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十九)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5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5·成都模拟)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图1为鄱阳湖及周边水系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作用多年平均次数图。据此完成1~2题。1.关于长江与鄱阳湖水体的补给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月,鄱阳湖蓄积洪水,延缓干流洪峰B.7—10月,鄱阳湖补给长江,削减下游洪峰C.11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和长江的补给作用不明显D.鄱阳湖的补给主要为长江来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2.长江补给作用在7、8月的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鄱阳湖( )A.冰川融水补给少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少C.气温高,蒸发强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025·广安模拟)在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一座海拔500 m,宽度15~20 m,与两侧谷地相对高度约100 m的板状丹霞峰墙,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典型,山顶有两处凹穴,这两处凹穴底部布满厚厚的淤泥,并且常年积水(雨季不溢出,旱季不干枯),清澈见底,被称为冠豸山“天池”。据此完成3~4题。3.推测这两处“天池”常年积水,不涸不溢的原因( )①山地辐射冷却,云雾较多,蒸发弱②有地下水补给③“天池”周围山体裂隙发育,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④“天池”底部有一层较厚的淤泥,能阻挡池水下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这两处“天池”中的水清澈见底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源干净 ②风化物颗粒吸附杂质 ③海拔较高 ④面积较小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④(2024·合肥三模)锡林河发源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河水与地下水补给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900 mm。据此完成5~7题。5.锡林河上游地区河水与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有( )①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②岩石的透水性 ③河床与两岸高程差 ④植被覆盖率高低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6.春汛期河流几乎没有补给地下水,是因为( )A.两岸土壤仍未解冻 B.春汛期河流水量少C.春季灌溉用水量大 D.地下水位高于河流7.枯水期锡林河两岸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常出现( )A.森林 B.草甸C.湿地 D.盐碱地(2024·南昌三模)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季受南方连续降雨影响,鄱阳湖水位易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低地农业造成一定威胁。某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鄱阳湖春汛的形势做出预测。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据此完成8~9题。8.导致鄱阳湖春季水位快速上涨的主要降雨类型为( )A.对流雨 B.锋面雨C.台风雨 D.地形雨9.鄱阳湖春季水位上升快,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汇水面积大 B.湖盆较宽浅C.降水时间长 D.排水通道少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8分)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甘肃省民勤盆地年均降水量111 mm,年均蒸发量2 623 mm。红崖山灌区(图1)位于民勤盆地内部,处于红崖山水库下游,渠系密集,由坝区灌区、泉山灌区、湖区灌区三部分组成。灌区内大部分区域的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上,局部可达40米。图2示意泉山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水位及每亩(1公顷=15亩)地下水开采量、地表水灌溉量季节变化。(1)降水对红崖山灌区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6分)(2)据图2指出泉山灌区灌溉水的来源,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3—11月泉山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原因。(6分)5 / 5课时19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说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简答:写出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提示] 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类型。2.填表:认识河流与湖泊的关系。项目 内容湖泊水来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中下游湖泊 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枯水期补给河流人工湖泊——水库 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山地的湖泊 可成为河流的发源地3.绘图:用箭头表示出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4.简答:说出河流与冰川、积雪融水的关系。[提示] 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5.辨析: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总是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这种说法不对。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如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地下水位,因此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源头的湖泊水位总是高于河流水位,因此总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水系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每年8月,洞里萨河的流向是( )A.由洞里萨湖流向湄公河B.由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C.经洞里萨湖流向上游水系D.经洞里萨湖流向下游水系2.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 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⑤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A.①③④ B.②④⑤C.①②⑤ D.②③④1.B 2.B [第1题,湄公河流域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8月,湄公河流域处于雨季,雨季时河流水位上涨速度快于湖泊水位上涨速度,因此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洞里萨河的河水由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A错误,B正确;洞里萨河上游的河水注入洞里萨湖,因此不能再经洞里萨湖流向上游水系,C错误;洞里萨湖位于洞里萨河的上游,因此洞里萨河不可能经洞里萨湖流向下游水系,D错误。第2题,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可以调节湄公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时,一部分洪水通过洞里萨河蓄积在洞里萨湖,从而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枯水期时,一部分蓄积在洞里萨湖的水通过洞里萨河补充到湄公河下游,从而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这种调节作用使得下游的水量变化相对平稳,从而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因此②④⑤符合题意;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可以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也可以减少洞里萨湖的蓄水量,①不符合题意;未明确指出城市的位置,因此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不一定能够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4.6变式河流补给特点与流域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我国西北地区的阿克苏河流域面积为5万平方千米,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面积为55.72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阿克苏河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据此完成3~4题。3.阿克苏河7、8月径流量比率高的原因是( )A.补给比率大 B.径流速率快C.流量比率大 D.蒸发量比率大4.春季松花江各月径流量比率大于阿克苏河,与此关联性较强的有( )①流域面积 ②太阳辐射 ③土壤性质 ④冬季降雪量 ⑤大气辐射 ⑥植被覆盖率A.②③⑥ B.①②④C.④⑤⑥ D.①③⑤3.A 4.B [第3题,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7、8月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补给比率大,所以7、8月径流量比率高,A正确;径流速率与地势起伏有关,其地势起伏并不会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错误;流量是河流单位时间流经河道断面的水量,7、8月径流量比率高并不是因为其流量比率大,C错误;7、8月气温高,蒸发量相对较大,但无法解释为何该时期其径流量比率高,D错误。第4题,松花江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多,春季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积雪融化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比率较大。同时,根据材料可知,相比于阿克苏河而言,松花江流域面积更大,河流能够接受积雪融水补给的范围更广,积雪融水补给对径流总量的贡献大,所以春季松花江各月径流量比率大于阿克苏河,①②④正确。故选B。]1.明确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和陆地其他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2.明确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3.掌握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补给 汛期 分布湿润区 降水 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干旱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主要) 河流发源于高大的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高低,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依据水位高低判断①湖泊水补给河流,主要看两种情况a.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始终补给河流。b.河流中下游沿岸的湖泊,只有在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②地下水补给河流(2023·全国甲卷)如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题。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解题导引】材料信息“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湖水无法通过河道直接流出→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尝试解答】 D说出图中湖泊的主要补给方式,并判断补给量最大的季节。[提示] 主要补给方式是河流补给。冬季的补给量最大。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2024·东莞三模)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1),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2为2020年在图1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A.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2.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1.A 2.B [第1题,河流的注入可能带来一部分泥沙,使湖水含沙量增大,A正确;读图2可知,河床中段较高,当湖泊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湖水会通过松阿察河流出,因此即使北部有河水注入也不会导致湖泊容积明显增加,B错误;气候稳定,湖泊面积变化不大,则年蒸发总量变化不大,C错误;河水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渔业资源可能增产,D错误。第2题,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说明湖水流出量变小,湖泊容量变大。由图2可知,松阿察河a河段中部河床较高,当兴凯湖湖水从松阿察河流出时,泥沙在河床中堆积,河床进一步抬高,导致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湖泊水位相应升高,B正确;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通过分洪水闸注入小兴凯湖,降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洪量也相对稳定,不会导致湖泊水位明显上升,A错误;该区域气候相对稳定,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加,C错误;湖床淤积导致水位上升,当湖泊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可通过松阿察河流出,若松阿察河泄流能力不变,湖泊水位不会明显上升,D错误。]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对环境的影响(2025·南昌模拟)艾比湖流域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年降水量89.9~169.7 mm,年蒸发量1 569~3 421 mm。该流域河流发源于山区,艾比湖为咸水湖,平均水深1.7 m。流域内地貌景观多样,集湿地和荒漠化过程于一体。下图为艾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艾比湖湖水的直接来源是( )A.大气降水、河流水B.地下水、冰雪融水C.河流水、冰雪融水D.地下水、河流水4.博尔塔拉河流域蒸发所消耗的水量大于精河流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域面积 B.气温C.风速 D.相对湿度5.近五十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萎缩,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湖域范围地下水位上升B.盐碱化使农业减产C.风沙天气增多D.陆生生物数量增加3.D 4.A 5.C [第3题,据图文材料可知,艾比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是咸水湖,博尔塔拉河、精河注入艾比湖,艾比湖地势低洼,地下水汇集注入艾比湖,艾比湖湖水的直接来源是地下水、河流水,D正确;艾比湖深处内陆,气候干旱,大气降水补给较少,A错误;冰雪融水汇入河流,再汇入艾比湖,冰雪融水不是直接来源,B、C错误。第4题,博尔塔拉河、精河所处位置相差不大,均处在内陆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没有明显差别,不是造成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博尔塔拉河流域面积大,蒸发所消耗的水量大,A正确。第5题,近五十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萎缩,地下水缺少补给,湖域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埋藏深度增加,A错误;艾比湖处为湿地、荒漠,没有农田,不会产生盐碱化使农业减产的影响,B错误;湖滩裸露,沙源增加,受风沙活动影响,风沙天气增多,C正确;水源减少,陆生生物数量减少,D错误。]课时数智作业(十九)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5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5·成都模拟)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图1为鄱阳湖及周边水系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作用多年平均次数图。据此完成1~2题。1.关于长江与鄱阳湖水体的补给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月,鄱阳湖蓄积洪水,延缓干流洪峰B.7—10月,鄱阳湖补给长江,削减下游洪峰C.11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和长江的补给作用不明显D.鄱阳湖的补给主要为长江来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2.长江补给作用在7、8月的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鄱阳湖( )A.冰川融水补给少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少C.气温高,蒸发强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1.C 2.D [第1题,4—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调节河流径流量,A错误;7—10月,长江补给鄱阳湖,鄱阳湖蓄积洪水,削减洪峰,B错误;11月至次年3月,补给作用不明显,C正确;鄱阳湖的补给方式除了有长江来水补给、地下水补给,还有其他河流补给、降水补给等,D错误。第2题,鄱阳湖在7、8月无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B错误;长江与鄱阳湖此时的气温都较高,蒸发都很强,C错误;锋面雨带此时北移,鄱阳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水位低,长江受支流来水补给,水位高,所以长江补给作用的频次更高,D正确。](2025·广安模拟)在福建省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有一座海拔500 m,宽度15~20 m,与两侧谷地相对高度约100 m的板状丹霞峰墙,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山体裂隙发育典型,山顶有两处凹穴,这两处凹穴底部布满厚厚的淤泥,并且常年积水(雨季不溢出,旱季不干枯),清澈见底,被称为冠豸山“天池”。据此完成3~4题。3.推测这两处“天池”常年积水,不涸不溢的原因( )①山地辐射冷却,云雾较多,蒸发弱②有地下水补给③“天池”周围山体裂隙发育,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④“天池”底部有一层较厚的淤泥,能阻挡池水下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这两处“天池”中的水清澈见底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源干净 ②风化物颗粒吸附杂质 ③海拔较高 ④面积较小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④3.C 4.A [第3题,根据材料“海拔500米”可知,“天池”位于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并受地形抬升,水汽容易凝结,多云雾,①正确;“天池”位于峰墙顶部,并无地下水注入,②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山体周围有裂隙发育,利于雨季多余池水排出,③正确;根据材料“凹穴底部布满厚厚的淤泥”可知,可阻挡池水下渗,确保旱季不枯,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天池”中的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露水补给,水质较好,①正确;依据材料信息“由硅质砂岩组成,其风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可知,硅质砂岩风化后产生的颗粒有利于吸附水中杂质,使得池水更加清澈,②正确;海拔高和面积小不是湖水清澈的主要原因,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2024·合肥三模)锡林河发源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河水与地下水补给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900 mm。据此完成5~7题。5.锡林河上游地区河水与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有( )①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②岩石的透水性 ③河床与两岸高程差 ④植被覆盖率高低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6.春汛期河流几乎没有补给地下水,是因为( )A.两岸土壤仍未解冻 B.春汛期河流水量少C.春季灌溉用水量大 D.地下水位高于河流7.枯水期锡林河两岸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常出现( )A.森林 B.草甸C.湿地 D.盐碱地5.C 6.A 7.D [第5题,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河流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加之河床与两岸高程差较小,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水位有可能高于两岸地下水水位,此时河流有可能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小。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因此锡林河上游地区河水与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大。①③正确。故选C。第6题,该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但冬季也有一定降雪,春季冰雪融化形成春汛。但是由于该地纬度较高,春季升温较慢,两岸土壤大多仍未解冻,下渗较困难,因此河流几乎没有补给地下水,A正确。冬季有一定降雪量,春季融化形成春汛,此时河流水量较大,B错误。春季灌溉用水依然可以下渗补给地下水,C错误。春汛期间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D错误。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多年平均蒸发量达到1 900 mm,蒸发旺盛。枯水期锡林河两岸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地下水水位较高,蒸发量较大,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因此常出现盐碱地,D正确。内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降水少,年蒸发量大,枯水期两岸低洼地区不会出现森林、草甸和湿地,A、B、C错误。](2024·南昌三模)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季受南方连续降雨影响,鄱阳湖水位易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低地农业造成一定威胁。某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鄱阳湖春汛的形势做出预测。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据此完成8~9题。8.导致鄱阳湖春季水位快速上涨的主要降雨类型为( )A.对流雨 B.锋面雨C.台风雨 D.地形雨9.鄱阳湖春季水位上升快,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汇水面积大 B.湖盆较宽浅C.降水时间长 D.排水通道少8.B 9.B [第8题,台风雨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排除C;对流雨在夏季午后发生概率较高,排除A;地形雨影响范围较小,排除D;进入春季,来自海洋的强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在南方地区相遇,形成锋面雨,导致鄱阳湖春季水位快速上涨,B正确。第9题,鄱阳湖湖盆宽浅,意味着在增加相同水量的情况下,湖泊面积变化大,水位上升慢,B正确;汇水面积大、降水时间长、排水通道少易使水位快速上升,排除A、C、D。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8分)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甘肃省民勤盆地年均降水量111 mm,年均蒸发量2 623 mm。红崖山灌区(图1)位于民勤盆地内部,处于红崖山水库下游,渠系密集,由坝区灌区、泉山灌区、湖区灌区三部分组成。灌区内大部分区域的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上,局部可达40米。图2示意泉山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水位及每亩(1公顷=15亩)地下水开采量、地表水灌溉量季节变化。(1)降水对红崖山灌区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6分)(2)据图2指出泉山灌区灌溉水的来源,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3—11月泉山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原因。(6分)[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降水后下渗较少,难以转化为地下径流,由材料“灌区内大部分区域的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上,局部可达40米”可知,地下水埋藏比较深,大气降水实际补给地下水的下渗量少。第(2)题,读图2可知,5—11月,地表水灌溉量大于地下水开采量,说明该地区的灌溉水源一方面来自地下水,另一方面来自地表水(河流水),3—4月地下水开采量为0,但仍有灌溉用水,表明有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第(3)题,3—4月,地下水水位升高,主要因为3—4月未抽取地下水,且有地表水灌溉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上升;5—9月,地下水水位下降,该时段农业用水量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于灌溉下渗补给的地下水量,导致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9—11月,地下水水位上升,主要是农业活动减弱,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加之灌区使用地表水冬灌,灌溉下渗补给的地下水量大于开采量,所以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答案] (1)民勤盆地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由于蒸发强烈,降雨过后形成的有效下渗少;灌区内地下水埋深较大,雨水实际补给地下水的下渗量少。(2)来源:地下水与河水。理由:3—4月,无地下水开采,但有地表水灌溉;5—11月,地表水灌溉量均大于地下水开采量,说明既有河水灌溉也有地下水灌溉。(3)3—4月,受春季地表水灌溉的影响,地下水接受补给,水位缓慢上升;5—9月,农业用水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于地表水回灌下渗量,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9—11月,农业活动减弱,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加之灌区使用地表水冬灌,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15 / 15课时19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说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简答:写出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2.填表:认识河流与湖泊的关系。项目 内容湖泊水来源 大气降水、__________和地下水河流中下游湖泊 洪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河流人工湖泊——水库 可人为调节____________山地的湖泊 可成为________的发源地3.绘图:用箭头表示出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4.简答:说出河流与冰川、积雪融水的关系。5.辨析: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总是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这种说法对吗?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水系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每年8月,洞里萨河的流向是( )A.由洞里萨湖流向湄公河B.由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C.经洞里萨湖流向上游水系D.经洞里萨湖流向下游水系2.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 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⑤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A.①③④ B.②④⑤C.①②⑤ D.②③④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4.6变式河流补给特点与流域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我国西北地区的阿克苏河流域面积为5万平方千米,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面积为55.72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阿克苏河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据此完成3~4题。3.阿克苏河7、8月径流量比率高的原因是( )A.补给比率大 B.径流速率快C.流量比率大 D.蒸发量比率大4.春季松花江各月径流量比率大于阿克苏河,与此关联性较强的有( )①流域面积 ②太阳辐射 ③土壤性质 ④冬季降雪量 ⑤大气辐射 ⑥植被覆盖率A.②③⑥ B.①②④C.④⑤⑥ D.①③⑤1.明确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和陆地其他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2.明确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3.掌握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补给 汛期 分布湿 润 区 降水 取决于降水的 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干 旱 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主要) 河流发源于高大的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高低,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依据水位高低判断①湖泊水补给河流,主要看两种情况a.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始终补给河流。b.河流中下游沿岸的湖泊,只有在河流枯水期时补给河流。②地下水补给河流(2023·全国甲卷)如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题。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解题导引】材料信息“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湖水无法通过河道直接流出→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尝试解答】 ________说出图中湖泊的主要补给方式,并判断补给量最大的季节。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2024·东莞三模)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1),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2为2020年在图1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A.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2.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对环境的影响(2025·南昌模拟)艾比湖流域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年降水量89.9~169.7 mm,年蒸发量1 569~3 421 mm。该流域河流发源于山区,艾比湖为咸水湖,平均水深1.7 m。流域内地貌景观多样,集湿地和荒漠化过程于一体。下图为艾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艾比湖湖水的直接来源是( )A.大气降水、河流水B.地下水、冰雪融水C.河流水、冰雪融水D.地下水、河流水4.博尔塔拉河流域蒸发所消耗的水量大于精河流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域面积 B.气温C.风速 D.相对湿度5.近五十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萎缩,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湖域范围地下水位上升B.盐碱化使农业减产C.风沙天气增多D.陆生生物数量增加1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8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19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讲义(学生版).docx 28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19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讲义(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docx 课时数智作业19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