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8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8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8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2024·山东实验中学月考)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前期
B. 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①与②先分离再与③或④自由组合
C. 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
D. 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
(2025·安徽马鞍山质检)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部分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和核DNA数目加倍
B. 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 产生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互换
D. 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染色体组数也相等
(2025·黑龙江哈尔滨九中开学考)人的性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性原细胞,也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如图中的a~e表示人的性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e→c
B. 减数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c→b→a
C. a、b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e中一定含同源染色体
D. 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c中,c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
(2025·江西金太阳联考)下列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则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互换
B. 若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配子,则该过程中不可能发生了互换
C. 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细胞内所有非等位基因都会进行自由组合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
(2025·吉大附中高三模拟)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全部过程。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活史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在雌雄个体中表现不一致
B. ②③过程均有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与凋亡
C. ①过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自由组合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025·西安铁一中质检)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周期性
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C.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
D.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2025·河南名校联盟)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Ⅰ时能联会形成四分体,且可以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B. 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不变
D. 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目都相同
(2025·河北衡水调研)下列对高等动物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只能是0或1条
B. 受精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D. 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2024·广东深圳检测)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可存在于a与b中,不存在于c与d中
B. 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C.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 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精子中
(2025·辽宁沈阳模拟)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①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碱基数量可能不同
B. 图乙细胞分裂结束会产生两种生殖细胞
C. 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D. 图甲可对应图丙的b时期,与其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2025·贵州高三阶段练习)果蝇(XY型)为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列有关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C. 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有2对染色体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025·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高等生物的生殖和遗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 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C. 果蝇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时,该细胞及其子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
D. 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二、非选择题
(2025·辽宁沈阳模拟)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
(1)图2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填字母),图2Ⅲ和Ⅳ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 ,其中Ⅱ细胞内所表示的物质数量可对应图1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
(2)图1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______。
(3)马兰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园林绿化植物,如图是其体内花粉母细胞连续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正确排序是______。
(4)若某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Xb的精子,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2025·湖南部分学校月考)某小鼠(2N=40)体内不同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小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同时含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丙表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该小鼠在细胞分裂中能形成______个四分体。
(2)该小鼠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能对应图2中的______段,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内可能含有______条X染色体。图2中,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在小鼠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精原干细胞(SSC)可通过有丝分裂自我更新,也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性成熟小鼠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SSC发生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但最终不会出现SSC耗尽,原因是______。
某药物M只能专一性地抑制小鼠SSC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若探究药物M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因变量的观察指标为______。
(2024·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如图为人体睾丸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睾丸内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__,增殖场所是睾丸的______。
(2)某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BC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处于图中的______段。
(4)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出现了联会现象,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段。CD段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5)中国人习惯称爸爸的父母为祖父和祖母,称妈妈的父母为外祖父和外祖母,姐姐小明和弟弟小华是亲姐弟,分析他们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小明细胞中最多有______条染色体来自于外祖母,小华细胞中最少有______条染色体来自于祖父。
(2024·福清虞阳中学期中)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Bb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回答:
(1)该生物为______(填“雌”或“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
(2)图2所示的三个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处于减数分裂Ⅰ的是______。
(3)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______。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的发生,细胞分裂中A和a分离可能对应图2中______时期(用“甲” “乙” “丙”表示),对应图1中______时期(用“Ⅰ” “Ⅱ” “Ⅲ” “Ⅳ”表示)
(4)图2中丙细胞由乙细胞直接分裂而来,则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对应图1中的时期______(用“Ⅰ” “Ⅱ” “Ⅲ” “Ⅳ”表示)。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______(用“甲” “乙” “丙”表示)细胞中。
(2024·湘豫名校联考)蜂王(雌蜂2n=32)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n=16)发育而来。雄蜂的精原细胞经图甲所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图乙为雌蜂某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三个细胞(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细胞中会出现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Ⅰ过程中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原因是______。
(2)若图甲雄蜂是由图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育而来,则图甲减数分裂I期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3)已知图乙细胞③中A、a基因控制蜜蜂体色(黑色、褐色),D、d基因控制蜜蜂眼色(黑眼色、黄眼色)。现让褐体黑眼雌、雄蜂交配,F 雄性个体中褐体黑眼色个体占1/4。据此判断,蜜蜂的体色、眼色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若将F 中的雌性与其父本交配,则子代雄性中黑体黄眼色蜜蜂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子代雌性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一、单选题
答案:B
解析:
图示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A正确。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③与④)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①与③或④组合,②与③或④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发生,B错误。
该细胞含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C正确。
a(①的一条染色单体)和e(③的一条染色单体)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2(①与③组合)×1/2(a进入卵细胞)×1/2(e进入卵细胞)=1/8? 修正: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①与②分离,③与④分离,①与③组合的概率为1/2;①中a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为1/2,③中e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为1/2,故总概率为1/2×1/2×1/2=1/8。但选项为1/16,可能题干中①~④为2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进入次级卵母细胞,故a和e同时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为1/2(①进入次级卵母细胞)×1/2(③进入次级卵母细胞)×1/2(a进入卵细胞)×1/2(e进入卵细胞)=1/16,D正确。
答案:D
解析:
甲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核DNA数目不变(已在间期加倍),A错误。
甲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故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是极体),B错误。
乙细胞基因型为AB,可能是间期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Ⅰ前期互换导致,但不一定发生互换,C错误。
甲、乙细胞均含2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D正确。
答案:C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c(间期,2n)→d(前期/中期,4n DNA)→e(后期,4n染色体)→c(末期,2n),A正确。
减数分裂过程:c(间期,2n)→d(减Ⅰ前期/中期,4n DNA)→c(减Ⅰ末期,2n)→b(减Ⅱ前期/中期,2n DNA)→a(减Ⅱ末期,n),B正确。
d(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Ⅰ时期)一定含同源染色体,e(有丝分裂后期)一定含同源染色体;a(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b(减Ⅱ前期/中期)可能含同源染色体(若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
c为间期或末期,间期可进行核基因转录,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后也可转录,但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精原细胞不分裂时)可能不转录,D正确。
答案:A
解析:
A项: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产生2种配子,若发生互换可产生4种配子,A正确。
B项: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产生1种卵细胞,即使发生互换,其他3个极体不同,但卵细胞只有1种,B错误。
C项: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自由组合,C错误。
D项:染色体数目减半只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答案:C
解析:
A项:④为减数分裂,雌性产生卵细胞(不均等分裂),雄性产生精子(均等分裂),形态变化不同,A正确。
B项:②(胚胎发育)、③(生长发育)均有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B正确。
C项:①为受精作用,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C错误。
D项:减数分裂使配子染色体数减半,受精作用恢复体细胞数目,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恒定,D正确。
答案:B
解析:
A项:减数分裂无周期性(不连续分裂),A错误。
B项: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B正确。
C项: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C错误。
D项: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5条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
答案:C
解析:
A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A错误。
B项:人的肌细胞为体细胞,男性肌细胞含X和Y同源染色体,B错误。
C项: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仍含染色单体),比值不变,C正确。
D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种类和数目可能不同(如等位基因),D错误。
答案:B
解析:
A项: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可为0(含X)、1(减Ⅱ前期/中期)或2(减Ⅱ后期),A错误。
B项: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流动性,识别过程体现信息交流,B正确。
C项: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实现配子随机结合,C错误。
D项: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答案:D
解析:
A项:a与b为姐妹染色单体(同一DNA复制而来),c与d为另一对姐妹染色单体,若发生互换,a与c可能含不同DNA,但a与b一定相同,A正确。
B项: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①X与②Y)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正确。
C项: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含2条X染色体,C正确。
D项:a与c为非姐妹染色单体(来自不同同源染色体),若a与c进入同一精子,则b(与a同源)和d(与c同源)不可能同时进入另一个精子(应为互补的组合),D错误。
答案:A
解析:
A项:图甲①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可能因互换或基因突变导致DNA碱基数量不同,A正确。
B项:图乙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仅1种生殖细胞,B错误。
C项:图乙细胞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另一个细胞(极体)基因型为Aabb(若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或aaBB(若正常分裂),C错误。
D项: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对应图丙b时期(2n染色体,4n DNA),后续为d(减Ⅱ前期/中期,n染色体,2n DNA)→e(配子,n染色体,n DNA),D正确。
答案:D
解析:
A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减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Ⅰ后期,A错误。
B项:减Ⅰ后期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
C项:雄果蝇精子含4条非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C错误。
D项:减数分裂使配子染色体数减半,受精作用恢复体细胞数目,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恒定,D正确。
答案:D
解析:
A项: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两次,A正确。
B项:减数分裂产生多样配子,受精作用随机结合,利于遗传变异,B正确。
C项:果蝇体细胞8条染色体,减Ⅱ后期染色体数8条(无同源染色体),其子细胞(配子)也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
D项:受精卵中核DNA一半来自父方(精子核DNA),一半来自母方(卵细胞核DNA),但细胞质DNA几乎全来自母方,D错误。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 a;同源染色体;Ⅱ
(2) Ⅰ;Ⅲ;受精作用
(3) b→g→f→d→a→c→e
(4) A;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解析:
(1) 图2中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核DNA。Ⅲ(减Ⅱ前期/中期)和Ⅳ(配子)无同源染色体。图2Ⅱ(减Ⅰ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对应图1Ⅱ(2n染色体,4n染色单体,4n DNA)。
(2) 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Ⅰ后期(图1Ⅰ),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减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图1Ⅲ)。B过程染色体数目恢复为2n,为受精作用。
(3) 减数分裂顺序:间期(b)→减Ⅰ前期(g,联会)→减Ⅰ中期(f)→减Ⅰ后期(d)→减Ⅰ末期(a)→减Ⅱ中期(c)→减Ⅱ末期(e)。
(4) 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AXbXb精子,说明减Ⅱ后期Xb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与其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为A(另一条染色体正常分离)。
答案:
(1) 甲、乙;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20
(2) CD;2;着丝粒分裂
(3) 减数分裂;精原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自我更新;有丝分裂受阻的细胞比例(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比例)
解析:
(1) 图1甲(减Ⅰ前期)、乙(减Ⅰ中期)含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丙(减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丙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小鼠2N=40,减数分裂形成20个四分体。
(2) 减Ⅰ后期染色体数∶核DNA=1∶2,对应图2CD段。雌性小鼠减Ⅰ后期含2条X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图2BC段下降是因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核DNA由1∶2→1∶1)。
(3) 促性腺激素促进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同时SSC通过有丝分裂自我更新,避免耗尽。药物M抑制纺锤体形成,因变量为有丝分裂受阻的细胞比例。
答案:
(1) 有丝分裂;曲细精管
(2) 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3)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CD
(4) AB;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5) 22;0
解析:
(1) 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场所为睾丸曲细精管。
(2) 姐妹染色单体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基因突变或互换。
(3) 每条染色体上DNA由2→1,对应着丝粒分裂(有丝分裂后期或减Ⅱ后期)。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减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对应CD段(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
(4) 染色体数量变化中,AB段联会(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在AB段。CD段染色体数为n,为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前期/中期)或精细胞(减Ⅱ末期)。
(5) 人体23对染色体,小明(女性)体细胞中最多22条常染色体来自外祖母(22条常染色体+X,X可来自外祖父或外祖母);小华(男性)Y染色体来自祖父,常染色体最少0条来自祖父。
答案:
(1) 雄;图2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
(2) 丙;乙
(3) a;乙、丙;Ⅱ、Ⅲ
(4) 次级精母细胞;Ⅲ;乙
解析:
(1) 图2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生物为雄性。
(2) 图2丙(减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乙(减Ⅰ后期)含同源染色体。
(3) 图1中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DNA。A和a分离可发生在减Ⅰ后期(乙,图1Ⅱ)或减Ⅱ后期(丙,图1Ⅲ)。
(4) 丙由乙分裂而来,为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1Ⅲ(2n染色体,0染色单体,2n DN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乙(减Ⅰ后期)。
答案:
(1) 0;不会;雄蜂体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Ⅰ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无基因重组
(2) Aabb
(3) 黑体、黑眼色;1/8;1/4
解析:
(1) 雄蜂n=16,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Ⅰ无四分体,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依赖同源染色体)。
(2) 图乙③细胞基因型为Aabb,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故其减Ⅰ期细胞基因型为Aabb。
(3) 褐体黑眼雌、雄蜂交配,F 雄性中褐体黑眼占1/4,说明黑体(A)对褐体(a)为显性,黑眼(D)对黄眼(d)为显性。父本(雄蜂)基因型为Ad,母本为AaDd。F 雌性为AaDd、AADD、aaDd、aaDD,与父本(Ad)交配,子代雄性(由卵细胞发育)中黑体黄眼(Aabb)占1/8,雌性纯合子(AAdd、aadd)占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