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23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23张PPT,1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目 录
总议题
透过绝美诗词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议题1
诗的起源——中华文化究竟缘起何处?
议题2
诗的价值——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议题3
诗的传承——中华文化今后迈向何方?
议题1 诗的起源——中华文化究竟缘起何处?
东汉学者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事。书中写道:春秋时期,越王勾践问射箭能手陈音怎么制作弹弓,陈音回答时引用了一首《弹歌》。断竹,蓄竹,飞土,逐宍。这八个字,生动描写了原始社会祖先们从制作捕猎工具到狩猎的全过程。
弹歌,是我国第一首诗(二言诗)。上古时期,为缓解生产疲劳,人们会不自觉地发出喊声,这就是劳动号子。人类的感情凝结在这劳动号子里,久而久之就成了“诗”。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议题1 诗的起源——中华文化究竟缘起何处?
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敕勒歌》——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
唧唧复唧唧,______________。《木兰辞》—————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唐代元稹——北魏宗室鲜卑族后裔
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刘方平—————匈奴族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辽代著名女诗人萧观音——契丹族
问世间,情为何物,________________?北魏诗人元好问—————鲜卑族
世间安得双全法,_________________。著名诗人仓央嘉措————蒙古族
人生若只如初见,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纳兰性德——————满族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满族
活动任务:请补全诗词,谈谈中华诗词是如何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木兰当户织
除却巫山不是云
虫声新透绿窗纱
直教生死相许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何事秋风悲画扇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议题1 诗的起源——中华文化究竟缘起何处?
中国当代诗学在现代化建构过程中深受西方诗学资源的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当代诗学向苏联学习、借鉴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在有限的空间里保持着与外界的交流。
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飞鸟集》曾在中国现代诗坛产生了较大影响,郑振铎译的《飞鸟集》出版后,诗坛上随感式的小诗十分流行。诗人冰心在她的诗集《繁星》序里曾说过她的诗受了泰戈尔的影响。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议题1 诗的起源——中华文化究竟缘起何处?
四大古国 产生时间 发展历程 结 果
古巴比伦
文化湮灭
雅利安化
沉睡千年
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
公元前3200年以后
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100年
一脉相承
生生不息
夏商周……宋元明清……至今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致其亡国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古代中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特点、地位
第一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归纳总结:
1.形成:
2.特点:
3.地位:
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而成的。
是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议题2 诗的价值——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活动任务:你最喜欢的诗词或名句是哪些?作者表达了什么内容?
议题2 诗的价值——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李商隐《送母回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自强不息
孝老爱亲
中华传统美德
议题2 诗的价值——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汉·王充《论衡》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讲仁爱
重民本
和合
大同
核心思想理念
议题2 诗的价值——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宋代辛弃疾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代张道洽《岭梅》
鼓励向上向善
社会和谐
中华人文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
第一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归纳总结:
1.内涵:
2.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议题3 诗的传承——中华文化今后迈向何方?
有网友认为: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应保持其原貌不变,维护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你怎么看?
【议学任务】
1.各小组讨论,3分钟准备时间,小组代表阐明观点。
2.要求: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正确运用学科知识。
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二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归纳总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内)
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外)
2.传统文化中存在陈旧过时或糟粕性的东西。——产生消极影响
3.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议题3 诗的传承——中华文化今后迈向何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二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归纳总结:
4.当代价值: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②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议题3 诗的传承——中华文化今后迈向何方?
以下是一些背诗免门票的景区:
湖南岳阳楼景区:背诵《岳阳楼记》免门票。
四川剑门关景区:背诵李白《蜀道难》免门票。
河南岳飞庙: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免门票。
江西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可兑景区大门票。
安徽琅琊山风景区:背诵《醉翁亭记》免门票。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背诵一首曹操诗歌免门票。
海南省儋州东坡书院:连续背诵6首东坡诗词免门票。
庐山风景区:现场背诵《七律·登庐山》和《桃花源记》全文,即可免门票畅游庐山风景区。
议题3 诗的传承——中华文化今后迈向何方?
从中央到地方,从总书记到普通民众,我们都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责任和使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思维导图
核心思想理念、
第七课 第二框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主要内容:
当代价值:
如何对待:
形成:
特点: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形成特点
地位:
自身创造、共同熔铸、交流借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供有益借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1.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虽然上下五千年中有分有合,但是分分合合都没有改变炎黄子孙要统一和强大的内在基因,也无法改变华夏儿女追求统一的巨大动力。在今天,实现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谁也阻挡不了统一的趋势。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两岸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③同根同源的中华大一统文化得到所有台湾人的认同
④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训练
【详解】③:并非每个台湾人都认同国家统一文化,比如台独势力,③说法不合实际。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华文化具有优越性的说法错误,④错误。
2.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要不断修缮和修复才能保持状态。我国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对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中的“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表糊”等八大作(工序)和上百项容易失传的传统工艺进行传承。材料表明( )
①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先继承、后发展
②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弘扬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④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训练
【详解】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①④说法错误。
3.中国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演绎着其合理内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这些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的伦理品质,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而且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共鸣,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训练
【详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夸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②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精神动力,不是物质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