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微专题1 经济传导类试题解题通法 练习(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频微专题1 经济传导类试题解题通法 练习(含解析)-《巅峰突破》2026版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频微专题1 经济传导类试题解题通法
满分46分,限时3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提出,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募集资金专门用于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关于该政策的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增加绿色商品供给→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降碳减排
②增加绿色资金供给→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化解资源错配→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③扩大央企绿色投资→增加央企绿色研发投入→促进绿色技术应用→推动降碳减排
④丰富绿色债券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流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面有关漫画《新农人》(作者:商海春)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推导过程合理的是(  )
①做好高学历人才引进→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②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激活农村巨大内需潜力
③创新思维拓宽农业边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④为农村发展带来新技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运行,我国创新宏观调控,通过减税降费充分发挥了税收的调控性、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不断突破供给侧堵点,有效维护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该机制的作用路径是(  )
①实行减税降费 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积极性增强 ③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创新 ④支持小微企业纾困 ⑤打通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微循环 ⑥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
A.①→③→②→⑥   B.①→④→③→⑥   
C.①→④→⑤→⑥   D.①→⑤→④→⑥
4.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2023年,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 923场,会展经济已成为市场消费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为充分发挥会展经济对消费需求的引擎作用,以下举措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打造高品质会展→吸引国内外客商→促成贸易合作,激发消费热情
②制定和完善相关行政性法规→保护参展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参展企业的投资预期和信心
③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会展产品的质量→把会展人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增量
④智能化技术赋能会展经济→高效信息管理覆盖全流程→实现供需信息精准匹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我国医保多项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809.19亿元;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实现医保用药范围全国基本统一;国家集中采购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关于医保改革,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
②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③统一医保用药范围→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
④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启新一轮关税调整,对部分抗癌药、罕见病药的药品和原料等实施零关税;对氯化锂、低砷萤石等国内短缺的资源、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降低关税……对于此次关税调整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弥补供应链短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②创新贸易发展机制→培育合作新优势→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③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增加进口商品数量→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④加强国际分工协作→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场发力,春节旅游“红红火火”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龙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场火爆的消费盛宴,年俗游、博物馆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种旅游方式不断涌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带给游客多维度的旅游体验。据统计,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 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国内旅游市场在供求的良性循环中回暖,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动力。
材料二 政策给力,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互免签证是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签署协议,只要本方公民持有效护照便可在对方国家或地区享有一定期限的免签证停留。从2023年开始,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迈入“免签时代”。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有力促进了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内火爆的旅游市场是如何助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对国际政治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8.当前,由于诸多因素制约,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一些堵点,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某校部分同学搜集相关资料,就“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究。
【新闻背景】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内容,其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量→利率投资→国民收入,即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最终导致国民收入发生变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应如何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12分)
答案全解全析
高频微专题1 经济传导类试题解题通法
1.D 2.B 3.C 4.B 5.C 6.A
1.D 
③④传导正确。
2.B 漫画解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式武器”,而操作这些新农具的正是新一代年轻大学生。
①√ 引进高学历人才有利于加强农村人才建设,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② 材料并未涉及“市场化”配置农村要素
③ “拓宽农业边界”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无必然因果联系
④√ 使用植保无人机等新技术,有利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3.C 我们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而不是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创新,③错误,A、B排除。减税降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推动小微企业持续发展,打通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微循环,从而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C符合题意。实行减税降费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才能打通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微循环,⑤→④的传导顺序颠倒,D排除。
4.B 传导类选择题可先看首尾。尾项应落脚在对消费需求的引擎作用上,②强调投资预期和信心,故先排除②。①传导正确。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与提升会展产品的质量无必然因果关系,③传导错误。智能化技术赋能会展经济,促进高效信息管理覆盖全流程,有利于实现供需信息精准匹配,带动市场消费,④传导正确。
5.C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最直接的效用是逐渐打破社保福利的地域壁垒,促进医疗资源在全国优化配置,并不会直接带来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①传导错误。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能够提高创新药的可及性,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②传导正确。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商业保险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③传导错误。药品集中采购,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从而降低居民医疗负担,使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④传导正确。
6.A 我国关税调整与“创新贸易发展机制”无关,②排除。①③推导正确。
7.(1)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多种旅游方式为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释放了巨大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回升注入了发展动能。②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供给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③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④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每点2分)
(2)对国际政治的积极影响: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应对威胁与挑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对国际经济的积极影响: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畅通人员往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贸合作,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解析 (1)本问要求分析“国内火爆的旅游市场是如何助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要先从材料中找出旅游市场火爆的表现,再链接教材知识,分析其对经济回升向好的作用,落脚点在作用上(注意)。
国内火爆的旅游市场 教材知识链接 对经济回升向好的作用
旅游市场火爆,各种旅游方式不断涌现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多种旅游方式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释放消费潜力,注入发展动能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高质量供给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增长 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内需
国内旅游市场在供求的良性循环中回暖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2)本问是意义影响类试题,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对国际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对国际经济的积极影响(点拨)。对国际政治的积极影响主要涉及“世界多极化”相关知识,对国际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涉及“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材料中直接关联答案的信息较少,所以学生应运用所学,多维度阐述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国际政治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作答;对国际经济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畅通人员往来、拉动经济增长、加强经贸合作等角度展开。
8.①政府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利用货币政策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由货币市场决定利率的机制,降低融资成本。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激发投资主体的投资活力。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优化投资方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2分)
解析 本题为措施类试题,需要调用市场调节的优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材料信息 链接知识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一些堵点,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通法
  高考对《经济与社会》模块中传导类试题(也称过程分析类试题,既包括作用、意义类试题,也包括要讲明原因的措施类试题等)考查的频率较高。此类试题突出对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的考查。
1.传导类选择题和传导类非选择题,是一类试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1)传导类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①解答此类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尾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当较复杂的传导类选择题无法用“首尾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掐头去尾看中间”进行解答。
②正反推导法:由一种经济现象推导出相应的经济现象,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前后逻辑联系成立。可以正向推导,即A→B→C→D,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经济现象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那么推导就是错误的。也可以反向推导,即D→C→B→A,任意两个相邻的经济现象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就是一种错误的逻辑结构。
③逻辑发散:逻辑推理一般考查一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措施所产生的多种影响,所以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进行由因导果的发散思考,即由A→B1、B2、B3等;也可以进行由果溯因的发散思考,即产生B这一经济现象的因素有A1、A2、A3等。
(2)传导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将演绎发散思维和归纳聚合思维相结合。
①首尾限定型的解题思路:
  注:A1、A2、A3是A能够提供的条件,D1、D2、D3是D的达成条件或具体表现。
②首尾孤单型的解题思路:
2.经济传导类试题,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
(1)根据不同主体分析,常见主体有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国家等。
(2)从不同角度分析,如市场(价格、供给、需求、投资等)、政策、科技、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经济体系、区域协调、经济全球化等。
(3)回归教材分析,将材料和设问与教材知识一一对照,筛选相关知识,如两个“新”(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等。
(4)结合时政分析。
(5)要遵循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