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科学试题卷1.(2025八下·临海期末)“建模”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没有使用模型法的是( )A.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B.二氧化碳分子C.电流表D.速度的计算公式【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法: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等,用于简化和直观地表示复杂的事物或现象。【解答】A、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用来形象描述磁场,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用小球等表示分子结构,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C、电流表的符号,是对电流表的模型表示,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D、速度的计算公式 ,是数学公式表示物理量关系,未使用模型法,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2.(2025八下·临海期末)我们所用的磁体一般都是人造的,下列材料能被磁化的是( )A.铁 B.塑料 C.陶瓷 D.铜【答案】A【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1)磁化: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能被磁化的物质通常是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等。(2)铁磁性物质与非铁磁性物质:铁属于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内部磁畴会有序排列,从而获得磁性;塑料、陶瓷、铜属于非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内部磁畴不会有序排列,不能被磁化。【解答】A、铁是铁磁性物质,能被磁化,故该选项正确。B、塑料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C、陶瓷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D、铜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3.(2025八下·临海期末)物质分类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单质的( )A. B.C. D.【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1)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角度看,单质的分子或原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从微观角度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分子。【解答】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该选项正确。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该选项错误。C、图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D、图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4.(2025八下·临海期末)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曲突(把烟囱改弯)徙薪(将柴火移走)是预防火灾的有效方法。下列方法与“徙薪”原理相同的是( )A.禁止吸烟 B.挖隔离带 C.备灭火毯 D.密封保存【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灭火原理: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徙薪” 是将柴火移走,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解答】A、禁止吸烟是防止火源产生,原理与 “徙薪”(清除可燃物)不同,故该选项错误。B、挖隔离带是清除可燃物,与 “徙薪” 原理相同,故该选项正确。C、备灭火毯是隔绝氧气灭火,原理与 “徙薪” 不同,故该选项错误。D、密封保存不是灭火方法,原理与 “徙薪” 不同,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2025八下·临海期末)仙居杨梅为台州仙居特产,在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可通过在树干基部打针注射适量的硫酸亚铁(一种无机盐)来改善叶片黄化现象。其使用时注射的部位是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答案】C【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植物体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负责运输有机物。(2)各结构功能:韧皮部: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不能运输无机盐。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使茎不断加粗,不负责物质运输。木质部: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硫酸亚铁是无机盐,可通过木质部运输。髓:储存营养物质,不参与物质运输。【解答】A、韧皮部内的筛管运输有机物,不能运输无机盐,故该选项错误。B、形成层使茎加粗,不运输物质,故该选项错误。C、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硫酸亚铁是无机盐,可通过木质部运输,故该选项正确。D、髓储存营养物质,不运输物质,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6.(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为水星周围小磁针“”的分布,则水星周围的磁感线可表示为( )A. B.C. D.【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磁场与磁感线: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2)根据小磁针分布判断磁感线:小磁针的分布可以反映出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形状应与小磁针的排列形状相符,且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解答】磁感线的形状应与小磁针的排列形状相符,且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A的磁感线分布与小磁针的分布情况相符,能正确表示水星周围的磁场,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7.(2025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氧气的检验B.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碳的检验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A、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通过对比火柴头和火柴梗在加热时的燃烧情况,可探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这一条件,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时,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图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操作不规范,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8.(2025八下·临海期末)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自然因素也会造成空气污染C.PM2.5 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5 毫米的颗粒物D.酸雨是指 pH 低于5.6 的酸性降水【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数值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2)PM2.5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解答】A、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该选项说法正确。B、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C、PM2.5 是指粒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不是 2.5 毫米,该选项说法错误。D、酸雨是指 pH 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9.(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与“○”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分析】(1)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2)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该选项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不是1:1,故该选项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故该选项正确。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10.(2025八下·临海期末)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我们经常看到自动收费系统(简称ETC)。当车辆靠近收费站时,固定在车道上的路测单元(RSU)自动产生电磁场,车内的收费仪器接收到磁信号后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自动完成支付。下列选项中与车内收费仪器完成自动支付功能的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2)电流的磁效应是指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指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解答】A、图中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B、图中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C、图中是发电机的原理,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与车内收费仪器完成自动支付功能的原理相同,故该选项正确。D、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1.(2025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1)加热含有水分的物质时,水分会受热变成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2)土壤中可能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以将这些可溶性物质提取出来。【解答】A、图中是向土壤中加水的操作,不能证明土壤中原本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B、图中是对土壤进行加热的操作,若土壤中存在水分,加热时水分会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正确。C、图中是对土壤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目的是分离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不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D、图中是对土壤进行加热的操作,但装置不规范,无法有效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2.(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B.碳循环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C.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二氧化碳的“减排”是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答案】B【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A、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循环过程中,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等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并非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C、碳循环过程中,通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的 “减排” 可以缓解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是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13.(2025八下·临海期末)“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呼吸道异物阻塞患者的急救技术。如图甲,施救者双臂环抱患者后腰,一手握拳置于脐上两指处,另一只手紧扣拳眼,快速向上向内冲击上腹部。图乙是正常呼吸过程肺内气压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异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B.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中气压差的变化类似于 BC段C.婴幼儿因为肋骨柔软,一般不适合图示方法施救D.异物卡在食道也可以用此方法排出【答案】D【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若呼吸道被异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肺。【解答】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异物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该选项说法正确。B、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相当于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气压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图乙中 BC 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中气压差的变化类似于 BC 段,该选项说法正确。C、婴幼儿肋骨柔软,采用图示方法施救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一般不适合图示方法施救,该选项说法正确。D、“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针对呼吸道异物阻塞患者的急救技术,食道不是呼吸道,异物卡在食道不可以用此方法排出,该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14.(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台灯插入插座并闭合开关S2,发现台灯不亮,再闭合S1,灯L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只有a、c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为( )A.开关S2短路 B.台灯灯丝断路C.bd间断路 D.ac间断路【答案】B【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2)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会造成保险丝熔断等现象;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解答】A、若开关S2短路,那么闭合S2后,电路会直接接通,台灯应该发光,与题目中台灯不亮不符,故该选项错误。B、若台灯灯丝断路,那么 闭合S1,灯L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只有a、c不发光 ,故该选项正确。C、若bd间断路,用测电笔测a、c时,a与零线相连,c通过bd间断路处无法与火线相连,所以a、c不发光;测b、d时,b与火线相连,d不发光,故该选项错误。D、若ac间断路,用测电笔测c时,c应该与火线相连会发光,与题目中c不发光不符,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5.(2025八下·临海期末)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氧气【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氧化物;化学变化现象【解析】【分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故该选项正确。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含有多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KClO3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该选项错误。D、氧气支持燃烧,但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6.(2025八下·临海期末)完成下列填空。(1)CH4中“4”表示的含义 。(2)1个 NH4+中含有 个电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写化学式)。(4)已知氢化镁(MgH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与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在氢化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5)某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2)10(3)Al2O3(4)-1或-1价(5)37【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加上或减去所带电荷数。(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5)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解答】(1)在化学式CH4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所以 “4” 表示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2)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电子数也为7;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也为1。NH4+ 带1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电子数为7+1×4 1=10。(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化合价为+3价;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化合价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4)在氢氧化镁Mg(OH)2中,氢氧根显 1价,设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 1)×2=0,解得x=+2。在氢化镁MgH2中,镁元素显+2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2)+2y=0,解得y= 1。(5)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该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20=37。17.(2025八下·临海期末)根据题意填写对应信息:(1)图甲为一种内部含有电磁铁的玻璃清洁器,它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 的原理工作的。(2)图乙为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当电路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A端是 极。【答案】(1)吸引(2)N 或北【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解答】(1) 玻璃清洁器内部含有电磁铁,它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这样清洁器的两部分才能相互吸引,从而夹住玻璃进行清洁。(2) 对于图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 A 端,所以 A 端是 N 极(北极)。18.(2025八下·临海期末)据图回答问题:(1)小科欲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在图1中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小科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铁丝伸入刚收集满纯氧的集气瓶中,但未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现象,请分析原因 。【答案】(1)AD;(2)火柴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氧气浓度过低(写出火柴消耗氧气就得满分)【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2) 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铁丝燃烧需要较高浓度的氧气,火柴燃烧会消耗氧气。【解答】(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 A;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 D,装置组合为 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铁丝伸入刚收集满纯净氧的集气瓶中,未观察到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等现象,原因是火柴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氧气浓度过低,不足以支持铁丝剧烈燃烧。19.(2025八下·临海期末)苜蓿又名金花菜,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草本植物。(1)图1中箭头表示苜蓿进行某项生理活动时,不同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a表示的物质是 ,d表示 。(2)苜蓿叶表面的保卫细胞如图2所示,在缺水初期,其叶片上的气孔大多处于 (填“①”或“②”)状态,有利于 。【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2)②;减弱蒸腾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 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2) 气孔的开闭原理,气孔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的形态变化影响气孔的开闭。(3)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4) 植物在缺水条件下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解答】(1)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苜蓿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所以 a 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 表示有机物。(2) 在缺水初期,苜蓿叶片上的气孔大多处于②状态(气孔关闭),这样可以减少水分通过气孔散失,有利于减弱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适应缺水环境。20.(2025八下·临海期末)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1)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C.中子数 D.电子数(2) 2C与 C在元素周期表中 (填“处于”或“不处于”)同一位置。(3)已知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在上表中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答案】(1)B(2)处于(3)Cl【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答】(1) 碳元素的质子数为 6,氧元素的质子数为 8,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答案选 B。(2) 2C与 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碳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3) 氟元素(F)和氯元素(Cl)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族(纵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Cl。21.(2025八下·临海期末)慈溪是浙江省重要的葡萄产区,据慈溪县志记载,已有4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实成熟期,相对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较高的空气含量更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升,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减少病虫害发生。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该时期的土壤类型是____。A. B.C. D.(2)为使葡萄茎秆健壮,应多施加富含 元素的肥料。(3)移栽作物时为提高存活率,果农们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请列举一种 。【答案】(1)A(2)K(3)去除部分枝叶/带土移植/阴雨天或早上傍晚移植合理即可【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不同土壤类型的组成比例不同。(2)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钾元素能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3) 植物移栽的注意事项,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提高移栽作物的成活率。【解答】(1) 在果实成熟期,需要相对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较高的空气含量。观察各选项,A 选项中空气含量相对较高,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符合果实成熟期的需求,所以最适合该时期的土壤类型是 A。(2) 钾元素(K)能使植物茎秆健壮,增强抗倒伏能力,所以为使葡萄茎秆健壮,应多施加富含 K 元素的肥料。(3) 移栽作物时,为提高存活率,可以采取去除部分枝叶的措施,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也可以带土移植,保护植物的根系,减少根系损伤;还可以在阴雨天或早上傍晚移植,此时蒸腾作用较弱,有利于植物存活。22.(2025八下·临海期末)工业制氧有多种方法,空气冷冻分离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流程如图所示。空气冷冻分离法(1)利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液氧与液氮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后氧气的质量分数增大C.液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答案】(1)沸点(2)C【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1) 工业制氧的原理,空气冷冻分离法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氧气和氮气。(2) 氧气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3) 物质的状态变化对质量分数的影响,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变。(4) 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化学性质,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解答】(1) 空气冷冻分离法获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液氧(沸点 183 C)与液氮(沸点 196 C)沸点的差异,通过低温蒸发,沸点低的液氮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2) 选项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 A 错误;选项 B,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后,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 B 错误;选项 C,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 C 正确。故答案为:C。23.(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想用金鱼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如图所示,他将金鱼藻放在密闭的大集气瓶中,用一个40瓦的LED日光灯管提供光照。1小时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碳酸氢钠溶液可使装置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稳定,氧气传感器能检测氧气浓度的变化。)组别 1 2 3 4 5 6 7 8光的颜色 白光 红光 橙光 黄光 绿光 青光 蓝光 紫光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 +18 +15 +11 +3 -1 +8 +13 +12(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1)本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2)由表格可知 颜色的单色光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最大;绿光照射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出现负值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 呼吸作用的强度(填“大于”或“小于”)。(3)小科想继续用此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思路: 。【答案】(1)1小时后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或氧气浓度相对变化量)(2)红;小于(3)换不同亮度的 led 日光灯或者改变装置到灯管的距离进行实验【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 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2) 不同颜色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氧气浓度会减少。(4) 实验设计的变量控制,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光照强度。【解答】(1) 本实验是通过 1 小时后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因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氧气浓度的变化量可以体现光合作用的强弱。(2) 由表格可知,红光颜色的单色光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最大,说明红光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最大;绿光照射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出现负值,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少。(3) 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可以换不同亮度的 LED 日光灯管,或者改变装置到灯管的距离,从而改变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然后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量。24.(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做完课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后,又做了两个改良实验:【实验1】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系列规范操作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水被倒吸进入集气瓶前后的水量变化,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1)写出图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2)点燃红磷后,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 。(3)若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请计算理论上量筒中所需的最少水量为 mL。(4)【实验2】利用图2装置进行数字化技术探究测定,得到两种传感器显示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查阅资料:温度和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每消耗1%体积的气体,剩余气体重新充满容器后气压会减小1%。小科观察到600秒后,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通过计算可知,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结果精确到0.1%)【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进入水中,手捂集气瓶,若观察到导管口产生气泡,松手后导管中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倒吸形成水柱不写不扣分)(2)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可不写)(3)52.5(4)19.8%【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通过特定操作观察现象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2) 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特定的现象。(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计算,根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进行计算。(4) 通过气压变化计算氧气含量的方法,利用气压变化与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进行计算。【解答】(1) 图 1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打开止水夹,将导管进入水中,手指集气瓶,若观察到导管口产生气泡,松手后导管中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 点燃红磷后,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 集气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则氧气的体积为250mL×21%=52.5mL,所以理论上量筒中所需的最少水量为 52.5mL。(4) 由图 2 可知,初始气压为 101kPa,反应后气压为 81kPa,气压减少了 20kPa。根据资料,每消耗 1% 体积的气体,气压会减小 1%,所以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5.(2025八下·临海期末)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小科回家做了一个“菠菜吹泡泡实验”(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将菠菜梗截断,菠菜叶放入装满清水的杯子里。轻轻用嘴向菠菜梗吹气,发现液面冒出许多气泡。针对上述现象,小科同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提出问题】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哪一面气孔更多 【实验材料】3个相同的烧杯,3根生长状况良好的阔叶植物枝条(品种、叶片数量等均相同),3根口径略大于枝干的玻璃管,橡皮管,红墨水,凡士林等。【实验设计】①向3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在液面上滴少许植物油,并标为A. B. C组:②1号枝条不做任何处理,2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上表面均匀涂上凡士林, ,将3根枝条下端用橡皮管与玻璃管连接,分别插入烧杯 A、B、C中同一深度(如图2)。(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3个烧杯内液面下降的高度。④记录数据组别 A B C烧杯内液面下降高度/mm h1 h2 h3(1)补全步骤②中 处的内容: 。(2)指出实验设计的一处缺陷: 。(3)若h1 - h2 (填“<”、“>”或“=”)h1-h3,则可得出叶片下表面气孔数多于上表面。(4)利用上述装置与材料,还能探究什么问题 。(写出一条)【答案】(1)3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下表面均匀涂上凡士林(2)每组实验只用了 1 根枝条,存在偶然性(3)<(4)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植物种类的关系(合理即可)【知识点】蒸腾作用【解析】【分析】(1) 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来探究植物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多少。(2) 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原则,实验样本数量过少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3)蒸腾作用与气孔数量的关系,气孔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液面下降高度越大。(4) 实验装置的拓展应用,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其他因素。【解答】(1) 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哪一面气孔更多,所以 1 号枝条不做任何处理,2 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上表面均涂上凡士林,3 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2) 实验设计的一处缺陷是每组实验只用了 1 根枝条,存在偶然性,应该增加枝条的数量,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若h1 - h2(4) 利用上述装置与材料,还能探究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植物种类的关系等。例如,改变枝条上叶片的数量,观察液面下降高度的变化,可探究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26.(2025八下·临海期末)课堂上老师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小科同学受此启发,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及现象如表所示:操作序号 实验步骤 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1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 不偏转2 闭合开关,A静止,B向下运动 向左3 闭合开关,A静止,____ 向右4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5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左移动 向右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右移动 向左(1)请用笔替代导线,完成图甲中的电路连接。 。(2)根据操作2、3可得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有关。补充操作3的实验步骤: 。(3)进行操作1时,灵敏电流计没有发生偏转,小科认为可能是磁场太弱的缘故,此时他可以进行的尝试有 。(4)通过对比序号 ,小科同学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磁场方向有关。【答案】(1)(2)B向上运动(3)滑动变阻器左移(增大电源电压等)(4)4、6(或5、7)【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 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路的连接方法,需要将灵敏电流计、线圈等正确连接成闭合回路。(2) 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的关系,通过改变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3) 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线圈切割速度等因素有关。(4)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步骤,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解答】(1) 图甲中,应将灵敏电流计与线圈连接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2) 根据操作 2、3,操作 2 中 B 向下运动,灵敏电流计向左偏转;操作 3 中要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的关系,应让 B 向上运动,这样可以改变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3) 进行操作 1 时,灵敏电流计没有发生偏转,可能是磁场太弱,此时可以尝试增大磁场强度,如滑动变阻器左移(增大电源电压,使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等。(4) 通过对比序号 4、6(或 5、7),在这两组实验中,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相同,改变了磁场方向(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不同,从而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磁场方向有关。27.(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温度对实验室制取 速率的影响,实验设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甲 乙 丙大理石质量m/g 5 5 5盐酸质量分数 5% 5% 5%水浴温度 30 60 90(1)实验可通过比较 来判断产生 速率的大小。(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3)实验丙中水浴温度控制在 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4)在常温下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甲的质量减小△m,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V,已知常温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则下列因素中,会导致 的有____。A.反应结束后,碳酸钙仍有剩余B.反应结束后,部分二氧化碳留在锥形瓶中C.反应结束后,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答案】(1)相同时间内产生CO2 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等(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3)气体受热膨胀/高温导致一部分水蒸发(4)B;C【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判断反应速率。(2)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溶解或反应。(3) 本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实验误差分析,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以及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因素,会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解答】(1) 实验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来判断产生速率的大小,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入量筒,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2)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会影响二氧化碳体积的测量。(3) 实验中丙水浴温度控制在90 C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气体受热膨胀,使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或者高温导致一部分水蒸发,也会使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偏大。(4) 选项 A,反应结束后,碳酸钙仍有剩余,只要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固定的,不会导致 ;选项 B,反应结束后,部分二氧化碳留在锥形瓶中,会使量筒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体积V偏小,导致 ;选项 C,反应结束后,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会使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V偏小,导致 。所以会导致 的有 B、C。28.(2025八下·临海期末)2025 年5月,西湖茶农在梅家坞村、翁家山村等茶园种植果梅树和白玉兰,恢复古诗中“上种梅花下种茶”的生态景观(如图甲)。梅树根系固氮能力强,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能为茶树提供夏季遮阴。如何合理密植梅树是个难题。为此,科研人员用遮光率不同的遮阳网模拟梅树的遮荫效果,比较不同遮光率下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一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1)茶农定期松土,有利于促进茶树根部进行 作用。(2)为避免出现“烧苗”现象,给茶树施肥时,应控制土壤中无机盐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3)结合图像分析:为促进茶树生长,“梅茶共生”成型后,修剪梅树时,要 (填“多”或“少”)修剪梅树枝条,理由是: 。【答案】(1)呼吸(2)小于、低于(合理即可)(3)少;遮光多,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 呼吸作用的原理,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失水,导致 “烧苗” 现象。(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净光合速率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净光合速率越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越多。【解答】(1) 茶农定期松土,有利于促进茶树根部进行呼吸作用,因为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为根部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2) 为避免出现 “烧苗” 现象,给茶树施肥时,应控制土壤中无机盐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这样植物细胞才能吸水,保证植物正常生长。(3) 结合图像分析,为促进茶树生长,“梅茶共生” 成型后,修剪梅树时,要少修剪梅树枝条。理由是:从图乙可以看出,遮光率越高(梅树枝条越多,遮光越多),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促进茶树生长。29.(2025八下·临海期末)芹菜属于光敏性食物,因其含有呋喃香豆素类物质,人体接触这类物质后经暴晒可能会引发光敏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或起疹等。其中补骨脂素和欧前胡素(C11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呋喃香豆素类物质。(1)补骨脂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欧前胡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0.1%)。(3)186克补骨脂素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欧前胡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22:1:8(2)6.7%(3)186 克补骨脂素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设欧前胡素的质量为x,则,解得x=210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2)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个数除以以相对分子质量乘以 100%。(3) 根据化学式进行元素质量的计算,先计算出一种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再根据该元素质量计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解答】(1) 补骨脂素(C11H6O3)中碳、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2、1、16,原子个数分别为 11、6、3,所以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16×3)=132:6:48=22:1:8。(2) 欧前胡素(C11H14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14+16×4=132+14+64=21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2025八下·临海期末)新能源汽车因高效环保而成为热点。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原理与性能,开展了“自制电动小汽车”的项目化学习。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且车速可调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但车速不可调节 只能前进或只能倒退,且车速不可调节指标二 汽车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且能手动关闭此功能 汽车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但不能手动关闭此功能 汽车刹车时能量不可回收小组同学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汽车模型(如图1),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电源C为可充电电池,在车辆制动时,开关S会自动切换至触点3 进行能量回收。请回答:(1)当开关S接通触点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车速将 。(2)通过切换开关S能实现前进与倒退功能的原因是 。(3)车辆制动期间,能量转化的形式为____(填序号)。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对车辆进行测试时,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等级,应如何改进电路 。【答案】(1)变大(2)开关S从1切换至2(或2切换至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线圈受力方向发生变化,转动方向发生变化(3)A(4)在电源C的旁边串联一个开关【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 滑动变阻器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影响电动机的转速。(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3) 能量转化的形式,车辆制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4) 电路的改进方法,根据指标要求,需要实现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且能手动关闭此功能,需要在电路中增加相应的开关。【解答】(1) 当开关 S 接通触点 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动机的转速加快,所以车速将变大。(2) 通过切换开关 S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功能的原因是开关 S 从 1 切换至 2(或 2 切换至 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线圈受力方向发生变化,转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前进与倒退。(3) 车辆制动期间,能量转化的形式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为车辆制动时,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答案选 A。(4) 对车辆进行测试时,指标一被评为 “优秀”,指标二被评为 “合格”,为使指标二能达到 “优秀” 等级,应在电源 C 的旁边串联一个开关,这样可以手动控制能量回收功能的开启和关闭。31.(2025八下·临海期末)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科取80g样品分成四份,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浓度、不同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20.0 20.0 20.0 20.0加入稀盐酸质量/g 40.0 60.0 80.0 100.0剩余固体质量/g 12.0 8.0 4.0回答下列问题:(1)“ ”处应该填写的数值是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4.0(2)80%(3)设 4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4.0g x 解得x=2.92g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通过分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确定碳酸钙的质量。(2) 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样品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再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解答】(1) 由第一份和第二份数据可知,每加入 20.0g 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 4.0g,说明 20.0g 稀盐酸与 4.0g 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第四份加入 100.0g 稀盐酸,剩余固体质量为 4.0g,说明 20.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g 4.0g=16.0g。第三份加入 80.0g 稀盐酸,与20.0g 4.0g=16.0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为 4.0g,“?” 处应该填写的数值是 4.0。(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g 4.0g=16.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2.(2025八下·临海期末)图1为某品牌智能晾衣架,该装置具有“电动升降、智能风干”的功能。其内部由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简化电路如图2)。控制电路电压为12 V,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1000 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R1 为湿敏电阻,其阻值与空气相对湿度φ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20 mA 时,衔铁刚好被吸合。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220 V,压力感应开关S2可根据横杆是否悬挂衣物自动切换闭合或断开状态。S3可独立控制电动机,实现晾衣架电动升降的功能。(1)将工作电路的A、B接线柱接入家庭电路时,A端应接 (填“火线”、“零线”或“地线”);结合图2电路判断,晾衣架的升降功能 (填“受”或“不受”)湿度的影响。(2)若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0 Ω,求空气湿度为多少时,恰能使风干机开始工作。(3)要使风干机在湿度更低时才开始工作,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答案】(1)火线;不受(2)控制电路的电压U=12V,当电流I=20mA=0.02A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已知R 2=500Ω,则湿敏电阻100Ω。由图 3 可知,当R1 =100Ω时,空气湿度为 45% RH。(3)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增加线圈匝数【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 家庭电路的连接,开关应接在火线上,以保证用电安全。(2)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受控制电路的影响,而控制电路的电流与湿度有关。(3) 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计算湿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湿敏电阻与湿度的关系确定湿度值。(4) 电路的改进方法,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控制电路的电压或线圈匝数,改变控制电路的电流,从而改变风干机开始工作的湿度。【解答】(1) 将工作电路的 A、B 接线柱接入家庭电路时,A 端应接火线,因为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保证用电安全。结合图 2 电路,晾衣架的升降功能由开关S2独立控制,不受控制电路(与湿度有关)的影响,所以晾衣架的升降功能不受湿度的影响。(3) 要使风干机在湿度更低时才开始工作,即需要在湿度更低(R1更大)时,控制电路的电流才能达到 20mA。可采取的措施有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增大R2的阻值)、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增加线圈匝数。1 /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科学试题卷1.(2025八下·临海期末)“建模”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没有使用模型法的是( )A.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B.二氧化碳分子C.电流表D.速度的计算公式2.(2025八下·临海期末)我们所用的磁体一般都是人造的,下列材料能被磁化的是( )A.铁 B.塑料 C.陶瓷 D.铜3.(2025八下·临海期末)物质分类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单质的( )A. B.C. D.4.(2025八下·临海期末)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曲突(把烟囱改弯)徙薪(将柴火移走)是预防火灾的有效方法。下列方法与“徙薪”原理相同的是( )A.禁止吸烟 B.挖隔离带 C.备灭火毯 D.密封保存5.(2025八下·临海期末)仙居杨梅为台州仙居特产,在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可通过在树干基部打针注射适量的硫酸亚铁(一种无机盐)来改善叶片黄化现象。其使用时注射的部位是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6.(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为水星周围小磁针“”的分布,则水星周围的磁感线可表示为( )A. B.C. D.7.(2025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氧气的检验B.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碳的检验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8.(2025八下·临海期末)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自然因素也会造成空气污染C.PM2.5 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5 毫米的颗粒物D.酸雨是指 pH 低于5.6 的酸性降水9.(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与“○”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2025八下·临海期末)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我们经常看到自动收费系统(简称ETC)。当车辆靠近收费站时,固定在车道上的路测单元(RSU)自动产生电磁场,车内的收费仪器接收到磁信号后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自动完成支付。下列选项中与车内收费仪器完成自动支付功能的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11.(2025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的是( )A. B.C. D.12.(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B.碳循环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C.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二氧化碳的“减排”是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13.(2025八下·临海期末)“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呼吸道异物阻塞患者的急救技术。如图甲,施救者双臂环抱患者后腰,一手握拳置于脐上两指处,另一只手紧扣拳眼,快速向上向内冲击上腹部。图乙是正常呼吸过程肺内气压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异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B.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中气压差的变化类似于 BC段C.婴幼儿因为肋骨柔软,一般不适合图示方法施救D.异物卡在食道也可以用此方法排出14.(2025八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台灯插入插座并闭合开关S2,发现台灯不亮,再闭合S1,灯L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只有a、c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为( )A.开关S2短路 B.台灯灯丝断路C.bd间断路 D.ac间断路15.(2025八下·临海期末)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氧气16.(2025八下·临海期末)完成下列填空。(1)CH4中“4”表示的含义 。(2)1个 NH4+中含有 个电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写化学式)。(4)已知氢化镁(MgH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与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在氢化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5)某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7.(2025八下·临海期末)根据题意填写对应信息:(1)图甲为一种内部含有电磁铁的玻璃清洁器,它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 的原理工作的。(2)图乙为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当电路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A端是 极。18.(2025八下·临海期末)据图回答问题:(1)小科欲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在图1中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小科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铁丝伸入刚收集满纯氧的集气瓶中,但未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现象,请分析原因 。19.(2025八下·临海期末)苜蓿又名金花菜,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草本植物。(1)图1中箭头表示苜蓿进行某项生理活动时,不同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a表示的物质是 ,d表示 。(2)苜蓿叶表面的保卫细胞如图2所示,在缺水初期,其叶片上的气孔大多处于 (填“①”或“②”)状态,有利于 。20.(2025八下·临海期末)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1)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C.中子数 D.电子数(2) 2C与 C在元素周期表中 (填“处于”或“不处于”)同一位置。(3)已知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在上表中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1.(2025八下·临海期末)慈溪是浙江省重要的葡萄产区,据慈溪县志记载,已有4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实成熟期,相对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较高的空气含量更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升,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减少病虫害发生。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该时期的土壤类型是____。A. B.C. D.(2)为使葡萄茎秆健壮,应多施加富含 元素的肥料。(3)移栽作物时为提高存活率,果农们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请列举一种 。22.(2025八下·临海期末)工业制氧有多种方法,空气冷冻分离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流程如图所示。空气冷冻分离法(1)利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液氧与液氮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后氧气的质量分数增大C.液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23.(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想用金鱼藻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如图所示,他将金鱼藻放在密闭的大集气瓶中,用一个40瓦的LED日光灯管提供光照。1小时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碳酸氢钠溶液可使装置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稳定,氧气传感器能检测氧气浓度的变化。)组别 1 2 3 4 5 6 7 8光的颜色 白光 红光 橙光 黄光 绿光 青光 蓝光 紫光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 +18 +15 +11 +3 -1 +8 +13 +12(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1)本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2)由表格可知 颜色的单色光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最大;绿光照射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出现负值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 呼吸作用的强度(填“大于”或“小于”)。(3)小科想继续用此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思路: 。24.(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做完课本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后,又做了两个改良实验:【实验1】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系列规范操作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水被倒吸进入集气瓶前后的水量变化,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1)写出图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2)点燃红磷后,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 。(3)若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请计算理论上量筒中所需的最少水量为 mL。(4)【实验2】利用图2装置进行数字化技术探究测定,得到两种传感器显示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查阅资料:温度和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每消耗1%体积的气体,剩余气体重新充满容器后气压会减小1%。小科观察到600秒后,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通过计算可知,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结果精确到0.1%)25.(2025八下·临海期末)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小科回家做了一个“菠菜吹泡泡实验”(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将菠菜梗截断,菠菜叶放入装满清水的杯子里。轻轻用嘴向菠菜梗吹气,发现液面冒出许多气泡。针对上述现象,小科同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提出问题】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哪一面气孔更多 【实验材料】3个相同的烧杯,3根生长状况良好的阔叶植物枝条(品种、叶片数量等均相同),3根口径略大于枝干的玻璃管,橡皮管,红墨水,凡士林等。【实验设计】①向3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在液面上滴少许植物油,并标为A. B. C组:②1号枝条不做任何处理,2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上表面均匀涂上凡士林, ,将3根枝条下端用橡皮管与玻璃管连接,分别插入烧杯 A、B、C中同一深度(如图2)。(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3个烧杯内液面下降的高度。④记录数据组别 A B C烧杯内液面下降高度/mm h1 h2 h3(1)补全步骤②中 处的内容: 。(2)指出实验设计的一处缺陷: 。(3)若h1 - h2 (填“<”、“>”或“=”)h1-h3,则可得出叶片下表面气孔数多于上表面。(4)利用上述装置与材料,还能探究什么问题 。(写出一条)26.(2025八下·临海期末)课堂上老师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小科同学受此启发,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及现象如表所示:操作序号 实验步骤 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1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 不偏转2 闭合开关,A静止,B向下运动 向左3 闭合开关,A静止,____ 向右4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5 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左移动 向右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A、B保持相对静止,滑片向右移动 向左(1)请用笔替代导线,完成图甲中的电路连接。 。(2)根据操作2、3可得出: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有关。补充操作3的实验步骤: 。(3)进行操作1时,灵敏电流计没有发生偏转,小科认为可能是磁场太弱的缘故,此时他可以进行的尝试有 。(4)通过对比序号 ,小科同学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磁场方向有关。27.(2025八下·临海期末)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温度对实验室制取 速率的影响,实验设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甲 乙 丙大理石质量m/g 5 5 5盐酸质量分数 5% 5% 5%水浴温度 30 60 90(1)实验可通过比较 来判断产生 速率的大小。(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3)实验丙中水浴温度控制在 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4)在常温下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甲的质量减小△m,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V,已知常温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则下列因素中,会导致 的有____。A.反应结束后,碳酸钙仍有剩余B.反应结束后,部分二氧化碳留在锥形瓶中C.反应结束后,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28.(2025八下·临海期末)2025 年5月,西湖茶农在梅家坞村、翁家山村等茶园种植果梅树和白玉兰,恢复古诗中“上种梅花下种茶”的生态景观(如图甲)。梅树根系固氮能力强,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能为茶树提供夏季遮阴。如何合理密植梅树是个难题。为此,科研人员用遮光率不同的遮阳网模拟梅树的遮荫效果,比较不同遮光率下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一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1)茶农定期松土,有利于促进茶树根部进行 作用。(2)为避免出现“烧苗”现象,给茶树施肥时,应控制土壤中无机盐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3)结合图像分析:为促进茶树生长,“梅茶共生”成型后,修剪梅树时,要 (填“多”或“少”)修剪梅树枝条,理由是: 。29.(2025八下·临海期末)芹菜属于光敏性食物,因其含有呋喃香豆素类物质,人体接触这类物质后经暴晒可能会引发光敏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或起疹等。其中补骨脂素和欧前胡素(C11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呋喃香豆素类物质。(1)补骨脂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欧前胡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0.1%)。(3)186克补骨脂素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欧前胡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30.(2025八下·临海期末)新能源汽车因高效环保而成为热点。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原理与性能,开展了“自制电动小汽车”的项目化学习。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且车速可调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但车速不可调节 只能前进或只能倒退,且车速不可调节指标二 汽车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且能手动关闭此功能 汽车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但不能手动关闭此功能 汽车刹车时能量不可回收小组同学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汽车模型(如图1),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电源C为可充电电池,在车辆制动时,开关S会自动切换至触点3 进行能量回收。请回答:(1)当开关S接通触点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车速将 。(2)通过切换开关S能实现前进与倒退功能的原因是 。(3)车辆制动期间,能量转化的形式为____(填序号)。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对车辆进行测试时,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等级,应如何改进电路 。31.(2025八下·临海期末)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科取80g样品分成四份,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浓度、不同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20.0 20.0 20.0 20.0加入稀盐酸质量/g 40.0 60.0 80.0 100.0剩余固体质量/g 12.0 8.0 4.0回答下列问题:(1)“ ”处应该填写的数值是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2.(2025八下·临海期末)图1为某品牌智能晾衣架,该装置具有“电动升降、智能风干”的功能。其内部由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简化电路如图2)。控制电路电压为12 V,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为0~1000 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R1 为湿敏电阻,其阻值与空气相对湿度φ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20 mA 时,衔铁刚好被吸合。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220 V,压力感应开关S2可根据横杆是否悬挂衣物自动切换闭合或断开状态。S3可独立控制电动机,实现晾衣架电动升降的功能。(1)将工作电路的A、B接线柱接入家庭电路时,A端应接 (填“火线”、“零线”或“地线”);结合图2电路判断,晾衣架的升降功能 (填“受”或“不受”)湿度的影响。(2)若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0 Ω,求空气湿度为多少时,恰能使风干机开始工作。(3)要使风干机在湿度更低时才开始工作,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法: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等,用于简化和直观地表示复杂的事物或现象。【解答】A、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用来形象描述磁场,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用小球等表示分子结构,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C、电流表的符号,是对电流表的模型表示,使用了模型法,故该选项错误。D、速度的计算公式 ,是数学公式表示物理量关系,未使用模型法,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1)磁化: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能被磁化的物质通常是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等。(2)铁磁性物质与非铁磁性物质:铁属于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内部磁畴会有序排列,从而获得磁性;塑料、陶瓷、铜属于非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内部磁畴不会有序排列,不能被磁化。【解答】A、铁是铁磁性物质,能被磁化,故该选项正确。B、塑料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C、陶瓷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D、铜是非铁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3.【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1)单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角度看,单质的分子或原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从微观角度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分子。【解答】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该选项正确。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该选项错误。C、图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D、图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4.【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灭火原理: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徙薪” 是将柴火移走,其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解答】A、禁止吸烟是防止火源产生,原理与 “徙薪”(清除可燃物)不同,故该选项错误。B、挖隔离带是清除可燃物,与 “徙薪” 原理相同,故该选项正确。C、备灭火毯是隔绝氧气灭火,原理与 “徙薪” 不同,故该选项错误。D、密封保存不是灭火方法,原理与 “徙薪” 不同,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1)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植物体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负责运输有机物。(2)各结构功能:韧皮部: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不能运输无机盐。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使茎不断加粗,不负责物质运输。木质部: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硫酸亚铁是无机盐,可通过木质部运输。髓:储存营养物质,不参与物质运输。【解答】A、韧皮部内的筛管运输有机物,不能运输无机盐,故该选项错误。B、形成层使茎加粗,不运输物质,故该选项错误。C、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硫酸亚铁是无机盐,可通过木质部运输,故该选项正确。D、髓储存营养物质,不运输物质,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磁场与磁感线: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2)根据小磁针分布判断磁感线:小磁针的分布可以反映出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形状应与小磁针的排列形状相符,且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解答】磁感线的形状应与小磁针的排列形状相符,且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A的磁感线分布与小磁针的分布情况相符,能正确表示水星周围的磁场,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7.【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A、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通过对比火柴头和火柴梗在加热时的燃烧情况,可探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这一条件,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时,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图中操作规范,故该选项正确。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图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操作不规范,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数值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2)PM2.5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解答】A、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该选项说法正确。B、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C、PM2.5 是指粒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不是 2.5 毫米,该选项说法错误。D、酸雨是指 pH 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分析】(1)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2)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该选项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不是1:1,故该选项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故该选项正确。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10.【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2)电流的磁效应是指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指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解答】A、图中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B、图中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C、图中是发电机的原理,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与车内收费仪器完成自动支付功能的原理相同,故该选项正确。D、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原理不同,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1)加热含有水分的物质时,水分会受热变成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2)土壤中可能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以将这些可溶性物质提取出来。【解答】A、图中是向土壤中加水的操作,不能证明土壤中原本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B、图中是对土壤进行加热的操作,若土壤中存在水分,加热时水分会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正确。C、图中是对土壤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目的是分离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不能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D、图中是对土壤进行加热的操作,但装置不规范,无法有效证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B【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A、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循环过程中,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等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并非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C、碳循环过程中,通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的 “减排” 可以缓解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是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D【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若呼吸道被异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肺。【解答】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异物物堵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该选项说法正确。B、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相当于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气压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图乙中 BC 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排出呼吸道异物过程中气压差的变化类似于 BC 段,该选项说法正确。C、婴幼儿肋骨柔软,采用图示方法施救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一般不适合图示方法施救,该选项说法正确。D、“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针对呼吸道异物阻塞患者的急救技术,食道不是呼吸道,异物卡在食道不可以用此方法排出,该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14.【答案】B【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2)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会造成保险丝熔断等现象;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解答】A、若开关S2短路,那么闭合S2后,电路会直接接通,台灯应该发光,与题目中台灯不亮不符,故该选项错误。B、若台灯灯丝断路,那么 闭合S1,灯L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只有a、c不发光 ,故该选项正确。C、若bd间断路,用测电笔测a、c时,a与零线相连,c通过bd间断路处无法与火线相连,所以a、c不发光;测b、d时,b与火线相连,d不发光,故该选项错误。D、若ac间断路,用测电笔测c时,c应该与火线相连会发光,与题目中c不发光不符,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A【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氧化物;化学变化现象【解析】【分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故该选项正确。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含有多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该选项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KClO3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该选项错误。D、氧气支持燃烧,但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6.【答案】(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2)10(3)Al2O3(4)-1或-1价(5)37【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加上或减去所带电荷数。(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5)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解答】(1)在化学式CH4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所以 “4” 表示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2)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电子数也为7;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也为1。NH4+ 带1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电子数为7+1×4 1=10。(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化合价为+3价;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化合价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4)在氢氧化镁Mg(OH)2中,氢氧根显 1价,设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 1)×2=0,解得x=+2。在氢化镁MgH2中,镁元素显+2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2)+2y=0,解得y= 1。(5)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该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20=37。17.【答案】(1)吸引(2)N 或北【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解答】(1) 玻璃清洁器内部含有电磁铁,它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工作的,这样清洁器的两部分才能相互吸引,从而夹住玻璃进行清洁。(2) 对于图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 A 端,所以 A 端是 N 极(北极)。18.【答案】(1)AD;(2)火柴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氧气浓度过低(写出火柴消耗氧气就得满分)【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2) 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铁丝燃烧需要较高浓度的氧气,火柴燃烧会消耗氧气。【解答】(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 A;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 D,装置组合为 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将铁丝伸入刚收集满纯净氧的集气瓶中,未观察到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等现象,原因是火柴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氧气浓度过低,不足以支持铁丝剧烈燃烧。19.【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2)②;减弱蒸腾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 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2) 气孔的开闭原理,气孔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的形态变化影响气孔的开闭。(3)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4) 植物在缺水条件下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解答】(1)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苜蓿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所以 a 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 表示有机物。(2) 在缺水初期,苜蓿叶片上的气孔大多处于②状态(气孔关闭),这样可以减少水分通过气孔散失,有利于减弱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适应缺水环境。20.【答案】(1)B(2)处于(3)Cl【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答】(1) 碳元素的质子数为 6,氧元素的质子数为 8,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答案选 B。(2) 2C与 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碳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3) 氟元素(F)和氯元素(Cl)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族(纵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Cl。21.【答案】(1)A(2)K(3)去除部分枝叶/带土移植/阴雨天或早上傍晚移植合理即可【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不同土壤类型的组成比例不同。(2)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钾元素能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3) 植物移栽的注意事项,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提高移栽作物的成活率。【解答】(1) 在果实成熟期,需要相对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较高的空气含量。观察各选项,A 选项中空气含量相对较高,水分含量相对较低,符合果实成熟期的需求,所以最适合该时期的土壤类型是 A。(2) 钾元素(K)能使植物茎秆健壮,增强抗倒伏能力,所以为使葡萄茎秆健壮,应多施加富含 K 元素的肥料。(3) 移栽作物时,为提高存活率,可以采取去除部分枝叶的措施,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也可以带土移植,保护植物的根系,减少根系损伤;还可以在阴雨天或早上傍晚移植,此时蒸腾作用较弱,有利于植物存活。22.【答案】(1)沸点(2)C【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制取氧气的原理【解析】【分析】(1) 工业制氧的原理,空气冷冻分离法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氧气和氮气。(2) 氧气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3) 物质的状态变化对质量分数的影响,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变。(4) 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化学性质,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解答】(1) 空气冷冻分离法获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液氧(沸点 183 C)与液氮(沸点 196 C)沸点的差异,通过低温蒸发,沸点低的液氮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2) 选项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时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 A 错误;选项 B,空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后,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 B 错误;选项 C,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 C 正确。故答案为:C。23.【答案】(1)1小时后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或氧气浓度相对变化量)(2)红;小于(3)换不同亮度的 led 日光灯或者改变装置到灯管的距离进行实验【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 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2) 不同颜色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氧气浓度会减少。(4) 实验设计的变量控制,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光照强度。【解答】(1) 本实验是通过 1 小时后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因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氧气浓度的变化量可以体现光合作用的强弱。(2) 由表格可知,红光颜色的单色光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最大,说明红光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最大;绿光照射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出现负值,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少。(3) 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可以换不同亮度的 LED 日光灯管,或者改变装置到灯管的距离,从而改变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然后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量。24.【答案】(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进入水中,手捂集气瓶,若观察到导管口产生气泡,松手后导管中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倒吸形成水柱不写不扣分)(2)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可不写)(3)52.5(4)19.8%【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通过特定操作观察现象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2) 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特定的现象。(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计算,根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进行计算。(4) 通过气压变化计算氧气含量的方法,利用气压变化与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进行计算。【解答】(1) 图 1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打开止水夹,将导管进入水中,手指集气瓶,若观察到导管口产生气泡,松手后导管中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 点燃红磷后,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 集气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则氧气的体积为250mL×21%=52.5mL,所以理论上量筒中所需的最少水量为 52.5mL。(4) 由图 2 可知,初始气压为 101kPa,反应后气压为 81kPa,气压减少了 20kPa。根据资料,每消耗 1% 体积的气体,气压会减小 1%,所以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5.【答案】(1)3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下表面均匀涂上凡士林(2)每组实验只用了 1 根枝条,存在偶然性(3)<(4)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植物种类的关系(合理即可)【知识点】蒸腾作用【解析】【分析】(1) 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来探究植物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多少。(2) 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原则,实验样本数量过少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3)蒸腾作用与气孔数量的关系,气孔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液面下降高度越大。(4) 实验装置的拓展应用,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其他因素。【解答】(1) 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哪一面气孔更多,所以 1 号枝条不做任何处理,2 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上表面均涂上凡士林,3 号枝条中所有叶片的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2) 实验设计的一处缺陷是每组实验只用了 1 根枝条,存在偶然性,应该增加枝条的数量,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若h1 - h2(4) 利用上述装置与材料,还能探究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蒸腾速率与植物种类的关系等。例如,改变枝条上叶片的数量,观察液面下降高度的变化,可探究蒸腾速率与叶片数量的关系。26.【答案】(1)(2)B向上运动(3)滑动变阻器左移(增大电源电压等)(4)4、6(或5、7)【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 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路的连接方法,需要将灵敏电流计、线圈等正确连接成闭合回路。(2) 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的关系,通过改变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3) 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线圈切割速度等因素有关。(4)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步骤,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解答】(1) 图甲中,应将灵敏电流计与线圈连接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2) 根据操作 2、3,操作 2 中 B 向下运动,灵敏电流计向左偏转;操作 3 中要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切割磁场方向的关系,应让 B 向上运动,这样可以改变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3) 进行操作 1 时,灵敏电流计没有发生偏转,可能是磁场太弱,此时可以尝试增大磁场强度,如滑动变阻器左移(增大电源电压,使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等。(4) 通过对比序号 4、6(或 5、7),在这两组实验中,线圈切割磁场的方向相同,改变了磁场方向(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不同,从而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磁场方向有关。27.【答案】(1)相同时间内产生CO2 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等(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3)气体受热膨胀/高温导致一部分水蒸发(4)B;C【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判断反应速率。(2)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溶解或反应。(3) 本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实验误差分析,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以及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因素,会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解答】(1) 实验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来判断产生速率的大小,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入量筒,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2)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会影响二氧化碳体积的测量。(3) 实验中丙水浴温度控制在90 C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气体受热膨胀,使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或者高温导致一部分水蒸发,也会使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偏大。(4) 选项 A,反应结束后,碳酸钙仍有剩余,只要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固定的,不会导致 ;选项 B,反应结束后,部分二氧化碳留在锥形瓶中,会使量筒中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体积V偏小,导致 ;选项 C,反应结束后,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会使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V偏小,导致 。所以会导致 的有 B、C。28.【答案】(1)呼吸(2)小于、低于(合理即可)(3)少;遮光多,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 呼吸作用的原理,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失水,导致 “烧苗” 现象。(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净光合速率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净光合速率越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越多。【解答】(1) 茶农定期松土,有利于促进茶树根部进行呼吸作用,因为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为根部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2) 为避免出现 “烧苗” 现象,给茶树施肥时,应控制土壤中无机盐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这样植物细胞才能吸水,保证植物正常生长。(3) 结合图像分析,为促进茶树生长,“梅茶共生” 成型后,修剪梅树时,要少修剪梅树枝条。理由是:从图乙可以看出,遮光率越高(梅树枝条越多,遮光越多),茶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促进茶树生长。29.【答案】(1)22:1:8(2)6.7%(3)186 克补骨脂素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设欧前胡素的质量为x,则,解得x=210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2)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个数除以以相对分子质量乘以 100%。(3) 根据化学式进行元素质量的计算,先计算出一种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再根据该元素质量计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解答】(1) 补骨脂素(C11H6O3)中碳、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2、1、16,原子个数分别为 11、6、3,所以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16×3)=132:6:48=22:1:8。(2) 欧前胡素(C11H14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14+16×4=132+14+64=21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答案】(1)变大(2)开关S从1切换至2(或2切换至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线圈受力方向发生变化,转动方向发生变化(3)A(4)在电源C的旁边串联一个开关【知识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 滑动变阻器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影响电动机的转速。(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3) 能量转化的形式,车辆制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4) 电路的改进方法,根据指标要求,需要实现刹车时能量可回收且能手动关闭此功能,需要在电路中增加相应的开关。【解答】(1) 当开关 S 接通触点 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动机的转速加快,所以车速将变大。(2) 通过切换开关 S 能实现前进与倒退功能的原因是开关 S 从 1 切换至 2(或 2 切换至 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线圈受力方向发生变化,转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前进与倒退。(3) 车辆制动期间,能量转化的形式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为车辆制动时,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答案选 A。(4) 对车辆进行测试时,指标一被评为 “优秀”,指标二被评为 “合格”,为使指标二能达到 “优秀” 等级,应在电源 C 的旁边串联一个开关,这样可以手动控制能量回收功能的开启和关闭。31.【答案】(1)4.0(2)80%(3)设 4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4.0g x 解得x=2.92g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通过分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确定碳酸钙的质量。(2) 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样品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再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解答】(1) 由第一份和第二份数据可知,每加入 20.0g 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 4.0g,说明 20.0g 稀盐酸与 4.0g 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第四份加入 100.0g 稀盐酸,剩余固体质量为 4.0g,说明 20.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g 4.0g=16.0g。第三份加入 80.0g 稀盐酸,与20.0g 4.0g=16.0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为 4.0g,“?” 处应该填写的数值是 4.0。(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g 4.0g=16.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2.【答案】(1)火线;不受(2)控制电路的电压U=12V,当电流I=20mA=0.02A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已知R 2=500Ω,则湿敏电阻100Ω。由图 3 可知,当R1 =100Ω时,空气湿度为 45% RH。(3)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增加线圈匝数【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 家庭电路的连接,开关应接在火线上,以保证用电安全。(2)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受控制电路的影响,而控制电路的电流与湿度有关。(3) 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计算湿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湿敏电阻与湿度的关系确定湿度值。(4) 电路的改进方法,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控制电路的电压或线圈匝数,改变控制电路的电流,从而改变风干机开始工作的湿度。【解答】(1) 将工作电路的 A、B 接线柱接入家庭电路时,A 端应接火线,因为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保证用电安全。结合图 2 电路,晾衣架的升降功能由开关S2独立控制,不受控制电路(与湿度有关)的影响,所以晾衣架的升降功能不受湿度的影响。(3) 要使风干机在湿度更低时才开始工作,即需要在湿度更低(R1更大)时,控制电路的电流才能达到 20mA。可采取的措施有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增大R2的阻值)、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增加线圈匝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