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科学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科学测量后,想对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进行测量。下述选项的尺子中不能用来测量科学教科书长和宽的是( )A.刻度不均匀的尺 B.比被测长度短的尺C.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尺 D.零刻线一端已磨损的尺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8升=2.8升×1000毫升=2800毫升B.C.2.4 米=2.4×1000=2400 毫米D.4.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下表是3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哪一种温度计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水银温度计 -39℃~357℃酒精温度计 -113.5℃~78.4℃煤油温度计 -30℃~150℃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6.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7.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36.5℃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A.36.5℃, 40℃ B.都是40℃C.39℃, 40℃ D.都是39℃8.自古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要测量台湾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 )A.用卷尺量,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B.用平直的刻度尺沿海岸线慢慢移动,读出数值C.用橡皮条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橡皮条的长度D.用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海岸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细丝线的长度9.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3厘米、26.09厘米、26.08厘米、26.04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26.064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26.08厘米10.“胜哥”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体积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 D.11.关于实验室安全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入实验室先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位置,并牢记于心B.实验时直接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C.实验中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D.实验完成后,不能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物质直接倒入水槽12. 在实验过程中,若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则应第一时间 ( )A.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用水浇灭火焰C.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D.快速用课本扇灭火焰13.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B.乙图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C.丙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D.丁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二、填空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 。(2)按图乙a→b→c方式操作,测得蜡块的体积为 ;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则测得蜡块的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5.下图为小科同学在做长度测量的实验。(1)图甲是小科使用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请你指出图中两点不足之处: ① , ② 。(2)图乙是小科测量细铜丝直径,请你帮助小科同学计算铜丝的直径为 cm。16.给下列各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 ;(2)一枚硬币厚度约2.1 ;17.如图所示为家用自来水表的表盘,其测量的物理量是 ,其读数为 。18.小科通过视频号“胜哥课程”了解了水银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所示,体温计中的 (填序号)与狭道的作用相同。若用该体温计直接测量36.8℃的体温,则其示数是 。19.科学研究中,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图甲和图乙为某同学测量时的图像,请正确读数:(1)甲图中该物体的长度为 。(2)图乙所示的温度为 。20.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容器的是 ,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21.桌子上有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一些水。我们该如何比较水的体积呢?(1)小江同学通过3个瓶子里的水位高低判断1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大,3号瓶中的水体积最小,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小滨用烧杯、记号笔比较出了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请你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比较方法 。22.暑期,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方案一】(1)如图甲所示,利用吸管、密封盖、小药瓶制得温度计后,先把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某一液体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利用刻度尺,在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时的温度刻度应标在液柱高度为 。实验序号 温度 液柱高1 0 50.02 2 51.03 50 75.04 100 100.0(2)制作完成后一些同学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要提高图甲中温度计的精确度,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写出一条即可)【方案二】(3)如图乙所示,小组同学将长度相等的铜铁双金属片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根据此现象,他们设计了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所示。请判断A是金属铜还是铁,理由是 。四、综合题23.“胜哥”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是他家里的温度计因为年久刻度模糊了,于是他决定自己来粗略地标定刻度 (假定当时为标准大气压):(1)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他首先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 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注为0℃,并标记为A点,然后把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面上端对应处标注100℃,并标记为B 点。(2)接着“胜哥”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则他用这支温度计来测量某杯水的温度时,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A 点12厘米,试计算该杯水的温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A、使用刻度尺时,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再观看物体是否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B、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C、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D、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要借助其它物体进行测量。【解答】A、测量物体长度,0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错误;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对齐,故C错误;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用不同部位测量长度时,测量结果不同,可知不能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解答】A、如果刻度不均匀,则测出物体的长度不准确,故A符合题意;B、若刻度尺的长度比物体短,可以进行分段测量,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C、测量物体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刻度尺,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尺可以测出教科书的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D、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时,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 A、“2.8升×1000毫升”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不正确;B、“1.3m2×10000”=13000m2≠13000cm2,故B不正确;C、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C不正确;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选择温度计时,要测量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解答】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8.3℃,低于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气温,所以不能使用水银或煤油温度计测量气温,酒精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低于-88.3℃,所以应携带的是酒精温度计。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常见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要根据各个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来进行判断。【解答】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A错误,不符合题意;B、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B错误,不符合题意;C、使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正确,符合题意;D、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判断。【解答】燃烧匙、蒸发皿和试管,都可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而烧杯不能直接加热,下面要放上石棉网,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7.【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缩口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解答】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6.5℃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9℃.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40℃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9℃,即显示病人的实际体温40℃.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C判断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8.【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化曲为直法:用无弹性的细棉线、细丝线等与曲线重合,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近似长度。比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海岸线等长度,就常用这种方法。【解答】 A、卷尺相对较硬,很难完全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无法准确测量出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错误。B、刻度尺是直的,而海岸线是弯曲的,不能很好地贴合海岸线,也就不能准确测量其长度,该选项误。C、橡皮条有弹性,在拉直过程中容易被拉伸,导致测量的长度比实际海岸线长度要长,测量结果不准确,该选项错误。D、无弹性的细丝线可以很好地与弯曲的海岸线重合,将其拉直后测量的长度就是海岸线的近似长度,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 D。9.【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31.38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则课本的长度为:。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V=Sh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量筒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根据V=Sh可知,当金属块进入水中的体积相同时,甲水面的升高量大于乙水面的升高量。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后,水面的高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在实验室中的操作规范及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解答。【解答】A.进入实验室先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位置,并牢记于心,以防发生危险时能及时处理,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实验室中,不能直接试嗅,以防中毒;也不能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以防发生危险,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实验中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防发生触电,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实验完成后,不能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物质直接倒入水槽,以防造成水体污染,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当不小心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因为在实验初期,火灾还处于较小规模,实验室通常有简单的灭火设备可以自行处理。如果火势较小就拨打火警电话,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火势可能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扑灭了。B:不能用水浇灭火焰。因为酒精灯中的酒精是有机溶剂,且密度比水小。如果用水浇,酒精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而且随着水的流动,酒精会扩散,火势会蔓延,导致更严重的后果。C:用湿抹布盖灭火焰是正确的做法。湿抹布可以隔绝空气,而燃烧需要氧气,当隔绝了氧气后,火焰就会熄灭。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扑灭酒精灯打翻后的火焰,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灭火方式。D:用课本扇灭火焰是非常危险的做法。扇动会增加空气的流动,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使火势更旺,会导致火焰蔓延,引发更严重的火灾事故。故答案为: C。13.【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A. 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用先采用紧急处理,涂上药品后再用纱布包扎,不符合题意;B. 乙图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会污染水体,需处理后排放,不符合题意;C. 丙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使酒精隔离氧气熄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解答】根据化学实验时的一些紧急处理方法及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14.【答案】(1)-23℃(2)20cm3;偏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应先观察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还是以下,再结合分度值进行读数。(2)蜡块的体积=c中物体的总体积-b中物体的总体积。【解答】(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往上刻度越低,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为-23℃。(2)b中体积为30mL,c中体积为50mL,所以蜡块的体积为V=50mL-30mL=20 mL=20cm3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将蜡块上方物体提出水面时,会带出部分水,所以会导致测量蜡块的体积将偏大。(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往上刻度越低,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为-23℃。(2)[1]b中体积为30mL,c中体积为50mL,所以蜡块的体积为V=50mL-30mL=20 mL=20cm3[2]若操作b与c顺序对调,将蜡块上方物体提出水面时,会带出部分水,所以会导致测量蜡块的体积将偏大。15.【答案】(1)0.1cm或1mm;物体左侧没有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线相垂直(2)【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相垂直,不能斜视。(2)读数铜丝圈的总长度,再除以圈数,即可求得铜丝的直径。【解答】(1)由图可知,刻度尺最近距离的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0.1cm,所以该刻度尺的刻度尺为0.1cm,或表示为1mm。由图可知,甲中物体左侧没有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且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线相垂直。16.【答案】(1)毫升(mL)(2)毫米(m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生活常识结合常见的体积单位以及长度单位进行解答。【解答】(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2)一枚硬币厚度约2.1mm。17.【答案】体积;242.44 m3【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上物理量的单位确定水表测量的物理量;(2)将每个表盘上指针对的数字×下面的倍数,最后将所有数值相加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上面的单位m3是体积单位,因此测量的是水的体积。(2)根据图片可知,水表的读数为:0×1000+2×100+4×10+2×1+4×0.1+4×0.01=242.44(m3)。18.【答案】②;37.8℃【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表的特殊构造,在玻璃泡和细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表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就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表离开人体后还能继续显示人的体温度。【解答】小科通过视频号“胜哥课程”了解了水银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体温计中的②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图中体温计读数为 37.8℃。19.【答案】(1)2.20cm(2)-23℃【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根据刻度线的位置读数;(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解答】(1)如图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的读数为2.2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20cm;(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下,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23℃。(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故木块长度为2.20cm。(2)由零刻度位置可知此时温度为零下,从上往下读数,温度计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3℃。20.【答案】⑤;③;①④;②【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玻璃棒具有多种作用,在过滤操作中具有引流的作用;在蒸发的操作中具有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的作用;在溶解的过程中,具有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解答】 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⑤(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容器的是③,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①和④,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的是②;故答案为:⑤、③、①④、②21.【答案】(1)小江判断不合理,因为三个瓶子的底面积不同,无法通过比较液体深度来比较体积。(2)利用烧杯和记号笔能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操作步骤:第一步:先将一号瓶中的水倒入空烧杯,待液面稳定后,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液面的高度,再将水全部倒回1号瓶;第二步:将二号、三号瓶中的水依次分别倒入空烧杯,重复上述步骤,做好标记。比较方法:通过比较3次空烧杯上标记的液面高度来比较水的体积大小,标记的位置越高,该瓶中水的体积越多。【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对于液体来说,其体积大小取决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等因素 。(2)比较液体体积的原理:在比较不同容器中液体体积大小时,不能仅依据液面高度判断,因为容器的底面积等因素也会影响液体体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将不同容器中的液体转化到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解答】(1)小江判断不合理,因为三个瓶子的底面积不同,无法通过比较液体深度来比较体积。(2)利用烧杯和记号笔能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操作步骤:第一步:先将一号瓶中的水倒入空烧杯,待液面稳定后,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液面的高度,再将水全部倒回1号瓶;第二步:将二号、三号瓶中的水依次分别倒入空烧杯,重复上述步骤,做好标记。比较方法:通过比较3次空烧杯上标记的液面高度来比较水的体积大小,标记的位置越高,该瓶中水的体积越多。(1)小江判断不合理,因为三个瓶子的底面积不同,无法通过比较液体深度来比较体积。(2)利用烧杯和记号笔能比较3个瓶子中水的体积大小。操作步骤:第一步:先将一号瓶中的水倒入空烧杯,待液面稳定后,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液面的高度,再将水全部倒回1号瓶;第二步:将二号、三号瓶中的水依次分别倒入空烧杯,重复上述步骤,做好标记。比较方法:通过比较3次空烧杯上标记的液面高度来比较水的体积大小,标记的位置越高,该瓶中水的体积越多。22.【答案】(1)60.0(2)用更大的药瓶、更细的吸管、随温度变化体积变化更明显的液体(3)铜;受热时,铜的体积变化大【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液体温度计玻璃泡越大,毛细管越细,精确度越高;先求出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然后确定20℃位置比0℃位置长度高出多少毫米,最后加上0℃对应的长度即为20℃时对应的刻度位置;(2)由图甲判断铜和铁谁的体积变化大,从而得出A是金属铜还是铁。【解答】(1)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20℃比0℃高出20℃,则2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2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h=10.0mm+50.0mm=60.0mm(2)要提高图甲中温度计的精确度,即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更明显,可以采用用更大的药瓶、更细的吸管或随温度变化体积变化更明显的液体。(3)由图乙可知,受热时,铜的体积变化大,即铜受热时膨胀的更厉害,故高温时,金属温度计的指针向铁这一侧弯曲,故A是金属铜。(1)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20℃比0℃高出20℃,则2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2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h=10.0mm+50.0mm=60.0mm(2)要提高图甲中温度计的精确度,即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更明显,可以采用用更大的药瓶、更细的吸管或随温度变化体积变化更明显的液体。(3)由图乙可知,受热时,铜的体积变化大,即铜受热时膨胀的更厉害,故高温时,金属温度计的指针向铁这一侧弯曲,故A是金属铜。23.【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2)100℃×12cm/20cm=6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 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解答】(1)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由于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胜哥”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记温度0摄氏度,标记为A点。(2) 接着“胜哥”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 ,则每厘米表示温度为5 ℃ ,故这杯水温度为 100℃×12cm/20cm=6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