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横店第一初级中学两校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横店第一初级中学两校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横店第一初级中学两校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运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进行逐项判断即可.
2.(2024八上·金华月考)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6,,则不可能是(  )
A. B.6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x不可能是9.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取值范围做出选择即可.
3.(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吗?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不是命题,符合题意;
③同角的余角相等,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④内错角相等吗?不是命题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不是命题的是②④,共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称为命题,对各个语句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4.(2024八上·金华月考)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画出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
在△COD与△C'O'D'中,

∴△COD≌△C'O'D'(SSS),
∴∠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定理得到△COD≌△C'O'D',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O'B'=∠AOB.
5.(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C.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角不是锐角
D.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相关概念;三角形的重心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故A错误;
B、 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外角小于内角,故B错误;
C、 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角不是锐角,故C正确;
D. 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外角、内角和以及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对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6.(2024八上·金华月考)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A.AB=5,BC=6,AC=7 B.AB=5,BC=6,∠B=45°
C.AB=5,AC=4,∠C=90° D.AB=3,AC=4,∠C=45°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AC与B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能作出三角形,且三边知道能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B、∠B是AB、BC的夹角,故能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C、AB=5,AC=4,∠C=90°,得出BC=3,可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是SSA,所以AB=3,AC=4,∠C=45°,不能唯一画出三角形A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其是否为唯一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7.(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点在上,平分,延长到点,使得,连结.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邻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平分,

在和中,


∴∠CDB=∠EDB,
∵∠EDB=∠EDA+∠ADB,
∴∠CDB=∠EDA+∠ADB,
∵∠CDB+∠ADB=180°,∠ADE=44°,
∴∠EDA+∠ADB+∠ADB=44°+2∠ADB=180°,
∴∠ADB=68°.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证明(SAS),可得∠CDB=∠EDB,再根据∠CDB+∠ADB=180°,即可得出答案.
8.(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已知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20,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0 B.9 C.8.5 D.7.5
【答案】D
【知识点】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解:∵点D、E、F分别为AC、BC,BD的中点,
∴S△ABD=S△CBD=S△ABC=10,
∴S△EBD=S△CBD=5,
∴S△AFD=S△ABD=5,S△DEF=S△EBD=2.5,
∴S四边形ADEF=S△AFD+S△DEF=7.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得出答案.
9.(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中,的三等分线分别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2是△BO1O2的外角,
∴∠O1BO2=∠2-∠1=140°-120°=20°,
∵BO1,BO2是∠ABC的三等分线,
∴=20°,∠ABC=3∠O1BO2=60°,
在△BCO1中,∠CBO1=20°,∠2=140°,
∴∠BCO1=180°-∠2-∠CBO1=20°,
∵CO1是∠ACB的平分线,
∴∠BCO1 =∠ACO1=20°,∠ACB=40°,
∴∠A=180°-∠ABC-∠ACB=80°,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出∠O1BO2=20°,结合三等分线的定义,可求出∠ABC=60°和=2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CO1 =2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ACB=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0.(2024八上·金华月考)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处,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距地面高的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和,,妈妈在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
∵∠BOC=90°,
∴∠COE+∠BOD=∠BOD+∠OBD=90°,
∴∠COE=∠OBD,
在△COE和△OBD中,,∴△COE≌△OBD(AAS),∴CE=OD,OE=DB,∵BD=1.2m,CE=1.6m,∴DE=OD-OE=CE-OE=0.4m,∵AE=1.5m,∴AD=AE-DE=1.1m,即妈妈在B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OE=∠OBD,根据AAS可证明△COE≌△OB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OD,OE=DB,求出DE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使.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解:添加AB=AC,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故答案为:AB=AC(答案不唯一).
【分析】要判定△ABD≌△ACD,已知AD=AD,∠1=∠2,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一组对应角相等,故添加AB=AC后可根据SAS判定△ABD≌△ACD.
12.(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若的周长为15.则   .
【答案】15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 ,
∴DA=DB,EA=EC,
∵△ADE的周长为15,
∴DA+DE+EA=15,
∴DB+DE+EC=15,
∴BC=15,
故答案为:15.
【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结合周长的概念,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13.(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且它的周长为,则它的底边长为   .
【答案】7或4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当底边长为4cm时,则腰长为=5.5cm,4、5.5、5.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当腰长为4尺码时,则底边长为15-4×2=7,4、4、7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综上,它的底边长为7或4cm,
故答案为:7或4.
【分析】分腰长为,底边长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14.(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如图:,且,于,于,,.连结,.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答案】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ACE=90°,AB⊥BD于B,ED⊥BD于D,
∴∠ACE=∠B=∠CDE=90°,
∴∠BAC+∠BCA=∠BCA+∠DCE=90°,
∴∠BAC=∠DCE,
在△BAC和△DCE中,

∴△BAC≌△DCE(AAS),
∴DE=BC=2,
∴S阴影=DE BD=×2×(2+3)=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证∠BAC=∠DCE,再证明△BAC≌△DCE(AAS),得到DE=BC=2,则S阴影=DE BD=5.
15.(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
∴△F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故答案为:.
【分析】据图可知,,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解.
16.(2024八上·金华月考)我们规定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称为对补四边形.
(1)如图1,四边形为对补四边形,,则的度数为   .
(2)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中,,若动点从点沿着运动,速度为,动点从点沿着运动,速度为,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点运动到点时所有运动停止.连结,交于点,当四边形为对补四边形时,此时的运动时间为   .
【答案】(1)75°
(2)4.8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ABCD为对补四边形,∠A=75°,
∴∠BCD+∠A=180°,
∵∠BCD+∠DCE=180°,
∴∠DCE=∠A=75°,
故答案为:75°;
(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P=t cm,AQ=1.5t cm,
∴CQ=(12 1.5)t cm,
当1.5t=12时,t=8,
∴0<t≤8,
∵△ABC是等边三角形,
∴∠A=∠ACB=60°,AC=CB,
∵四边形APDQ是对补四边形,
∴∠PDQ=∠BDC=120°,
∴∠CBD+∠DCB=60°,
∵∠BCD+∠ACP=60°,
∴∠CBQ=∠ACP,
在△ACP和△CBQ中,

∴△ACP≌△CBQ(ASA),
∴AP=CQ,
∴t=12 1.5t,
解得:t=4.8,
∴当四边形APDQ为对补四边形时,此时的运动时间为4.8s.
故答案为:4.8.
【分析】(1)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证明∠DCE=∠A即可;
(2)设运动时间为t 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P=CQ,再由此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共72分)
17.(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中,
(1),,求、、的度数.
(2),,,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都是整数.化简:
【答案】(1)解:∵∠A-∠B=20°,∠C=2∠B,
∴∠A=∠B+20°,
∵∠A+∠B+∠C=180°,
∴∠B+20°+∠B+2∠B=180°,
∴∠B=40°,
∴∠A=40°+20°=60°,∠C=2×40°=80°.
(2)解:∵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c>b,c-a<b,
∴a-b+c>0,c-a-b<0,

=(a-b+c)-(c-a-b)-(a+b)
=a-b+c-c+a+b-a-b
=a-b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
(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得出∴a-b+c>0,c-a-b<0,进而化简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进行计算即可.
(1)解:∵设,则,,


解得:,
,,;
(2)解:,,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
∴,,

18.(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均落在格点上.
(1)画出中边上的高线.
(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的角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画出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4)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与的长度之和最小.
【答案】(1)解:如图所示:
BD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
CE即为所求.
(3)解:如图所示:
△AFC即为所求.
(4)解:如图所示:
点P即为所求.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图﹣轴对称;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依照三角形高的画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2)由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3)由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4)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即为所求;
(4)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19.(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点,分别在,上,与交于点,且.
(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_________
(2)求证:.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在和中,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
(2)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C,
∵AB=AC,AD=AE,
∴BE=DC,
在△BOE和△COD中,,
∴△BOE≌△COD(AAS),
故答案为:△ABD≌△ACE,△BOE≌△COD;
(2)证明: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故答案为: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和AA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出答案;
(2)由“”证明△ABD≌△ACE即可得出.
(1)解:∵,,,
∴,
∴,
∵,,
∴,
∵,
∴,
故答案为:,;
(2)证明:在和中,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故答案为: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0.(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交于点,,,.
(1)若,,求的长.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
在和中,
,,,,
,,
(2)解:,,,,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线段的和差得出∠F=∠ACB,∠B=∠DEF,利用AAS证明△ABC △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21.(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D为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边上,且,连结,,.
(1)求证:.
(2)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在和中,
∴,
∴.
(2)解:,理由如下∶
延长交于点F,如图∶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即可.
(2)延长交于点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得出,由得出,进而得出,由三角形性内角和是180°得出,即可得出
(1)证明:在和中,
∴,
∴.
(2),理由如下∶
延长交于点F,如图∶
∵,
∴,
∵,
∴,
∴,
∴,
∴,

22.(2024八上·金华月考)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如图,小明站在堤岸凉亭点处,正对他的点(与堤岸垂直)停有一艘游艇,他想知道凉亭与这艘游艇之间的距离,于是制定了如下方案.
课题 测凉亭与游艇之间的距离
测量工具 皮尺等
测量方案示意图 (不完整)
测量步骤 ①小明沿堤岸走到电线杆旁(直线与堤岸平行); ②再往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点; ③他到达点后向左转90度直行,当自己,电线杆与游艇在一条直线上时停下来,此时小明位于点处.
测量数据 米,米
任务一 根据题意将测量方案示意图补充完整.
任务二 ①凉亭与游艇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②请你说明小明方案正确的理由.
【答案】解:任务一:如图所示:
即为测量方案示意图;
任务二:②理由:
根据题意可知:CD=CA,∠D=∠A=90°,
在△ABC和△DEC中,

∴△ABC≌△DEC(ASA),
∴AB=DE=10m,
∴小明的方案是正确的.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任务二:①根据题意可知,△ABC≌△DEC,
∴AB=DE=10m;
故答案为:10.【分析】任务一:直接根据题意,将图形补充完整即可;
任务二:①由补充完整的图形可知,△ABC≌△DEC可得,即可得出答案;
②由题意可知根据题意可知:CD=CA,∠D=∠A=90°,=,由“”可判定,则米,即可说明小明的方案是正确的.
23.(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1,已知,A、B两点同时从点出发,点A沿射线运动,点B沿射线运动,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连结、.
(1)如图2,当,求的大小.
(2)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连结并延长,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与交于点.在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直接写出的度数.
【答案】(1)解:∵∠MON=50°,∠OAB=70°,
∴∠OBA=180°-∠MON-∠OAB=60°,
∵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A,∠CAB=∠OAB,
∵∠OAB=70°,∠OBA=60°,
∴∠ABC=30°,∠CAB=35°,
∴∠ACB=180°-∠ABC-∠CAB=115°.
(2)解:∠ACB的度数不变,∠ACB=115°,
理由: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A,∠CAB=∠OAB,
∵∠MON=50°,
∴∠ACB=180°-(∠ABC+∠CAB)=180°-(∠OBA+∠OAB)=180°-(∠OBA+∠OAB)=180°-(180°-∠MON)=90°+∠MON=115°.
(3)解:设∠OBA=m,
∴∠MBA=180°-m,
∵∠MON+∠OBA+∠BAO=180°,∠MON=50°,
∴∠OBA+∠BAO=130°,
∴∠BAO=130°-m,
∵∠BP是∠ABM的角平分线,
∴∠ABP=∠ABM=(180°-∠OBA)=90°-∠OBA=90°-m,
∵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C=m,∠BOC=∠MON=25°,
∴∠BCP=∠OBC+∠BOC=m+25°,
∴∠CBP=∠ABC+∠ABP=m+90°-m=90°,
∴∠P=180°-∠CBP-∠BCP=65°-m,
∵在△BCP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
∴①∠CBP=2∠BCP,
∴90°=2(m+25°),
解得:m=40°,
∴∠BAO=130°-m=90°,
②∠CBP=2∠P,
∴90°=2(65°-m),
解得:m=40°,
∴∠BAO=130°-m=90°,
③∠BCP=2∠P,
∴m+25°=2(65°-m),
解得:m=70°,
∴∠BAO=130°-m=60°,
④∠P=2∠BCP,
∴65°-m=2(m+25°),
解得l:m=10°,
∴∠BAO=130°-m=120°,
综上所述,∠BAO的度数为90°或60°或12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的双内角平分线模型;三角形的一内一外角平分线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知∠OBA=6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ABC=∠OBA=30°,∠CAB=∠OAB=35°,再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180°-∠ABC-∠CAB即可得解;
(2)根据题意可得∠ABC=∠OBA,∠CAB=∠OAB,再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180°-∠ABC-∠CAB即可得解;
(3)设∠OBA=m,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AO=130°-m,△BCP的三个内角分别为:∠BCP=m+25°,∠CBP=90°,∠P=65°-m,根据 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分情况讨论即可.
(1)解:,,

点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
,,
(2)解:不变,理由如下:
点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
,,

(3)解:设,


∵平分,

∵平分,
∴,


,,


在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
①若,则
解得:
②若,则,解得:
③若,则,解得:,
④若,则,解得:
在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为或或.
24.(2024八上·金华月考)
(1)如图1,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到点使,连结,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的取值范围。请写出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中,是边上的中线,点,分别在,上,且,求证:。小艾同学受到(1)的启发,在解决(2)的问题时,延长到点,使……,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3)如图3,在四边形中,为钝角,为锐角,,,,点,分别在,上,且,连结,试探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解:,在和中,
,,,
,,
(2)解:如图,延长到,使得,连结,.
在和中,
,,,
又,,
在中,,,,
(3)解:结论:.
理由:延长到,使得.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证明△CDE≌△BDA(SAS),得到CE=4,在△ACE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即可;
(2)如图2中,延长ED到H,使得DH=DE,连接CH,FH.证明△BDE≌△CDH(SAS),得到BE=CH,再证明EF=FH,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F+EC=EF.延长BC到H,使得CH=AF,通过两次全等证明AF=CE,EF=EH即可解决问题.
1 / 1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镇横店第一初级中学两校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运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上·金华月考)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6,,则不可能是(  )
A. B.6 C. D.
3.(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吗?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2024八上·金华月考)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画出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5.(2024八上·金华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C.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角不是锐角
D.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2024八上·金华月考)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A.AB=5,BC=6,AC=7 B.AB=5,BC=6,∠B=45°
C.AB=5,AC=4,∠C=90° D.AB=3,AC=4,∠C=45°
7.(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点在上,平分,延长到点,使得,连结.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8.(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已知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20,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0 B.9 C.8.5 D.7.5
9.(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中,的三等分线分别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10.(2024八上·金华月考)小丽与爸妈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丽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处,与地面垂直,两脚在地面上用力一蹬,妈妈在处接住她后用力一推,爸爸在距地面高的处接住她.若妈妈与爸爸到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和,,妈妈在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使.
12.(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若的周长为15.则   .
13.(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且它的周长为,则它的底边长为   .
14.(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如图:,且,于,于,,.连结,.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5.(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的度数为   .
16.(2024八上·金华月考)我们规定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称为对补四边形.
(1)如图1,四边形为对补四边形,,则的度数为   .
(2)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中,,若动点从点沿着运动,速度为,动点从点沿着运动,速度为,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点运动到点时所有运动停止.连结,交于点,当四边形为对补四边形时,此时的运动时间为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中,
(1),,求、、的度数.
(2),,,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都是整数.化简:
18.(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均落在格点上.
(1)画出中边上的高线.
(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的角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画出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4)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与的长度之和最小.
19.(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点,分别在,上,与交于点,且.
(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_________
(2)求证:.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在和中,
(_________)
(_________)
20.(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交于点,,,.
(1)若,,求的长.
(2)若,,求的度数.
21.(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在中,,,D为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边上,且,连结,,.
(1)求证:.
(2)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2.(2024八上·金华月考)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如图,小明站在堤岸凉亭点处,正对他的点(与堤岸垂直)停有一艘游艇,他想知道凉亭与这艘游艇之间的距离,于是制定了如下方案.
课题 测凉亭与游艇之间的距离
测量工具 皮尺等
测量方案示意图 (不完整)
测量步骤 ①小明沿堤岸走到电线杆旁(直线与堤岸平行); ②再往前走相同的距离,到达点; ③他到达点后向左转90度直行,当自己,电线杆与游艇在一条直线上时停下来,此时小明位于点处.
测量数据 米,米
任务一 根据题意将测量方案示意图补充完整.
任务二 ①凉亭与游艇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 ②请你说明小明方案正确的理由.
23.(2024八上·金华月考)如图1,已知,A、B两点同时从点出发,点A沿射线运动,点B沿射线运动,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连结、.
(1)如图2,当,求的大小.
(2)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连结并延长,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与交于点.在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直接写出的度数.
24.(2024八上·金华月考)
(1)如图1,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到点使,连结,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的取值范围。请写出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中,是边上的中线,点,分别在,上,且,求证:。小艾同学受到(1)的启发,在解决(2)的问题时,延长到点,使……,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3)如图3,在四边形中,为钝角,为锐角,,,,点,分别在,上,且,连结,试探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进行逐项判断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x不可能是9.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取值范围做出选择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不是命题,符合题意;
③同角的余角相等,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④内错角相等吗?不是命题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不是命题的是②④,共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称为命题,对各个语句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
在△COD与△C'O'D'中,

∴△COD≌△C'O'D'(SSS),
∴∠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定理得到△COD≌△C'O'D',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O'B'=∠AOB.
5.【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相关概念;三角形的重心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故A错误;
B、 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外角小于内角,故B错误;
C、 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角不是锐角,故C正确;
D. 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外角、内角和以及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对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AC与B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能作出三角形,且三边知道能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B、∠B是AB、BC的夹角,故能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C、AB=5,AC=4,∠C=90°,得出BC=3,可唯一画出△AB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是SSA,所以AB=3,AC=4,∠C=45°,不能唯一画出三角形A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其是否为唯一三角形,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夹一角,或两角夹一边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否则三角形并不是唯一存在,可能有多种情况存在,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邻补角;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平分,

在和中,


∴∠CDB=∠EDB,
∵∠EDB=∠EDA+∠ADB,
∴∠CDB=∠EDA+∠ADB,
∵∠CDB+∠ADB=180°,∠ADE=44°,
∴∠EDA+∠ADB+∠ADB=44°+2∠ADB=180°,
∴∠ADB=68°.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证明(SAS),可得∠CDB=∠EDB,再根据∠CDB+∠ADB=180°,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求面积
【解析】【解答】解:∵点D、E、F分别为AC、BC,BD的中点,
∴S△ABD=S△CBD=S△ABC=10,
∴S△EBD=S△CBD=5,
∴S△AFD=S△ABD=5,S△DEF=S△EBD=2.5,
∴S四边形ADEF=S△AFD+S△DEF=7.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得出答案.
9.【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2是△BO1O2的外角,
∴∠O1BO2=∠2-∠1=140°-120°=20°,
∵BO1,BO2是∠ABC的三等分线,
∴=20°,∠ABC=3∠O1BO2=60°,
在△BCO1中,∠CBO1=20°,∠2=140°,
∴∠BCO1=180°-∠2-∠CBO1=20°,
∵CO1是∠ACB的平分线,
∴∠BCO1 =∠ACO1=20°,∠ACB=40°,
∴∠A=180°-∠ABC-∠ACB=80°,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出∠O1BO2=20°,结合三等分线的定义,可求出∠ABC=60°和=2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CO1 =2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ACB=4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CEO=∠BDO=90°,OB=OC,
∵∠BOC=90°,
∴∠COE+∠BOD=∠BOD+∠OBD=90°,
∴∠COE=∠OBD,
在△COE和△OBD中,,∴△COE≌△OBD(AAS),∴CE=OD,OE=DB,∵BD=1.2m,CE=1.6m,∴DE=OD-OE=CE-OE=0.4m,∵AE=1.5m,∴AD=AE-DE=1.1m,即妈妈在B处接住小丽时,小丽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OE=∠OBD,根据AAS可证明△COE≌△OB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OD,OE=DB,求出DE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解:添加AB=AC,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故答案为:AB=AC(答案不唯一).
【分析】要判定△ABD≌△ACD,已知AD=AD,∠1=∠2,具备了一组边对应相等,一组对应角相等,故添加AB=AC后可根据SAS判定△ABD≌△ACD.
12.【答案】15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 ,
∴DA=DB,EA=EC,
∵△ADE的周长为15,
∴DA+DE+EA=15,
∴DB+DE+EC=15,
∴BC=15,
故答案为:15.
【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结合周长的概念,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13.【答案】7或4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当底边长为4cm时,则腰长为=5.5cm,4、5.5、5.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当腰长为4尺码时,则底边长为15-4×2=7,4、4、7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综上,它的底边长为7或4cm,
故答案为:7或4.
【分析】分腰长为,底边长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14.【答案】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ACE=90°,AB⊥BD于B,ED⊥BD于D,
∴∠ACE=∠B=∠CDE=90°,
∴∠BAC+∠BCA=∠BCA+∠DCE=90°,
∴∠BAC=∠DCE,
在△BAC和△DCE中,

∴△BAC≌△DCE(AAS),
∴DE=BC=2,
∴S阴影=DE BD=×2×(2+3)=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证∠BAC=∠DCE,再证明△BAC≌△DCE(AAS),得到DE=BC=2,则S阴影=DE BD=5.
15.【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
∴△F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故答案为:.
【分析】据图可知,,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解.
16.【答案】(1)75°
(2)4.8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ABCD为对补四边形,∠A=75°,
∴∠BCD+∠A=180°,
∵∠BCD+∠DCE=180°,
∴∠DCE=∠A=75°,
故答案为:75°;
(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P=t cm,AQ=1.5t cm,
∴CQ=(12 1.5)t cm,
当1.5t=12时,t=8,
∴0<t≤8,
∵△ABC是等边三角形,
∴∠A=∠ACB=60°,AC=CB,
∵四边形APDQ是对补四边形,
∴∠PDQ=∠BDC=120°,
∴∠CBD+∠DCB=60°,
∵∠BCD+∠ACP=60°,
∴∠CBQ=∠ACP,
在△ACP和△CBQ中,

∴△ACP≌△CBQ(ASA),
∴AP=CQ,
∴t=12 1.5t,
解得:t=4.8,
∴当四边形APDQ为对补四边形时,此时的运动时间为4.8s.
故答案为:4.8.
【分析】(1)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证明∠DCE=∠A即可;
(2)设运动时间为t 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P=CQ,再由此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A-∠B=20°,∠C=2∠B,
∴∠A=∠B+20°,
∵∠A+∠B+∠C=180°,
∴∠B+20°+∠B+2∠B=180°,
∴∠B=40°,
∴∠A=40°+20°=60°,∠C=2×40°=80°.
(2)解:∵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c>b,c-a<b,
∴a-b+c>0,c-a-b<0,

=(a-b+c)-(c-a-b)-(a+b)
=a-b+c-c+a+b-a-b
=a-b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
(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得出∴a-b+c>0,c-a-b<0,进而化简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进行计算即可.
(1)解:∵设,则,,


解得:,
,,;
(2)解:,,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
∴,,

18.【答案】(1)解:如图所示:
BD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
CE即为所求.
(3)解:如图所示:
△AFC即为所求.
(4)解:如图所示:
点P即为所求.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图﹣轴对称;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依照三角形高的画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2)由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3)由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4)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图即可解决问题.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即为所求;
(4)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19.【答案】(1),
(2)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1)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C,
∵AB=AC,AD=AE,
∴BE=DC,
在△BOE和△COD中,,
∴△BOE≌△COD(AAS),
故答案为:△ABD≌△ACE,△BOE≌△COD;
(2)证明: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故答案为: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和AA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出答案;
(2)由“”证明△ABD≌△ACE即可得出.
(1)解:∵,,,
∴,
∴,
∵,,
∴,
∵,
∴,
故答案为:,;
(2)证明:在和中,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故答案为:已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0.【答案】(1)解:,,,,
在和中,
,,,,
,,
(2)解:,,,,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线段的和差得出∠F=∠ACB,∠B=∠DEF,利用AAS证明△ABC △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21.【答案】(1)证明:在和中,
∴,
∴.
(2)解:,理由如下∶
延长交于点F,如图∶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即可.
(2)延长交于点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得出,由得出,进而得出,由三角形性内角和是180°得出,即可得出
(1)证明:在和中,
∴,
∴.
(2),理由如下∶
延长交于点F,如图∶
∵,
∴,
∵,
∴,
∴,
∴,
∴,

22.【答案】解:任务一:如图所示:
即为测量方案示意图;
任务二:②理由:
根据题意可知:CD=CA,∠D=∠A=90°,
在△ABC和△DEC中,

∴△ABC≌△DEC(ASA),
∴AB=DE=10m,
∴小明的方案是正确的.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任务二:①根据题意可知,△ABC≌△DEC,
∴AB=DE=10m;
故答案为:10.【分析】任务一:直接根据题意,将图形补充完整即可;
任务二:①由补充完整的图形可知,△ABC≌△DEC可得,即可得出答案;
②由题意可知根据题意可知:CD=CA,∠D=∠A=90°,=,由“”可判定,则米,即可说明小明的方案是正确的.
23.【答案】(1)解:∵∠MON=50°,∠OAB=70°,
∴∠OBA=180°-∠MON-∠OAB=60°,
∵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A,∠CAB=∠OAB,
∵∠OAB=70°,∠OBA=60°,
∴∠ABC=30°,∠CAB=35°,
∴∠ACB=180°-∠ABC-∠CAB=115°.
(2)解:∠ACB的度数不变,∠ACB=115°,
理由: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A,∠CAB=∠OAB,
∵∠MON=50°,
∴∠ACB=180°-(∠ABC+∠CAB)=180°-(∠OBA+∠OAB)=180°-(∠OBA+∠OAB)=180°-(180°-∠MON)=90°+∠MON=115°.
(3)解:设∠OBA=m,
∴∠MBA=180°-m,
∵∠MON+∠OBA+∠BAO=180°,∠MON=50°,
∴∠OBA+∠BAO=130°,
∴∠BAO=130°-m,
∵∠BP是∠ABM的角平分线,
∴∠ABP=∠ABM=(180°-∠OBA)=90°-∠OBA=90°-m,
∵点C是△ABO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ABC=∠OBC=m,∠BOC=∠MON=25°,
∴∠BCP=∠OBC+∠BOC=m+25°,
∴∠CBP=∠ABC+∠ABP=m+90°-m=90°,
∴∠P=180°-∠CBP-∠BCP=65°-m,
∵在△BCP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
∴①∠CBP=2∠BCP,
∴90°=2(m+25°),
解得:m=40°,
∴∠BAO=130°-m=90°,
②∠CBP=2∠P,
∴90°=2(65°-m),
解得:m=40°,
∴∠BAO=130°-m=90°,
③∠BCP=2∠P,
∴m+25°=2(65°-m),
解得:m=70°,
∴∠BAO=130°-m=60°,
④∠P=2∠BCP,
∴65°-m=2(m+25°),
解得l:m=10°,
∴∠BAO=130°-m=120°,
综上所述,∠BAO的度数为90°或60°或12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的双内角平分线模型;三角形的一内一外角平分线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知∠OBA=6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ABC=∠OBA=30°,∠CAB=∠OAB=35°,再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180°-∠ABC-∠CAB即可得解;
(2)根据题意可得∠ABC=∠OBA,∠CAB=∠OAB,再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180°-∠ABC-∠CAB即可得解;
(3)设∠OBA=m,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AO=130°-m,△BCP的三个内角分别为:∠BCP=m+25°,∠CBP=90°,∠P=65°-m,根据 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分情况讨论即可.
(1)解:,,

点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
,,
(2)解:不变,理由如下:
点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
,,

(3)解:设,


∵平分,

∵平分,
∴,


,,


在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
①若,则
解得:
②若,则,解得:
③若,则,解得:,
④若,则,解得:
在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为或或.
24.【答案】(1)解:,在和中,
,,,
,,
(2)解:如图,延长到,使得,连结,.
在和中,
,,,
又,,
在中,,,,
(3)解:结论:.
理由:延长到,使得.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证明△CDE≌△BDA(SAS),得到CE=4,在△ACE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即可;
(2)如图2中,延长ED到H,使得DH=DE,连接CH,FH.证明△BDE≌△CDH(SAS),得到BE=CH,再证明EF=FH,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F+EC=EF.延长BC到H,使得CH=AF,通过两次全等证明AF=CE,EF=EH即可解决问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