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期中)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儿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为毫米的是(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C.科学书的长度是257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3.(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4.(2024七上·杭州期中)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滴加蒸馏水C.引燃酒精灯D.装入二氧化锰粉末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相符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能繁殖后代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春华秋实————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6.(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稍候一会儿,再做出读数7.(2024七上·杭州期中)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制定计划 D.搜集证据8.(2024七上·杭州期中)风仙花又名“指甲花”,因其花瓣可以捣碎染指甲而得此名,风仙花细胞内的色素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经过的结构有( )A.液泡→细胞核细胞膜 B.液泡→细胞膜→细胞壁C.叶绿体→液泡→细胞膜 D.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9.(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10.(2024七上·杭州期中)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加以区分。下列生物及其主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水绵————有根、茎、叶的分化B.苏铁————有种子和果实C.花生————有真正的花和果实D.葫芦藓————有根和输导组织11.(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植物分类表,表中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银杏和大豆 B.银杏和玉米 C.大豆和小麦 D.玉米和小麦12.(2024七上·杭州期中)“鹿因茸死,獐因麝亡”,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已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 B.偷猎者的疯狂猎杀C.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D.外来物种的入侵13.(2024七上·杭州期中)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种类越多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所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的种类越多1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与其他三项所描述的关系不同的是( )A.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 B.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C.企鹅皮下脂肪很厚 D.雷鸟的保护色1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共生关系B.“南橘北枳”————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的影响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D.“雨露滋润禾苗壮”————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16.(2024七上·杭州期中)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单位和数值。(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 。(2)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5 。(3)一罐普通可乐易拉罐的体积约为350 。(4)2mL= m3。(5)3.2分米= 微米。17.(2024七上·杭州期中)现有下列仪器:(1)写出以下编号的仪器名称:b ; c ; e 。(2)用于少量液体进行反应,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4)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根据长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4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40匝对应的长度,40匝对应长度的测量值是 cm,由此测得细钢丝的直径是 mm。(2)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则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19.(2024七上·杭州期中)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为体温计:(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度可达到 。(2)有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是37.7℃,粗心的护士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若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这是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 的玻璃管。20.(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想准确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放入石块后再此读数,根据图中示数记录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旁边的小王发现放入石块后小科是俯视读数的,那么他测量的石块体积 (填“>”“=”或“<”)石块实际的体积。21.(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鸟类学名杜鹃鸟;映山红学名杜鹃。甲、乙是这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杜鹃鸟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2)杜鹃的茎能够直立,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叶的细胞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填写结构名称)。(3)杜鹃鸟会偷偷地把卵产到别种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类去帮它孵卵育雏,雏鸟长成仍是杜鹃鸟。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写字母)22.(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1)请将下列特征填入恰当的位置:A ; B ; C .①卵生 ②体温恒定 ③用四足在陆地上运动(2)D表示三者的共同点,请至少写出两点。① ,② .23.(2024七上·杭州期中)西山漾湿地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城市中心,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西山漾湿地中常见的动、植物有香樟、白鹭、满江红、鲢鱼、蜻蜓,小乐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继续完成。(1)4a处应填写 。(2)B代表 B与C两者的共同点比D与E的共同点 (填“少”或“多”)。2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 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实验过程:(1)①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量筒 (填“A”或“B”)测量。(2)②将量筒放在 的桌面上。(3)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水。④ ⑤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 V= 25.(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明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如下表,用来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 降落伞形状 降落伞面积/m2 降落伞下落高度(m) 降落伞滞留时间/s1 圆形 0.5 3 3.672 圆形 1 3 5.823 正方形 1 3 5.824 正方形 1 6 9.24(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盒尺、 。(2)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应分析序号 中的数据。(3)分析序号2和3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4)分析序号3和14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26.(2024七上·杭州期中)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埃数字)(2)若步骤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出现问题是 。(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几个视野: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用箭头和字母表示)。②从A到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③在视野C中,用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27.(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科进行了下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2)为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小科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爬回阴喑处。根据小科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填字母)(3)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科调查并记录了各处环境中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地点 阳台上 弱光的树荫下 潮湿的花盆下蜗牛数 a b c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请你预测三个地点蜗牛的a、b、c数量关系: 。28.(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辉同学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查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含量越高,褪色程度越明显。根据这一原理,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提出假设: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向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入2mL··定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甲、乙;②再同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柑橘榨汁、1mL番茄榨汁,振荡摇匀;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和柑橘中的维生素C存在于细胞中的 里。(2)本实验中甲与乙形成一组 实验。(3)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科学,可再加丙组实验,向丙组试管中加入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和 mL蒸馏水,振荡摇匀。(4)实验结果预测:如果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假设 ;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程度基本相近,说明假设 。(均填“成立”或“不成立”)(5)该小组又进行了多组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29.(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其中蛇与鹰的关系为 和 。30.(2024七上·杭州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4℃,实际准确温度为10℃,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准确温度为30℃。请列示计算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不存在零误差。【解答】测量前需要先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故答案为:D。2.【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解答】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微米,故A错误;B、茶杯的高度是10厘米,故B错误;C、科学书的长度是257毫米,故C正确;D、学生的身高为16分米,故D错误。故答案为 :C。3.【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数字,刻度值的精确值在估读数字的前面一位。【解答】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可知5.3厘米是精确值,即精确值为0.1厘米,等于1毫米。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使用镊子夹取。【解答】A、闻气味应扇闻,故A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C、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C错误;D、使用药匙或纸槽添加固体分泌时,要先将试管横放,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故D正确。故答案为:D。5.【答案】C【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植物对光照的刺激作出反应。【解答】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错误;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故B错误;C、一枝红杏出墙来————表现为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C正确;D、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故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解答】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题中问的是正确的操作,即具体的操作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C错误;D、测量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D正确。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猜测属于一种假设,可知提出猜想属于建立假设的过程。【解答】科学家提出了猜想,认为气候变暖可能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大量排放有关,属于建立假设的过程。故答案为:B。8.【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答】色素来自于液泡,色素从液泡中流出后,经细胞膜、细胞 壁流出细胞。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A、甲乙均为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可知乙的放大倍数更大,观察的范围更小,视野内的细胞数目更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由甲到乙,即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该过程中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细胞在右下角,说明真实位置是为左上角,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角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再盖盖玻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苔藓类植物的器官:茎、叶;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解答】A、水棉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A错误;B、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有种子,故B错误;C、花生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故C正确;D、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没有根,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D【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而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不符合题意。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B不符合题意。C、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C不符合题意。D、玉米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可知,藏羚羊、鹿等因为被过量捕杀而濒临灭绝。【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偷猎者为了获取羊绒而捕杀藏羚羊,导致藏羚羊的数量减少,濒临灭绝。故答案为:B。13.【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解答】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一个种的生物共同点最多,但并不是同一个种的生物的特征完全相同。同一个种生物共同点最多,所以种类最少。故答案为:B。14.【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解答】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属于生物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企鹅皮下脂肪很厚,属于生物适应环境;雷鸟的保护色,属于生物适应环境。故答案为:A。15.【答案】D【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照、温度、水、空气等。【解答】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故A错误;B、“南橘北枳”————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B错误;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故C错误;D、“雨露滋润禾苗壮”————可知是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答案】(1)米(2)平方厘米(3)mL(4)(5)【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2)根据指甲的宽度和长度进行估测。(3)液体的体积单位一般为L或者mL。(4)毫升等于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等于十的负六次立方米。(5)一米等于10分米,等于十的六次方微米。【解答】(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且高度在不断发生改变。(2)指甲的长度与宽度约为1.25cm,指甲的面积约为。(3)听装可乐的体积约为350mL。(4)。(5)。17.【答案】(1)胶头滴管;烧杯;试管(2)e(3)灯帽盖灭(4)用湿抹布盖灭【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a是酒精灯,d是锥形瓶,f是量筒,g是试管刷。(2)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可重复操作两次,确保火焰已经熄灭。(4)燃料燃烧需要助燃剂,隔绝助燃剂可以终止燃烧继续进行。【解答】(1)由图可知,b是胶头滴管,用于少量液体的取用;c是烧杯,可用作反应容器;e是试管,可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2)c试管可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直接用嘴吹灭。(4)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使用湿抹布将火焰盖灭,湿抹布可以起到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18.【答案】(1)2.80;0.7(2)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精确值指的是距离最近的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刻度尺吸水膨胀,刻度会变宽,导致长度测量值偏小。【解答】(1)题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由图可知,总长度为2.80cm。钢丝的直径为。(2)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变大,可知总长度的测量值将偏小,将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19.【答案】(1)35-42℃;0.1℃(2)37.7℃和38.4℃;非常细【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读数精确到0.1℃,可知其最小刻度为0.1℃。(2)根据体温计在不甩动时,示数只升不降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低于原来示数的,示数均为原示数,测量结果是错误的,体温高于原示数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解答】(1)人体的体温在37℃左右,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为0.1℃即最小刻度为0.1℃。(2)体温计前端有一段非常细的玻璃管,在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只能上升不能降低,可知体温是37.5℃的病人的测量结果为37.7℃,而体温为38.4℃的病人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为38.4℃。20.【答案】凹液面最低处;20;>【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石块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俯视读数,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解答】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放入石块前,水的体积为60毫升,放入石块后,总体积为80毫升,可知石块的体积为:80mL-60mL=20mL=20cm3。俯视读数,会将总体积读大,由石块体积的计算方法可知,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将偏大。21.【答案】(1)乙;杜鹃鸟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2)细胞壁;叶绿体(3)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没有。(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3)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液泡,E是细胞质。【解答】(1)甲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可知是植物细胞,乙为动物细胞,可知杜鹃鸟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是乙。(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可知杜鹃的茎能够直立,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有关。叶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即图中的C。22.【答案】(1)②;①;③(2)都有脊椎骨;都属于有性生殖【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鸟类和哺乳类,除哺乳类之外,都采用卵生。(2)分析三种动物,可知均属于脊椎动物,均需要形成受精卵繁殖后代。【解答】(1)家鸽属于鸟类,家兔属于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均体温恒定。故A是②。家鸽和蜥蜴均是卵生动物,故B是①。家兔和蜥蜴均用四组在陆地上运动,故C是③。(2)三种动物都有脊椎骨,都属于脊椎动物;三种动物都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等。23.【答案】(1)体温恒定,用肺呼吸(2)满江红;少【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检索表中数字序号相同时,描述的性质通常是相反的。(2)A是香樟,B是满江红,C是蜻蜓,D是白鹭,E是鲢鱼。【解答】(1)根据检索表可知,D为有脊椎骨的动物,可知是白鹭,结合4b的内容可知,4a的内容为:体温恒定,用肺呼吸。(2)B有叶绿体没有种子,可知是满江红。由检索表可知,DE均为脊椎动物,B属于植物而C属于动物,可知DE的共同点更多。24.【答案】(1)B(2)水平(3)将n枚硬币放入量筒内,记下此时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总;【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精确值小的量筒读数更准确。(2)将量筒放置水平桌面上,读数的液体体积更准确。(3)测量多枚硬币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为硬币的总体积,再除以硬币的数量即可求得一枚硬币的体积。【解答】(1)两个量筒的量程均大于硬币的体积,量筒B的精确值更小,说明测量结果更准确,所以应选择量筒B。(2)为了减小误差,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3)④为了减小误差,将n枚硬币放入量筒内,记下此时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总。⑤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为。25.【答案】(1)秒表(2)1、2(3)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没有影响(4)在降落伞面积一定时,降落伞下降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知识点】时间的测量;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1)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唯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因素。(3)改变降落伞的形状,滞留时间相同,说明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4)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解答】(1)实验时需要测量降落伞滞留时间,可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秒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2除了降落伞面积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可知可用于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3探究的是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的影响,由数据可知,滞留时间相同,可知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没有影响。(4)由表中数据可知,3和4下落高度不同,从更高位置下落的实验4降落伞滞留时间更长,故可得:在降落伞面积一定时,降落伞下降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26.【答案】(1)④⑤⑥①②③(2)有气泡产生(3);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滴清水可以防止产生气泡和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气泡在视野中是中间透明,周围是黑色的圆圈。(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是,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先移动玻片使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解答】(1)正确的顺序是:先在盖玻片上第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将洋葱表皮撕下,再将其在载玻片上展平,之后盖上盖玻片,在一侧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进行染色。故答案为:④⑤⑥①②③。(2)在盖玻片时没有盖好,会产生气泡。(3)①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放大倍数小,可知先看到的是B,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左移,直至细胞在视野中央,即D,接着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放大 倍数变大,即A,接着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即C。故答案为:。②从A到C,像变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③用稀碘液染色可以使像更清晰。27.【答案】(1)放大镜(2)C(3)c>b>a【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观察蜗牛,使用放大镜即可。(2)探究的是视觉,所以应遮挡的是一只眼睛。(3)由题中所给的信息: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进行判断。【解答】(1)蜗牛较大,可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2)要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应将蜗牛的一只眼睛放置在黑暗条件下,一只眼睛放置在光照条件下。故答案为:C。(3)由“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可知,在潮湿的花盆下蜗牛的数量是最多的,在阳台上蜗牛的数量是最少的。故答案为:c>b>a。28.【答案】(1)液泡(2)对比(3)1(4)成立;不成立(5)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维生素C来自于细胞液,储存在液泡中。(2)对比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3)根据控制变量法判断蒸馏水的体积,蒸馏水的作用是对照,排出果实中的水对实验造成干扰。(4)甲褪色明显,说明含有维生素C多,可知猜想成立,反之,则不成立。(5)重复实验的目的一般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和减小实验误差,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于定量分析的实验。【解答】(1)植物细胞的汁液存在于液泡中。(2)甲和乙除了水果汁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属于一组对比实验。(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所加蒸馏水的体积等于水果汁的体积,即1mL。(4)若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甲中含有的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假设成立;则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程度基本相近,说明假设不成立。(5)进行重复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结论。29.【答案】(1)5;(2)竞争关系;捕食关系【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食物链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箭头指向更高级的消费者。(2)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可知鹰吃蛇,所以存在捕食关系,鹰和蛇有共同的食物,存在竞争关系。【解答】(1)图中的食物链;;;;,共5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为:。(2)蛇和鹰都以鼠为食,可知存在竞争关系,鹰以蛇为食,可知存在捕食关系。30.【答案】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可设方程设y是测量温度,x是实际温度,k是比例常数,b是未知常数,代入数据可得联立两式,解得k=0.9,b=0.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代入上式,得。【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数据列出方程式,解得实际温度和示数的关系,再进行计算。1 / 1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期中)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儿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不存在零误差。【解答】测量前需要先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故答案为:D。2.(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为毫米的是(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C.科学书的长度是257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解答】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微米,故A错误;B、茶杯的高度是10厘米,故B错误;C、科学书的长度是257毫米,故C正确;D、学生的身高为16分米,故D错误。故答案为 :C。3.(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数字,刻度值的精确值在估读数字的前面一位。【解答】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可知5.3厘米是精确值,即精确值为0.1厘米,等于1毫米。故答案为:A。4.(2024七上·杭州期中)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滴加蒸馏水C.引燃酒精灯D.装入二氧化锰粉末【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使用镊子夹取。【解答】A、闻气味应扇闻,故A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C、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C错误;D、使用药匙或纸槽添加固体分泌时,要先将试管横放,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故D正确。故答案为:D。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相符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能繁殖后代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春华秋实————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答案】C【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植物对光照的刺激作出反应。【解答】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错误;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故B错误;C、一枝红杏出墙来————表现为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C正确;D、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故D错误。故答案为:C。6.(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稍候一会儿,再做出读数【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解答】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题中问的是正确的操作,即具体的操作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C错误;D、测量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D正确。故答案为:D。7.(2024七上·杭州期中)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制定计划 D.搜集证据【答案】B【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猜测属于一种假设,可知提出猜想属于建立假设的过程。【解答】科学家提出了猜想,认为气候变暖可能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大量排放有关,属于建立假设的过程。故答案为:B。8.(2024七上·杭州期中)风仙花又名“指甲花”,因其花瓣可以捣碎染指甲而得此名,风仙花细胞内的色素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经过的结构有( )A.液泡→细胞核细胞膜 B.液泡→细胞膜→细胞壁C.叶绿体→液泡→细胞膜 D.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答】色素来自于液泡,色素从液泡中流出后,经细胞膜、细胞 壁流出细胞。故答案为:B。9.(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A、甲乙均为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可知乙的放大倍数更大,观察的范围更小,视野内的细胞数目更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由甲到乙,即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该过程中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细胞在右下角,说明真实位置是为左上角,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角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再盖盖玻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4七上·杭州期中)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加以区分。下列生物及其主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水绵————有根、茎、叶的分化B.苏铁————有种子和果实C.花生————有真正的花和果实D.葫芦藓————有根和输导组织【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苔藓类植物的器官:茎、叶;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解答】A、水棉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A错误;B、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有种子,故B错误;C、花生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故C正确;D、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没有根,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植物分类表,表中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银杏和大豆 B.银杏和玉米 C.大豆和小麦 D.玉米和小麦【答案】D【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而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不符合题意。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B不符合题意。C、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C不符合题意。D、玉米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4七上·杭州期中)“鹿因茸死,獐因麝亡”,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已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 B.偷猎者的疯狂猎杀C.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D.外来物种的入侵【答案】B【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可知,藏羚羊、鹿等因为被过量捕杀而濒临灭绝。【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偷猎者为了获取羊绒而捕杀藏羚羊,导致藏羚羊的数量减少,濒临灭绝。故答案为:B。13.(2024七上·杭州期中)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种类越多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所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的种类越多【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解答】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一个种的生物共同点最多,但并不是同一个种的生物的特征完全相同。同一个种生物共同点最多,所以种类最少。故答案为:B。1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实例中,与其他三项所描述的关系不同的是( )A.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 B.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C.企鹅皮下脂肪很厚 D.雷鸟的保护色【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解答】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属于生物影响环境;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企鹅皮下脂肪很厚,属于生物适应环境;雷鸟的保护色,属于生物适应环境。故答案为:A。1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共生关系B.“南橘北枳”————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的影响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D.“雨露滋润禾苗壮”————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答案】D【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照、温度、水、空气等。【解答】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故A错误;B、“南橘北枳”————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B错误;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故C错误;D、“雨露滋润禾苗壮”————可知是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2024七上·杭州期中)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单位和数值。(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 。(2)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5 。(3)一罐普通可乐易拉罐的体积约为350 。(4)2mL= m3。(5)3.2分米= 微米。【答案】(1)米(2)平方厘米(3)mL(4)(5)【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2)根据指甲的宽度和长度进行估测。(3)液体的体积单位一般为L或者mL。(4)毫升等于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等于十的负六次立方米。(5)一米等于10分米,等于十的六次方微米。【解答】(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且高度在不断发生改变。(2)指甲的长度与宽度约为1.25cm,指甲的面积约为。(3)听装可乐的体积约为350mL。(4)。(5)。17.(2024七上·杭州期中)现有下列仪器:(1)写出以下编号的仪器名称:b ; c ; e 。(2)用于少量液体进行反应,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4)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答案】(1)胶头滴管;烧杯;试管(2)e(3)灯帽盖灭(4)用湿抹布盖灭【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a是酒精灯,d是锥形瓶,f是量筒,g是试管刷。(2)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可重复操作两次,确保火焰已经熄灭。(4)燃料燃烧需要助燃剂,隔绝助燃剂可以终止燃烧继续进行。【解答】(1)由图可知,b是胶头滴管,用于少量液体的取用;c是烧杯,可用作反应容器;e是试管,可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2)c试管可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直接用嘴吹灭。(4)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使用湿抹布将火焰盖灭,湿抹布可以起到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根据长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4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40匝对应的长度,40匝对应长度的测量值是 cm,由此测得细钢丝的直径是 mm。(2)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则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答案】(1)2.80;0.7(2)小【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精确值指的是距离最近的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刻度尺吸水膨胀,刻度会变宽,导致长度测量值偏小。【解答】(1)题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由图可知,总长度为2.80cm。钢丝的直径为。(2)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变大,可知总长度的测量值将偏小,将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19.(2024七上·杭州期中)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为体温计:(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度可达到 。(2)有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是37.7℃,粗心的护士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若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这是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 的玻璃管。【答案】(1)35-42℃;0.1℃(2)37.7℃和38.4℃;非常细【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读数精确到0.1℃,可知其最小刻度为0.1℃。(2)根据体温计在不甩动时,示数只升不降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低于原来示数的,示数均为原示数,测量结果是错误的,体温高于原示数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解答】(1)人体的体温在37℃左右,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为0.1℃即最小刻度为0.1℃。(2)体温计前端有一段非常细的玻璃管,在没有甩动的情况下,示数只能上升不能降低,可知体温是37.5℃的病人的测量结果为37.7℃,而体温为38.4℃的病人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为38.4℃。20.(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想准确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放入石块后再此读数,根据图中示数记录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旁边的小王发现放入石块后小科是俯视读数的,那么他测量的石块体积 (填“>”“=”或“<”)石块实际的体积。【答案】凹液面最低处;20;>【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石块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俯视读数,视线在正确刻度的上方,会导致读数偏大。【解答】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放入石块前,水的体积为60毫升,放入石块后,总体积为80毫升,可知石块的体积为:80mL-60mL=20mL=20cm3。俯视读数,会将总体积读大,由石块体积的计算方法可知,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将偏大。21.(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鸟类学名杜鹃鸟;映山红学名杜鹃。甲、乙是这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杜鹃鸟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2)杜鹃的茎能够直立,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叶的细胞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填写结构名称)。(3)杜鹃鸟会偷偷地把卵产到别种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类去帮它孵卵育雏,雏鸟长成仍是杜鹃鸟。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写字母)【答案】(1)乙;杜鹃鸟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2)细胞壁;叶绿体(3)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没有。(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3)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液泡,E是细胞质。【解答】(1)甲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可知是植物细胞,乙为动物细胞,可知杜鹃鸟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是乙。(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可知杜鹃的茎能够直立,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有关。叶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即图中的C。22.(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1)请将下列特征填入恰当的位置:A ; B ; C .①卵生 ②体温恒定 ③用四足在陆地上运动(2)D表示三者的共同点,请至少写出两点。① ,② .【答案】(1)②;①;③(2)都有脊椎骨;都属于有性生殖【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鸟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鸟类和哺乳类,除哺乳类之外,都采用卵生。(2)分析三种动物,可知均属于脊椎动物,均需要形成受精卵繁殖后代。【解答】(1)家鸽属于鸟类,家兔属于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均体温恒定。故A是②。家鸽和蜥蜴均是卵生动物,故B是①。家兔和蜥蜴均用四组在陆地上运动,故C是③。(2)三种动物都有脊椎骨,都属于脊椎动物;三种动物都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等。23.(2024七上·杭州期中)西山漾湿地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城市中心,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西山漾湿地中常见的动、植物有香樟、白鹭、满江红、鲢鱼、蜻蜓,小乐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继续完成。(1)4a处应填写 。(2)B代表 B与C两者的共同点比D与E的共同点 (填“少”或“多”)。【答案】(1)体温恒定,用肺呼吸(2)满江红;少【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检索表中数字序号相同时,描述的性质通常是相反的。(2)A是香樟,B是满江红,C是蜻蜓,D是白鹭,E是鲢鱼。【解答】(1)根据检索表可知,D为有脊椎骨的动物,可知是白鹭,结合4b的内容可知,4a的内容为:体温恒定,用肺呼吸。(2)B有叶绿体没有种子,可知是满江红。由检索表可知,DE均为脊椎动物,B属于植物而C属于动物,可知DE的共同点更多。2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 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实验过程:(1)①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量筒 (填“A”或“B”)测量。(2)②将量筒放在 的桌面上。(3)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水。④ ⑤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 V= 【答案】(1)B(2)水平(3)将n枚硬币放入量筒内,记下此时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总;【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精确值小的量筒读数更准确。(2)将量筒放置水平桌面上,读数的液体体积更准确。(3)测量多枚硬币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为硬币的总体积,再除以硬币的数量即可求得一枚硬币的体积。【解答】(1)两个量筒的量程均大于硬币的体积,量筒B的精确值更小,说明测量结果更准确,所以应选择量筒B。(2)为了减小误差,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3)④为了减小误差,将n枚硬币放入量筒内,记下此时水和硬币的总体积V总。⑤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为。25.(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明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如下表,用来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 降落伞形状 降落伞面积/m2 降落伞下落高度(m) 降落伞滞留时间/s1 圆形 0.5 3 3.672 圆形 1 3 5.823 正方形 1 3 5.824 正方形 1 6 9.24(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盒尺、 。(2)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应分析序号 中的数据。(3)分析序号2和3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4)分析序号3和14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秒表(2)1、2(3)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没有影响(4)在降落伞面积一定时,降落伞下降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知识点】时间的测量;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1)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唯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因素。(3)改变降落伞的形状,滞留时间相同,说明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4)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解答】(1)实验时需要测量降落伞滞留时间,可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秒表。(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2除了降落伞面积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可知可用于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3探究的是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的影响,由数据可知,滞留时间相同,可知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没有影响。(4)由表中数据可知,3和4下落高度不同,从更高位置下落的实验4降落伞滞留时间更长,故可得:在降落伞面积一定时,降落伞下降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26.(2024七上·杭州期中)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埃数字)(2)若步骤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出现问题是 。(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几个视野: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用箭头和字母表示)。②从A到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③在视野C中,用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 。【答案】(1)④⑤⑥①②③(2)有气泡产生(3);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滴清水可以防止产生气泡和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气泡在视野中是中间透明,周围是黑色的圆圈。(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是,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先移动玻片使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解答】(1)正确的顺序是:先在盖玻片上第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将洋葱表皮撕下,再将其在载玻片上展平,之后盖上盖玻片,在一侧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进行染色。故答案为:④⑤⑥①②③。(2)在盖玻片时没有盖好,会产生气泡。(3)①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放大倍数小,可知先看到的是B,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左移,直至细胞在视野中央,即D,接着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放大 倍数变大,即A,接着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即C。故答案为:。②从A到C,像变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③用稀碘液染色可以使像更清晰。27.(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科进行了下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 (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2)为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小科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爬回阴喑处。根据小科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填字母)(3)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科调查并记录了各处环境中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地点 阳台上 弱光的树荫下 潮湿的花盆下蜗牛数 a b c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请你预测三个地点蜗牛的a、b、c数量关系: 。【答案】(1)放大镜(2)C(3)c>b>a【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观察蜗牛,使用放大镜即可。(2)探究的是视觉,所以应遮挡的是一只眼睛。(3)由题中所给的信息: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进行判断。【解答】(1)蜗牛较大,可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2)要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应将蜗牛的一只眼睛放置在黑暗条件下,一只眼睛放置在光照条件下。故答案为:C。(3)由“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可知,在潮湿的花盆下蜗牛的数量是最多的,在阳台上蜗牛的数量是最少的。故答案为:c>b>a。28.(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辉同学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查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含量越高,褪色程度越明显。根据这一原理,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提出假设: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向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入2mL··定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甲、乙;②再同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柑橘榨汁、1mL番茄榨汁,振荡摇匀;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和柑橘中的维生素C存在于细胞中的 里。(2)本实验中甲与乙形成一组 实验。(3)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科学,可再加丙组实验,向丙组试管中加入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和 mL蒸馏水,振荡摇匀。(4)实验结果预测:如果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假设 ;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程度基本相近,说明假设 。(均填“成立”或“不成立”)(5)该小组又进行了多组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液泡(2)对比(3)1(4)成立;不成立(5)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维生素C来自于细胞液,储存在液泡中。(2)对比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3)根据控制变量法判断蒸馏水的体积,蒸馏水的作用是对照,排出果实中的水对实验造成干扰。(4)甲褪色明显,说明含有维生素C多,可知猜想成立,反之,则不成立。(5)重复实验的目的一般是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规律和减小实验误差,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于定量分析的实验。【解答】(1)植物细胞的汁液存在于液泡中。(2)甲和乙除了水果汁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属于一组对比实验。(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所加蒸馏水的体积等于水果汁的体积,即1mL。(4)若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甲中含有的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假设成立;则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程度基本相近,说明假设不成立。(5)进行重复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结论。29.(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其中蛇与鹰的关系为 和 。【答案】(1)5;(2)竞争关系;捕食关系【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食物链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箭头指向更高级的消费者。(2)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可知鹰吃蛇,所以存在捕食关系,鹰和蛇有共同的食物,存在竞争关系。【解答】(1)图中的食物链;;;;,共5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为:。(2)蛇和鹰都以鼠为食,可知存在竞争关系,鹰以蛇为食,可知存在捕食关系。30.(2024七上·杭州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4℃,实际准确温度为10℃,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准确温度为30℃。请列示计算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答案】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可设方程设y是测量温度,x是实际温度,k是比例常数,b是未知常数,代入数据可得联立两式,解得k=0.9,b=0.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代入上式,得。【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数据列出方程式,解得实际温度和示数的关系,再进行计算。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