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姓名 班级 考号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第二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二)满分32分,限时20分钟考点1 伟大的改革开放 考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历程”,需要围绕主题制作展板。下列展板内容可以采用的有( )①民众期盼,顺应时势开启新时期——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②乡土星火,喜获丰收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特区先行,深圳对外开窗口——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送“春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将之形象地概括为“小康之家”。如今,我国已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③小康社会理论在强国新征程中不再具有指导意义④小康社会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回顾过去,我们感叹(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③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改革问题,例如:时间 会议 中心议题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改革( )①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②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③始终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重点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邓小平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②都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③都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④都立足时代前沿,都是与时俱进的理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好比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哪里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②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③民族特色:根植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④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三十载北斗追梦,看今朝领航苍穹。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2024年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③坚定理论自信,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展现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8分)9.“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环顾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放眼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是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了更成熟更定型的国家制度、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必将极大激发“中国之制”新优势,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为题撰写一篇短评。(8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全解全析1.A 2.A 3.D 4.D 5.A 6.C 7.B 8.A1.A ①反映的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反映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①②入选。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是1980年,③前后不对应,排除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④错误。2.A 小康社会理论在强国新征程中(更正)具有指导意义,③错误。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④错误。3.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排除。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途径,并没有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②错误。③④正确。4.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错误。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③错误。5.A 本题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内容,考查我国改革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从1978年到2024年,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对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体现了我国的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①正确。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改革问题,说明我国的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②正确。由表格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改革并非始终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重点,③错误。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④错误。6.C 共同点(题眼)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不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① 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理论不符合这一点 ③ 二者都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都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理论 ②④√7.B 易混易错(1)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本质上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有指导和提升作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8.A ③错:坚定(更正)自信,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展现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④错:坚定(更正)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9.示例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之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治”是指通过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些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之治”的生动诠释和有力证明。只要我们继续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8分)知识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内容 根本领导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重要制度 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地位、 意义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能够持续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