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姓名 班级 考号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第二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三)满分34分,限时20分钟考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考点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考点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称为“新社会的本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也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科学社会主义②只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能实现国家富强③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④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生机活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振兴等问题都是围绕着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来开展的。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②我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已发生变化③发展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其他矛盾都会得到解决④要依靠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来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这是因为( )①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是改革的根本动力②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④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征程,风险挑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这就需要我们( )①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②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③一以贯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④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这启示我们( )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以减少探索成本③选择与本国国情和历史条件相符合的发展道路④立足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这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 )①“青”心向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人生价值导向②“青”肝沥胆,厚植爱国情怀,引领时代前进发展方向③“青”学苦练,凝聚奋进伟力,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实践④“青”正廉洁,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 )①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处常常引用诗词、古语、格言等,话语精辟,意味深长。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相一致的是( )①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②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10分)9.近年来,四川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于2022年创新推出“同运动·一家亲”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教育厅、财政厅、省体育局及各市(州)共同努力,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多方向发力、“全面+分众”多层次推进、“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方式,在全省10 000多所中小学校、50多所高校、1 00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10 000多个村寨,一体推进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锅庄舞等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00多万名各族群众积极参加。活动模式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实现了56个民族全覆盖,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同运动·一家亲”活动是各族人民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分析“同运动·一家亲”活动对各族人民共筑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10分)答案全解全析1.B 2.C 3.D 4.A 5.B 6.B 7.B 8.C1.B “只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能实现国家富强”说法太绝对,②错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称为“新社会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③错误。①④正确切题。2.C 3.D (更正)是改革的根本动力,①错误。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强调坚持人民至上,③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因,③④正确。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坚持人民至上的要求,而不是原因,②不合题意。4.A 5.B 立足(更正),④错误。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6.B 代前进发展方向,的建设,④错误。①③正确切题。易混辨析“四个伟大”伟大斗争 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起决定性作用)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B (更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②错误。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错误。①③正确切题。8.C原文 译文 分析 结论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不懒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师 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与“全面从严治党”无关 ①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谋划时考虑符合道义的就一定能够实现,做事时注重顺从民意的就一定能够成功 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相一致 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 引申为国家之间要寻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体现了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 强调要不忘本来,与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无关 ④ 9.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1分)①活动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自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及各市(州)共同努力,在全省众多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和村寨开展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这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进而为人民幸福创造条件。(3分)②活动表明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00多万名各族群众积极参加,实现了56个民族全覆盖,充分说明中国梦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③活动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将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3分)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同运动·一家亲”活动对各族人民共筑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其潜在知识指向是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学生作答时要注意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自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及各市(州)共同努力,在全省众多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和村寨开展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可链接中国梦的本质等。关键信息②: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00多万名各族群众积极参加,实现了56个民族全覆盖→可链接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等等。关键信息③:四川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可联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国梦的意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