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8分)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24时或0时)还不睡或一夜不睡。美国洛杉矶市(经度约为118°W)的约翰先生与中国北京市的韩先生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都是地方时8—20时。据此回答1~2题。1.在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 )A.北京时间16—20时 B.洛杉矶时间8—20时C.北京时间8—12时 D.洛杉矶时间16—22时2.若其中一地的区时为23时,两人准备结束网上聊天,这时有可能是( )A.约翰先生熬夜聊天 B.韩先生熬夜聊天C.两人都熬夜聊天 D.两人都不熬夜聊天(2025·赣州模拟)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昼夜分布情况(信息不完整),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3~5题。3.此刻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C.向北移动 D.向南移动4.图示区域的黑夜部分还有( )A.① B.①+②C.①+③ D.②+③5.以区时为基础,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面积比约为( )A.1∶14 B.1∶15C.1∶16 D.1∶17(2024·南京二模)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4:44,一位摄影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捕捉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精彩瞬间(如图)。据此完成6~8题。6.中国空间站凌月瞬间难以捕捉,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中国空间站公转速度快C.月球自转周期较长D.南京市黑夜时间较短7.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 ) A B C D8.此次中国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市( )A.迎接新年时间晚于北京市B.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日落的地方时早于北京市D.日出在本次凌月时中国空间站飞离方向(2025·安康模拟)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深圳与巴塞罗那的直飞航线开通,该航线于2023年8月27日正式启航,首个航班于8月28日凌晨从深圳飞往巴塞罗那。下表示意该航线刚开通时的航班信息。据此完成9~10题。始发地 目的地 班期 航班号 起飞时间 落地时间深圳 巴塞 罗那 每周一、周五 ZH9065 北京时间00:05 巴塞罗那时间8:05巴塞罗那 深圳 每周一、周五 ZH9066 巴塞罗那时间11:30 北京时间7:00(+1天)注:巴塞罗那每年4—10月采用夏令时,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9.ZH9065航班飞行时间较ZH9066航班( )A.长约0.5小时 B.长约1.5小时C.短约0.5小时 D.短约1.5小时10.该航线暂时无法实现每日一班的根本原因是两城市( )A.相对距离过远 B.经贸物流不足C.文化差异偏大 D.机场吞吐量小(2024·济南开学考试)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图中“·”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12.图1、图2四点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 )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2024·辽宁三模)林奈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下图)。“花钟”上的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根据开放的花的品种,就能判断大致时间。但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却存在误差。据此完成13~14题。13.北京的午时花(夏季正午开花)刚盛开时,瑞典“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A.鹅肠菜 B.野蔷薇C.芍药 D.半枝莲14.“花钟”报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壤肥力 ②温差大小 ③地域差异 ④地质构造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2025·连云港模拟)2024年4月8日,这一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天文现象在北美洲上演。下图为日全食带示意图(图中时间采用世界时即中时区的区时)。据此完成15~16题。15.图示地点食甚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8日2时 B.8日9时C.9日2时 D.9日9时16.在日全食带上,部分民众在户外未看到日全食的原因可能是( )A.处于夜间 B.海拔较低C.房屋遮挡 D.恶劣天气5 / 5课时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点1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掌握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填表:总结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如图甲中的,图乙中的,图丙中的为________线;图乙中的,图丙中的为________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________时的是晨线,为________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________线,西侧为________线;昼半球东侧为________线,西侧为________线2.填空:识记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2)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________。(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________。(4)晨昏线永远________赤道。(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______________所在的纬度数。(6)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3.简答:写出昼夜交替的周期。——理解并能阐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及偏转1.简答:写出运动物体的方向偏转原因,总结偏转规律。2.简答: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从大气运动和水体运动两个角度考虑)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1.10变式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对应的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图中( )A.a点处于地球的中心点,时间为12时B.b点此时太阳位于地平线,时间为0时C.c点位于子午线的中心,时间为24时D.d点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时间为10时 选择性必修1教材内容变式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如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3~4题。3.此段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赤道上C.北半球 D.回归线上4.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北岸 B.南岸C.东岸 D.西岸(2022·江苏卷)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2)题。(1)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2)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A.9:40 B.10:10C.10:40 D.11:10【解题导引】(1)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为90分钟→图中显示国际空间站位于60°W附近→其与北京市的经度差约为180°→推断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45分钟(2)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位于60°E附近→地方时约为6:00→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0:00→再过45分钟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结合选项推断北京时间大致是10:40【尝试解答】 (1)________ (2)________根据上题图示,判断该日下列四座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圣地亚哥 B.卡马匡C.马纳卡拉 D.北京 晨昏线的判断(2025·潍坊模拟)为寻找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缕阳光,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查找资料并绘制了各节气晨线示意图(不考虑大气折射、天气等因素)。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最可能代表夏至日晨线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图中我国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点是( )A.黑瞎子岛 B.舟山群岛C.台北 D.海马滩 晨昏线的应用(2025·聊城模拟)下图示意某日地球光照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3~4题。3.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A.2:30 B.4:30C.6:30 D.8:304.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飞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180°) B.(23°26′N,180°)C.(0°,45°E) D.(0°,135°W) 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受流水作用影响,河床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图为我国某河床的横截面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床横截面线。据此完成5~6题。5.符合该地河床一般发展过程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丙、甲、乙6.若该河段整体较平直,则( )A.右岸以侵蚀为主B.左岸以侵蚀为主C.东岸以侵蚀为主D.西岸以侵蚀为主考点2 时差——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能计算地方时、区时及日期换算1.简答:什么是地方时?有何特点?2.填表:认识时区和区时。时区 国际上规定,以经度每________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标准时,称为区时计算 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________1小时;每向西1个时区,区时________1小时3.简答:什么是国际日界线?4.辨析: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说出判断理由。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1.11变式某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下图为世界时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1.发射运载火箭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A市人们可能在用晚餐B.B市昼短夜长C.C市人们正迎着朝阳上班D.D市华侨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直播2.发射运载火箭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D市为秋季B.太阳活动会影响卫星上的电子设备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D.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 选择性必修1教材活动变式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轮船至东十二区,一孕妇产下一女婴,当地时间是2024年3月1日11时30分。越过日界线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1时50分。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两个女婴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女婴的出生日是2024年3月1日B.第二个女婴的出生日是2024年3月1日C.第一个女婴出生地在西十二区D.第二个女婴出生地在东十二区4.下列有关日期变更说法正确的是( )A.东、西十二区时刻不同,但日期相同B.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C.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D.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定“基准时间”即确定在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经线位置 确定地方时 图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ND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24时(或0时) N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6时 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18时 NA(2)定“东西方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定“相对时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则时差为3小时。(4)定“时间数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2.区时的计算方法时区计算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数÷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求出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3.日期变更的分析方法(1)图示法理解日界线及日期变更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自然日界线则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则日期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示图②极地投影图示(2)日期范围的计算①数轴法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端为180°经线。然后按照地方时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若90°E的地方时为0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②180°时间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是同一个日期。随后,0时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东向西移动。0时经线向西移动1小时,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时,则全球有1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为几时,全球便有二十四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2023·全国乙卷节选)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下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题。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解题导引】珲春的经度为130.35°E→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该地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尝试解答】 ________辽源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出现时刻,全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A.1/2 B.2/3 C.1/4 D.4/5 时间计算(2025·牡丹江模拟)2024年9月24日16:27(当地时间),我国某公民乘坐的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在深圳降落。据此完成1~2题。1.该飞机从加拿大起飞时,北京时间是( )A.9月24日0:27B.9月24日8:27C.9月25日0:27D.9月25日8:272.该飞机从加拿大到深圳的飞行时间约为( )A.13小时 B.13.5小时C.14小时 D.14.5小时 日期变更(2022·浙江1月卷)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4.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C.2∶5 D.3∶511 / 11课时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点1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掌握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填表:总结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如图甲中的,图乙中的,图丙中的为晨线;图乙中的,图丙中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2.填空:识记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2)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数。(6)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3.简答:写出昼夜交替的周期。[提示]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理解并能阐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及偏转1.简答:写出运动物体的方向偏转原因,总结偏转规律。[提示]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偏转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2.简答: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从大气运动和水体运动两个角度考虑) [提示] ①影响大气运动: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气流往往呈逆时针方向旋转。②影响水体运动: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易被侵蚀,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易被侵蚀。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1.10变式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对应的北半球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2.图中( )A.a点处于地球的中心点,时间为12时B.b点此时太阳位于地平线,时间为0时C.c点位于子午线的中心,时间为24时D.d点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时间为10时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故选B。第2题,地球的中心点是在地心,a点并不在地球的中心点,A错误;子午线的中心在赤道,c点并不在赤道,C错误;顺地球自转方向,18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因此b点地方时为8时,d点地方时为10时,B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a点,d点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D正确。] 选择性必修1教材内容变式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如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3~4题。3.此段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赤道上C.北半球 D.回归线上4.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3.C 4.A [第3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因此两岸的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可知,该河段右岸受侵蚀更加明显,左岸泥沙沉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此段河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A、B错误。回归线分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D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若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北岸为右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正确;南岸是沉积作用明显的一侧,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不考虑东岸、西岸的存在,B、C、D错误。](2022·江苏卷)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2)题。(1)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A.15分钟 B.30分钟C.45分钟 D.60分钟(2)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A.9:40 B.10:10C.10:40 D.11:10【解题导引】(1)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为90分钟→图中显示国际空间站位于60°W附近→其与北京市的经度差约为180°→推断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45分钟(2)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位于60°E附近→地方时约为6:00→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0:00→再过45分钟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结合选项推断北京时间大致是10:40【尝试解答】 (1)C (2)C根据上题图示,判断该日下列四座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圣地亚哥 B.卡马匡C.马纳卡拉 D.北京C [从图中此时的昼夜分布看,马纳卡拉位于黑夜中且靠近晨线,在四座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 晨昏线的判断(2025·潍坊模拟)为寻找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缕阳光,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查找资料并绘制了各节气晨线示意图(不考虑大气折射、天气等因素)。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最可能代表夏至日晨线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图中我国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点是( )A.黑瞎子岛 B.舟山群岛C.台北 D.海马滩1.A 2.D [第1题,我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晨线主要有三个走向:冬半年呈东北—西南走向、二分日呈南北走向、夏半年呈西北—东南走向,因此夏至日的晨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而图中②④两条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B、D错误;在各节气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晨线与黑瞎子岛所在经线的偏转角度最大,因此①应为夏至日的晨线,A正确,C错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图示岛屿中海马滩纬度最低,日出时间最早,最早迎来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缕阳光,故选D。] 晨昏线的应用(2025·聊城模拟)下图示意某日地球光照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3~4题。3.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A.2:30 B.4:30C.6:30 D.8:304.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飞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180°) B.(23°26′N,180°)C.(0°,45°E) D.(0°,135°W)3.B 4.D [第3题,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地方时为6:00,读图可以判断,晨线与a地所在纬线的交点的地方时约为4:30,同一纬线各地昼长相同,日出时刻相同,即a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4:30,故选B。第4题,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刚好到达赤道,出发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是45°W,一个时区跨15°,6小时后飞越90°,故6小时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是135°W,所以该飞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0°,135°W),D正确。] 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受流水作用影响,河床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图为我国某河床的横截面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床横截面线。据此完成5~6题。5.符合该地河床一般发展过程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丙、甲、乙6.若该河段整体较平直,则( )A.右岸以侵蚀为主B.左岸以侵蚀为主C.东岸以侵蚀为主D.西岸以侵蚀为主5.B 6.A [第5题,该河床两侧水深明显不同,就该图而言,“右侧”河床较浅,堆积作用较为明显,河岸坡度较缓,“左侧”河床较深,侵蚀作用较为明显,河岸坡度较陡。随着“右侧”泥沙继续堆积,河床逐渐变浅,“左侧”流水继续侵蚀,河床不断加深,河床坡度不断变陡,所以符合该河床一般发展过程的顺序是丙、乙、甲,B正确,A、C、D错误。第6题,若该河段整体较为平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我国平直的河段流水在前进过程中右岸侵蚀程度大于左岸,因此右岸以侵蚀为主,左岸以堆积为主,A正确,B错误;该河流具体的流向不清楚,因此无法确定东、西河岸,C、D错误。]考点2 时差——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能计算地方时、区时及日期换算1.简答:什么是地方时?有何特点?[提示]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东早西晚。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2.填表:认识时区和区时。时区 国际上规定,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标准时,称为区时计算 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向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3.简答:什么是国际日界线?[提示] 大致以180°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由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减去1日;由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日期加上1日。4.辨析: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说出判断理由。[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北京时间是“区时”的表述,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八区中央经线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的经线即116°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1.11变式某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下图为世界时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1.发射运载火箭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A市人们可能在用晚餐B.B市昼短夜长C.C市人们正迎着朝阳上班D.D市华侨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直播2.发射运载火箭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D市为秋季B.太阳活动会影响卫星上的电子设备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D.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1.D 2.B [第1题,发射运载火箭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某年11月5日19时45分,A市位于中时区,与东八区相隔8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可计算出A市时间为某年11月5日11时45分,临近中午,不可能在用晚餐,A错误;1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B市昼长夜短,B错误;C市位于西八区,与东八区相隔16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可计算出C市时间为某年11月5日3时45分,此时是下半夜,人们不会迎着朝阳上班,C错误;D市位于东十区,与东八区相隔2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可计算出D市时间为某年11月5日21时45分,华侨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直播,D正确。第2题,某年11月5日19时45分,北半球是秋季,D市位于南半球,应是春季,A错误;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卫星上的电子设备,B正确;此时地球公转应逐渐靠近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快,C错误;11月后逐渐接近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向南回归线移动,D错误。] 选择性必修1教材活动变式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轮船至东十二区,一孕妇产下一女婴,当地时间是2024年3月1日11时30分。越过日界线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1时50分。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两个女婴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女婴的出生日是2024年3月1日B.第二个女婴的出生日是2024年3月1日C.第一个女婴出生地在西十二区D.第二个女婴出生地在东十二区4.下列有关日期变更说法正确的是( )A.东、西十二区时刻不同,但日期相同B.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C.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D.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3.A 4.B [第3题,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第一个女婴的出生日是2024年3月1日,第二个女婴的出生日应是2024年2月29日,A正确,B错误;第一个女婴出生地在东十二区,第二个女婴出生地应是东十二区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后的西十二区,C、D错误。第4题,东、西十二区均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区时,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A错误,B正确;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要加一天,C、D错误。]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定“基准时间”即确定在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经线位置 确定地方时 图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ND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24时(或0时) N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6时 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18时 NA(2)定“东西方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定“相对时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则时差为3小时。(4)定“时间数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2.区时的计算方法时区计算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数÷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求出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3.日期变更的分析方法(1)图示法理解日界线及日期变更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自然日界线则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则日期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示图②极地投影图(2)日期范围的计算①数轴法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端为180°经线。然后按照地方时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若90°E的地方时为0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②180°时间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是同一个日期。随后,0时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东向西移动。0时经线向西移动1小时,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时,则全球有1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为几时,全球便有二十四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2023·全国乙卷节选)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下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题。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解题导引】珲春的经度为130.35°E→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该地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尝试解答】 D辽源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出现时刻,全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A.1/2 B.2/3 C.1/4 D.4/5B [从表中可以看出辽源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的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由此可计算东十二区的时间为17时20分,可推知此时全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约占2/3。] 时间计算(2025·牡丹江模拟)2024年9月24日16:27(当地时间),我国某公民乘坐的飞机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在深圳降落。据此完成1~2题。1.该飞机从加拿大起飞时,北京时间是( )A.9月24日0:27B.9月24日8:27C.9月25日0:27D.9月25日8:272.该飞机从加拿大到深圳的飞行时间约为( )A.13小时 B.13.5小时C.14小时 D.14.5小时1.D 2.B [第1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飞机起飞时,温哥华(西八区)的当地时间是9月24日16:27,西八区比东八区晚16个小时,因此该飞机从加拿大起飞时,北京时间是9月24日16:27+16小时=9月25日8:27,D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9月25日8:27,飞机落地时北京时间是9月25日21:51,据此可计算出飞机飞行时间是13小时24分,约为13.5小时,B正确。] 日期变更(2022·浙江1月卷)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4.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C.2∶5 D.3∶53.B 4.D [第3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K日前后8天太阳位置重合,证明K日处于中间,能拍摄这种现象只能是在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前后,材料中显示拍摄的是西北方向,故太阳直射的是北半球,因此K日应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日,为北半球夏至日。观察图2,①处于近日点1月初,对应的②③之间为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②为夏至日,B正确。第4题,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时,新的一天0时经线应该在45°E(120°E-5×15°=45°E),因此新的一天范围为180°-45°=135°,而旧的一天范围为180°+45°=225°,比例为135∶225=3∶5,故选D。]课时数智作业(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8分)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24时或0时)还不睡或一夜不睡。美国洛杉矶市(经度约为118°W)的约翰先生与中国北京市的韩先生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都是地方时8—20时。据此回答1~2题。1.在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 )A.北京时间16—20时B.洛杉矶时间8—20时C.北京时间8—12时D.洛杉矶时间16—22时2.若其中一地的区时为23时,两人准备结束网上聊天,这时有可能是( )A.约翰先生熬夜聊天 B.韩先生熬夜聊天C.两人都熬夜聊天 D.两人都不熬夜聊天1.C 2.D [第1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时间是西八区的区时,两地区时相差16个小时,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假设某一日期。假设北京时间是6日8—20时,则洛杉矶时间为(6日8—20时)-16小时=5日16时—6日4时,其与北京时间8—20时的共同部分是16—20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的时段是洛杉矶时间16—20时。假设洛杉矶时间是6日8—20时,则北京时间为(6日8—20时)+16小时=7日0时(或6日24时)—7日12时,其与洛杉矶时间8—20时的共同部分是8—12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的时段是北京时间8—12时。综上所述,故选C。第2题,当北京时间是23时,洛杉矶时间是7时;当洛杉矶时间是23时,北京时间是第二天的15时,两人都不熬夜聊天,D正确。](2025·赣州模拟)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昼夜分布情况(信息不完整),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3~5题。3.此刻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C.向北移动 D.向南移动4.图示区域的黑夜部分还有( )A.① B.①+②C.①+③ D.②+③5.以区时为基础,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面积比约为( )A.1∶14 B.1∶15C.1∶16 D.1∶173.A 4.D 5.B [第3题,读图可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同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是南移还是北移,故A正确,B、C、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160°E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故③为黑夜;由上题分析可知,南极地区为极夜,因此图示区域的黑夜部分还有②,D正确。第5题,此时160°E为0时(或24时),即160°E~180°为新一天范围,根据区时计算规律,此时东11区和东12区进入新的一天,约占1.5个时区,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面积比约为1∶15,B正确。](2024·南京二模)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4:44,一位摄影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捕捉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精彩瞬间(如图)。据此完成6~8题。6.中国空间站凌月瞬间难以捕捉,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中国空间站公转速度快C.月球自转周期较长D.南京市黑夜时间较短7.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 ) A B C D8.此次中国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市( )A.迎接新年时间晚于北京市B.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C.日落的地方时早于北京市D.日出在本次凌月时中国空间站飞离方向6.B 7.C 8.D [第6题,凌月是天体经过月面时的一种天文现象。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速度较慢,A错误;该日南京市夜长昼短,D错误;月球自转周期较短,C错误;中国空间站公转速度快,大约为7.68 km/s,适宜拍摄的时间短,瞬间难以捕捉,B正确。第7题,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附近有极夜现象,由于夜间才能看见月球,故中国空间站位于夜半球,如果A、B图中的中国空间站位于夜半球,那么此时A、B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不符合题意,A、B错误;D图中此时的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对应日期为12月22日,不符合题意,D错误;C图中此时的晨昏线与极圈相交,日期与题意对应,且中国空间站位于夜半球,符合题意,C正确。第8题,北京市的经度为116°E,南京市的经度为119°E,迎接新年时间的地方时南京市早于北京市,A错误;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B错误;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该日南京市比北京市昼长,日落的地方时应晚于北京市,C错误;中国空间站运动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京市日出方向为东南方向,故中国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市日出在本次凌月时中国空间站飞离方向,D正确。](2025·安康模拟)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深圳与巴塞罗那的直飞航线开通,该航线于2023年8月27日正式启航,首个航班于8月28日凌晨从深圳飞往巴塞罗那。下表示意该航线刚开通时的航班信息。据此完成9~10题。始发地 目的地 班期 航班号 起飞时间 落地时间深圳 巴塞罗那 每周一、周五 ZH9065 北京时间00:05 巴塞罗那时间8:05巴塞罗那 深圳 每周一、周五 ZH9066 巴塞罗那时间11:30 北京时间7:00(+1天)注:巴塞罗那每年4—10月采用夏令时,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9.ZH9065航班飞行时间较ZH9066航班( )A.长约0.5小时 B.长约1.5小时C.短约0.5小时 D.短约1.5小时10.该航线暂时无法实现每日一班的根本原因是两城市( )A.相对距离过远 B.经贸物流不足C.文化差异偏大 D.机场吞吐量小9.A 10.B [第9题,深圳飞往巴塞罗那的ZH9065航班的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00:05,到达时巴塞罗那时间为8:05,巴塞罗那每年4—10月采用夏令时,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计算可知ZH9065航班落地时间为北京时间14:05,即飞行时间约为14小时;同理可计算出巴塞罗那飞往深圳的ZH9066航班飞行时间为13.5小时,前者飞行时间比后者长约0.5小时,A正确,B、C、D错误。第10题,影响两地交通联系紧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运输需求,该航线暂时无法实现每日一班,主要是因为目前两地经贸物流不足,无法提供足够客货源,而不是文化差异大,B正确,C错误;航空运输属于远距离快捷运输方式,两地距离远是有利条件,A错误;巴塞罗那与深圳已开通直飞航线,说明不是因为机场吞吐量小,D错误。](2024·济南开学考试)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图中“·”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12.图1、图2四点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 )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11.D 12.C [第11题,读图可知,①③位于南半球,且河水自里向外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的左岸(图中的右侧)侵蚀严重,水位较深,坡度较陡,①正确,③错误;②④位于北半球,且河水自外向里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的右岸(图中的右侧)侵蚀严重,水位较深,坡度较陡,②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第12题,图1中越往北,纬度越高,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②点处受侵蚀,水位较深,①点处流速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水位较浅,适合建港口的是②点;图2中,越往北,纬度越低,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左偏转,③点处受侵蚀水位较深,④点处水位较浅,适合建港口的是③点。综上所述,故选C。](2024·辽宁三模)林奈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下图)。“花钟”上的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根据开放的花的品种,就能判断大致时间。但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却存在误差。据此完成13~14题。13.北京的午时花(夏季正午开花)刚盛开时,瑞典“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A.鹅肠菜 B.野蔷薇C.芍药 D.半枝莲14.“花钟”报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壤肥力 ②温差大小 ③地域差异 ④地质构造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3.B 14.C [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瑞典“花钟”约位于17.6°E,属于东一区,其地方时与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7小时,当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北京时间约为12时,此时瑞典“花钟”所在地时间为凌晨5时左右,根据瑞典“花钟”示意图可知,凌晨5时左右正在开花的是野蔷薇,B正确。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存在误差,主要原因在于同一种植物开花时间会受到地域、温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北京与瑞典两地纬度不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地理环境有所差异,昼夜温差大小不同,所以会出现报时误差,②③正确;土壤肥力以及地质构造对报时误差产生的影响较小,①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2025·连云港模拟)2024年4月8日,这一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天文现象在北美洲上演。下图为日全食带示意图(图中时间采用世界时即中时区的区时)。据此完成15~16题。15.图示地点食甚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8日2时 B.8日9时C.9日2时 D.9日9时16.在日全食带上,部分民众在户外未看到日全食的原因可能是( )A.处于夜间 B.海拔较低C.房屋遮挡 D.恶劣天气15.C 16.D [第15题,图中所示食甚时间是世界时也就是中时区的4月8日18:17:20,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比中时区早8小时,为9日2:17:20,接近于9日2时,C正确。第16题,日全食带位于昼半球,不会处在夜间,A错误;观测位置、角度可以选择,不会因为海拔、房屋遮挡导致无法观测,B、C错误;观测日全食需要良好的天气状况,恶劣天气无法看到太阳,也就不能观测到日全食,D正确。]20 / 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9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课时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讲义(学生版).docx 09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课时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讲义(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docx 课时数智作业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