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梅兰芳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爱国情感。语言运用:通过借助资料、情境体验、批注阅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感受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思维能力: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审美创造:运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多个事件,提升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2.感受梅兰芳因为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体会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本单元,我们开展了以“家国情怀——我当爱国人物事迹宣讲人”为主题的任务式学习,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分别是 “说说国庆的那些人和事”,“触摸赤子之心”,“少年当有报国志”。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分享了“国庆随手拍”的感人瞬间;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触摸赤子之心,认识了保家卫国的戍边将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一起追忆、歌颂延安精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梅兰芳,并运用前期积累的方法学着写一写爱国人物事迹宣讲词。二、借助资料了解梅兰芳——知人物1.交流梅兰芳资料。课前同学们完成了预学单,(出示预学单)了解了梅兰芳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想跟大家交流?2.了解旦角京剧中的女性形象就叫旦角,梅兰芳塑造的就是旦角,因此,为了表现这些优美的女性形象,他总是把胡须——剃的干干净净。3.观看梅兰芳演出视频,谈感受。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梅兰芳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他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正如书中所说,(出示第一段,标红第一句)梅兰芳的确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三、感知课文内容走近梅兰芳——解人物(1)聚焦关键事件,了解梅兰芳事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谁能用上节课学习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贴(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预设1:学生在表述时,主语是“日本人”。预设2:学生说的不够简练。教师点拨:在叙述时,应关注主要人物;语言尽量简练。教师小结: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不仅关注到主要人物和事件,还要做到串联流畅,语言简练。师生一起练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边贴板书 藏身躲避 蓄须明志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教师总结:你看,要想写好爱国人物事迹宣讲词,关注与人物相关的主要事件必不可少。(2)聚焦困难危险,感受梅兰芳精神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第二项学习任务: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让我们聚焦作者着墨最多的第三件事,走近梅兰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梅兰芳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第三件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助学单上,标画令你感动的词句,并在旁边用几个词语批注你的感受,也可以在感触深刻的地方通过补白的方式走进梅兰芳的内心。同学们开始自学吧!学习任务二:截图 助学单1.学生自学2.让我们一起走进梅兰芳的内心,谁想交流你的学习成果。3.学生交流,生生补充。教师点拨:是的,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只要不用为日本人演戏,梅兰芳什么方法都愿意用,即使自伤身体,他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就选择了打针装病。教师提升1: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高烧的经历,谁想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教师提升2:过去医疗水平不发达,发烧都是致死性的疾病,而打伤寒预防针会有很多的副作用,其中一项就是会连日发高烧,听到这,你想说什么?教师提升3:当年梅兰芳打伤寒针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资料。(连打三针)(播视频)看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提升4:这个方法成功了吗?你从哪知道的?日本人可不是这么好骗的?谁看出来了?小结: 梅兰芳做出打针装病的决定时,他就做好了两种准备:一种是面临高烧的生命危险,一种是被日本人识破,他只能以死相拼。就像同学们说的,为了拒演,梅兰芳连生命都可以不要!板书(生命)另外两件事中,梅兰芳在拒演时,又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刚才批注、补白的方法,走进梅兰芳的内心。第一件事:学生交流,感受梅兰芳对艺术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教师点拨:出示梅兰芳当时在上海以及美国纽约演出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梅兰芳当时正处于事业巅峰时刻。进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无异于虚度生命”。生朗读,师指导朗读。师总结:他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梅兰芳甘愿放弃自己最深爱的事业。(板书:事业)第二件事:学生交流,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可以放弃事业,甚至可以放弃优越的生活。(板书:生活)朗读句子,读出梅兰芳拒演的决心和这份浓浓的爱国情。3.联系事件,提升认识现在,我们把这三件事连起来看(指着板书),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预设生2:为了不给日本人登台演戏,为了国家的尊严,梅兰芳可以放弃事业,放弃生活,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师总结:抗战期间,梅兰芳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舞台,失去了体面的生活,为此还差点失去了生命,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动摇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决心,梅兰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坚定的抗日之志。、像梅兰芳这样,为了国家,甘愿放弃一切,这就叫民族气节。指导朗读:所以人们这样评价梅兰芳——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深入的感知了人物,这样,我们在写宣讲词时对人物的评价更准确。(3)借助资料,深化感受1961年8月8日,梅兰芳逝世,周恩来总理说:梅兰芳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必须国葬!当时,中央成立治丧委员会,天安门和新华门均降半旗致哀。新中国成立以来,享受国葬礼遇的个人只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霍英东6人。对比其他六位伟人,你发现梅兰芳有什么不同?(学生质疑:梅兰芳只是一位戏曲家)此刻,你知道梅兰芳为什么享受国葬的礼遇了吧?小结: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还具有让人敬佩的民族气节。四、赞一赞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写人物1.交流搜集到的能够展现梅兰芳民族气节的事迹还有很多,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故事,谁想来交流?2.教师总结:大家搜集资料补充的故事,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会给宣讲词提供更多的素材!3.教师提升:借鉴一下《延安,我把你追寻》中学习的诗化的语言表达和宣讲词的写法,让你的宣讲词更有感染力。4.布置课上练写任务下节课,我们要举办“触摸赤子之心——爱国人物事迹宣讲会”,如果你宣讲的人物就是梅兰芳,现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在小卡片上写下你的宣讲词。请你说说你的宣讲词!谁写好了?请你把它贴在宣讲宣传栏上。小结:梅香恒久,芳华永驻。他用美,塑造了一个美的世界,而他自己也成了美的化身;他用爱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他爱国、爱艺的感人情怀,也将永久留在人间! 正如剧作家田汉评价得那样: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五、拓展阅读同学们,课下,请大家继续运用这一单元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去感受更多人物的家国情怀,下节课,“触摸赤子之心——爱国人物事迹宣讲会”,期待你的精彩表现!附:板书设计23* 梅兰芳蓄须躲避抓关键词 爱国精神蓄须串连法 民族气节生病(副板书) (主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