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强基精测卷1(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生物学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强基精测卷1(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生物学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九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强基精测卷1
满分45分,限时25分钟
考点1 植物生长素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4分。)
1.(2024河南洛阳模拟)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且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随后多位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向下面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通过胚芽鞘在黑暗中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吲哚乙酸引起的
2.(2024山西质量检测大联考)为研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科学家用燕麦胚芽鞘、琼脂块及14C标记的IAA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两组的受体块中均可检测到14C
B.本实验证明IAA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
C.图中胚芽鞘尖端、根尖分别为形态学上端和下端
D.受体块中14C含量为①>②>③>④
3.(2023陕西汉中质量检测)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水稻幼苗茎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的是d
B.IAA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C.ab段,IAA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e段,IAA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D.e点对应的IAA浓度可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生长
4.(2024湖南怀化雅礼实验学校入学考)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分组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甲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乙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丙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丁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5.(2024江苏南通调研)用含4种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α1>α2>α3>α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B.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m3、m4之间
D.若α1和α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m1与m2也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每题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2024河北联考)通常植物主茎的顶端生长很快,侧芽生长很慢或潜伏不生长,称为顶端优势,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主茎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在尖端不可以横向运输
B.图示表明植物的生命活动往往受多种激素和其他因子的共同调节
C.该植物去顶后IPT基因才能表达,在IPT作用下CK形成并激活侧芽的发育
D.图示表明生长素既能催化也能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7.(2024江苏常州模拟)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作为根、突变型乙作为茎)。为探究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只有特定部位能合成激素M,是因为只有这些细胞中才有控制激素M合成的基因
B.植株甲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植株乙能产生生长素
C.将图2中甲、乙结果进行对照,可得出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图2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由此可得出植物激素M是由茎产生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3分。)
8.(2024河南濮阳调研)(13分)研究人员探究植物根部生长素运输情况,得到了生长素运输方向示意图(图1)。
 
(1)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类型是      。
(2)图2是正常植物和某蛋白N对应基因缺失型的植物根部大小对比及生长素分布对比,据此回答:
①N蛋白基因缺失,会导致根部变短,并导致生长素在根部    (填“表皮”或“中央”)处运输受阻。
②如图3,在正常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顶膜的蛋白,推测其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    运输到细胞      ,根据图3,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                 。
(3)根据上述研究,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                          ,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
答案全解全析
1.D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由其他科学家发现的,D错误。
2.A组的受体块中均可检测到14C,A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IAA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B错误;根尖也为形的极性运输,受体块中不含14C,D错误。
特别提醒
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的判断
3.B 
4.D 据表格和题图可知,不切断任何部位,该幼苗正常弯曲生长,但在①处切断,即去除结构Ⅰ,生长变慢,推测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据表格可知,在①处切断,该幼苗缓慢生长且弯曲,而在②处切断后,该幼苗不能生长,推测①②之间含有生长素,且具有感光部位,推测可能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生长素分布不均,最终导致生长不均匀,出现弯曲生长,B、C不符合题意;在②处切断和在③处切断,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幼苗都不生长、不弯曲,说明②③之间没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但不能说明②③之间不具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D符合题意。
5.B 
解题关键:
关键信息 解读
① 含4种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属于实验的自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α1>α2>α3>α4,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强,m1~m4之间可能存在m1② 胚芽鞘弯曲角度(α1>α2>α3>α4)属于实验的因变量
③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则可能会导致α>90°
选项分析: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生长素的促进效果相同的点,只根据胚芽鞘的弯曲角度,不能确定生长素浓度的大小,A错误;该实验只能说明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B正确;在达到最适生长素浓度之前,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α1>α2>α3>α4时,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不一定位于m3、m4之间,C错误;若α1和α2相同,琼脂块中的m1与m2不一定相同,D错误。
6.AD 生长素在植物主茎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A错误;图示表明植物的生命活动往往受多种激素和其他因子的共同调节,B正确;图示表明植物去顶后IPT基因才能表达,在IPT作用下,CK形成并激活侧芽的发育,C正确;(提醒),它的作用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错误。
7.AD 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中所具有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只有特定部位能合成激素M,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依题意可知,植株甲为野生型,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植株乙是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能产生生长素,B正确。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植株甲、乙、丙在变量上的差异,并能够根据对照原则分析图2结果,判断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其合成部位。
8.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1)极性运输(或主动运输)
(2)表皮 顶膜 侧膜和底膜 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
(3)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3分)
解析 (1)据图1可知,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属于
(2)①分析图2,N蛋白缺失型个体的根部明显缩短,且据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可知,伸长区中央部分的生长素较多,表皮处生长素较少,据此可推测生长素在根部表皮处运输受阻。②据图3可知,正常型个体和N蛋白缺失型个体顶膜的PIN2蛋白含量相同,正常型个体的侧膜和细胞质中没有PIN2蛋白分布,结合图1推测,PIN2蛋白的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顶膜运输至侧膜和底膜;根据图3,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但是相对较少,其中细胞质中含量最少。
(3)根据上述研究,正常型个体只有顶膜有PIN2蛋白分布,而N蛋白缺失型个体中PIN2蛋白则在多处都有分布,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