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冮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四中5月七年级科学月考1.(2025七下·婺城月考)质量约为200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张交通卡 B.一名中学生 C.一个苹果 D.一头大象【答案】C【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和克,一kg等于1000g。【解答】A、 一张交通卡 的质量约为5g,故A错误;B、一名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错误;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故C正确;D、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2.7-5吨,故D错误。故答案为:C。2.(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易折断 B.酒精的沸点约为78℃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镁条折断只是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镁条易折断,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酒精的沸点约为78℃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3.(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据此作答。【解答】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应用广泛,如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不符合题意。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结构不同【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分子间存在空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分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解答】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故A错误;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该过程为化学变化,氢气和氧气是新生成的物质,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25七下·婺城月考)黄花风铃木花色亮黄明艳,花形如风铃。其幼苗对外界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地区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树种。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结构中有卵细胞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C.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内胚珠的数量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①是雄蕊,②③属于雌蕊。【解答】A、③是子房,结构中含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故A错误;B、受精卵发育成胚,不是胚珠,故B错误;C、胚珠发育成种子,可知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故C正确;D、种子外有薄膜状的翅膀有利于种子的传播,不是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C。6.(2025七下·婺城月考)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如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西红柿 B.西瓜C.面包 D.太阳系【答案】D【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核式结构模型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电子相当于太阳系中的行星。【解答】经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的原子核,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向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转动。故答案为:D。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再确定吸入还是放热。【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在“泼水成冰”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故B错误;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效果会更好,故C正确;D.气温高于0℃,水蒸气不会凝华,只会液化,不会出现“泼水成冰”的奇观,故D错误。故选C。8.(2025七下·婺城月考)近期,支原体肺炎病例较多,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图),它有三层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下列生物中比支原体结构更简单的是( )A.眼虫 B.变形虫 C.草履虫 D.流感病毒【答案】D【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知病毒的结构更简单。【解答】ABC、眼虫和变形虫、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有细胞核,故ABC错误;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D。9.(2025七下·婺城月考)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B.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成无数的小水珠分析。【解答】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无数的小水点,这就是自雾。如果把热水淋在于冰上,这些白雾要就十分浓厚,仿佛仙境一般。在舞台上常用这方法制造仙境所以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2025七下·婺城月考)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O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⑥【答案】C【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符合前面,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符号的右下角。【解答】 ①2O:表示两个氧原子;②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③SO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④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⑥2OH- :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⑦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A、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C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2025七下·婺城月考)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 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铝=2.7g/6m, ρ铁=7.8g/c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D.不可能三个球都是空心的【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分析,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大,体积相同,说明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的球一定是空心的。【解答】三个球的质量相同,密度最大的是铅,最小的是铝,由可知,若均为实心球,体积最大的是铝球,最小的是铅球,但三个球的体积相同,可知铅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空心的。故答案为:A。12.(2025七下·婺城月考)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D【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水蒸气看不见,看见的“气”是液体形成的小液滴。【解答】“热气”是因为水蒸气在离锅较远的地方遇冷液化形成的,“冷气”是由于水蒸气与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D。13.(2025七下·婺城月考)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与标准的比值。【解答 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克,可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以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答案为:A。14.(2025七下·婺城月考)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B.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D.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分子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各原子的下角标之比。【解答】ABC、由图甲乙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可知元素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碳元素,故AB错误,C正确;D、该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不小心把游码拨到了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小宁认为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为( )A.60.4g B.59.8g C.60.2g D.59.6g【答案】C【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游码没有归零即将天平调平,称量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称量时移动的游码表示的质量。【解答】由图可知,测量时将游码向右移了一格,表示0.2g,则铁球的质量为0.2g+50g+10g=60.2g。故答案为:C。16.(2025七下·婺城月考)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1) 1个铁原子 ;2个硫酸根离子 ;3个氮分子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铝 ;碳酸钠 。【答案】(1);;(2);【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表示微粒的个数的数字要写在微粒符号的前面。(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氧化物将氧元素写在右侧,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阳离子写在左侧,阴离子写在右侧。【解答】(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一个铁原子的符号为:。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前面,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的化学式前面,3个氮分子:。(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17.(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答案】(1)原子(2)A(3)质子数【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2)氯化钠是一种物质,氯气和钠也是物质,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进行分析。【解答】(1)汞是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可知①是原子 。(2)氯化钠中含有两种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答案为:A。(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可知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1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国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留出“白气”。请回答:(1)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 的气温较高:(2)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时的情形的是 图:(3)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答案】(1)乙(2)A(3)不变【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1)温度越低,水蒸气液化的越快,“白气”越多。(2)B中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情形。(3)根据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进行判断。【解答】(1)“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图可知,甲中“白气”更多,说明周围环境温度更低,有更多的水蒸气遇冷液化。(2)水在沸腾时,气泡由下而上逐渐变大,可知A为沸腾时的情景。(3)水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水的沸点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强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加大炉火,开水的温度不变。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图所示的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制作简易。小金将一块质量为1千克的嫩豆腐放进冰箱冷冻一天,豆腐里的水结冰,体积增大,将豆腐撑开,产生很多孔隙,冻豆腐就制作完成了。划线部分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冰的密度为0.9g/cm3,其表示的含义是 。【答案】物理;1立方厘米的冰,质量为0.9克【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解答】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物质 的质量,可知冰的密度为0.9g/cm3,其表示的含义是: 1立方厘米的冰,质量为0.9克。20.(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林在浴室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她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她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管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严寒冬天的清晨,小林来到教室时发现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答案】冷;内【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由气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放热。【解答】洗澡水温度一般高于环境温度,水蒸发后遇到冷水管,因冷水管的温度较低将在其表面液化,所以水滴较多的是冷水管。冬天教室内温度较高,室外的温度较低,室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窗户后在其表面凝华成小冰晶,可知小冰晶出现在窗户的内侧。21.(2025七下·婺城月考)图甲是试管婴儿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身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过程 (填字母)模拟的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完成过程e后,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2)在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卵巢的相对生长速度的曲线是 (填字母)。【答案】(1)d;②(2)z【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1)①是输卵管,②是子宫,③是阴道,④是卵巢。(2)青春期在10几岁,性器官在该时期迅速发育。【解答】(1)由图可知,bc过程将卵细胞和精子取出后在步骤d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②子宫。(2)卵巢是性器官,在青春期发育成熟,可知表示卵巢发育的相对生长速度的曲线是Z。22.(2025七下·婺城月考)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4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老师告诉大家画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如图所示,刚刚描好对应的四个点,聪明的小阳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请你判断金属块3是 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 。【答案】铜;4【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知,质量-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可知13和24分别为同种物质。【解答】根据可知,质量-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13属于同种物质,24属于同种物质,连接图像,可知体积一定时,13所在图像表示的物质质量更大,由可知,该物质的密度更大,由可知,13是铜块,24是铁块。23.(2025七下·婺城月考)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乳酸菌)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过量摄入亚硝酸盐时可致中毒甚至死亡。如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毫克/千克)盐水浓度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1)制作时,将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填字母)。A.发酵泡菜需要水的参与B.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C.防止杂菌进入污染泡菜D.制造密闭环境,将其他杂菌杀死(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3)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 的盐水(填“较高”或“较低”)。(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对“制作泡菜的污法或者泡菜食用”提出一条建议: 。【答案】(1)B;C(2)抑制(3)较高(4)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合理即可)【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乳酸菌的特点进行分析。(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亚硝酸盐的浓度越低,说明抑制作用越强。(3)根据表中数据和(2)的结论进行判断。(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解答】(1)乳酸菌属于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生存,加盖和用水封口 ,既可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又能防止杂菌进入、污染泡菜。故答案为:BC。(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增大,亚硝酸盐的含量变低,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3)由(2)可知,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所以为了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较高的盐水。(4)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所以在制作泡菜时要适当延长发酵时间。24.(2025七下·婺城月考)双休日,小舟买了爷爷最爱喝的普陀山楂梅酒,去看望爷爷。购买时看到了如图1所示的商品介绍,他对此颇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舟想知道这瓶杨梅酒中的固形物的体积,于是把杨梅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得其中的固形物体积为 cm3。该方法测得的固形物含量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为了测定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小舟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a.将待测杨梅酒倒入烧杯中;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如图3 乙所示;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的总质量为42.8g;d.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m(如图3甲所示);e.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①小舟应采用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为 (填字母编号);②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杨梅酒的质量,当他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小舟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③由图3可得,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为 千克/米3.【答案】(1)40;偏大(2)adbce;将5g的砝码取出,向右移动游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固形物的体积等于酒的总体积减去液体的体积。(2)将杨梅酒部分倒入量筒,用质量差计算量筒内杨梅酒的质量,可以减小杨梅酒沾在器壁上造成的误差。【解答】(1)由图乙可知,酒中液体的体积为160mL,酒的总体积为200mL,可知固形物的体积为200mL-160mL=40mL=40cm3。由于液体有部分残留在瓶壁上,会导致液体的体积偏小,可知固形物的体积将偏大。(2)①先将杨梅酒倒入烧杯中(a),再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d),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的总质量为42.8g(c),最后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e)。故答案为:adbce。②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5g的砝码取出,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③量筒内杨梅酒的质量m=50g+20g+10g+1g-42.8g=38.2g。量筒内杨梅酒的体积为40mL,可知杨梅酒的密度为。2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 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甲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3)小科再次探究: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线 。【答案】(1)99(2)B;C(3)c【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进行分析。(2)组装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B的位置,再由B的位置确定A的位置。(3)根据水的沸点大小只和大气压有关进行判断。【解答】(1)由图可知,水的温度最终控制在99℃,可知水的沸点为99℃。(2)A、组装装置时,应自下而上进行组装,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将A向上调,故A错误;B、质量一定时,水的初温更高,加热至沸腾所吸收的热量更少,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故B正确;C、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且继续吸热,温度低于纸锅燃烧的温度,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正确。故答案为:BC。(3)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不变,水的质量增大,温度变化量一定时,需要吸收的热量变多,可知加热的时间会延长,故正确的图线是c。26.(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 。【答案】(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67.4(3)用手直接接触砝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2)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游码的分度值为0.2g。(3)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解答】(1)由图可知指针向左偏,说明左侧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金属块的质量m=50g+10g+5g+2.4g=67.4g。(3)由图丙可知,在称量时用手直接接触砝码,可能会导致砝码被污染。27.(2025七下·婺城月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图1 中: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填“a”“b”或“c”)处。(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请给如图2所示水电解过程中的微粒运动变化排序 。(填序号)(4)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答案】(1)c(2)2:1(3)③①②(4)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大;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气泡在电极上产生, 由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小,且密度小于水,气泡上升。(2)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3)③表示的是水分子,①表示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②表示的是氧分子和氢分子。(4)根据图3进行分析,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时电解速度最快。【解答】(1)电解时,气泡在电极上产生,即c的位置产生。(2)甲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可知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3)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成氢分子,氧原子组成氧分子,故变化顺序为:③①②。(4)①由图3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时,电压增大,电解所需时间缩短,故可得:在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一定时,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大。②由图3可知,电解时间最短的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此时电解速率最快。28.(2025七下·婺城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 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A.m=n B.m=n+x C.m=n-x D.m=x-n(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稳定;离子(2)B(3)【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原子得到电子转化为带负电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转化为带正电的阳离子。(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阳离子写在左侧,阴离子写在右侧。【解答】(1)钾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氟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钾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阳离子,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阴离子,可知由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2)R的原子序数为m,可知原子中含有m个质子,“n+"表示失去n个电子,可知此时电子数x=m-n,则m=n+x。故答案为:B。(3)A最外层电子数是7,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稳定结构,可知化合价为-1价,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9.(2025七下·婺城月考)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 Vc片剂的说明书(其中氧原子的个数被隐去,化学式可用C6H8O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Vc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Vc化学式中x=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该 Vc片剂,小科建议爸爸可食用“Vc之王”猕猴桃来代替 Vc片,若每100g猕猴桃含维生素C120mg,则小科爸爸要达到服用上述 Vc片的效果,每天至少需要食用猕猴桃多少克 (写出具体讲算过程)【答案】(1)9:1(2)6(3)一天摄入的Vc的质量为,猕猴桃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和进行计算。(3)根据说明书计算每日摄入的Vc的质量,再由题中猕猴桃中含有的Vc质量进行计算。【解答】 (1)Vc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0.(2025七下·婺城月考)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油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2)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抸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3)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2.5μg,碳酸钙 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1)B(2)40(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可知钙片的数量为2片。【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组成物质,所以钙指的是元素。(2)根据每100mL骨头汤中钙元素的质量与每日需要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3)先计算出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每日需要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钙指的是元素。(2)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可知骨头汤的体积为。31.(2025七下·婺城月考) 有一块质量为9kg的冰块,完成下列问题(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求冰块的体积。(2)若冰块吸热后,全部熔化成水,求水的体积。(3)求出减少的体积。【答案】(1)由可得,冰块的体积:(2)因为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熔化成水的质量:m水=m冰=9kg,其体积:。(3)【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知道冰块的质量和密度,根据求出冰块的体积;(2)利用m=ρV求出3dm3的冰的质量;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可求熔化成水的质量,再利用求出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解答】 (1)由可得,冰块的体积:;(2)因为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熔化成水的质量:m水=m冰=9kg,其体积:。(3)32.(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林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金属密度的方法。取一个玻璃瓶,测得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中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球若干,瓶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0.99千克,若在装金属球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和金属球和水的总质量为1.19千克。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求:(1)玻璃瓶的体积;(2)金属球的总质量;(3)金属球的密度。【答案】(1)水的质量为m=0.4kg-0.1kg=0.3kg玻璃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为(2)金属球的总质量m=0.99kg-0.1kg=0.89kg(3)瓶和金属球和水的总质量为1.19千克,可知水的质量为1.19kg-0.99kg=0.2kg,水的体积为,金属球的体积为,则金属球的密度为。【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利用水的体积等于玻璃瓶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进行计算。(2)金属球的质量等于球和瓶子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3)利用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用瓶子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等于金属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1 / 1浙冮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四中5月七年级科学月考1.(2025七下·婺城月考)质量约为200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张交通卡 B.一名中学生 C.一个苹果 D.一头大象2.(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易折断 B.酒精的沸点约为78℃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3.(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D.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结构不同5.(2025七下·婺城月考)黄花风铃木花色亮黄明艳,花形如风铃。其幼苗对外界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地区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树种。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示结构中有卵细胞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C.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内胚珠的数量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6.(2025七下·婺城月考)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如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西红柿 B.西瓜C.面包 D.太阳系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8.(2025七下·婺城月考)近期,支原体肺炎病例较多,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图),它有三层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下列生物中比支原体结构更简单的是( )A.眼虫 B.变形虫 C.草履虫 D.流感病毒9.(2025七下·婺城月考)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B.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10.(2025七下·婺城月考)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O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⑥11.(2025七下·婺城月考)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 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铝=2.7g/6m, ρ铁=7.8g/c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D.不可能三个球都是空心的12.(2025七下·婺城月考)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3.(2025七下·婺城月考)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14.(2025七下·婺城月考)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B.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D.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5.(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不小心把游码拨到了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小宁认为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为( )A.60.4g B.59.8g C.60.2g D.59.6g16.(2025七下·婺城月考)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1) 1个铁原子 ;2个硫酸根离子 ;3个氮分子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铝 ;碳酸钠 。17.(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1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国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留出“白气”。请回答:(1)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 的气温较高:(2)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时的情形的是 图:(3)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图所示的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制作简易。小金将一块质量为1千克的嫩豆腐放进冰箱冷冻一天,豆腐里的水结冰,体积增大,将豆腐撑开,产生很多孔隙,冻豆腐就制作完成了。划线部分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冰的密度为0.9g/cm3,其表示的含义是 。20.(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林在浴室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她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她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管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严寒冬天的清晨,小林来到教室时发现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21.(2025七下·婺城月考)图甲是试管婴儿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身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过程 (填字母)模拟的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完成过程e后,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2)在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卵巢的相对生长速度的曲线是 (填字母)。22.(2025七下·婺城月考)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4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老师告诉大家画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如图所示,刚刚描好对应的四个点,聪明的小阳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请你判断金属块3是 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 。23.(2025七下·婺城月考)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乳酸菌)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过量摄入亚硝酸盐时可致中毒甚至死亡。如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毫克/千克)盐水浓度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1)制作时,将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填字母)。A.发酵泡菜需要水的参与B.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C.防止杂菌进入污染泡菜D.制造密闭环境,将其他杂菌杀死(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3)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 的盐水(填“较高”或“较低”)。(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对“制作泡菜的污法或者泡菜食用”提出一条建议: 。24.(2025七下·婺城月考)双休日,小舟买了爷爷最爱喝的普陀山楂梅酒,去看望爷爷。购买时看到了如图1所示的商品介绍,他对此颇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舟想知道这瓶杨梅酒中的固形物的体积,于是把杨梅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得其中的固形物体积为 cm3。该方法测得的固形物含量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为了测定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小舟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a.将待测杨梅酒倒入烧杯中;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如图3 乙所示;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的总质量为42.8g;d.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m(如图3甲所示);e.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①小舟应采用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为 (填字母编号);②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杨梅酒的质量,当他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小舟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③由图3可得,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为 千克/米3.2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 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甲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3)小科再次探究: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线 。26.(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3)图丙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 。27.(2025七下·婺城月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图1 中: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填“a”“b”或“c”)处。(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请给如图2所示水电解过程中的微粒运动变化排序 。(填序号)(4)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28.(2025七下·婺城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 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A.m=n B.m=n+x C.m=n-x D.m=x-n(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9.(2025七下·婺城月考)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 Vc片剂的说明书(其中氧原子的个数被隐去,化学式可用C6H8O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Vc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Vc化学式中x=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该 Vc片剂,小科建议爸爸可食用“Vc之王”猕猴桃来代替 Vc片,若每100g猕猴桃含维生素C120mg,则小科爸爸要达到服用上述 Vc片的效果,每天至少需要食用猕猴桃多少克 (写出具体讲算过程)30.(2025七下·婺城月考)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油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2)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抸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3)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2.5μg,碳酸钙 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31.(2025七下·婺城月考) 有一块质量为9kg的冰块,完成下列问题(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求冰块的体积。(2)若冰块吸热后,全部熔化成水,求水的体积。(3)求出减少的体积。32.(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林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金属密度的方法。取一个玻璃瓶,测得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中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球若干,瓶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0.99千克,若在装金属球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和金属球和水的总质量为1.19千克。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求:(1)玻璃瓶的体积;(2)金属球的总质量;(3)金属球的密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和克,一kg等于1000g。【解答】A、 一张交通卡 的质量约为5g,故A错误;B、一名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错误;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故C正确;D、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2.7-5吨,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镁条折断只是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镁条易折断,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酒精的沸点约为78℃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3.【答案】C【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据此作答。【解答】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应用广泛,如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不符合题意。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分子间存在空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分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解答】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故A错误;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该过程为化学变化,氢气和氧气是新生成的物质,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分析】①是雄蕊,②③属于雌蕊。【解答】A、③是子房,结构中含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故A错误;B、受精卵发育成胚,不是胚珠,故B错误;C、胚珠发育成种子,可知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故C正确;D、种子外有薄膜状的翅膀有利于种子的传播,不是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解析】【分析】核式结构模型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电子相当于太阳系中的行星。【解答】经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的原子核,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向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转动。故答案为:D。7.【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再确定吸入还是放热。【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在“泼水成冰”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故B错误;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效果会更好,故C正确;D.气温高于0℃,水蒸气不会凝华,只会液化,不会出现“泼水成冰”的奇观,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知病毒的结构更简单。【解答】ABC、眼虫和变形虫、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有细胞核,故ABC错误;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D。9.【答案】C【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成无数的小水珠分析。【解答】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无数的小水点,这就是自雾。如果把热水淋在于冰上,这些白雾要就十分浓厚,仿佛仙境一般。在舞台上常用这方法制造仙境所以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答案】C【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符合前面,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符号的右下角。【解答】 ①2O:表示两个氧原子;②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③SO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④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⑥2OH- :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⑦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A、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C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分析,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大,体积相同,说明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的球一定是空心的。【解答】三个球的质量相同,密度最大的是铅,最小的是铝,由可知,若均为实心球,体积最大的是铝球,最小的是铅球,但三个球的体积相同,可知铅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空心的。故答案为:A。12.【答案】D【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水蒸气看不见,看见的“气”是液体形成的小液滴。【解答】“热气”是因为水蒸气在离锅较远的地方遇冷液化形成的,“冷气”是由于水蒸气与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D。13.【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与标准的比值。【解答 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克,可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以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答案为:A。14.【答案】C【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分子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各原子的下角标之比。【解答】ABC、由图甲乙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可知元素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碳元素,故AB错误,C正确;D、该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C【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游码没有归零即将天平调平,称量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称量时移动的游码表示的质量。【解答】由图可知,测量时将游码向右移了一格,表示0.2g,则铁球的质量为0.2g+50g+10g=60.2g。故答案为:C。16.【答案】(1);;(2);【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表示微粒的个数的数字要写在微粒符号的前面。(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氧化物将氧元素写在右侧,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阳离子写在左侧,阴离子写在右侧。【解答】(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一个铁原子的符号为:。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前面,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的化学式前面,3个氮分子:。(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17.【答案】(1)原子(2)A(3)质子数【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2)氯化钠是一种物质,氯气和钠也是物质,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进行分析。【解答】(1)汞是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可知①是原子 。(2)氯化钠中含有两种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答案为:A。(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可知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18.【答案】(1)乙(2)A(3)不变【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1)温度越低,水蒸气液化的越快,“白气”越多。(2)B中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情形。(3)根据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进行判断。【解答】(1)“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图可知,甲中“白气”更多,说明周围环境温度更低,有更多的水蒸气遇冷液化。(2)水在沸腾时,气泡由下而上逐渐变大,可知A为沸腾时的情景。(3)水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水的沸点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强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加大炉火,开水的温度不变。19.【答案】物理;1立方厘米的冰,质量为0.9克【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解答】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物质 的质量,可知冰的密度为0.9g/cm3,其表示的含义是: 1立方厘米的冰,质量为0.9克。20.【答案】冷;内【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由气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放热。【解答】洗澡水温度一般高于环境温度,水蒸发后遇到冷水管,因冷水管的温度较低将在其表面液化,所以水滴较多的是冷水管。冬天教室内温度较高,室外的温度较低,室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窗户后在其表面凝华成小冰晶,可知小冰晶出现在窗户的内侧。21.【答案】(1)d;②(2)z【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1)①是输卵管,②是子宫,③是阴道,④是卵巢。(2)青春期在10几岁,性器官在该时期迅速发育。【解答】(1)由图可知,bc过程将卵细胞和精子取出后在步骤d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②子宫。(2)卵巢是性器官,在青春期发育成熟,可知表示卵巢发育的相对生长速度的曲线是Z。22.【答案】铜;4【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知,质量-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可知13和24分别为同种物质。【解答】根据可知,质量-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13属于同种物质,24属于同种物质,连接图像,可知体积一定时,13所在图像表示的物质质量更大,由可知,该物质的密度更大,由可知,13是铜块,24是铁块。23.【答案】(1)B;C(2)抑制(3)较高(4)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合理即可)【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乳酸菌的特点进行分析。(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亚硝酸盐的浓度越低,说明抑制作用越强。(3)根据表中数据和(2)的结论进行判断。(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解答】(1)乳酸菌属于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生存,加盖和用水封口 ,既可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又能防止杂菌进入、污染泡菜。故答案为:BC。(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增大,亚硝酸盐的含量变低,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3)由(2)可知,一定范围内,盐水浓度高对亚硝酸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所以为了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浓度较高的盐水。(4)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所以在制作泡菜时要适当延长发酵时间。24.【答案】(1)40;偏大(2)adbce;将5g的砝码取出,向右移动游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固形物的体积等于酒的总体积减去液体的体积。(2)将杨梅酒部分倒入量筒,用质量差计算量筒内杨梅酒的质量,可以减小杨梅酒沾在器壁上造成的误差。【解答】(1)由图乙可知,酒中液体的体积为160mL,酒的总体积为200mL,可知固形物的体积为200mL-160mL=40mL=40cm3。由于液体有部分残留在瓶壁上,会导致液体的体积偏小,可知固形物的体积将偏大。(2)①先将杨梅酒倒入烧杯中(a),再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d),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的总质量为42.8g(c),最后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杨梅酒液体部分的密度(e)。故答案为:adbce。②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5g的砝码取出,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③量筒内杨梅酒的质量m=50g+20g+10g+1g-42.8g=38.2g。量筒内杨梅酒的体积为40mL,可知杨梅酒的密度为。25.【答案】(1)99(2)B;C(3)c【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进行分析。(2)组装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B的位置,再由B的位置确定A的位置。(3)根据水的沸点大小只和大气压有关进行判断。【解答】(1)由图可知,水的温度最终控制在99℃,可知水的沸点为99℃。(2)A、组装装置时,应自下而上进行组装,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将A向上调,故A错误;B、质量一定时,水的初温更高,加热至沸腾所吸收的热量更少,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故B正确;C、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且继续吸热,温度低于纸锅燃烧的温度,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正确。故答案为:BC。(3)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不变,水的质量增大,温度变化量一定时,需要吸收的热量变多,可知加热的时间会延长,故正确的图线是c。26.【答案】(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67.4(3)用手直接接触砝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2)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游码的分度值为0.2g。(3)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解答】(1)由图可知指针向左偏,说明左侧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金属块的质量m=50g+10g+5g+2.4g=67.4g。(3)由图丙可知,在称量时用手直接接触砝码,可能会导致砝码被污染。27.【答案】(1)c(2)2:1(3)③①②(4)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大;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气泡在电极上产生, 由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小,且密度小于水,气泡上升。(2)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3)③表示的是水分子,①表示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②表示的是氧分子和氢分子。(4)根据图3进行分析,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时电解速度最快。【解答】(1)电解时,气泡在电极上产生,即c的位置产生。(2)甲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可知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3)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成氢分子,氧原子组成氧分子,故变化顺序为:③①②。(4)①由图3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时,电压增大,电解所需时间缩短,故可得:在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一定时,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大。②由图3可知,电解时间最短的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0%、电压为12V,此时电解速率最快。28.【答案】(1)稳定;离子(2)B(3)【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原子得到电子转化为带负电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转化为带正电的阳离子。(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阳离子写在左侧,阴离子写在右侧。【解答】(1)钾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氟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钾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阳离子,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阴离子,可知由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2)R的原子序数为m,可知原子中含有m个质子,“n+"表示失去n个电子,可知此时电子数x=m-n,则m=n+x。故答案为:B。(3)A最外层电子数是7,得到一个电子转化为稳定结构,可知化合价为-1价,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9.【答案】(1)9:1(2)6(3)一天摄入的Vc的质量为,猕猴桃的质量。【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1)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和进行计算。(3)根据说明书计算每日摄入的Vc的质量,再由题中猕猴桃中含有的Vc质量进行计算。【解答】 (1)Vc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0.【答案】(1)B(2)40(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可知钙片的数量为2片。【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组成物质,所以钙指的是元素。(2)根据每100mL骨头汤中钙元素的质量与每日需要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3)先计算出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每日需要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钙指的是元素。(2)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可知骨头汤的体积为。31.【答案】(1)由可得,冰块的体积:(2)因为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熔化成水的质量:m水=m冰=9kg,其体积:。(3)【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知道冰块的质量和密度,根据求出冰块的体积;(2)利用m=ρV求出3dm3的冰的质量;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可求熔化成水的质量,再利用求出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解答】 (1)由可得,冰块的体积:;(2)因为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所以熔化成水的质量:m水=m冰=9kg,其体积:。(3)32.【答案】(1)水的质量为m=0.4kg-0.1kg=0.3kg玻璃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为(2)金属球的总质量m=0.99kg-0.1kg=0.89kg(3)瓶和金属球和水的总质量为1.19千克,可知水的质量为1.19kg-0.99kg=0.2kg,水的体积为,金属球的体积为,则金属球的密度为。【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利用水的体积等于玻璃瓶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进行计算。(2)金属球的质量等于球和瓶子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3)利用水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用瓶子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等于金属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冮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四中5月七年级科学月考(学生版).docx 浙冮省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四中5月七年级科学月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