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轴对称章末小结课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五章 轴对称章末小结课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八上数学 RJ
章末小结
第十五章 轴对称
生活中的轴对称
作对称轴
轴对称
画轴对称的图形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本章知识结构图
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_____,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________.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作________.
2. 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__________,也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互相重合
对称轴
对称点
重合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图示
区别 对象
意义
对称轴的数量
对称轴的位置
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
一个形状特殊的图形.
两个图形之间的
位置关系.
一条或多条.
只有一条.
一定经过这个图形上的一些点.
可能不经过这两个图形上的任一点.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图示
联系 (1)都能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互相重合;
(2)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_______;
(2)无论是轴对称图形,还是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连接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__.
全等
垂直平分
1. 定义:经过线段______并且______于这条线段的______,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
3. 判定:与线段两个端点__________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中点
垂直
直线
相等
距离相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1. 互逆命题:两个命题的题设、结论正好______.如果把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作它的________.
2.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________,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作_____________,其中一个定理叫作另一个定理的____________.
相反
逆命题
真命题
注意: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互逆定理
逆定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
A
B
作法:
(1) 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C,D 两点;
(2) 作直线 CD.
CD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C
D
中点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作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图形中的任意一对________后连接,作出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该直线即为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点
垂直平分线
A
B
C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作法:
(1)以点 C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 AB 于点 D 和点 E;
(2)分别以点 D 和点 E 为圆心,大于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F;
(3)作直线 CF.直线 CF即为所求作的垂线.
E
D
F
画轴对称的图形: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_______,按顺序连接这些_______,就可以得到与原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
对称点
对称点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
x –y
–x 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
1. 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 ____及______________重合(简写成 “__________”).
2. 判定方法:
有__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法).
有__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底角
等边对等角
中线
三线合一

顶角平分线
两个角相等
等角对等边
两边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 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_____,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______.
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______、 ____及所对角的_________重合.
相等
60°
2. 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法).
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_________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
一个角是60°
三边都相等
中线

平分线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______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0°
一半
1.下列体育比赛项目的图标中,其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B
2. 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比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多2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 )
A.30° B.40°
C.50° D.60°
B
3.如图,在△ABC中,∠C=4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边AC于点D,连接BD,则∠ADB的度数为( )
A.40° B.50°
C.80° D.100
C
4.如图,在△ABC中,∠ABC=90°,∠BAC=60°,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连接B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B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D于点M,交BC于点E,连接DE,则S△BDE:S△CDE等于( )
A.1:2 B.2:3
C.2:5 D.3:8
A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点坐标分别为A(-2,1),B(-1,3), C(-4,4).先作△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再把△A1B1C1平移后得到△A2B2C2;若B2(2,1),则点A2的坐标为
( )
A.(1,5) B.(1,3)
C.(5,3) D.(5,5)
B
A1
C1
B1
A2
C2
B2
6.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已知∠α=60°,点B, C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 cm,3 cm,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
2 cm
△ABC是等边三角形
7.如图,在△ABC中,AB=AC=8,∠ABC=15°,则△ABC的面积为____·
16
D
8.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1,D,E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 DE 折叠,使点 A 落在点 A′ 处,且点 A′ 在△ABC 的外部,则阴影部分的图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
3
解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AD = A′D,AE = A′E,
∴ 阴影部分的图形的周长之和为
BD + A′D + BC + A′E + CE
= BD + AD + BC + AE + CE
= AB + BC + AC = 1 + 1 + 1 = 3.
9. 如图,在△ABC 中,AB 和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 于点 D,E,且点 D 在点 E 的左侧. 若BC = 6,则△ADE 的周长是 .
6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与已知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l
l
l
11.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1)如图1,线段AN与线段BM交于点O,求∠AOM的度数;
解:(1)∵△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AC=CM,CN=CB,∠ACM=∠BCN=60°,
∴∠ACM+∠MCN=∠BCN+∠MCN,
即∠ACN=∠BCM.
在△ACN和△MCB中,,
11.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1)如图1,线段AN与线段BM交于点O,求∠AOM的度数;
∴△ACN≌△MCB.
∴∠ANC=∠MBC.
∴∠AOM =∠CAN+∠MBC
=∠CAN+∠ANC
=∠BCN
=60°.
11.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AN与MC交于点E,BM与CN交于点F,连接EF,探究△C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CEF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
由(1)知△ACN≌△MCB,
∴∠CAE=∠CMF.
∵∠MCF=180-∠ACM-∠BCN=60°,
∴∠ACE=∠MCF.
11.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ACM与△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AN与MC交于点E,BM与CN交于点F,连接EF,探究△C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在△ACE和△MCF中,
∴△ACE≌△MCF.
∴CE=CF.
∵∠MCF=60°.
∴△CEF是等边三角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