∴是矩形,
∴.
∵,
∴.
∴在中,.
20.【答案】(1)解:抽样调查的教师为32÷40%=80(人),
使用“文小言”得教师人数为80-32-12-16=20(人),
因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解:240×(20÷80)=60(人),
答: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为60人.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用条形统计图中使用“”的人数除以扇形统计图中“”占的百分比可得学校此次抽样调查的教师总人数,再求出用“文小言”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2)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得出答案.
(1)解:(人),
(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2)解:(人)
答: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为60人.
21.【答案】(1)解:连接BP、CP,如图所示:
由作图过程可知,BP=CP,
在△ABP和△ACP中,

∴△ABP≌△ACP(SSS),
∴∠BAP=∠CAP,
∴AP是等腰△ABC的角平分线,
∴AP是等腰△ABC的边BC的中线,
∴BM=CM,即BM=BC.
(2)解: 如图所示,
小林给出的步骤2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分别交点为E、F,其中交点F不是的中点.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利用线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即可;
(2)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不是AC的中点.
(1)证明:连接,
由作图知,
∵,
∴,
∴,
∴是等腰的角平分线,
∴是等腰中边的中线,
∴,即;
(2)解:如图,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分别为,其中交点不是的中点.
22.【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甲的速度为80÷1=80km/h,
则乙的速度为80+20=100km/h,
答:乙的速度为100km/h.
(2)解:根据图像可知,点B(1.5,80),点C(3,200),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s=kx+b(k≠0),
∴,
解得:,
∴s=80x-40,
答: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40.
(3)解:200÷100=2h,
2+0.5=2.5h
∴当t=2.5h时,乙车到达N城,
将t=2.5h代入s=80x-40得,s=80×2.5-40=160km,
200-160=40km
答: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为40km.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观察图像得到甲车的速度,从而求出乙车的速度即可;
(2)观察图像得到点B(1.5,80),点C(3,200),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再运用待定系数法代入求解即可;
(3)求出当乙车到达N城时对应t的值,线段BC的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对应的s值,再由M城和N城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甲车距离N城的路程即可.
(1)解:因为,
所以.
答:乙车的速度为.
(2)由图象得,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解得,
所以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3)乙车到达城时,.
把代入到,得,
此时甲车离城的路程:.
答: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为.
23.【答案】(1)解:将b=1代入二次函数, 得=,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1,-2).
(2)解:,
理由:∵ 二次函数 , 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a=1,b=-2b,c=,
∴==2b,
∵ 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 抛物线表达式为,
∴a=1,b=-2b,c=,
∴==2b.
∴.
(3)解:∵ 二次函数,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需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0≤b≤1时,最大值在x=2处,最小值在顶点处,
差值=-(-2)==,
解得:b=或b=(不满足条件,舍去),
②当1<b≤2时,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顶点处,
差值=-(-2)==,
解得:b=或b=(不满足条件,舍去),
③当b>2时,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x=2处,
差值=-=4b-2=,
解得:b=(不满足条件,舍去),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解析】【分析】(1)将代入二次函数,然后转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平移前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之和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需分情况讨论顶点是否在0和2之内,结合抛物线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建立方程求解b的值即可.
(1)解:当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解:,
理由如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即.
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抛物线表达式为,
平移后抛物线对称轴不变,仍为直线,
,即.

(3)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
①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②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③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4.【答案】(1)解:∵是的直径,
∴∠ABC=90°,
∵,
∴∠BAC=∠ACB=45°,
∵,
∴∠ADB=∠ACB=45°.
(2)解:①证明:由(1)可知,∠ADB=45°,∠ABC=90°,
∵是的直径,
∴点O是AC的中点,
∵,
∴BP是△ABC的角平分线,
∴∠ABP=∠ABC=×90°=45°,
∴∠ABP=∠ADB,
又∵∠BAP=∠DAB,
∴△ABP∽△ADB(AA)
∴,
∴,
即.
②解: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如图所示,
由①可知,BP是△ABC的角平分线,∠ABC=90°,
∴∠ABF=∠CBF=45°,
再△BAF和△BCF中,

∴(),
∴,
∵四边形内接于,
∴,
∵,
∴,
∴,
∵,
∴,
∴,

∵BF=PF,
∴,
∴,
在△AFH和△APM中,

∴(AA)
∴,
设AH=a,则AM=2a,MH=AH+AM=3a,
∵,,
∴BH=MH,
∴BM=BH+MH=2MH=6a,AB=BH+AH=3a+a=4a,
∵∠M=90°,∠ABP=45°,
∴MP=BM=6a,
∴在Rt△AMP中,AP==,由①可知,,∴AD=,∴DP=AP-AD=,
∴.
【知识点】圆与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ACB=45°,再运用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①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出∠ABP=∠ADB,即可证明,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证;②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易证和,可得,,设AH=a,则AM=2a,MH=3a,进而得出BM=MP=6a,AB=4a,由勾股定理可得AP=,将其代入①中,可得AD=,进而可得出DP=,即可得出结论.
(1)∵是的直径,
∴,
∵,
∴,
∴;
(2)①证明:∵是的直径,
∴点是的中点,
∵,
∴,
∵,
∴,
又∵,
∴,

即,
∴;
②解:如图,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
∵,
∴(),
∴,
∵四边形内接于,
∴,
∵,
∴,
∴,
∵,
∴,,
∴,,
∵,
∴,
∴,,
∴,,
设,则,
∴,
∵,,
∴,
∴,
∴在中,,
由①得,,
∴,
∴,
∴.
1 / 1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5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5·新昌模拟)在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B.0 C. D.1
【答案】C
【知识点】实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π>1>0>-2,
最大的数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零大于负数即可解答.
2.(2025·新昌模拟)浙江交通物流发展良好,2024年全年完成综合客运量约570000000人次,其中数57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将57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B.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当原数为较大数时,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
3.(2025·新昌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不能合并同类项,故A错误;
B、,故B错误;
C、,故C正确,;
D、,故D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来计算即可.
4.(2025·新昌模拟)如图所示几何体是由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组成的,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俯视图的意义可知,从上面看物体所得到的图形,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几何图形是俯视图解答即可案.
5.(2025·新昌模拟)现有四批黄桃,从中各随机抽取40个,测量并计算得它们直径的平均数与方差如下:则这四批黄桃中果型较大且整齐的一批是(  )
批次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单位:)
方差(单位:)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四批黄桃的平均数分别为9.0,9.0,10.5,10.5,
∵,
∴丙、丁的果型较大,
四批黄桃的的方差分别为15.0,5.0,15.0,5.0,
∵,
∴乙、丁较整齐,
综上所述,这四批黄桃中果型较大且整齐的一批是丁,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四批黄桃的平均数大小判断丙、丁的果型较大,再根据四批黄桃的方差判断乙、丁较整齐,即可得出结论.
6.(2025·新昌模拟)据研究,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高空下落的时间与下落高度近似满足公式,一物体从高空自由落下,则关于物体下落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二次根式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代入 ,得,
∵,
∴,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将代入求出t值,再估算其大小即可求解.
7.(2025·新昌模拟)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8.(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面积为20的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交于点,则的长为(  )
A.1 B.2 C. D.3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D,∠BAC=∠EBC=90°,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0,
AB=BC=AD=,
,分别为,的中点,



在中,,
∴,

在中,,,,
∴,

∴BC·BE=CE·BG,
即,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AD,∠BAC=∠EBC=90°,再由正方形面积求出正方形边长,再由中点定义、正方形性质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进而得出,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判定,再由等面积法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9.(2025·新昌模拟)已知和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中,k=2>0,
∴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和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
∴,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的k>0可得图象在一、三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0.(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矩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动点,当时,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边于点,连结,下列三角形中与的面积之和不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于点M,延长交于点N,
∴∠AMB=90°,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AB·AD=AM·BD,
∴15×20=25AM,
∴AM=12,
∴,
∴,
∴,
∴,


∴,
∴与的面积之和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A作于点M,延长交于点N,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由矩形的性质易得BD=25,由等面积的三角形可知AM=12,由勾股定理可知MB=9,再由三角函数可知得出,即可得出,因此可得 △CDE与的面积之和不变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新昌模拟)分解因式: =   .
【答案】(m+2)(m﹣2)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 =(m+2)(m﹣2).
故答案为:(m+2)(m﹣2).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进行因式分解.
12.(2025·新昌模拟)要使分式有意义,的取值应满足   .
【答案】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将不等式求解即可.
13.(2025·新昌模拟)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答案】6
【知识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正多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外角是180-120=60度,
360÷60=6,则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故答案为六.
【分析】根据内角与外角互补可求出外角的度数,再利用外角和的度数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得边数.
14.(2025·新昌模拟)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个黑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则   .
【答案】6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总球数为2+n,白球的概率为,∴,
解分式方程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白球的概率公式列出关于n的分式方程,求的分式方程的解并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15.(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中,,,,分别与,相切于点,,圆心在上,则的半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所示:
∵分别与,相切于点,,
∴∠ONC⊥=∠C=∠OMC=90°,
∴四边形OMCN是矩形,
∵ON=OM,
∴四边形OMCN是正方形,
∴CN=CM=ON=OM,ON∥AC,
∴,
∴,∴,∴ON=,∴的半径长为.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先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出ON∥AC,证明,列出比例式,代入得,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6.(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菱形中,点是边上一点,将沿翻折,点恰好落在对角线上的点处,若此时,则的度数是   ,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D=∠B,
∴∠BAC=∠BCA,
设∠BAC=∠BCA=α,
∴∠B=180°-(∠BAC+∠BCA)=180°-2α,
∵CE=CB',∴∠CB'E=∠CEB'==90°-,
∴∠AB'E=180°-(90°-)=90°+,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B'E=ABE=90°+,
∴180°-2α=90°+,
解得:α=36°,
∴∠D=∠B=180°-2α=108°,
在AC上截取线段AT=AB,交AC于点T,如图所示:
设AB=BC=AT=x,AC=y,
∴∠ABT=∠ATB,
∵∠BAC=∠BCA=36°,
∴∠ABT=(180°-36°)=72°,∴∠CBT=∠ABC-∠ABT=108°-72°=36°,∴∠CBT=∠BAC,
∵∠TCB=∠BCA,
∴△CTB∽△CBA(AA),
∴,∴,∴,∴,∴y=(负值舍去),∴,即,
故答案为:,.
【分析】设∠BAC=∠BCA=α,用两种方法表示出∠B的大小,构建方程求解;在AC上截取线段AT=AB,交AC于点T,设AB=BC=AT=x,AC=y,利用相似三角形的位性质构建方程求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72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2025·新昌模拟)计算:.
【答案】解:原式=
=-1.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先根据零指数幂、特殊三角函数值、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再进行加减计算即可.
18.(2025·新昌模拟)解方程组:
【答案】解:,
由①得,y=1-3x③,
将③代入②得,7x-3(1-3x)=13,
解得:x=1,
将x-1代入③得,y=1-3×1=-2,
∴原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19.(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于点,于点,且.
(1)求证:.
(2)当,时,求的值.
【答案】(1)证明:∵,BF⊥BD,
∴,
在△AEO和△BFO中,

∴,
∴AO=B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C,BO=BD,
∴AC=BD.
(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C=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DAB=∠ABC=90°,AC=BD,
在Rt△ABC中,AB=4,AC=5,
∴BC==3,
∴AD=3,
∴在Rt△ABD中,tan∠AB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易证,则AO=BO,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1)易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求出答案.
(1)证明:∵于点于点,

∵,
∴,
∴.
又∵在中,,
∴.
(2)∵在中,,
∴是矩形,
∴.
∵,
∴.
∴在中,.
20.(2025·新昌模拟)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近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推动了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某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教师做了“我最常使用的软件”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抽样调查的教师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该校共有教师240人,根据统计信息,估计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
【答案】(1)解:抽样调查的教师为32÷40%=80(人),
使用“文小言”得教师人数为80-32-12-16=20(人),
因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解:240×(20÷80)=60(人),
答: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为60人.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用条形统计图中使用“”的人数除以扇形统计图中“”占的百分比可得学校此次抽样调查的教师总人数,再求出用“文小言”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2)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得出答案.
(1)解:(人),
(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2)解:(人)
答:该校教师最常使用“文小言”的人数为60人.
21.(2025·新昌模拟)小林解决如下问题有两种思路:
如图,在等腰中,, 点是的中点,用尺规作图的方法 在上找一点,使得是的中位线.
思路一: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取的中点,连结,则是的中位线.
思路二:先在上找点,使,再在上找点,使.具体分两步,
步骤1:如图,分别以点,点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交于点.
(1)在图中连结步骤1里隐含的两条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2)小林给出的步骤2:“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连结,则是的中位线.”请指出步骤2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1)解:连接BP、CP,如图所示:
由作图过程可知,BP=CP,
在△ABP和△ACP中,

∴△ABP≌△ACP(SSS),
∴∠BAP=∠CAP,
∴AP是等腰△ABC的角平分线,
∴AP是等腰△ABC的边BC的中线,
∴BM=CM,即BM=BC.
(2)解: 如图所示,
小林给出的步骤2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分别交点为E、F,其中交点F不是的中点.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利用线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即可;
(2)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不是AC的中点.
(1)证明:连接,
由作图知,
∵,
∴,
∴,
∴是等腰的角平分线,
∴是等腰中边的中线,
∴,即;
(2)解:如图,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所作的弧与可能有两个交点,分别为,其中交点不是的中点.
22.(2025·新昌模拟)甲、乙两车沿同一条公路先后从城出发行驶去城,甲车匀速行驶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比甲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快,甲、乙离开城的路程与甲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乙车的速度.
(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甲的速度为80÷1=80km/h,
则乙的速度为80+20=100km/h,
答:乙的速度为100km/h.
(2)解:根据图像可知,点B(1.5,80),点C(3,200),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s=kx+b(k≠0),
∴,
解得:,
∴s=80x-40,
答: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40.
(3)解:200÷100=2h,
2+0.5=2.5h
∴当t=2.5h时,乙车到达N城,
将t=2.5h代入s=80x-40得,s=80×2.5-40=160km,
200-160=40km
答: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为40km.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观察图像得到甲车的速度,从而求出乙车的速度即可;
(2)观察图像得到点B(1.5,80),点C(3,200),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再运用待定系数法代入求解即可;
(3)求出当乙车到达N城时对应t的值,线段BC的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对应的s值,再由M城和N城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甲车距离N城的路程即可.
(1)解:因为,
所以.
答:乙车的速度为.
(2)由图象得,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解得,
所以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3)乙车到达城时,.
把代入到,得,
此时甲车离城的路程:.
答:当乙车到达城时,甲车距离城的路程为.
23.(2025·新昌模拟)已知二次函数,其图象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且.
(1)求当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若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且,试判断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当时,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求的值.
【答案】(1)解:将b=1代入二次函数, 得=,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1,-2).
(2)解:,
理由:∵ 二次函数 , 与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a=1,b=-2b,c=,
∴==2b,
∵ 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 抛物线表达式为,
∴a=1,b=-2b,c=,
∴==2b.
∴.
(3)解:∵ 二次函数,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需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0≤b≤1时,最大值在x=2处,最小值在顶点处,
差值=-(-2)==,
解得:b=或b=(不满足条件,舍去),
②当1<b≤2时,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顶点处,
差值=-(-2)==,
解得:b=或b=(不满足条件,舍去),
③当b>2时,最大值在x=0处,最小值在x=2处,
差值=-=4b-2=,
解得:b=(不满足条件,舍去),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解析】【分析】(1)将代入二次函数,然后转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平移前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之和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需分情况讨论顶点是否在0和2之内,结合抛物线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建立方程求解b的值即可.
(1)解:当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解:,
理由如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即.
将抛物线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抛物线表达式为,
平移后抛物线对称轴不变,仍为直线,
,即.

(3)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
①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②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③当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得(不满足,舍去);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4.(2025·新昌模拟)如图,内接于,是的直径,,是半径上的一点(不与点,点重合),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
(1)求的度数.
(2)线段的延长线与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
①求证:.
②设与交于点,当时,求的值.
【答案】(1)解:∵是的直径,
∴∠ABC=90°,
∵,
∴∠BAC=∠ACB=45°,
∵,
∴∠ADB=∠ACB=45°.
(2)解:①证明:由(1)可知,∠ADB=45°,∠ABC=90°,
∵是的直径,
∴点O是AC的中点,
∵,
∴BP是△ABC的角平分线,
∴∠ABP=∠ABC=×90°=45°,
∴∠ABP=∠ADB,
又∵∠BAP=∠DAB,
∴△ABP∽△ADB(AA)
∴,
∴,
即.
②解: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如图所示,
由①可知,BP是△ABC的角平分线,∠ABC=90°,
∴∠ABF=∠CBF=45°,
再△BAF和△BCF中,

∴(),
∴,
∵四边形内接于,
∴,
∵,
∴,
∴,
∵,
∴,
∴,

∵BF=PF,
∴,
∴,
在△AFH和△APM中,

∴(AA)
∴,
设AH=a,则AM=2a,MH=AH+AM=3a,
∵,,
∴BH=MH,
∴BM=BH+MH=2MH=6a,AB=BH+AH=3a+a=4a,
∵∠M=90°,∠ABP=45°,
∴MP=BM=6a,
∴在Rt△AMP中,AP==,由①可知,,∴AD=,∴DP=AP-AD=,
∴.
【知识点】圆与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ACB=45°,再运用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①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出∠ABP=∠ADB,即可证明,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证;②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易证和,可得,,设AH=a,则AM=2a,MH=3a,进而得出BM=MP=6a,AB=4a,由勾股定理可得AP=,将其代入①中,可得AD=,进而可得出DP=,即可得出结论.
(1)∵是的直径,
∴,
∵,
∴,
∴;
(2)①证明:∵是的直径,
∴点是的中点,
∵,
∴,
∵,
∴,
又∵,
∴,

即,
∴;
②解:如图,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
∵,
∴(),
∴,
∵四边形内接于,
∴,
∵,
∴,
∴,
∵,
∴,,
∴,,
∵,
∴,
∴,,
∴,,
设,则,
∴,
∵,,
∴,
∴,
∴在中,,
由①得,,
∴,
∴,
∴.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