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西汉戴圣编纂的。
B.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百万英镑》《登勃朗峰》等。
C.《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大同”都是当时人们理想的境界。
D.“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常常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
2.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保尔从未灰心丧气,在与病魔的搏斗中,连死神也望而却步。
B.冬妮娅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她热爱工作,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她与保尔志同道合。
C.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李尔王》,敬佩主人公为了信仰理想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D.保尔不居功自傲,党让他去修铁路,去当团干部,他都去了,而且都豁出命来干。
二、基础知识综合
贵州,宛如一颗xiāng qiàn①_______在崇山峻岭中的璀璨明珠。舞阳河畔的镇远古镇,历经岁月的diāo②_______刻,依旧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雅致风韵,青砖灰瓦间流淌着悠悠古韵。
在苗岭深处,盛装的少女佩戴着精美的银饰,行走间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与芦笙的旋律相映成趣。酸汤鱼的香气从吊脚楼里飘出,红亮的汤汁中,鲜嫩的鱼肉裹挟着木姜子的清香,这道源自《礼记》“酸咸调和”理念的佳yáo③_______,正以独特的风味征服着八方食客。
3.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4.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崇山峻岭 B.璀璨 C.错落有致 D.征服
三、名句名篇默写
5.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蒹葭萋萋, 。(《诗经·秦风·蒹葭》)
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⑤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 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⑦《小石潭记》中描写湖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的一句是: , 。
⑧《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美壮丽风光的句子是: , 。
四、名著阅读
6.请结合《经典常谈》的目录和具体内容,分析下面插图应该放在哪篇更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目录: 0.序 1.《说文解字》第一 2.《周易》第二 3.《尚书》第三 4.《诗经》第四 5.三《礼》第五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7.四书第七 8.《战国策》第八 9.《史记》K汉书》第九 10.诸子第十 11.辞赋第十一 12.诗第十二 13.文第十三 目录
五、现代文阅读
多元黔西南美食版图
①“五一”假期,黔西南以美食为纽带,上演了一场文旅盛宴。这座“康养之都”凭借喀斯特山水、多元民族文化和“酸鲜香辣”的美食基因,吸引着八方游客。从街头小吃到非遗传承,从民族风味到创新融合,黔西南的美食正成为解码地域文化的密钥。
(一)山水孕育的独特风味
②黔西南的饮食文化,深植于喀斯特地貌的馈赠。布依酸笋鱼便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代表:山间小番茄与酸辣椒熬制红汤,搭配盘江活鱼和手工酸笋,酸辣鲜香令人叫绝。五色糯米饭则以枫香叶、紫蓝草等植物染色,既具视觉美感,又暗含“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贞丰油糯米饭历经百年传承,猪油翻炒的米粒搭配脆哨、辣子鸡,被称为“早餐王者”,承载着布依人的乡愁。
③兴义老城区的羊肉粉是清晨的烟火气担当。羊骨鲜肉慢炖的浓汤,配上柔韧米粉、糊辣椒和酸萝卜丁,成为游客的“入魂早餐”。老字号刘记羊肉粉馆前,常可见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排队,他们笑称:“吃完这碗粉,才算到了黔西南。”
(二)传统美食的创新“出圈”
④传统美食的走红,离不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万峰林景区的“黄秀蛋炒饭”,用本地大米、土鸡蛋和糟辣椒,日均销量超千碗,成为“乡村振兴”范本。许多农家乐推出非遗厨艺展演、糍粑捶打等体验活动。游客在布依厨娘指导下调配酸汤、捶打糯米,让“吃”变成文化沉浸之旅。广州游客李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原来酸汤发酵要三个月,每口都是时间的味道!”
⑤非遗工坊让美食成为文化载体。贞丰糯米饭推出便携包装,成为“行走的伴手礼”;晴隆辣子鸡通过电商销往全国。传承两百年的贞丰糯米饭,节假日单日销量可达千碗,游客常打包十份带走。刷把头、凉剪粉等小吃通过短视频走红,相关话题点击量颇高。
⑥在“三月三”等民族节庆中,美食更是情感纽带。布依妇女围坐捶打糍粑,木槌起落间糯米香与亲情交融;苗族以酸汤鱼宴客,红汤沸腾寓意生活红火。
(三)美食串联的全域旅游
⑦黔西南的美食地图,串联起“山水+美食+文化”的旅游路线。清晨在万峰林将军桥品尝“蛋炒饭三件套”,中午到兴义街心花园的“邹记鸡肉汤圆”感受咸鲜与软糯的碰撞,夜晚在峰林民宿享用酸笋黄牛肉,听布依古歌回荡。
⑧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让美食成为流量入口。万峰林马拉松赛道旁的“美食补给站”提供杠子面、冲冲糕,跑者边竞技边品味,被称为“最治愈的马拉松”。无人机镜头下,水墨峰林与升腾的美食烟火共同构成黔西南的独特图景。
(四)生态智慧的美食密码
⑨黔西南美食的魅力,源于对生态的敬畏。布依族五色糯米饭的食材采集遵循“取之有度”:枫香叶清明前后采摘,紫蓝草选自山阴未污染处,黄栀子果经三次熬煮取色。制作人每年春季进山,只取部分植物,留给山林休养生息。
⑩山野食材的生态循环同样巧妙。布依人在喀斯特石缝种植折耳根、水芹菜,用岩间矿物质水灌溉,野菜经酸汤激发后成为都市餐桌的“乡愁解药”。册亨“板陈糕”以糯米混合火麻仁,用竹叶包裹蒸制,实现包装零污染。
普安茶园、晴隆茶基地推出茶旅融合路线,采茶、制茶、茶染体验衍生出茶香食品、护肤品。册亨、望谟的便当酒酿造课程,让游客用竹筒舀山泉、木甑蒸酒,将生态理念融入体验经济。
从山水到餐桌,黔西南构建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增值”的良性闭环。美食不再是旅游附属,而是山水基因与现代文旅的融合密码。当暮色中的布依村寨炊烟升起,酸辣鲜香的“山水宴”正等待着下一批食客的到来。
(选自《黔西南日报》2025年5月第4版,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丰油糯米饭和五色糯米饭都体现布依族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B.兴义刘记羊肉粉因独特风味成为游客“入魂早餐”,深受欢迎。
C.万峰林马拉松设置美食补给站,体现了美食与旅游的融合创新。
D.册亨“板陈糕”用竹叶包裹,实现包装零污染,蕴含生态智慧。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串联起黔西南不同时段的美食体验。
B.文中引用广州游客李女士的话,意在说明酸汤制作工艺复杂。
C.短视频平台传播使刷把头、凉剪粉等成为“网红打卡美食”。
D.全文通过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展现美食魅力。
9.文中列举了多款黔西南特色美食,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美食名称 主要食材 文化内涵或地域特色
布依酸笋鱼 (1) 民族饮食与山水资源的融合
五色糯米饭 糯米、枫香叶、紫蓝草等植物 (2)
贞丰油糯米饭 糯米、猪油、脆哨、辣子鸡 百年传承的乡愁记忆
兴义羊肉粉 羊骨浓汤、米粉、煳辣椒、酸萝卜丁 (3)
10.文中提到“黔西南的美食正成为解码地域文化的密钥”,每一口滋味都化作重返的理由,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美食引发情感共鸣”的理解。
自行车少年
王国梁
①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有个骑自行车的少年从我身边飞一样掠过。我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他那么像当年的我……少年时我经常骑着自行车,飞一样满世界闯荡,像一只生出了双翅的大鸟一样自由自在。
②那年姐姐出嫁,她买了新自行车,平时骑的旧自行车就归我了。那是一辆飞鸽牌女式自行车,我却把它骑出了男生的洒脱风采。我只用半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几天后技术就相当娴熟了。我的自行车骑得出神入化,它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任由我掌控。
③事实上我确实把自行车当成了自己的翅膀。那时的乡下见不到汽车,路上很安全。我最喜欢来个大撒把,就是骑自行车的时候双手离开车把,张开成大鸟的姿态,只用双脚掌握平衡。大撒把是我的炫技动作,越是人多的时候,我越是喜欢炫一下,从未失过手。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大撒把,被邻居看到了,他跟我父亲告状,说哪天摔疼我就老实了。父亲说:“不管他,疼是他自己的事。”有了父亲的“宽松政策”,我骑自行车更加胆大。
④有了自行车,我满世界跑。镇上、县城、市里,我脚蹬自行车,随心所欲。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快意无比。人大概都有着一种心理,自如地掌控某种东西,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世界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市里离我家有30多里路,有一次我骑上自行车就朝市里奔去。无需大人引领,我独自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感觉特别过瘾。
⑤我在城里见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事物,不由心生豪迈。照这样下去,我骑着自行车就可以周游世界。我买了一根雪糕,用脚撑住自行车,斜倚着身子,在城市的街角边吃边看风景。城市真气派啊,人那么多,楼那么多,自行车也那么多。我回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母亲听到我放自行车的“咣当”声,问也不问我去了哪里,只招呼一声:“开饭了,赶紧吃饭!”
⑥那个自行车少年,真心觉得,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控,就像掌控自行车一样潇洒自如。
⑦有一年,我去县里参加抽测考试,认识了一位山区的同学。后来我们俩经常通信,暑假的时候,他邀请我去他家玩。我想都没想,骑上自行车就走。我觉得有了自行车,等于有了腾云驾雾的本领,再远的路也不怕。他家离我家有五十里路,还有很多崎岖的小路。我骑着自行车,一路走一路打听。骑累了,我就趴在车把中间,继续骑。中午时分,我终于找到他家。他的父母觉得不可思议,直夸我了不起,是个男子汉。那次他母亲还为我做了丰盛的饭菜。下午的时候,我跟他们一家人告别,骑自行车回返。一百多里路,我一天打了个来回。第二天我觉得屁股特别疼,仔细一看,大腿根都磨出血了。母亲见了,跟父亲抱怨说:“这小子越来越野了,你可管管他吧!”
⑧父亲这才给我提出“约法三章”:一是限定了我的骑行范围和时间;二是牢记安全问题;三是每次骑行出门必须报备。最后父亲加上一句:“满足这三条,随便骑!”我依旧骑着自行车到处飞,只要脚蹬自行车,我就觉得精彩的世界向我招手。
⑨那个骑自行车的少年,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闯荡天下的勇气。天不怕,地不怕,只要心中有一双想飞的翅膀,就可以飞到梦想的地方。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自行车”为线索,串联学骑车、炫车技、远途骑行等事,抒发对童年苦难的感慨。
B.文中对“大撒把”的细节描写,既体现“我”骑车技术娴熟,同时也展现自信洒脱的性格。
C.母亲对“我”晚归未加追问,却在“我”骑行受伤后抱怨父亲,表现出母亲复杂矛盾心理。
D.父亲的“宽松政策”与“约法三章”,前者顺应天性,后者强调规则,均体现其教育智慧。
12.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字“炫”极富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并再写出一个与之意思相近的动词。
13.文中父亲对“我”骑自行车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14.文章以“自行车”为线索,串联起少年时代的经历。请结合全文,分析“自行车”承载了哪些情感或意义。
六、文言文阅读
东山记①
清·田雯
九月既望,雨霁。出东郭一里,登东山。一峰孤立,与城楼对峙。山前峭壁悬崖,莫可扳跻②。由此岗倾曲而上,径纡烟接,援萝寻葛,陟于巅。
佛屋三重,午钟微响,僧舍少憩。
绕廓西入大士洞,穿竹坞而北,坐危阁,凭栏高瞻,山城周遭,吞吐上下,千峰霞举,万岭云回,一郡烟火人家,历历在目。
夫昔人创此阁,览黔胜也。而黔之盛难矣!
自平③播、平水西后,又数经丧乱,以迄今日,即衰鸿甫集,室庐相望。贫则徙,灾则散,其何以长有此盛乎?
善人为邦百年,胜残去杀。黔之贫且灾已数十年,其绥辑安全之也方五六年。余治黔未一年,而于兹览胜者,由圣天子止戈蠲租④,仁义涵煦之深也。
僧梅溪,郡人,能诗,善言黔事,余听之不禁太息云多。
【注释】①选自《黔书》,为清初田雯任贵州巡抚时所撰。东山,在贵阳市东部,为贵阳名胜。②扳跻(pān jī):攀登。③平:平定。④蠲(juān)租:免除租税。
15.下列对《东山记》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登山”为线索,中间穿插大士洞、危阁等景点,是常见的“移步换景”写法。
B.文中提到“径纡烟接,援萝寻葛”,通过环境描写,从正面直接写出登山之路的艰险。
C.本文先写登东山所见之景,再抒黔地兴衰之慨,最后以僧人叙事收束,脉络清晰明了。
D.“黔之贫且灾已数十年”直接点明了作者对黔地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的深切忧虑。
16.文中“圣天子止戈蠲租,仁义涵煦之深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何以长有此盛乎 其真无马邪(《马说》)
B.穿竹坞而北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以迄今日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历历在目 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七、诗歌鉴赏
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8.下列选项中的场景与《春晴》所描绘场景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夜雨过后,枝头繁花凋零,满地残红,寂静无声。
B.骤雨停歇,庭院花朵散落,不见蜂蝶,唯余冷清。
C.风雨洗礼,墙边海棠纷落,偶有雀鸟,略添寂寥。
D.雨后初霁,园里百花盛开,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19.请展开合理想象,描绘“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八、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①黔西南州自然风光壮美,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②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自然景观闻名遐迩,峰林、峡谷、瀑布、溶洞等地质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③同时,黔西南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民族歌舞、刺绣、蜡染等传统技艺独具魅力。④文旅融合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还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有力推动了黔西南州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⑤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使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得到了显著提升。⑥黔西南州的旅游景区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但是受到了国际游客的广泛赞誉,旅游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黔西南州“魅力乡村旅游打卡地”活动征集启事 征集主题:魅力乡村旅游打卡地 征集对象: 1.具备独特自然景观资源的乡村,如拥有奇山异水、珍稀植物、独特地貌等资源; 2.具备浓郁民族文化资源的乡村,如特色民族村寨、传统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手工艺制作体验等资源; 3.具备特色美食产业的乡村,如特色农家菜、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资源; 4.具备红色文化资源的乡村,如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化故事等资源。
材料三:
“魅力乡村旅游打卡地”推荐表
推荐旅游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材料一①-⑥的内容中共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1)
(2)
2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2.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要求,完成材料三的“魅力乡村旅游打卡地”推荐表。
九、作文
23.成长路上难免经历迷雾笼罩的时刻。回想你最近一次陷入困境的经历:也许是目标模糊时的踌躇,或是努力未果时的无措,抑或是选择分岔口时的忐忑……
请以“迷茫之际,我这般前行”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紧扣主题,通过具体场景写“迷茫”的心理状态。
(2)详写“前行”的过程,生动刻画突破困境的细节。
(3)立足真实生活,情感真挚自然,文体规范明确。
(4)字数控制在600~700字,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5)严禁抄袭、套作,不得透露个人身份信息。
参考答案
1.B
2.D
3.①镶嵌 ②雕 ③肴 4.C
5. 白露未晞 禅房花木深 零落成泥碾作尘 拣尽寒枝不肯栖 气蒸云梦泽 身长翅膀吧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放在《说文解字》第一。理由:插图展示汉字从甲骨文到草书的演变,与《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分析和演变研究相符。
7.A 8.C 9. 小番茄、酸辣椒、盘江活鱼、手工酸笋; 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 清晨的烟火气,游客体验黔西南的标志 10.示例:美食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情感记忆,如黔西南的酸汤鱼不仅是味觉体验,更让游客感受到布依族的生活智慧和热情,引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与眷恋。在我的生活中,每到春节,家人都会一起制作饺子。饺子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道美食,它承载着阖家团圆的文化内涵。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擀皮、包馅,一边包一边聊天,温馨的氛围弥漫开来。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以及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深厚,这就是美食引发的情感共鸣。
11.A 12.“炫”指炫耀,表现“我”骑车技术娴熟的自信与少年意气;近义词:耍(或“显”)。 13.态度变化:从“宽松政策”(放任)到“约法三章”(规范)。形象特点:开明且有原则,既尊重孩子天性,又注重安全教育。 14.①自由与探索的渴望;②成长的勇气与自信;③亲情的包容与支持。
15.B 16.体现作者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停止战争、减轻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理想 17.D
18.D 19.画面:雨后花朵凋零,蜂蝶纷纷飞过墙头,仿佛怀疑春天的景色转移到了邻家。情感:蕴含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与怅惘。
20. ⑤删去“通过”或“使” ⑥“但是”改为“而且” 21.黔西南州推动文旅融合,凭借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22.例:推荐地:万峰林布依村寨。推荐理由:拥有独特喀斯特峰林景观,保留布依族“三月三”节庆、蜡染技艺等,特色酸笋鱼、五色糯米饭展现民族饮食文化。
23.例文:
迷茫之际,我这般前行
成长的旅途,总有迷雾弥漫的时刻,而那次绘画比赛的经历,至今令我难忘。
比赛前的一个月,我信心满满地准备着。可当我看到其他参赛者那一幅幅惊艳的作品时,心中的自信瞬间崩塌。我的作品显得如此平凡,毫无特色。目标变得模糊,努力似乎也失去了方向,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在画室里,我常常对着空白的画纸发呆。画笔握在手中,却迟迟落不下去。窗外的阳光洒在画纸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可我的心却如坠寒冬。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绘画的天赋?
直到有一天,我在收拾画具时,翻出了小时候的涂鸦。那一幅幅幼稚却满是童真的画作,让我想起了最初对绘画的热爱。我曾经是那么单纯地享受着画画的快乐,不在乎技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那一刻,我决定重拾这份初心。
我不再去想比赛的结果,不再与他人比较。我静下心来,重新构思自己的作品。我走进大自然,观察花朵的绽放、树叶的脉络;我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将那些温暖的瞬间铭记于心。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线条总是画不流畅,色彩的搭配也不尽如人意。但每一次想要放弃时,我都会看看那些小时候的涂鸦。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突破困境。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作品也逐渐成型。那是一幅描绘童年美好回忆的画,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我的情感。当我最后一笔落下时,心中充满了坦然。
站在比赛的现场,看着周围紧张的参赛者,我不再迷茫。我知道,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在前行的路上收获了很多。迷茫之际,我寻回了对绘画的热爱,学会了坚持,也明白了在困境中要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