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三)(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吟( )诵唐诗宋词,感受浪漫情怀;涉liè( )散文小说,领略( )人生百态;踏足名山大川,寄情碧水lán( )天……读书,旅行,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A.yín 猎 lüè 蓝 B.yíng 猎 luè 蓝C.yín 腊 lüè 篮 D.yíng 腊 luè 篮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砾石 殷红 喜出望外 一汽呵成B.竹蔑 盎然 血雨腥风 祸不单行C.妖娆 阔绰 富丽堂皇 摧枯拉朽D.隔膜 惆怅 不功自破 行将就木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更加厚实。 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A.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C.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C.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月,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5.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④②⑤①⑥③ D.⑤④①②⑥③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2)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3)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遏有此寄》一诗中,用“ , _”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学校《晨光小报》准备出一期以“生活中的美”为主题的专栏,请你参加相关活动。7、【发现美德】上学途中,小明将学生卡落在了公交车上,邻座的王大爷发现后冒着大雨将学生卡送到学校。专栏的记者得知消息后,特别感动于王大爷能这么做,打算采访他,请你设计一个问题。(3分)8、【颂扬美德】专栏编辑小文同学了解到2023年首批“新时代好人”榜发布,为歌颂他们的高尚品质,准备发表一首小诗,邀请你共同完成,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词语。(2分)好人颂新时代的好人啊你那默默奉献的身影就是我们生活的暖阳你那勇敢冲锋的英姿就是时代最美的________(二)名著阅读(5分)9、《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 (体裁)集,共 10 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 》,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2分)10、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3分)三、阅读(11~23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1.首句点出 ,第二句传达出 。(2分)12.请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③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齐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节选自《礼记·大学》)[注释]①明:动词,彰明。②明德:美德。③齐;治理,整理。④格物: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1)温故而知新 故: (2)思而不学则殆 殆:(3)不如乐之者 乐: (4)欲治其国者 欲: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5、请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任一方面,在[甲]文中选择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2分)16、除“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甲][乙]两文都提到① 的重要性。[甲]文告诉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乙]文告诉我们要②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8分)清明的心弦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③潮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贴心呢 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 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库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窠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17、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独担"各指的什么 (3分)18、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分)19、选出下列理解正确的两项:( )( ) (2分)A、第②节对落叶的描写让人联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歌颂了落叶无私奉献的精神。B、文章的主体部分先写某种景物,后写比较开阔的场景,再由物及人;排序有致,眉目清晰。C、第⑥节一连两个“告别”,六个“迎接”,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冬天是收获之后、新的搏击之前的暂时休整,它有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意义。D、无论写树、写水、还是写大地、写郊外,都大量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趣。(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20、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3分)21、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2分)2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4分)①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23、请写出文章最后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四、作文(40分)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题目一: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一个值得我信任的人》要求: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1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参考答案: 1. A2.C【解析】A选项中的“一汽呵成”应该为“一气呵成”;B选项中的“竹蔑”应该为“竹篾”;D选项中的“不功自破”应该为“不攻自破”。3、D4、C5、B6、(1)匹夫不可夺志也;(2)归雁洛阳边(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示例:王大爷您好,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冒着大雨也要送学生卡给这位学生呢 8、例:风景、符号、篇章等。9、回忆性散文;旧事重题10、略11、 闻讯的时节——暮春。 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1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13、故:学过的知识: 殆:疑惑 乐:以……为乐 欲:想要14、(1)(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身上)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15、示例一:我选写学习态度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句,它给我的启示是:学完一个知识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对过去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示例二:我选写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它给我的启示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16、修身养性;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乙)参考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17、 “沉重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快乐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安慰”18、 首尾呼应,突出中心19、B、C20、①静静地坐在家门口;②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③生病逝去。21、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22、①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写出了老人的苍老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怜惜,为下文写自己的愧疚作铺垫。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问话比作“一根细针”,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的内疚之情。23、①外婆的慈爱就像桂树的清香一样留在“我”的心间。②要珍惜拥有的东西(或珍惜当下),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24、写作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