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春 课时练0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春 课时练0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统编版(2024)7年级上册
第1课《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rùn) 应和(hé) 酝酿(niàng) 窠巢(kē)
B. 嫩绿(nèn) 眨眼(zhǎ) 稀疏(shū) 抖擞(sǒu)
C. 婉转(wǎn) 抚摸(fǔ) 黄晕(yùn) 披蓑(suō)
D. 烘托(hōng) 胳膊(bo) 落地(lào) 嘹亮(liáo)
2.下面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
A.为了应和今天的天气,我特意带了一把伞。
B.互联网酝酿着革命,细分领域走向融合。
C.为烘托节日气氛,众多商场举办猜灯谜活动。
D.小姨爱美,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草如毯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正浓,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片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4. 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 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 “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 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5. 下列对《春》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B. 作者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C.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D.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但顺序可以调换。
6. 下面对《春》的结构层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文可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B. 绘春部分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
C. 作者在描绘春花图时,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
D. 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是对前文的总结,独立成段,突出了春天的特点。
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8.【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粗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____________)
9.【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10.【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美文赏读。
大地春盘
刘学刚
①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立春日,阳气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万物生发,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②立春有一些很热闹的习俗。譬如,句芒[注]为春神,主管树木发芽生长,要从山上接回来,一路吹吹打打,沿途乡民争掷五谷,好不热闹。再如,折一根细细的柳条,轻轻地打春牛三下,人们也领受了这鞭策,春耕春播春种,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神。人与植物的生命节奏似有冬日的缓慢,闹一闹,喊一喊,东风回暖,冰面解冻,蛰虫始振,百草回芽,人们就“春天”了,凡俗的生活开始得以升华。又如萝卜味辛性凉,生吃甜脆如梨,嘎嘣咬一口,薄的皮微辣,嫩的肉汁多,甚有口感,食之可提神解困,常说“嚼得草根,百事可为”,春天的鲜脆清爽和做人的精神气韵都在这一咬一嚼之中了。
③古代诗人在咏叹立春赞美春色的时候,出镜率最高的恰恰是春盘。春生以盘装之,谓之春盘,唐朝尤为盛行。杜甫是一个忠实于节气习俗的信徒,他漂泊异乡之时,犹不忘在立春日以生菜的鲜嫩唤醒自己的味觉和知觉,“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盛满细嫩生菜的白玉盘,犹如探出皇宫大殿的一枝梨花,在民间的大街上次第开放。如果把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加以整理,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朱淑真《绝句二首》中有云:“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嫩黄的韭芽、浅紫的兰芽横陈在洁白的玉盘里,与嫣红的梅花相映成趣,尤能勾春引色,彰显出新春的勃勃生机。元人耶律楚材的“春盘”则更为丰盛华美:“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木案即春盘,银线为粉丝,还有藕丝、豌豆、葱白、蒌蒿、韭黄等一应食材,好一份春天的馈赠。
④倘若意犹未尽,试看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白如茧纸的是春饼,吃的时候,从春盘里夹取菜蔬各一小箸,卷为细筒状,这便是咬春饼。
⑤小时候,家中菜蔬无多,母亲就备好甜面酱、羊角葱,让我们卷饼吃。吃法很简单,用白嫩嫩的葱蘸了香喷喷的酱,在春饼上涂抹一条红色的竖线,再把小葱卷了,春饼超薄,但是滋味醇厚,甜中带咸,香辣清鲜,极为爽口。女儿长大以后,我变着花样给她炸春卷吃,荠菜春卷,韭菜春卷,豆腐春卷,以此幸福她的味蕾,让她感知新春的清香爽鲜。
⑥吃春饼,就是吃春天,吃出满嘴的香鲜,吃出满眼的新绿。食春饼迎春,亦有祈盼丰收之意。捡取三春美景四时菜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注]句(gōu)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春神。
11.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第②自然段中的“人们就‘春天’了”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12.请将下列立春习俗还原到第②自然段的方框内。
A.打春 B.咬春 C.迎春
13.作者说诗人笔下的春盘“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请举例说明这里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4.请问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5.请将第⑥自然段中的对联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D
6.C
7.C
8.①听觉角度;②嗅觉角度
9.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10.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1.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阳光更充足了,人们精神更抖擞了,筋骨更舒展了,内心里开始升起更多的向往与期待。
12.C;A;B
13.颜色之美,如玉盘之洁白,配以韭芽之嫩黄、兰芽之浅紫、梅花之嫣红,相映成趣;盛器之美,如玉盘温润、砂瓶雅致、木盘古朴,各具神韵;食材之美,如藕丝、豌豆、葱白、蒌蒿、韭黄……品类繁多。
14.承上启下。
15.(示例)放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