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慈详(xiáng) 收讫(qì) 炽热(zhì) 自暴自弃(bào)
B.舷窗(xián) 蓦然(mù) 确凿(záo) 人情事故(shì)
C.俯瞰(kàn) 伫立(zhù) 无虞(yú) 相应成趣(yìng)
D.扉页(fēi) 烦琐(fán) 木讷(nè) 五脏六腑(fǔ)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节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一场令人热血________________的视听盛宴,更是国漫发展道路上一座________________的里程碑。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它巧妙地________________了前作的风格与精神内核,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用突破想象的故事架构推动叙事升级,以美妙绝伦的画面重塑东方奇幻美学,借饱满鲜活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引发情感共鸣,从而点燃了观众心中对国漫的热爱之情。
A.沸腾 蓬荜生辉 延伸 营造
B.沸腾 熠熠生辉 延续 塑造
C.飞腾 蓬荜生辉 延伸 塑造
D.飞腾 熠熠生辉 延续 营造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②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③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④读艾青的诗歌,你会坚强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你会鼓起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你会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⑤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放喜,让人着迷。⑥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灵魂”是名词,“崭新”是形容词,“比”是介词。
B.“精神家园”和“吮吸甘露”分别是偏正短语和补充短语。
C.句④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坚强”改成“坚定”。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选自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首诗节奏明快,音韵铿锵,气势雄浑,以间接抒情为主,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B.普希金,俄国诗人、作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C.龚自珍,字珺人,号定盒,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其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其中第五首,抒写了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D.《活板》中“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年号,这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二、名著阅读
5.请参考示例,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金句赏析。
【示例】金句摘抄: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赏析:这是保尔在因负伤而难以参加工作,伤愈后走到烈士公墓时的独白。它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角度阐述了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保尔高尚的献身精神及钢铁般的意志。
金句摘抄:他全心全意地去刻画他书中人物的形象,有时候,那些生动的、难忘的景象那么清晰地重现了出来,但是他却不能用文字加以表现,写出的字句是那样呆板、无力和缺乏感情,这时候他才初次体验到了创作的痛苦。他写的每一件事、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必须记住,线索一断,工作就受到了阻碍。
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斯是陋室,。(《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3),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4)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
(5)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气概的诗句是:,。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喜庆的气氛,一个“足”字,突出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C.颔联描绘了一幅山水图景;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展现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D.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将诗人乘月拄杖,轻叩柴门,与老农亲切絮语的情景实实在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②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 ②不见:不被人知道。
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士之才德盖一国
B.自李唐来 自古人知贵兰
C.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D.香远益清 其香蔼然
9.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11.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两文各侧重表现了“君子”的哪些美好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科考游处于小众游状态,是因为本身涵盖自然科考、世界遗产考察、历史地理考察等内容,产品价格与普通观光旅游相比高出不少,同时很多线路对游客的体力、脑力、财力、能力和认知都有较高要求。
②不过,让科考游从小众游走向更普及并非无法突破。针对目标客户群体,科考旅游产品可以向3个方面发展:知识型路线,主要针对80后、90后旅游者,他们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强;参与型路线,设计推出适合相应年龄段的科考内容,让家长和孩子在旅游过程中深度参与;体验型路线,针对部分中年人群,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③虽然科考游需要的资金和知识、技能储备的门槛并没想象的那么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多要求和挑战的。科考旅游目的地大多人烟稀少,相对远离城市,在遇到安全事件或极端事件时很难得到救援队的及时反应,游客在活动中也承担着由疾病、危机事件等带来的风险。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
【材料二】
回首中国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的探险之旅,人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面对月之暗面这一人类“禁区”,中华民族展现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开创性地以中继通信解决月背通信链路盲区,迈出了人类探测器登陆月背的第一步。我们一同经历了地月转移中的惊心动魄,分享了“两器互拍”的成功喜悦,见证了“奇石”探测的步步惊心,走过了神秘物质探测的冒险之旅……而“玉兔二号”也从月背“新客”,成长为如今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劳模”,协助我们揭示了月面的诸多秘密,成为人类探索月背的先驱。
(摘自《月背征途》)
【材料三】
①记者2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中国第三十八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4月20日返回位于上海的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雪龙”船于4月26日返回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3万余海里。
②中国第三十八次南极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出发,历时174天,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开展了站基多学科和近岸海洋业务化观测,对南大洋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积极开展考察物资补给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①“追星逐月到底有何意义?”对于怀疑者的发问,我们完全有理由回答!
②人类尚在蒙昧阶段,就对遥远的星空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对星空的观测,使天文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对神秘宇宙的体验、感悟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思想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提高了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
③任何一个天文学的探索项目,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学科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它带动的绝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的进步,还对很多重要的应用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如气象、通信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技术都源自航天领域的研发。如果没有航天研究,我们今天的生活就不会有移动电话,不会有微波炉、石英表、不粘锅、条形码……
④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缺乏探险精神、不能面向长远和未来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摘自《科学之友》)
12.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考游对游客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游客在活动中还需承担安全或极端事件带来的风险。
B.中国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开创性、先驱性地迈出了人类探测器登陆月球的第一步。
C.中国第三十八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了多个任务,开展了多种活动,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D.基于众多学科合作的天文学探索项目不仅带动了基础理论的进步,还推动了很多重要的应用技术的发展。
13.中国航天工程中,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卫星定位系统叫“北斗”,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太阳探测卫星叫“夸父”,行星探测任务叫“天问”……这些充满浪漫诗意的名字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你喜欢哪一个名字?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14.请结合材料四和七下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内容,说说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意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凤兮凰兮
陈毓
①刘平安惊呆了。他没料到40年前——不,掰着指头算,是41年前——看到的画面能重现眼前。
②41年前的一个早上,他因为早读迟到,担心老师责罚,索性不去学校。他走向学校后面的树林,一路思索旷课的理由。
③他在树林中坐下,腾挪身体,确保不被槐树刺扎到。他听见林中扑扑有声,抬头,见一只鸟携着一团光辉飞过眼前,落在不远的小空地上。紧接着,另一只鸟携带又一团光辉飞了过去。两只鸟,两只他从未见过的、那么好看的鸟啊!刘平安想惊呼,却像被人卡了脖子,他瞪大眼睛,屏住呼吸,担心呼出的气被鸟闻到。他在地上半蹲半跪,眼睛大睁,嘴巴半张,欢喜不像欢喜,倒像是恐惧。两只鸟儿翩翩起舞,在那小小的空间里盘旋低回。鸟儿前后相随,一只鸟翅膀上带起的风托起另一只鸟的翅膀,仿佛是充满诚意地给刘平安展示它们的美与好,又压根没打算和他交朋友。于是,鸟双双飞出那片矮树林,携带两团光,一刹那就没了踪影。
④飞跑回教室,他急切地把喜悦和大家分享,他讲得上气不接下气,因此显得格外罗唆。他遭到全班同学的嘲笑:“做梦呢!肯定早上被美梦拖住了才迟到的。”
⑤让刘平安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惦念了41年的鸟又被自己撞见了。
⑥这天一早,他正在坡地除草,向那边眺望,他看见黄河在远处弯成一道大水湾,朝阳照得河水光明,河滩幽暗。幽暗处,站着十六棵有着巨大树洞的老柳树。他熟悉那些柳树,就是不走近,那些树洞也如在眼前。
⑦正看着,眼前飞过一道彩虹,接着又一道彩虹。天啊!可不正是自己41年来无限怀想又欲说还休的鸟!41年的回想,那鸟的形象早已超越第一天所见,甚至比第一天所见还要清晰。而且,他早在心里给那两只鸟起了名字:凤凰。
⑧刘平安这一次没吭声。他其实也不知把发现的甜蜜分享给谁,孩子们离家去城里生活了,老了的窑院现在只住着他这个将老的人,好在还能自食其力。他种地,地长庄稼,粮食养活他。
⑨现在,凤凰来了,这是啥兆头啊!他欢喜,也有点儿蒙。他抬头看黄河,黄河如他几十年看见的那样。尽管世上日新月异,黄河的水还在那里流淌。他也还在地里种了收,收了再种。这叫他心安。鸟是有翅膀的,他没有办法不让鸟走。他也不在乎拿自己看见的向谁证明什么了,鸟要飞走就飞走吧。“欢迎你们再来。”他朝着鸟消失的地方喊一声,自己都笑了。
⑩让他大为惊叹的是第二天他又看到了那些鸟,这次是五只。不久后的一天,他又数了一遍,有八只鸟。“哎呀,”刘平安在心里喊,“这可了不得了!”刘平安想,他得招待这些稀客。地里的庄稼离成熟还早得很,他得给鸟弄点儿吃的。他想,鸟都是爱吃谷子、麦子的吧。他有的是谷子、麦子。
一大早去地里,刘平安往布袋里装了一碗金黄的小米。他把小米分五个地点撒在昨天看见鸟的地方。之后他静下心来,像往常那样照管他的地,不多走一步路,不探看一次。这一天,他没等来鸟,一只鸟也没来。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他撒下的小米一粒不剩。是不是那些鸟吃了?他有点儿拿不准,正在发愣,一道彩虹忽然降落到他的眼前。
“哎呀!”刘平安忍住了惊呼,却坐在了地上。鸟离他太近了,近到他看清了鸟的眼神——安静,明亮。鸟静静地和他对视一眼,不慌不忙地飞走了。
刘平安大受鼓舞,他照旧用他的小米招待那些鸟。这天,他亲眼看见一只鸟(他相信这是一只雄鸟)打头儿飞来,吃他撤下的小米。后来又飞来三只,它们吃了一阵,确定安全,其余的鸟才都过来,一边啄食,一边不时地张望。这一次是十只,最多的一次,有十二只。
这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刘平安已经是柳林湾鸟类保护站的管护员,唯一的管护员。每天早晚他要定时投食两次,他看护的鸟群已经发展为三十只了,保护站还得到了政府补贴。刘平安也不担心自家的粮食不够养活自己和鸟了。
他现在也知道,被他喊作凤凰的鸟,是红腹锦鸡。
美好的事情招引人。现在,每年都有摄影爱好者来保护站拍鸟,他可不能让他们乱走动。到了鸟的地盘,鸟就是主角,他让摄影的人躲进他搭建的摄影棚,刘平安就在五十米开外的地方投食。
只见他在大树根和石头上撒玉米、小米、小麦,一边投食,一边张望,像是说:“来吧,来吃,都是给你们的。”
(有删改)
15.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刘平安和“凤凰”之间发生的几个具体事件。
16.阅读选文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对视”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鸟静静地和他对视一眼,不慌不忙地飞走了。
17.第⑥段画线句子中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一间是我的堂兄弟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清静不清静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诚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⑥我二十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⑦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⑧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从我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
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选自《格言·致经典》2024年5月刊,有删改)
18.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内容。
时间 九岁——三十三岁 母亲逝世后
母亲的神态 ①__________ 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
母亲的八仙椅子 ②__________
“我”对母亲独特“坐法”的认识过程 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③__________
19.请从修辞角度为第⑤段画线句作一个赏析式批注。
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
批注:
20.选文对“八仙椅子”进行了大篇幅描写,请分析这一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21.“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作者在文末坦言自己也犯这个毛病。请联系全文,结合“小贴士”和“链接材料”,从双重叙述视角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复杂情感,并谈谈选文最后一段给你的启示。
【小贴士】 所谓“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在回忆性散文中,普遍存在过去的“我”(体验主体)和现在的“我”(回忆主体)双重叙述视角,两个“我”在文中交错出现。 【链接材料】 《阿长与<山海经>》那是一种对母爱的依恋,一种自我反思的愧意,一种对生命的养育者和社会底层不幸者的深沉的爱。 ——钱理群
七、作文
22.亲爱的同学们,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晨曦中,家人为你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餐;课堂上,老师带你探索丰富有趣的知识;夕阳下,同学伴你在霞光满天的操场奔跑……一个行动,一句关心,一声鼓励,都可能温暖了你的这一年。在新的学习生活中,感恩有那么一个人帮助你逐渐适应,学会“起跑”。
请你以“这一年,我最感谢的那个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3.邓稼先坚守研究第一线,昼夜忙碌计算的样子,很美;闻一多伏案于青灯之下,竹纸翻飞间目光如炬的身影,很美;花木兰横剑于黄河冰面,红缨枪挑破晨雾的身姿,很美!一个坚守,一种努力,一次选择……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不同寻常的美丽。
请将“你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很美”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这是保尔失明后从事文学创作时的经历。体现了他在极端困难下的坚韧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创作艰难也绝不放弃。
6.【答案】惟吾德馨;独怆然而涕下;烟笼寒水月笼沙;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答案】D
【答案】8.C 9.(1)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2)兰花虽然饱含香气、体态洁净,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不同。 10.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11.甲文侧重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乙文侧重君子即使处境艰难也坚守本性、适时展现才华的品质。
【答案】12.B 13.示例:喜欢“嫦娥”。取自“嫦娥奔月”的神话,既体现探月工程的主题,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14.科学探索丰富人类精神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如《伟大的悲剧》展现探索中的勇气与牺牲,《太空一日》体现对未知的敬畏,均彰显探索对人性的升华。
【答案】15.①41年前,刘平安在树林偶遇两只“凤凰”起舞;②41年后,他再次发现“凤凰”,后多次见到并开始投食;③两年后,刘平安成为管护员,守护发展到30只的鸟群16.“对视”写出鸟与刘平安的平等交流,体现鸟对他的信任,暗含刘平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喜悦17.描写黄河、老柳树等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宁静悠远的氛围,为“凤凰”的出现铺垫
【答案】18.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理解母亲的辛劳与责任,充满感激与敬畏19.运用排比,列举母亲为“我”准备的物品,细致展现母亲的细心与慈爱,增强语势,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20.“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象征,见证她的辛劳与责任;串联起“我”对母亲的回忆;凸显母亲兼顾家庭与店铺的不易21.情感:过去的“我”对母亲的训诲不耐烦,现在的“我”理解母亲的苦心,充满感激与愧疚。启示:要珍惜亲人的教诲,及时感恩
22、23.略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