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名同学在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时乙对甲也施加了一个力,只是这个力小于60N
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甲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列四个图中,物体都只受到如图所示的力的作用。此时可能正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4.如图所示,物块A重20N,用50N的水平压力F将它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当物块静止后将压力F撤去,物块沿墙面下滑时,物块与墙面间的摩擦力(  )
A. 大于20N B. 小于20N C. 等于20N D. 等于0
5.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若绳子突然断裂,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立即下落 B. 停顿片刻后下落
C. 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下落 D. 不能确定
6.取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1块、2块、3块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块的长度约为砖块厚度的4倍,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7.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明用隔板将一个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小明在洗水果时发现丢入水中的苹果,在全部浸没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浮力变大
C.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苹果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在水面漂浮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盆景的一个简易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使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中水不会持续流出,是因为()
A. 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 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的压强与气压之和
C. 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D. 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10.隔板从中间将容器隔开,两边分别装有盐水、淡水(),甲、乙实心球体积相同,若甲、乙所受的重力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如下表,则两球静止在液体中时的情形可能是(  )
实心球 实心球所受的重力/ N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N
甲 6 6
乙 6 6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1.2024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女双决赛中,陈清晨和贾一凡组合夺得金牌。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用球拍击打羽毛球时,羽毛球高速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羽毛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12.一密闭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车上,玻璃管中装有水,管中留有一个小气泡。如图甲所示,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 运动;如图乙所示,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气泡向 运动。(两空均选填“左”或“右”)
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物体在1s处于 (“静止”、“加速”、“匀速”)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4.底面积为0.2m2、质量为40kg的铁块正放在面积为400cm2的水平桌面上,铁块的重力是 N,对桌面的压强是 Pa。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后,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 kg)。
15.如图所示,相同的容器甲和乙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等,则液体的密度 ;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的压强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所示,A、B两管上端开口底部相通,它们构成的是一个 。当用一根细管对着B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B管中的液面在 的作用下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7.小明设计了两个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一:
研究对象是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实验步骤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在4个步骤中的示数分别为、、、。
(1)按图甲中的顺序测出的排出水的重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图甲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3)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时(均用图中测力计示数表示),说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4)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 (填字母)。
A.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合金块未全部浸入水中
C.合金块浸入水中过深(不碰到容器底)
(5)该实验中小明用了图乙中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前有A、B两个合金块(A.、 B.、)可供选择。
他应选 。原因是 。
实验二:
小明继续用密度小于水的物块C来研究,他设计了如下步骤。
A.用天平测量物块C的质量m。
B.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C.将物块C放入量筒中,当其漂浮时,记录量筒此时的读数。
当 (利用题中所测及常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成立时,说明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阿基米德原理也是成立的。
18.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 ,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 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 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9.在某海域装满货物的密封集装箱意外落入水中。已知货箱重100t,体积为40m3,沉入60m深的海底(未陷入),利用如图所示的打捞船进行打捞。(=1.1×103kg/m3,g=10N/kg)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未打捞集装箱时,集装箱底部受到海水多大的压强?
(2)集装箱沉没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集装箱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未露出水面),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N连接,图1中所示为弹簧原长的状态,水平地面为粗糙表面,把N沿水平地面压缩弹簧,直至N的位置标记线到达A点(本题中N的位置,均指N的位置标记线所对的位置),静止释放N,运动到最远点B点后,返回通过C点。

(1)在图2方框内以点代N,画出N由B点返回通过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2)N在A点静止释放,先后两次通过C点时,N受到弹簧弹力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3)若把水平面换作光滑无摩擦表面,N运动到最右端速度为零时,弹簧与其连接恰好断开,则物体N将 。
①保持静止状态 ②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③被弹簧拉动向左运动 ④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1.【答案】
【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故A错误;
D.甲乙都受到推力作用,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因此都向后退,故B错误;
C.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都不再受到推力作用,故C错误;
D.甲后退,是因为甲推乙时,甲也受到乙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
【解析】A.两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可能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两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只受到向右的2N的力的作用,合力不为0,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小球静止在杆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且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
【解析】物块沿墙面下滑时,如果物体受摩擦力,则摩擦力类型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撤去压力F后,由于物体和墙面间不存在压力,故物体和墙面间不会产生摩擦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为0,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
【解析】一氢气球下面用细绳吊着一物体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裂,物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同时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使得它最终会落回地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解析】根据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柱形固体的压强关系
由于
所以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
【解析】A.两边装的都是水,右侧的水到达橡皮膜的深度大一些,所以右侧的压强大些,故橡皮膜应该左凸,而图中橡皮膜不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水的密度大,所以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水的压强比酒精的压强大,故橡皮膜应该右凸,故B符合题意;
C.两边装的都是水,且深度相同,所以橡皮膜不形变,而图中橡皮膜向右凸,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的密度大,所以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水的压强比酒精的压强大,故橡皮膜应该右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
【解析】A.根据 可知,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h变大,故苹果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全部浸没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都不变,故苹果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受非平衡力,故苹果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
D.在水面漂浮时,苹果受到重力和浮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解析】解: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随着盆中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如此反复。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10.【答案】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G甲=6N,G乙=6N,G排甲=6N,G排乙=6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甲、乙实心球受到的浮力F浮甲=6N,F浮乙=6N,甲球排开盐水的体积小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甲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乙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乙球在淡水中悬浮,甲球漂浮在盐水水面上,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解析】[1]运动员用球拍击打羽毛球时,羽毛球受到了球拍对它的力的作用,羽毛球高速飞出,即羽毛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羽毛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12.【答案】
【解析】[1][2]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由于气泡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因此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的运动状态比水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因此气泡会向右运动;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碰到障碍物时,由于水的质量大于气泡的质量,水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会继续向右运动,相对于水来说,气泡会向左运动。
13.【答案】
【解析】[1][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水平的拉力F与摩擦力f作用,由图丙知,物体在t=1s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乙知,在t=1s时物体受的拉力F=3N,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f=F=3N
[3][4]由丙图知,在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乙图知此时拉力 ,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为
由图乙可知,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为7N,此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因此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
14.【答案】
【解析】[1]质量为40kg的铁块受到的重力为
[2]因铁块底面积0.2m2=2000cm2大于桌面积,则铁块的受力面积为400cm2,则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23]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不变,由 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15.【答案】
【解析】[1]由图可知, ,且两个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由 可得, 。
[2]容器是规则形状,根据 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 可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大小相同;因为A、B是距容器底部相同距离的两点,所以由 可知,A、B两点下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由 可知,A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即 。
16.【答案】
【解析】】[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A、B两管上端开口底部相通,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
[2][3]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当用一根细管对着B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B管口上方气压减小,小于A管口上方气压,B管中的液面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上升。
17.【答案】
【解析】(1)按甲中的顺序测出的排出水的重力,水桶中有水残留,所测的桶的质量偏大,排出水的重力将偏小。
(2)为了准确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合理顺序可以是先测量物体重力(即④步骤或①步骤放在前面),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②步骤),接着收集排开的水,最后测量桶和水的总重力(即③步骤),所以甲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④①②③(或①④②③)。
(3)[1][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即
(4)A.溢水杯内未盛满水,会导致排出水的体积不准确,从而影响验证结果,故A符合题意;
B.合金块未全部浸入水中,不会影响验证结果,因为实验中测量的是浮力,只要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浮力就会存在,故 B不符合题意;
C.合金块浸入水中过深(不碰到容器底),不会影响验证结果,因为只要物体不碰到容器底,就不会影响浮力的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1][2]A合金块体积
B合金块体积
金属块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则A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由于使用乙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A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小于测力计的分度值,不能准确测出A受到的浮力;B金属块的受到的浮力大于测力计的分度值,测量准确,故他应该选择B金属块。
[3]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将物块 C放入量筒中,当其漂浮时,记录水面此时体积V2,故物块 C排开水的体积 ,物块 C漂浮,则F浮=G=m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因此,当 成立时,说明物体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阿基米德原理也是成立的。
18.【答案】
【解析】(1)[1][2]拉力的单位是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cm,则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①[3]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
11.50cm-8.50cm=3.00cm
②[4][5]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为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④[6]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⑤[7]图线b的k值为
大于原来图线a的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9.【答案】
【解析】详细答案及解析过程见答案
20.【答案】
【解析】(1)[1]由B点返回通过C点,物体N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A点时速度变为0,则在C点时N仍具有向左的速度,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对N具有水平向右的弹力,故受力分析如图:

(2)[2]C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N的力均为弹力,故弹力的方向不变。
(3)[3]把水平面换作光滑无摩擦表面,N运动到最右端速度为零时,弹簧与其连接恰好断开,根据惯性定律可知物体将静止不动,故①符合题意,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