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4机械效率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可以省距离。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与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相同吗 问 题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实验步骤:①图甲,将钩码缓慢地提升高度,所做的功为:W1=Gh。将数据填入表格。②图乙,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功为:W2=FS。甲乙一、有用功和额外功做功方式 拉力 高度h/m 拉力距离 拉力做功直接提升2个钩码 2 0.1 0.1用动滑轮提升2个钩码 1.2 0.1 0.20.20.24实验结论:两次钩码被提升相同的高度,但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做的功要多。动滑轮会省力,但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及滑轮与细绳的摩擦使用机械不省功,还需要多做额外功。1.有用功 :是为了实现目的而做的功。用W有表示。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克服机械自身(如动滑轮、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等而做的功。用W额表示。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W总= W有+W额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你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就是有用功想想议议水桶从井中提水,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符号:η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没有单位。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机械效率通用百分数表示。二、 机械效率例题 起重机把质量为0.5 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 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 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g取10 N/kg。实验步骤:1.测出钩码重力G,并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2.匀速竖直缓慢拉动,测出拉力F,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 4.改变钩码数量,多次实验。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演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钩码重G/N 钩码升高h/m 拉力F/N 拉力移动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123结论: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F1 0.1 0.5 0.3 0.1 0.15 66.7%1.5 0.1 0.7 0.3 0.15 0.21 71.4%2 0.1 0.8 0.3 0.2 0.24 83.3%滑轮或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摩擦力斜面的机械效率其中G为物体的重力,h为斜面的高度,L为斜面的长度。f 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关于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几点说明:1.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以不测量 s 和 h;2.若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只计动滑轮重力时:即:η=G+G动GGhFs=η= GhFnh=GFn即:η=GFnη= GFn=G+G动GF=G+G动n与滑轮组绕线方式无关1. 增大物重2. 减少动滑轮重3. 减小摩擦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额外功: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总 = W有 + W额公式: 总小于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如图,用滑轮组将一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2m,所用拉力 F=100N,若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3202.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C2.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将重为3.9 N的物块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物块所受拉力为_________N,已知斜面的高为2 m,长为4 m,则拉力做功为_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3.若用图乙所示装置匀速提升该重物上升0.5 m,当其机械效率与斜面相同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_______N,该过程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J。2.610.475%1.730.6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