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是初二年级学生,下列场景中的数据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A.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B.小明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NC.小明在期末体考跳绳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60WD.小明从1楼到3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0J2.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空中上升的排球B.斜面上的木块C.水中的木块D.推出去的铅球3.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B.测钩码的重力前,需要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4.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用旗子标记小车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要用力轻推小车,使小车向下运动B.若丙图中小车冲出了木板表面,不需要加一组实验也可以得出实验结论C.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状态改变越快D.实验后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一切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装置中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B.小车静止时,左、右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一定相等C.实验中小车应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D.小车静止时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6.图是同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的四种不同运动情形,其中黑点表示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小球可能受到平衡力的是( )A. B.C. D.7.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行车的座板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强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不蹬踏板时自行车能够继续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D.人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与自行车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B.U形管压强计C.吸盘D.下水道存水弯9.小枫同学用细绳系住乒乓球,让它靠近正在放水的水龙头,他发现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乒乓球向左偏是因为被水吸引了B.此现象可以用“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来解释C.此时乒乓球受到的拉力与重力不平衡D.用向下吹出的气流代替水流,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10.如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玻璃管上方为真空;如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入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玻璃管略微倾斜一点时,水银柱高度会小于76cmB.乙图瓶内气压低于外部气压C.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甲、乙两装置玻璃管中液柱高度都变小D.甲图和乙图的玻璃管粗细对实验现象都没有影响11.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场地的示意图。运动员从A点推动冰壶前进,到B点时松手,冰壶滑行到C点静止。运动员对冰壶做功的过程是( )A.A到B的全过程 B.B到C的全过程 C.A到C的全过程 D.都没有做功12.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乙为其截面图。实验时如图丙所示,将该罐子从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滚到水平面D点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滚上斜面的B点停止后又滚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子从A点滚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B.罐子从D点滚到C点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第一次来回滚动过程中,两次经过C点的动能大小相同D.调整斜面长度和坡度,罐子可以只在斜面上来回滚动13.在“天宫课堂”的开学第一课上,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D.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甲杯溢出0.9N的液体,乙杯溢出0.8N的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甲杯中所受浮力小于在乙杯中所受浮力B.小球的重力小于0.9N,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N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15.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把质量为48kg的货物从地面匀速提升至3楼,每层楼高3m,所用的拉力为300N。下列关于图示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该装置所做有用功为4320JB.此装置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C.此过程中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40W16.把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质量和厚度不计),放入水面下一定深度,玻璃管横截面积为4cm ,塑料片横截面积为5cm ,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 kg/m 的煤油40g,塑料片恰好开始下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在水中的深度为10cmB.倒入煤油前水对塑料片的压强为800PaC.倒入煤油前水对塑料片底部的压力为0.5ND.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2.5cm17.我国空间站中测量航天员质量时用到一个“弹簧凸轮结构”装置,它能产生一个恒力。同学们依照该装置原理,把一个半径为OC的圆轮和一个凸轮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杠杆,支点为O。如图甲所示,圆轮边缘上的绳索与被牵引的物体相连,产生一个恒力F1,此时拉力F1的力臂为OC。凸轮上的绳索一端连接图中的B点,另一端连接着被拉长的弹簧,拉力F2=60N且力臂OA=12cm。当弹簧收缩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到达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拉力减小为F2′,凸轮使其力臂变成了OD,OD=18cm。关于此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顺时针旋转过程中力F1的力臂会变小B.若以F1为阻力,F2为动力,则该装置为省力杠杆C.F2与F2′的大小差值为20ND.该装置顺时针转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18.在“自制微型密度计”的实验中,某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如图:一根圆柱形细棒作为标度杆,细棒穿过一球形浮体中间,细棒下端缠绕铁丝作为配重。已知密度计质量为1.36g,要求液面位于标度杆的A位置和B位置对应的液体密度为0.8g/cm3或0.85g/cm3,A、B位置距离为10mm,下列计算或分析正确的是( )A.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细棒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B.液面位于标度杆的B位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7cm3C.细棒的横截面积为0.1cm2D.将AB之间分成5等份,则每等份代表0.1g/cm3二、填空题19.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的燃料经过燃烧室燃烧以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喷出,产生巨大的推力,这里利用到了力的作用是 ;火箭在加速上升中,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动能 ,机械能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用钢尺快速击打下面的一颗棋子,可以发现这颗棋子被击飞,而上面的那些棋子仍然留在原处落在正下方,上面的那些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这些棋子 ,落下去是因为 ,下面的那颗棋子被击飞后飞出去,说明 。三、实验题21.小枫买了两款质量m不同的运动鞋,为了比较两款鞋的防滑性,各取其中一只鞋A和B,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下列实验。(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 拉动运动鞋,则鞋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有同学用图①、②实验比较两款鞋的防滑性,小枫觉得不妥,认为要用图③、④实验,理由是为了控制 相同。(3)图③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由实验可知鞋 (选填“A”或“B”)的防滑性更差。(4)重复图③实验时,小枫沿水平方向拉动鞋A、B,使它们一起加速直线运动,则鞋A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图所示,冰壶运动员穿的鞋一只是橡胶鞋底的蹬冰鞋,一只是塑料鞋底的滑行鞋。需要滑行时,全身由滑行鞋支撑,蹬冰鞋不与冰面接触;运动员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这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22.小枫和同学们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1)实验时首先将皮筋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将A端再次拉到O点,这样做是为了使F与F1和F2 相同。(选填“大小”或“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可知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用F、F1、F2表示)(3)完成试验后,同学们交流讨论: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竖直上升,已知排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有关,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大。排球在竖直上升过程所受合力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3.小倩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1)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水面的 来反映压强大小;(2)图甲、乙、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境。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往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水未溢出,均匀混合后h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4.小枫和小倩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枫按如图实验步骤ABCD依次进行实验。由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N,溢出水的重力 N。(2)发现所测的“”不等于所测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A.最初烧杯中水的液面未装至烧杯口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3)方案二,如图E,小倩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倩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升降台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 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4)其他同学对实验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A.应该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B.实验中应该让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25.小倩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并将木块推动一段距离,已知,。(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_____: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看出A球的动能更大。因为它推动木块的距离s越远,木块克服 力做功越多,钢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实验说明了动能大小与 有关。(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小倩质疑钢球的质量会不会也影响钢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他将甲丙两装置并排放置,让A、C两钢球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当看到 时,说明钢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与质量无关。(4)小倩查阅资料后,得到了如图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初步判断 对物体动能的影响更大。物体 质量 速度 动能黄牛 300kg 1m/s 150J黄牛 400kg 1m/s 200J子弹 10g 860m/s 3698J子弹 10g 630m/s 1985J26.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枫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方案 ;实验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F1/N L1/cm F2/N L2/cm F1/N L1/cm F2/N L2/cm1 3 3 3 52 2 2 4 33 1 1 2 5(3)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 个钩码,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关系式为: ;(4)杆秤就是杠杆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一种称质量的简易工具,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提纽等组成。如图丙所示,若秤杆粗细不均匀,靠秤钩这一端粗壮些,则秤杆上的刻度值是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此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 (选填“近”或“远”)的提纽。四、计算题27.雨刷又称为雨刮器,用于刮除附着在车辆挡风玻璃外侧上的雨水、雪、灰尘或其他污物,以保证驾驶员视野清晰。如图为某新型雨刮器简化结构图,其原理如下: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雨刮电机启动,曲柄OA绕中心点O旋转,带动连杆AB运动,BC就会左右往复摆动,驱动两个相同且同步的结构BDE和CFG分别绕D、F转动,使两个雨刮片横扫挡风玻璃。雨刮片总保持竖直方向,不计雨刮片和结构自重以及机械间的摩擦,BC上的力沿水平方向,BD∶DE=1∶6。(1)如图所示时刻,雨刮片向左横扫挡风玻璃时,G对雨刮片的力垂直于雨刮片,画出CFG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2)当同步结构BDE和CFG同时运动到竖直位置时,挡风玻璃干燥情况下,G、E点受到水平方向大小为40N的阻力,当挡风玻璃喷水后,G、E点受到水平方向大小为15N的阻力,求在这两种状况下BC杆施加的动力变化量。(3)雨刮片低速工作时,每分钟往返20次,每分钟内间歇时间为20s,若所受阻力大小恒为15N,方向始终与雨刮片垂直,每次每片雨刮片往返扫过的水平总距离为2m,求雨刮电机工作时至少要输出多大的功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B B D D D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D C C C B C A19. 相互的 变大 变大20. 具有惯性 受到重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1.(1)匀速直线(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3) 4.4 A(4)不变(5)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2.(1)作用效果(2)F=F1+F2(3)变小23.(1) 薄 高度差(2)液体密度(3)变大24.(1) 2 1.9(2)A(3) 不变 等于(4)B25.(1)A(2) 摩擦 速度(3)见解析(4)速度【详解】(1)一个物体能量的多少,可由它对外做功的多少来确定,本实验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钢球撞击木块时对木块做功,通过木块被推移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做功的多少,所以本实验探究的是钢球在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大小,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2)[1][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钢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不同,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可以看出A球的动能更大。因为它推动木块的距离s越远,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越多,钢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实验说明了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3)较甲、丙两次实验,小倩质疑钢球的质量会不会也影响钢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他将甲丙两装置并排放置,让A、C两钢球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当看到A、C两钢球同时达到斜面底端时,说明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相同,两钢球的速度相同,说明钢球到水平面的初速度与质量无关。(4)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速度相同时,黄牛的质量增加100kg,动能增加50J,变化不大,而质量很小的子弹,速度改变时,动能变化较大,所以速度对物体动能影响更大。26.(1)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大小(2)二(3) 2(4) 均匀 近【详解】(1)甲图实验时,钩码施加的两个力作用在竖直方向,当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与这两个力互相垂直,故支点到这两个力作用线的垂线的长度就是杠杆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故这两个力的力臂可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操作更方便。(2)方案一中,每次实验时,动力和阻力相等,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方案二中,动力和阻力不相等,故方案二更合理。(3)[1][2]B处距离支点有3小格,假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小格的长度为L,B处应挂钩码的数量为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有即解得n=2,应在B处挂2个钩码,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关系式为。(4)[1]杆秤在制作的过程需要确定零刻度线、提纽的位置,就排除了在称量物体质量时,秤杆自身重力对称量结果的影响,故秤杆粗细是否均匀不影响刻度的分布情况,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物体的质量、秤砣的质量、及其它们对应的力臂、之间的关系为即即物体的质量与成正比,即杆秤上刻度是均匀的,故若秤杆粗细不均匀,靠秤钩这一端粗壮些,秤杆上的刻度值仍是均匀的。[2]使用同一杆秤称较重的物体时,就是在秤砣的质量不变、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物体质量变的更大,由[1]中可知要达到要求,需要增大或减小,所以只要将提纽靠近物体即可,即用离秤钩较近的提纽。27.(1)(2)300N(3)30W【详解】(1)CFG在拉力的作用下,会围绕点F转动,故点F是支点,当雨刮片向左横扫且G对雨刮片的力垂直于雨刮片时,雨刮片上受到的阻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在点G,作出点G处的阻力F2并反向延长,过点F作力F2的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标出垂直符号和l2。如图所示:(2)当结构CFG运动到竖直位置时,BC杆在点B的动力水平,在点G受到的阻力水平,所以对应的动力臂、阻力臂分别为CF、F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有因为结构BDE和CFG是相同的结构,BD∶DE=1∶6,所以当挡风玻璃干燥情况下,点B、C受到的动力均为同理可得,当挡风玻璃喷水后,点B、C受到的动力均为这两种状况下B、C杆施加的动力变化量(3)每分钟每片雨刮片往返扫过的水平的总距离每分钟每片雨刮片克服阻力做的功每分钟两片雨刮片克服阻力做的功由题意可知,每分钟时间内电动机做功的时间电动机工作时至少要输出的功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