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知识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地区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回顾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一战前拉丁美洲亚 洲非 洲拉美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过的独立让人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保持独立,其他抗争全部失败。亚洲觉醒,但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任务。第 16 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918年—1945年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世界殖民体系的含义世界殖民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变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所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时间 阶段 手段 结果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暴力掠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商品输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的民族独立(1)印度和巴基斯坦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为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提供客观有利条件斗争历程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结果 ①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为印巴两国的长期动荡埋下了隐患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蒙巴顿方案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二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结果: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但也遗患无穷。印巴冲突【思考】英国为什么让印度分而自治?印巴分治有何危害?1947年,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主要内容为:(1)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2)克什米尔土邦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3)《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材料选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教派冲突与难民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印巴边界纠纷和河水争端问题原因:①英国国力衰退无力维持印度的统一;②英属印度内部的宗教、民族、政治冲突,担心局势继续恶化甚至发生内战(一定程度的在为英印当局辩护)印巴分治大仇杀时间 目的 结果第一次 1947年至1949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第二次 1965年至1966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三次 1971年 肢解巴基斯坦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问题思考:英国为何要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提示(步):英国不甘心放弃印度的殖民统治,通过这一形式,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牵制和制约,从而有利于英国继续控制印巴地区。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的民族独立(1)印度和巴基斯坦(2)亚洲殖民体系崩溃: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菲律宾独立日庆典印尼8月17日庆祝独立70周年。二战期间,当时作为荷兰殖民地的印尼被日军占领。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2.非洲的民族独立(1)主要历程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埃及 ①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阿尔及利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展开反英示威,数次入狱。20世纪40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统治的封建王朝,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领导埃及人民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爱戴,人称“雄狮”。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英、法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勇抗战,终于在1 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2.非洲的民族独立(1)主要历程(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①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1)古巴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在农业方面,美国公司控制了古巴全国耕地面积的20%,占古巴肥沃土地的75%。古巴主要生产甘蔗。甘蔗的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5%,甘蔗的收入占全国国民收入的30~40%,甘蔗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0%以上,出口甘蔗的50%输往美国。 1952-1959年,美国从古巴获得纯利润7.5亿美元,有的公司年利润高达500%。古巴每年有70万人失业,主要是季节性失业。甘蔗的收割季节,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工作,过了这一季节就找不到工作。工人们把未收获的季节叫“死季”。工人们常在死季失业、穷困潦倒。因此,古巴被认为是“最甜的国家”(因为主要生产甘蔗和蔗糖),同时也是“最苦的国家”。(因为失业率高,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帝国主义先生们,我们绝不怕你们!”一篇宣传反美的广告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听人们谈论着自由、正义和权利,我们敬聆过泰坦的话:自由不能祈求,只能靠利剑来争取。我们不会同意作任何人的奴隶,除非我们的国土沉入海底。有些古巴人为保卫他的主张倒下去了,有些青年为了祖国的自由,甘心情愿地死在他的墓旁,贡献出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至于我自己,我知道我在狱中将同任何人一样备受折磨,狱中的生活充满着威胁和残暴的拷打,但是我不怕,你们让我去和他们一起共命运吧!在一个罪犯和强盗当总统的共和国里,正直的人们被杀害和坐牢是可以理解的。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菲德尔·卡斯特罗《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菲德尔·卡斯特罗(右)和切·格瓦拉(左),1961年1953年7月26日,以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为首的约160名革命者起义,以求推翻亲美专制独裁的巴蒂斯塔政权,失败被捕,受审期间发表了著名的辩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其后在1955年获释。1958年12月底,由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和切·格瓦拉分别率领的两支纵队各取得一场决定性胜利。1959年1月1日凌晨,巴蒂斯塔逃亡美国,菲德尔·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出任古巴总理。 根据2016年4月1日生效的规定,货轮通行费用从每箱74美元到90美元不等,一艘巴拿马极限型船只可以搭载4400个标准集装箱。 客轮根据旅客铺位数缴纳通行费用,从2016年4月1日后,每个铺位需缴纳的费用为111美元(未使用的铺位)或138美元(使用中的铺位)。 此外,即使游泳过去也要收费,这成为巴拿马的轶闻,并创下迄今为止最低的通行费用36美分,由美国人理查德·哈里伯敦于1928年游泳通过巴拿马运河时缴纳。Q:如何理解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必要性?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Q: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和评价特点①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④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独立。⑤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⑥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评价积极:①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力量崛起;③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局限:①并没有与原有的殖民体系彻底分裂,没有瓦解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②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宁然存在;③政治权力更多的只是在大量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之间流转。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1、定义: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发展中国家分布图2、成就与挑战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结果成 就问题对策共同挑战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独立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曲折发展)发展不平衡,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阅读教材,完成表格。(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2)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台湾省、香港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提示:① 地理位置优越;②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 有利的外部环境;④ 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和配套措施;⑤ 儒家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问题探究: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原因?3.应对挑战(1)加快改革与发展, 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2)加强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3)谨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七十七国集团(G77)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剥削,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印度为代表拉丁美洲捍卫主权的斗争:古巴和巴拿马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课堂小结非洲国家的独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经济之变:国家宏观调控科技之变:第三次科技革命社会之变:社会结构变化、福利国家、社会运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苏联与东欧在发展中出现问题,最终解体和剧变中国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