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压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不恰当的是(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鲫鱼的身体成纺锤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2.如图,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和F2的关系,正确的是( )A.ρ甲=ρ乙,F甲ρ乙,F甲=F乙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3.下列是小红同学练习艺术体操课时做的几个动作,若她的重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则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 B.C. D.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用、表示,则( )A., B.,C., D.,5.如图所示是“胜哥”带着手套用扳手拧螺栓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避免手受伤。B.戴手套可以减小手受到的压力,避免手受伤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6.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深刻理解了压力的相关知识。图中压力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7.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深刻理解了压力的相关知识。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B.压力和重力的性质完全不同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等高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胜哥”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实验过程及方法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较甲、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B.乙图中小桌所受重力与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D.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10.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具有防止臭气上升的作用,其实物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中,那么当水不再流动时,水面最高能达到位置( )A.1 B.2 C.3 D.411.如图所示,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塑料小球,小球最终静止在水面上,那么与放入小球前相比,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密闭的圆台容器里装有部分水,若把该容器倒置,则有( )A.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大 B.容器对桌面压强不变C.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 D.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减小13. 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选项中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C. D.二、填空题14. 如图所示的北极熊亲自示范了如何安全通过薄冰层,只见它分开双腿,趴在地上分摊身体的重量,用肚腩滑行,网友说它是一只“上过学”的北极熊。它这样做 (选填“能”或“不能”) 减小对冰面的压力。它是通过增大 来减小对冰面的 。15.近几年道路上多了很多监控设备,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发现,竖直的立杆上面细下面粗,特别是基部(1)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水平横杆没有在中间获得支撑,它是否受力平衡? (填“是”或“否”)。(2)竖直的立杆的基部较为宽大为了减小 。16.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书写时将纸平铺于水平桌面上,纸上放置一块“镇纸”(一般为长方体石条)。该“镇纸”质量为300g,与纸面接触面积为30cm2,则“镇纸”对纸的压强为 Pa。在行笔过程中,纸保持静止,则纸 (选填“会”或“不会”) 受到“镇纸”施加的摩擦力。(取g=10N/ kg)17.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pA和p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g=10N/kg,则ρA:ρB= ;若A的重力为5N,则甲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为 N。18.如图所示,在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那么,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起pA pB(两空选填“>”、“=”或“<”)。三、实验与探究题19.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胜哥”利用三本完全相同的字典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字典对海绵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作转换法。(2)对比(b)、(c)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d)、(e)两图,小金提出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我们判断其观点错误的理由是 。(4)通过实验(b)和(d)对比,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以下现象的有 。(填序号)①书包的背带为何做得又宽又大②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更易压平路面③用大木锤敲刀背来切冰冻硬肉④用切蛋器上的细钢丝来切蛋20.“胜哥”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图甲中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用的仪器是 (填名称);(2)在制作该装置时,“胜哥”手头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种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不同,如图乙所示,则“胜哥”应选择橡皮膜 (选填“A”或“B”)。覆盖在该装置金属盒表面;当“胜哥”用于指按压 (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时,发现U型管(管内装的是水)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解决了问题后,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液体 深度 h/ 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 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m1 水 3 朝上 2.62 水 6 朝上 5.43 水 9 朝上 8.24 水 9 朝下 8.25 水 9 朝左 8.26 水 9 朝右 8.2分析3、4、5、6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某一点向 的压强相等。四、综合题21.如图所示,某长方体空心砖内有若干个柱形圆孔,空心砖的质量为1.5kg,空心部分(柱形圆孔)体积占长方体体积的。将其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水平地面上时,空心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次为,,,且,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求:(1)空心砖的重力;(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22.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b)、(c)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牛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椅子的质量 10kg人端坐在椅子上时的受力面积人向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 2000Pa轮子的总受力面积求:(1)椅子所受的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分析】 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其压强就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其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其压强越小。【解答】 A.啄木鸟有尖硬的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故A正确不合题意;B.狗的犬齿很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故C错误符合题意;D.骆驼的脚掌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答案】D【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深度、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图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比较两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F=pS=ρghS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解答】 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深度、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图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AC错误;由F=pS=ρghS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即F甲>F乙,故B错误、D正确。故选D。3.【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解答】 图中的4种情况, 小宁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小宁 本身的重力,C图脚尖着地时受力面积最小,根据可知,C图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质量关系,根据G=mg可知容器的总重力关系,从而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p=ρgh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解答】 两容器的质量相等,由图知,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V乙,根据m=ρV可知,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由G=mg可得,两容器的总重力关系为G甲>G乙,容器对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所以F甲>F乙;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即p甲=p乙,故C正确。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戴手套可以减小压强,但不是减小压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解答】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使手的形变变小,避免手受伤,故A不符合题意;B、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戴手套不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故B符合题意;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C【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从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最后标出力的大小。【解答】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从压力的作用点起,垂直于接触面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A、图中压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了,故A错误;B、图中压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了,且压力的方向没有垂直于斜面且指向斜面,故B错误;C、图中斜面受到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且指向斜面,故C正确;D、图中压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了,且方向错误,故D错误。故答案为:C。7.【答案】B【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压力属于弹力,不一定是地球施加的;(2)压力是弹力,重力是引力,据此分析;(3)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4)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解答】A、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如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其压力与重力无关,所以压力的施力物体不是地球,故A错误;B、压力是弹力,重力是引力,作用点也不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垂直于物体表面,固形状完全不同,故B正确;C、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其他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故D错误。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属于液体的压强,因此我们应该用液体压强的规律去看待,再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就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了。【解答】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这里的液体都是水,装入的也是等高的水,因此,压强是相同的,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D【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解答】A、比较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A错误;B、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等于小桌重力与砝码重力的和,所以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大于小桌的重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D、实验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时,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所以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B【知识点】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地漏的存水杯和隔板上面开口,底部连通,相当于一个连通器,则当水不再流动时,隔离板两侧水位相同,即水面最高能达到位置是2。故答案为:B。11.【答案】C【知识点】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分析小球放入前后水面高度的变化对压强的影响即可。【解答】原来烧杯盛满水,放入小球后,水会溢出,但水面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选C。12.【答案】D【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把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根据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后,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由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解答】AB、由公式可知,倒置前后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小,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变小;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CD、接触面积变大,根据,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据题目中量杯的形状分析判断即可解决。【解答】 据图可知,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量杯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量杯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量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4.【答案】不能;受力面积;压强【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分析】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解答】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北极熊在冰层趴在冰面上,其压力大小依旧等于重力大小,所以不能减小对冰面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大小有关。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或者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北极熊趴在冰面上就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答案为:不能;受力面积;压强。15.【答案】(1)是(2)对地面的压强【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力是平衡的;(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1)两杆组成“7”字的形状,水平横杆没有在中间获得支撑,但横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是平衡的;(2)竖直的立杆的基部较为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16.【答案】1000;不会【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镇纸对纸的压力等于镇纸的重力,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求出“镇纸”对纸的压强;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解答。【解答】“镇纸”对纸的压力为:F=G=mg=300×10-3×10N/kg=3N,“镇纸”对纸的压强为:;在行笔的过程中,纸相对于“镇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由于“镇纸”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其他力,且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纸不会受到“镇纸”的摩擦力。故答案为:1000;不会。17.【答案】9:4;15【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知道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和高度之比,根据V=Sh求出体积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图甲中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 。 求出了A、B的密度之比、体积之比,利用m=ρV计算质量之比,再利用G=mg求重力之比;知道A的重力可求B的重力,甲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之和。【解答】A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B叠放在A上,B对A的压强则解得ρA∶ρB=9∶4又VA:VB=2:9,由m=ρV可得质量之比 mA:mB= 1:2,由G=mg可得重力之比:GA:GB=mAg:mBg=mA:mB=1:2,因为GA=5N,所以GB=10N,甲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FB=GA+GB=5N+10N=15N。18.【答案】=;<【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解析】【分析】 (1)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2)由图知V甲<V乙,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可得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进而得出A、B两点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2)由图知V甲<V乙,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pA下>pB下,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A+pA下,p乙=pB+pB下,所以A、B两点的压强关系:pA<pB。故答案为:=;<。19.【答案】海绵形变大小;压力;没有保持受力面积不变;①④【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易观察,用更易观察的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该方法称为转换法。(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bc两种实验的变量是压力大小,可得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由图可知,de中存在两个变量,所以得出了错误的观点。(4)bd的变量是受力面积,所以应选择应受力面积不同导致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的组别。【解答】(1)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用海绵形变大小来反映,海绵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这用到了转换法。(2)对比(b)、(c)两图知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d)、(e)两图实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这一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验中没有保持受力面积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4)通过实验(b)和(d)对比知道,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①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②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③用大木锤敲刀背来切冰冻硬肉,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④切蛋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①④利用了实验(b)和(d)的结论。20.【答案】(1)压强计(2)A;装置可能漏气(3)各个方向【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的仪器叫压强计;(2)选择橡皮膜时,应该选用受压后变形较大的,这样测量液体压强时精度较高;用手按压压强计的探头时,若U形管两侧的液面几何没有变化,说明软管漏气;(3)3、4、5、6四次实验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只是橡皮膜在水的朝向不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解答】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的仪器叫压强计;(2)选择橡皮膜时,应该选用受压后变形较大的,这样测量液体内部压强时精度较高,故选择A;用手按压压强计的探头时,若U形管两侧液面的几何没有变化,说明软管密封不好,需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3)3、4、5、6四次实验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只是橡皮膜在水的朝向不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通过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压强相同,由此可知,液面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1.【答案】(1)解: 空心砖的质量为1.5kg,则空心砖的重力为;(2)解:空心砖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15N;则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解:设空心砖的长宽高分别为、、,因为,压力不变,根据可知:①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有②联立①②,解得空心砖的体积为则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公式即可计算。(2)根据压力和面积,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可。(3)根据空心占比算出材料部分体积,再利用质量密度关系计算。(1)根据题意可知,空心砖的重力为(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设空心砖的长宽高分别为、、,因为压力不变,根据可知①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有②联立①②,解得空心砖的体积为则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为22.【答案】(1)椅子所受的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椅子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椅子重力和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5个轮子的受力面积之和,根据求出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答】(1)椅子所受的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椅子所受的重力G椅子=m椅子g=10kg×10N/kg=100N(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压力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