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姓名 班级 考号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满分100分,限时50分钟考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36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4分。)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2∶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2.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他被后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双杂合子(AaBb)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B.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AaBb个体自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C.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AaBbCcdd个体能产生8种配子3.已知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图示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12种C.图示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BD、ABd、abD、abdD.图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4.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BB Bb bb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A.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可能为非秃顶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Ⅱ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D.利用Ⅰ、Ⅱ进行有关模拟实验,Ⅰ与Ⅱ桶中小球数量不一定相等6.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B.子代中重组型所占的比例为3/8C.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D.M、N、P分别代表16、9、37.某人工培育的雌雄同株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物分别有400和600株,若该种群中的个体连续自交、连续自由交配,则子二代中杂合子的占比分别为( )A.21% 42% B.15% 42% C.21% 46% D.15% 46%8.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籽粒颜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时籽粒颜色为紫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不考虑突变)。研究人员进行以下两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 亲代 F1实验一 紫色×紫色 白色∶紫色=7∶9实验二 紫色×白色 白色∶紫色=3∶1A.籽粒的紫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B.实验一F1中紫色个体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白色=25∶11C.实验二F1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且均为杂合子D.实验二的F1中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其后代籽粒为白色个体的比例为17/189.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以①和③杂交,观察F1的花粉B.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②和④杂交,观察F1的花粉C.将②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只能观察到两种类型的花粉粒D.将①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两种颜色花粉粒的比例为3∶1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每题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0.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每个化学反应一旦发生反应物没有剩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B.该动物种群中关于背部毛色纯合子有3种C.分析图可知,该动物背部毛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11.某雌雄同株的植株,雄性不育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s为不育基因,ms为可育基因,Msf为可育基因且能将不育恢复为可育,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sf>Ms>ms。植株甲为雄性不育,植株乙为雄性可育,甲和乙杂交,F1均为雄性可育,F1自交产生的F2中雄性不育占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本植株甲基因型为Msms,F2的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占3/7B.若使F1植株随机交配,F2纯合子中雄性不育占1/3C.在F1中取一株植株与甲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植株可能占1/2D.在F1中取一株植株与甲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植株可能占1/412.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基因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B.F2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5C.F1的测交后代中三角形果实有3种基因型D.让F2中全部三角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中卵圆形果实占1/25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13.(16分)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注:基因型为AA的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1)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1×Aa2,则其子代可能的表型为 ,其对应比例为 。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老鼠的概率是 。 (3)假设很多Aa1×a1a2组合的亲本,平均每窝生4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许多Aa2×Aa2组合的亲本,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 。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 ②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14.(16分)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白花、红花和紫花,由位于1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A1/A2/a基因和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共同控制,其色素的形成途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1、A2、a称为 基因;基因A1、A2、a与B、b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 。 (2)在不考虑基因B/b的情况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两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有一半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3)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某紫色植株自交,F1有白花、红花和紫花三种表型,则F1的表型比为 。F1红花植株自交,F2中红花植株占 。 15.(14分)普通小麦AABBDD是自花传粉植物,CY29、CY30、CY31是导致小麦条锈病的三种病菌。小麦纯系M853-2、M853-4对CY29、CY30、CY31三种病菌均表现为高抗,纯系MingXian169对三种病菌均表现出感病,让MingXian169与不同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获得F2的结果见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等,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表1M853-2对CY31杂交组合 F2表型及株数 分离比抗 感 抗∶感M853-2(♂)×MingXian169(♀) 181 142 9∶7MingXian169(♂)×M853-2(♀) 175 138 9∶7表2M853-2对CY29杂交组合 F2表型及株数 分离比抗 感 抗∶感M853-2(♂)×MingXian169(♀) 19 109 9∶55MingXian169(♂)×M853-2(♀) 17 106 9∶55表3M853-4对CY30杂交组合 F2表型及株数 分离比抗 感 抗∶感M853-4(♂)×MingXian169(♀) 150 47 3∶1MingXian169(♂)×M853-4(♀) 152 51 3∶1表4M853-4对CY31杂交组合 F2表型及株数 分离比抗 感 抗∶感M853-4(♂)×MingXian169(♀) 190 63 3∶1MingXian169(♂)×M853-4(♀) 170 57 3∶1(1)普通小麦属于 倍体。做人工杂交实验前需要在花药和子房都没有成熟时,去除 本每朵花的花药。 (2)表1中杂交组合F1的表型为 ,F2中抗性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抗性植株的比例占 。 (3)由表2可知,M853-2对CY29植株的抗性是由 对基因决定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其中F2抗性植株有 种基因型。F2感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4)由表3和表4可知M853-4对CY30和CY31的抗性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验证这两对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或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让M853-4与MingXian169杂交,对杂交后代同时接种两种病菌CY30和CY31,F1对两种病菌均有抗性,F1自花传粉:①若F2中, ,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同时抗CY30和CY31∶感病=3∶1,则 。 答案全解全析1.D 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也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现象,B错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C错误;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D正确。2.B 双杂合子(AaBb)自交,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结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结果如下:双显黄圆(Y_R_)占9/16:YYRR占1/16、YYRr占2/16、YyRR占2/16、YyRr占4/16;单显黄皱(Y_rr)占3/16:YYrr占1/16、Yyrr占2/16;单显绿圆(yyR_)占3/16:yyRR占1/16、yyRr占2/16;双隐绿皱(yyrr)占1/16。结合上述分析,双杂合子(AaBb)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其中4种纯合子,每种各占1/16,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A正确;AaBb个体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AaBb个体自交,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B错误;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C正确;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AaBbCcdd个体能产生2×2×2×1=8(种)配子,D正确。3.D 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但A、a和B、b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AaBbDd会产生ABD、ABd、abD、abd四种配子,而Aabbdd只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所以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8种,B错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精子,即ABD、abd或ABd、abD,C错误;图示个体自交,相当于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D正确。4.D 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和bb、bb和bb,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bb,当后代为女孩且基因型为Bb时为非秃顶,A正确;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即BB和B_,后代的基因型为B_,当后代为男孩且基因型为Bb时为秃顶,B正确;由于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所以非秃顶男BB与秃顶女bb婚配,后代男孩都是秃顶,女孩都是非秃顶,因此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C正确;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如果基因型是bb和Bb,则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5.C Ⅰ、Ⅱ小桶中的D和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Ⅰ、Ⅱ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Ⅲ、Ⅳ小桶中的A和a、B和b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B正确。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③,即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在Ⅰ与Ⅱ小桶中,每个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不同小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要求相等,D正确。6.D 根据图示过程及结果,不能推断该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A错误;由子代表型比为12∶3∶1可知,只要含有A基因或者只要含有B基因即可表现为一种性状,该种性状为亲本类型,则子代中的重组型即非亲本类型所占比例为4/16,即1/4,题述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B、C错误;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随机组合的方式有4×4=16(种),基因型有3×3=9(种),表型比是12∶3∶1,所以表型有3种,因此M、N、P分别代表16、9、3,D正确。7.B 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物分别占2/5和3/5,自交子一代中Aa占3/5×1/2=3/10,AA占2/5+3/5×1/4=11/20,aa占3/5×1/4=3/20,自交子二代中,Aa占3/10×1/2=3/20,即15%。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物分别占2/5和3/5,A的基因频率为7/10,a的基因频率为3/10,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a占7/10×3/10×2=42/100,AA占7/10×7/10=49/100,aa占3/10×3/10=9/100,则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49/100+42/100×1/2=7/10,a的基因频率为3/10,自由交配子二代中Aa占7/10×3/10×2=42/100,即42%,B正确。8.C 根据实验一的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白色∶紫色=7∶9,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根据实验二中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白色∶紫色=3∶1,可知紫色所占比例为1/4,故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亲代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A正确;实验一的F1中紫色个体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自交后代籽粒为紫色的概率为1/9×1+2/9×3/4+2/9×3/4+4/9×9/16=25/36,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白色=25∶11,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的白色个体基因型可能有3种,即Aabb、aaBb、aabb,并不都为杂合子,C错误;实验二F1中白色个体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1∶1∶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b∶aB∶ab=1∶1∶4,F1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表现为紫色个体的比例为1/6×1/6×2=1/18,所以白色个体的比例为1-1/18=17/18,D正确。9.B 基因的分离定律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花粉粒形状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区分,非糯性和糯性能根据染色情况区分,而抗病和易感病需长成植株才能区分,因此花粉必须来自杂合子Aa或Dd,则可选择的亲本是①×②或①×④或②×③或③×④,A错误;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得到AaDd的子代,故可选择②和④杂交,B正确;将②和④杂交所得的F1(AattDd)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能观察到四种类型的花粉,C错误;将①和④杂交所得F1(AaTtdd)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一半花粉(含基因A)为蓝黑色,一半花粉(含基因a)为橙红色,D错误。10.AC 由图可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背部毛色,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A错误;A1、A2、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B正确;由图可知,只要无基因A1就会缺乏酶1,该动物背部毛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2A2、A3A3和A2A3三种,A2A3是杂合子,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2A2或A2A3,若为A2A2,子代只能有棕色(A1A2)和白色(A2A3)两种类型,若为A2A3,则子代会有棕色(A1A2)、黑色(A1A3)和白色(A2A3、A3A3)三种类型,D正确。11.B 审题指导:选项分析:F1自交得到F2中雄性不育(MsMs)所占的比例为1/2×1/4=1/8,故雄性可育所占的比例为7/8,F2中雄性可育纯合子(MsfMsf、msms)所占的比例为1/2×1/4×2+1/2×1/4=3/8,因此F2的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占3/8÷7/8=3/7,A正确。F1基因型及比例为MsfMs∶Msfms=1∶1,该群体中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sf∶Ms∶ms=2∶1∶1,则F1植株随机交配,F2纯合子基因型及比例为MsfMsf∶MsMs∶msms=4∶1∶1,则F2纯合子中雄性不育(MsMs)占1/6,B错误。F1基因型是MsfMs、Msfms,亲本甲的基因型是Msms,若选用F1基因型为MsfMs的个体,其与甲植株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植株(MsMs、Msms)所占的比例为1/2;若选用F1基因型为Msfms的个体,其与甲植株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植株(Msms)所占的比例为1/4,C、D正确。12.BD 由于F1全为三角形果实,且F1自交后代果实分离比约为15∶1,为9∶3∶3∶1变形,可知卵圆形果实的基因型是aabb,F1基因型为AaBb,亲本为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基因型应为AABB和aabb,A正确;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是纯合体,F2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指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和aaBB五种,分别占比是1/15、2/15、1/15、2/15和1/15,故F2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7/15,B错误;F1的基因型是AaBb,F1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个体aabb杂交,后代三角形果实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C正确;F2中三角形果实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其中自交子代能出现卵圆形果实的个体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4/15AaBb、2/15Aabb、2/15aaBb,自交后子代中卵圆形果实占比为4/15×1/16+2/15×1/4+2/15×1/4=1/12,D错误。13.答案 (每空2分)(1)黄色、灰色 2∶1(2)Aa2、a1a2 1/4(3)3(4)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 灰色(和黄色) 黑色(和黄色)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鼠的毛色由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因此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从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知,A对a1和a2均为显性;从灰色个体的基因型可知,a1对a2为显性。(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1AA(死亡)、1Aa1(黄色)、1Aa2(黄色)、1a1a2(灰色),即有黄色和灰色两种表型,比例为黄色∶灰色=2∶1。(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说明有黑色(a2a2)出现,可推知亲本均有a2,又因后代有三种表型,推测亲本含有A和a1基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老鼠(a2a2)的概率为1/2×1/2=1/4。(3)假设进行多组Aa1×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4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组Aa2×Aa2的杂交,由于AA胚胎致死,则预期每窝平均生3只小鼠。(4)一只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或Aa2。欲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可以采用测交方法,其实验思路为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1a2,表型为黄色和灰色。②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2a2,表型为黄色和黑色。方法技巧 致死效应情境下的题型中,首先对比分析正常的性状分离比和异常的性状分离比,以确定致死类型,再根据致死类型分析遗传规律及比例。14.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1)复等位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A1、A2、a基因及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与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2)5 A1A1×A2a或A2A2×A1a(4分)(3)2 白花∶红花∶紫花=4∶1∶3 1/2解析 (1)基因A1、A2、a位于1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故称为复等位基因,基因A1、A2、a位于1号染色体上,B、b位于3号染色体上,故基因A1、A2、a与B、b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A1、A2、a基因及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与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2)在不考虑基因B/b的情况下,植株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其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1A2,白花的基因型为A1A1、A2A2、A1a、A2a、aa共5种,两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有一半白花,则另一半为红花A1A2,说明亲本双方分别含有A1和A2,故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1A1×A2a、A2A2×A1a。(3)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B_,有2种,分别是A1A2BB、A1A2Bb,某紫色植株(A1A2B_)自交,F1有白花、红花(A1A2bb)和紫花(A1A2B_)三种表型,则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1A2Bb,F1中紫花(A1A2B_)的比例为1/2×3/4=3/8,红花(A1A2bb)的比例为1/2×1/4=1/8,白花的比例为4/8,故F1的表型比为白花∶红花∶紫花=4∶1∶3。F1红花(A1A2bb)植株自交,F2中红花(A1A2bb)植株占1/2。15.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 六 母(2)抗性 25/36(3)三(2分) 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 4 7/55(4)抗CY30和CY31∶抗CY30∶抗CY31∶感病=9∶3∶3∶1(2分)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解析 (1)普通小麦AABBDD含有6个染色体组,A、B、D分别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所以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普通小麦是自花传粉植物,在做人工杂交实验前需要在花药和子房都没有成熟时,去除母本每朵花的花药,防止自花传粉对实验造成干扰。(2)表1中F2的表型均为抗∶感=9∶7,是9∶3∶3∶1的变形,所以M853-2对CY31的抗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用E/e、F/f表示,则F1基因型为EeFf,表型为抗性,从F2中可推知E_F_表型为抗性,E_ff、eeF_、eeff表型为感性;F2中抗性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9EEFF、2/9EeFF、2/9EEFf、4/9EeFf,让F2中抗性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抗性植株的比例为1/9+2/9×3/4+2/9×3/4+4/9×3/4×3/4=25/36。(3)表2中F2的表型为抗∶感=9∶55,抗性和感病比例的和为64,所以M853-2对CY29植株的抗性是由三对基因控制的,且这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用G/g、H/h、M/m表示这三对等位基因, F1基因型为GgHhMm。由F2中抗性植物占9/64=3/4×3/4×1/4可推知,抗性植物中含有两种显性基因及一对隐性基因,如G_H_mm(或G_hhM_或ggH_M_),所以F2抗性植株有4种基因型。F1(GgHhMm)自交,F2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1/2×1/2=1/8,其中抗性植物纯合子只有一种类型GGHHmm(或GGhhMM或ggHHMM),占1/64,则子代感病植物纯合子占比为1/8-1/64=7/64,子代中感病植物共占55/64,所以F2感病植株中纯合子占7/55。(4)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M853-4与MingXian169杂交,对杂交后代同时接种两种病菌CY30和CY31,F1对两种病菌均有抗性,F1自花传粉:①若F2中,抗CY30和CY31∶抗CY30∶抗CY31∶感病=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F2中,同时抗CY30和CY31∶感病=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