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宁夏银川市北塔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10℃ B. 教室空调的电流可以达到5AC. 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为400W D.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V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乡村里炊烟袅袅升起B. 腌制鸭蛋时将蛋泡在盐水中,几天后蛋变咸了C. 风起时花粉在花朵间传播D. 冬天里雪花漫天飞舞3.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C. 搓手使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D.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很多,故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5.轿车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汽油逐渐减少,剩余汽油的热值、密度变化情况为( )A. 热值不变,密度不变 B. 热值不变,密度变小C. 热值变小,密度不变 D. 热值变小,密度变小6.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 )A. 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 B. 导线的绝热皮隔热C.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 D. 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灯L正常发光,则断开开关S2时(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的实际功率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仍然正常发光 D.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的总功率变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B. 验电器是利用异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来工作的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9.下列图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 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B. 用火给水壶里的水加热C. 锯木头锯子发烫D. 压缩空气引火10.甲、乙、丙三个小球,若甲与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则丙球( )A. 一定不带电 B. 不带电或带正电 C. 一定带负电 D. 不能带正电11.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B. 用手指碰触插座的插孔C.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D. 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12.智能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频繁使用会导致它的电能消耗得很快,当手机“电量”所剩无几时,通常可以将其设置成“省电模式”来延长使用时间,这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 )A. 降低散热能力 B. 减小总功率 C. 增大电池电压 D. 增大电流13.如图所示,把标有“12V12W ”的灯L1和“12V6W ”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A. 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B.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C. 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D. 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14.下列连接方法中(电源电压U都相等),闭合开关后,虚线框里电阻丝的电功率最小的是( )A. B.C. D.15.取一个橙子,把钢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B. 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C. 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3VD. 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16.在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所示,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相当于开关闭合,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下列四个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17.图甲所示是一款雾霾浓度检测仪,其检测原理如图乙所示,R0是定值电阻,传感器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雾霾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理由:______18.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刮痧和艾灸。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会感觉到热,这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艾灸时用艾条熏烤患者的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19.电暖器接入电路时需用三孔插座,将其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将它的金属外壳与______相连,它与其他家用电器间的连接方式为______。在一个示数为的电能表后面,只将一个“220V800W”的电暖器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5h,电暖器消耗电能______kW h,此时电能表示数变为______。20.如图所示,闭合S,灯泡L正常发光;再闭合S1,灯泡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流表读数______;电路消耗的总功率______。(以上二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21.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插座单独使用。22.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2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1)实验中,必须取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阻丝;(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3)表中是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可知,液体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吸热能力较强;(4)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或______的关系。液体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甲 150 20 3 45乙 150 20 3 6824.小明利用4节新干电池,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1)小明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检查时发现电路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2)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3)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4)小明将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10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后,直接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V,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原来基础上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再次达到4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5)当小明将50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6)完成实验探究后,小明得出结论:______;(7)小彬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但大家都认为他的想法不可行,理由是______。25.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所连接的部分电路。(1)请你帮他用导线将图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是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随后再闭合开关键,发现电流表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A.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定值电阻R被断路D.电路中电流超过了电表量程(2)问题解决后,闭合开关,左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且不变,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3V,其原因可能是______;(3)问题解决后,闭合开关,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A,则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Ω;(4)小明立即把上面的测量结果确定为定值电阻的阻值,请你指出他的不足之处______。26.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甲、乙两图的密闭容器中都装有等量的空气:(1)图甲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2)图乙两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相等,在其中一容器外部并联一个阻值相等的电阻e。若两侧U形管液面高度变化相同,则故障可能是______;排除故障后通电相同时间,发现左侧U形管内液面高度变化明显,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3)为了使乙实验中两侧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空气盒外电阻换成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5Ω的电阻;(4)在图甲中,相同时间内,a和b两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5)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与大功率电磁炉相连的导线比与荧光灯相连的导线热”这一现象,可用图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实验结论来解释。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27.据勘测,在相同的日照下,当湖水温度在32℃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1)请你根据比热容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2)类似水泥地、柏油马路这些高温物体在现代城市中比比皆是,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城市的大气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请提出一条改善这一现象的合理建议或措施。(不要求解释)28.为什么电热水壶的电源线都比较短?请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29.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各地“煤改气”正在积极进行,某同学测算他家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时将4kg的水倒入烧水壶中,并测出水温为2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刚加热到100℃时,测出消耗天然气0.048m3。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天然气热值约为q=4.0×107J/m3。求:(1)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热量;(3)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30.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了找到更节能的光源,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发现下表中的LED灯和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同。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类型 LED灯 白炽灯发光原理 二极管发光 钨丝高温发光额定电压 24伏 220伏响应时间 10-9秒 10-3秒额定功率 12瓦 100瓦(1)LED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大?(2)LED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大?(3)正常工作10h,使用LED灯比白炽灯要节约多少电能?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31.在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先闭合开关S1,让电炉正常工作,然后依次闭合灯泡开关,则______。A.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B.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变大C.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一定相等D.电炉的功率比灯泡的功率大,所以它两端的电压更高理由:______。32.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学会安全用电,让电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如果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可能会引发火灾。请你用所学过的电学知识来解释原因。1.【答案】 【解析】解:A、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故A不符合实际;B、教室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100W,电流可以达到I===5A,故B符合实际;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为40W,故C不符合实际;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答案】 【解析】解:A.乡村里炊烟袅袅升起是炊烟颗粒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腌制鸭蛋时将蛋泡在盐水中,几天后蛋变咸了,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风起时花粉在花朵间传播是花粉颗粒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冬日里雪花漫天飞舞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知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与微小物体的运动区分开来。3.【答案】 【解析】解:从图中获悉,此时内燃机的工作特点是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排气冲程。故选:D。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根据各个冲程的特点做出判断。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特点,解答时根据四个冲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4.【答案】 【解析】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B错误;C、搓手使手变暖和,是克服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D正确。故选:D。(1)晶体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本题综合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以及比热容的应用等,注意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用处,都是中考的热点。5.【答案】 【解析】解: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m和体积V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的燃料,热值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当油箱中的汽油逐渐减少时,剩余汽油的热值、密度均不变。故选:A。(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2)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和燃料的热值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6.【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耳定律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电炉丝和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电炉丝跟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相等,故A错误;因为Q=I2Rt,R电炉丝>R导线,所以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即相同时间内导线产生的热量小于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而与散热快慢、隔热效果无关,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7.【答案】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和S2时,定值电阻R与灯泡L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断开开关S2时,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L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L的电流不变,灯L仍然正常发光,故A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的总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正确;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故D错误。故选: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和S2时,定值电阻R与灯泡L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断开开关S2时,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L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灯泡L的电流和灯泡的亮暗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路总电流的变化,利用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好断开开关S2前后电路的变化是关键。8.【答案】 【解析】解:A、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是为了防止触电,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错误;B、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来工作的,故B错误;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C错误;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即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自由电子属于负电荷,所以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1)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2)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来工作的;(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即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流的方向,考查较综合,但难度不大。9.【答案】 【解析】解: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是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水会从炉火中吸收热量,使水沸腾,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正确;C、锯木头锯子发烫,是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压缩空气引火,是对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判断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关键是看能量是发生了转化还是转移。10.【答案】 【解析】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甲相吸引,说明甲可能带负电,甲与乙排斥,说明甲、乙带同种电荷,乙也带负电。乙与丙相互吸引说明丙带正电或不带电。故选:B。(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此题主要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题目。11.【答案】 【解析】解:A、在大树下避雨,因为大树和人体都是导体,雷电极易通过突起物--大树传向人体,而造成雷电灾害,故A错误;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很容易碰到里面的金属片而触电,故B错误;C、由于水是导体,所以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很容易使得人触电,故C错误;D、电冰箱必须使用三脚插头,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不能违反。12.【答案】 【解析】解:当手机“电量”所剩无几时,即W一定,由P=可得,W=Pt,要延长使用时间t,则减小总功率P,因此手机的“省电模式”来是通过减小总功率的方式来延长使用时间的。故选:B。省电模式是切断手机供电以实现省电的功能,根据P=分析。此题通过智能手机的“省电模式”来考查学生对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13.【答案】 【解析】解:(1)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根据I=可知,两灯泡串联接到12V的电源上时,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所以两灯泡均不能正常发光,且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由R=,可知,L1灯泡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所以L1灯泡的额定功率大于L2的额定功率,因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则通过L1、L2的电流相等,所以根据P=I2R可知,L2灯泡的实际功率大、灯较亮,故A错误、B正确、C错误;(2)由I=,可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相等,因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时,两灯泡不可能都正常发光,故D错误。故选:B。(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两灯泡串联到12V的电路中时电路的电流,即可判断两灯泡是否正常发光;根据R=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关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判断两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即可判断两灯泡的亮暗关系;(2)根据I=判断两灯泡的额定电流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判断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时,两灯泡是否都正常发光。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额定电流相等和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14.【答案】 【解析】解:A、已知电源电压为U,R1=5Ω,虚线框里电阻丝电功率为:P1===;B、已知电源电压为U,R2=10Ω,虚线框里电阻丝电功率为:P2===;C、已知电源电压为U,R3=5Ω,R3′=10Ω,R3与R3′串联,虚线框里电阻丝电功率为:P3===;D、已知电源电压为U,R4=5Ω,R4′=10Ω,R4与R4′并联,虚线框里电阻丝电功率为:P4=+=+==;比较以上四个功率值,得:P4>P1>P2>P3,虚线框里电阻丝功率最小的为P3,故选:C。根据公式P=,分别计算四个虚线框里电阻丝的电功率,进行比较后选出最小值。本题考查电功率的综合计算。15.【答案】 【解析】解:A、电压表使用时,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A错误;B、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故B正确;C、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6V,故C错误;D、水果电池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1)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确定电源的正负极;(2)电池串联时,得到的电压是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3)先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4)水果电池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题利用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电池的电压以及电源的能量转化问题,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16.【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按下任何一个下车按钮时电铃都会发声,说明两个开关并联,共同控制电铃。A.开关S1与电铃串联后与开关S2并联,当开关S2闭合后,会形成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开关S1为总开关,开关S2与电铃并联,因此只闭合开关S2时,电铃不响,两开关都闭合时电源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开关串联,即两个开关必须同时闭合电铃才能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开关并联后共同控制电铃,即任何一个开关闭合后,电铃都能发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按下任何一个下车按钮时电铃都会发声,说明两个开关并联共同控制电铃,据此判断电路图是否符合要求。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要求,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灵活判断开关的连接方式即可得到合适的电路。17.【答案】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定值电阻R0与传感器R1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传感器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雾霾浓度增大时,传感器R1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D错误;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当雾霾浓度增大时,传感器R1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定值电阻R0与传感器R1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传感器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可知当雾霾浓度增大时传感器R1的电阻变化,从而得出电路的总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和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传感器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是关键。18.【答案】 【解析】解: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与皮肤摩擦,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皮肤温度升高,身体会感觉到热,故这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艾灸时用艾条温度较高,热量从艾条传递到皮肤表面,局部有温热感,故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属于基础题。19.【答案】 【解析】解:电暖器接入电路时需用三孔插座,将其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将它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它与其他家用电器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220V 800W”的电暖器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5h,电暖器消耗电能W=Pt=0.8kW×5h=4kW h,电能表示数为:0362.0kW h+4kW h=0366.0kW h。故本题答案为:地线;并联;4;03660。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与其它用电器一样,额定电压为220V,使用时不能相互影响,应并联连接。先由电功公式W=Pt计算消耗的电能,则电能表现在的示数为原来的示数与消耗的电能之和。本题考查了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脚插头的作用:把外壳与大地相连,是为了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电能表上的数字的单位为kW h,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20.【答案】 【解析】解:闭合S,电路中只有灯,灯泡L正常发光;再闭合S1,灯与R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P=UI=,灯的功率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因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不变,故通过灯的电流不变,两开关均闭合时,电流表测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读数变大;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变大。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判断开关转换过程中通过灯的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确定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及 P=UI的变化。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通过灯的电流保持不变。21.【答案】 【解析】【分析】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解答】解: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下图所示: 22.【答案】 【解析】由分析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和电流表A1在干路上,电流表A2和开关S1在L1支路上,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由实物图可知,从电源开始经开关S、电流表A1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1、灯泡L1、电流表A2;另一支经开关灯泡L2,汇合后共同回到负极。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知道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画电路图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23.【答案】 【解析】(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密度不同,根据密度公式有m=ρV,体积相同的甲乙质量不同);根据转换法,用规格相同的电阻丝,控制相同时间不同液体吸热相同;(2)由表中数据,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3)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由实验记录的数据,加热相同时间,甲升温慢,故液体甲的吸热能力较强;(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把其中一个电阻丝作为研究对象(电阻大小不变),加热相同时间,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把其中一个电阻丝作为研究对象(电阻大小不变),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通电时间,通过温度的变化,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故答案为:(1)质量;(2)相同;(2)升高的温度;(3)甲;(4)电流;通电时间。(1)(2)(3)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4)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及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24.【答案】 【解析】(1)小明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该电路有一处故障是:电阻与电流表并联了,将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图中最左端;滑动变阻器有保护电路和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作用;(3)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而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故此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短路;(4)实验中,当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后,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分压原理,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阻值,故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5)4节新干电池电压为6V,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4V=2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5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50Ω=25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25Ω的滑动变阻器,而现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控制的电阻电压不变,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过小,即电源电压太大了;故当小明将50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原因可能是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或电源电压过大;(6)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7)小彬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但大家都认为他的想法不可行,原因是小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故答案为:(1)见解析图;(2)左;保护电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3)定值电阻短路;(4)大于;左;(5)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或电源电压过大;(6)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7)小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1)根据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分析;(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滑动变阻器有保护电路和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作用;(3)根据电流表分析故障,根据电压表确定故障位置;(4)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5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据此分析回答;(6)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7)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属于中档题。25.【答案】 【解析】(1)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如图所示:;他用导线将图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选:B;(2)左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且不变,说明电路为通路,且滑动变阻器起不到变阻的作用;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3V,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即其原因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两个上端接线柱接入电路;(3)问题解决后,闭合开关,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则电阻R的阻值为:R===5Ω;(4)只测了一组数据就作为定值电阻的阻值,误差较大,故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B;(2)将滑动变阻器两个上端接线柱接入电路;(3)0.5;5;(4)实验次数太少,测量结果误差较大。(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正负接线柱接反;(2)电流表有示数且不变,说明电路是通路,根据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3V分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3)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利用R=求出电阻R的阻值;(4)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本题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考查了电表使用、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电阻的计算和实验评估等知识。26.【答案】 【解析】(1)图甲中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可知,本实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2)若图乙中c、d两玻璃管内液面上升高度相同,则说明c、d两玻璃管内电流产生热量相同,由于c、d两玻璃管里面的电阻相等,根据Q=I2Rt知道,通过电阻的电流相等,由于是c玻璃管的一个5Ω的电阻与d玻璃管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则说明d玻璃管两个并联的电阻外面的电阻没有电流通过,即e电阻断路。图乙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道,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右=I左两个5Ω的电阻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道I右=I1+I2两电阻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1=I2所以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由Q=I2Rt知道,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电阻相同,电流越大,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3)为了使乙实验中两侧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明显,需要增大左侧电阻的电流,即需要减小电路的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如果减小右侧上面的电阻的阻值,则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减小,并联部分分担的电压减小,则d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d的电流减小,这样能是c和d的电流差值变大,则U形管液面高度差更明显。(4)在图甲中,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由Q=I2Rt可知,产生热量与电阻成正比,故相同时间内,a和b两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5Ω:10Ω=1:2。(5)“与大功率电磁炉相连的导线比与荧光灯相连的导线热”,导线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Q=I2Rt可知,大功率电磁炉相连的导线通过的电流大,可以用乙解答。故答案为:(1)电阻;(2)电阻e断路;电流;(3)小于;(4)1:2;(5)乙。(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结合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观察,甲、乙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电阻丝产生热量越多,气体膨胀程度越大,故可通过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采用了转换法;由已知条件,根据转换法,可知c、d两玻璃管内电流产生热量相同,由于c、d两玻璃管里面的电阻相等,根据Q=I2Rt知道,通过电阻的电流相等,据此分析;由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由Q=I2Rt分析。(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的关系分析。(4)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由Q=I2Rt分析。(5)根据Q=I2Rt分析。本题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规律及焦耳定律的运用27.【答案】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28.【答案】 【解析】解:电热水壶等功率较大的用电器,工作时通过连接线的电流会较大;而如果电源连接线过长、横截面积过小,则连接线的电阻就会增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一定时间内,电流通过连接线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由焦耳定律知,如果电源连接线过长、横截面积过小,电阻就会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容易发热造成火灾。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29.【答案】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t-t0)=4.2×103J/(kg ℃)×4kg×(100℃-20℃)=1.344×106J;(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q天然气V=4.0×107J/m3×0.048m3=1.92×106J;(3)天然气灶的效率为:。答:(1)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1.344×106J热量;(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1.92×106J热量;(3)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为70%。(1)根据Q吸=cm(t-t0)求出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的热量;(2)根据Q放=q天然气V求得燃烧0.048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3)根据η=×100%求出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主要有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以及热效率公式的应用。30.【答案】 【解析】(1)已知LED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可求LED灯正常工作时电流;(2)根据欧姆定律R可求LED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3)由W=Pt可以求出正常工作10h节约的电能。本题考查电功率变形公式、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为常见题目。31.【答案】 【解析】解:A、先闭合开关S1,让电炉正常工作,然后依次闭合灯泡开关,相当于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即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A错误;B、依次闭合灯泡开关,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知,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变大,故B正确;CD、各用电器并联,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I=知,各用电器电功率不相等,电流也不相等,故CD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B;依次闭合灯泡开关,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I=知,在电压一定时,电流变大。(1)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电阻减小;(2)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出电流的关系。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32.【答案】 【解析】家庭电路中,由电功率公式P=UI可知,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始终不变,可判断出总功率过大时,电流的变化情况,结合焦耳定律分析即可。本题考查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对P=UI公式的掌握和对焦耳定律的理解。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