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年高三物理复习必修第一、二、三册综合复习练习卷(四)【新教材】人教版(2019)一、单选题1.一个面积为S的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转动,当线圈转到线圈平面和磁场垂直时,如图所示,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是( )A.0 B. C. D.BS2.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做功B.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是矢量C.根据可知,功率与功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功率是反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3.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从某时刻起,汽车以5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A.20m B.15m C.10m D.5m4.把多匝小线圈和灵敏电流计串联后用于检测家装时隐藏在墙体内的导线是否通电,如图(a)所示。墙体内有两根套了管的长导线AB、CD,AB水平,CD竖直,如图(b)所示。检测时线圈平行墙面,当沿水平方向A1B1快速移动线圈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当沿竖直方向C1D1方向快速移动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偏转,则检测的结果是( )A.两根导线中都有电流 B.两根导线中都无电流C.AB中无电流,CD中有电流 D.AB中有电流,CD中无电流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从和的高度水平抛出后落地,A、B的水平位移大小分别为和,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飞行时间之比为2∶1B.A、B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C.A、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2∶1D.A、B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6.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是我国近几年重点发展的新型发电方式,人们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进行发电,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1011m,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约为3.86×1026J,现有一太阳能发电用户在自家楼顶装了面积为120m2的太阳能发电板,且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如果每天的平均日照时间为6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用户一天的太阳能发电约为5kW·hB.太阳每秒照到太阳能发电板上的能量约为136.6JC.发电一小时可供22W的灯泡正常工作约376h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水平轻质弹簧压缩x0长度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弹出后经A点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B点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圆管中(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小球从圆管最高点E离开后又恰能到达B点。已知E、O、C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OC=60°,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形变量x以及弹簧的劲度系数k之间的关系式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所有摩擦,则小球经弹簧弹出从A到达E又回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圆管最高点E离开时受到圆管壁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为B.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速度大小为C.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8.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同时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一滑雪坡由圆弧面AC、竖直台阶CD和倾角为的斜坡DE相连接而组成,且圆弧面AC的末端C处水平。第一次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到DE上,第二次从A点稍下的点(图中未标出)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也飞落到DE上,运动员两次与斜坡DE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力,则( )A. B.C. D.无法确定两角的大小关系二、多选题9.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随着球皮材料和制热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D.以上说法均不对10.马拉着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定律可知:( )A.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大小等于车拉马的力C.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D.马拉车的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11.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带正电粒子由A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沿光滑水平面经过B、C两点(图中未画出),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在B点位置时斜率最大,根据图线可以确定( )A.中垂线上B点电场强度最大B.中垂线上B点电势最高C.电荷在B点时的加速度为D.UBC>UAB12.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2 kgB.斜面的倾角30°C.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D.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外力为15N三、实验题13.学习小组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频闪照相拍照周期为T,某次实验中拍下的照片如下图甲所示。(1)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小球直径为 mm,同学们量出照片上小球直径为5.0mm。(2)做完实验后,同学们发现忘记用重锤线记录竖直方向。同学们选择照片上一小球球心为坐标原点,随意建立如图丙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并测量出照片上另两小球的横坐标x1,x2和纵坐标y1,y2.由所给数据可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3)经过计算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A.忘记调整桌面水平,小球不是做平抛运动B.使用小球材质密度较小,空气阻力影响较大C.频闪照相机实际拍照时周期大于T14.日常工作中,有时需要人们反应灵敏。对于战士、驾驶员、运动员等更是如此。从发现情况到采取行动所用的时间,叫人的反应时间。小吴和小李两个同学利用一个直尺设计了一个测量反应时间的简单方法,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小吴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直尺的上端,让直尺自然下垂。小李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的上边缘在直尺上的位置P1,P1在直尺上的刻度为L1=20.00cm。(2)小吴在不通知小李的情况下,突然松手,直尺下落。当小李看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记下这时手指的上边缘在直尺上的位置P2,在直尺上的刻度记为L2,如图乙所示,L2= cm。(3)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小李的反应时间为 s(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4)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 。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v1=10m/s,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那么:(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m/s,方向不变,求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 16.一个质量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现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保持静止,求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撤去拉力F,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大?2s后物体下滑的位移为多少?(斜面足够长) 1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将电荷量的试探电荷置于电场中的A点。(1)求该试探电荷所受静电力F的大小,并在图中画出F的方向;(2)若将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A点的电场强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18.将扁平的小石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抛出,石片遇到水面后并不会直接沉入水中,而是擦着水面滑行一小段距离后再弹起飞行,跳跃数次后沉入水中,即称为“打水漂”。如图所示,小明在岸边离水面高度处,将质量的小石片以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水平阻力恒为,且小石片每次接触水面时间后弹起,弹起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与当时沿水面滑行的速度之比为常数,小石片在水面上弹跳数次后沿水面的速度减为零。重力加速度取,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石片第一次与水面接触前瞬间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2)小石片第一次与水面接触的过程中,水对小石片做的功;(3)从抛出到水平速度减为0,小石片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总位移大小。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2025--2026年高三物理复习必修第一、二、三册综合复习练习卷(四)【新教材】人教版(2019)》参考答案1.D【详解】当线圈转到线圈平面和磁场垂直时,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可知有故选D。2.D【详解】A.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不一定做功,根据可知,当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时,力对物体不做功,故A错误;B.功的正负所描述的是力对物体运动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并不是对方向的描述,其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而不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功不是矢量,故B错误;C.是功率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所以并不能说P与功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C错误;D.功率是反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其中,,,代入解得故选C。4.D【详解】当线圈水平放置沿A1B1快速移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线圈中磁通量不变,直导线CD中无电流。当线圈沿C1D1方向快速移动,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线圈中磁通量有变化,则直导线AB中有电流。故选D。5.D【详解】A.依题意,根据,可得则A、B的飞行时间之比为故A错误;B.依题意,根据,可得则A、B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故B错误;C.根据则A、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故C错误;D.根据则A、B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AB.建立以太阳为中心,太阳与地球间距为半径的球体模型,则球面面积S=4πr2=2.8×1023m2已知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约为E=3.86×1026J太阳能发电板的面积为S0=120m2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则每秒产生的电能为E0=×S0×5%=8.27×103J根据焦耳与千瓦时的公式换算可知,这家用户一天的太阳能发电约为E总=6×3600E0=kW·h≈49.6kW·h故AB错误;CD.发电一小时的能量E1=3600E0可供2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间t==h≈376h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C【详解】A.小球从E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有,小球在E点,假设受到管道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则有解得可知假设成立,即小球从圆管最高点E离开时受到圆管壁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故A错误;B.小球从B点到E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小球经A点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B点切线方向进入圆管道,小球在B点有解得故B错误;C.小球从A到B做平抛运动,则有,解得故C正确;D.小球释放至运动到A 过程有解得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根据动能定理A下落时高度较大,所以从A下落到达C点的速度比较大那么从A和A'下落时在DE上的落点如图所示,设平抛运动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关系可得由图可以看出从A'下落时从C点飞出后值较大,故从A'下落时落到DE后较大,即故选B。9.BC【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乙在匀速下降,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静止、上升或下降,但下降速度小于乙,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10.BC【分析】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道这两个力的关系;再对车受力分析,结合运动情况确定各个力的大小情况.【详解】A、B项: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错误,B正确;C、D项:对拖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阻力,由于车加速前进,故拉力大于阻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关键在于车拉汽车的力与汽车拉车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对车受力分析后结合运动情况确定各个力的大小情况.11.AD【详解】A.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最大,所受的电场力最大,所以中垂线上B点电场强度最大,故A正确;B.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因此A点电势比B还高,故B错误;C.根据速度与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即为加速度大小,即有故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得对比可得故D正确。故选AD。12.AD【详解】AB.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上式可改写为,故图像的斜率为,截距为,解得物体质量为,故A正确,B错误;C.由于外力F为变力,物体作非匀变速运动,故无法求出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C错误;D.令a=0,可得外力为F=15N,故D正确;故选AD。13.(1)(2)(3)B【详解】(1)游标卡尺读数是主尺刻度加上游标指示的刻度(2)照片上量的直径为毫米,实际球的直径为所以照片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是,分析知沿x方向和y方向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有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合加速度为(3)A.是否做平抛运动不影响球重力加速度,所以A错误;B.空气阻力较大,会使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所以B正确;C.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计算用的周期比实际周期要小,造成计算结果偏大,所以C错误。故选B。14. 0.40 0.2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或初始时小李的手指尽可能接近直尺)【详解】(2)[1]如图可知,直尺的最小刻度为mm,读数时,应估读一位,因此L2=4.0mm=0.40cm(3)[2]直尺下落的高度根据可得反应时间为(4)[3]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或初始时小李的手指尽可能接近直尺)15.(1),方向水平向左;(2),方向水平向左【详解】(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子弹击穿木块后,速度方向依旧为正。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即弹丸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后,速度方向为负,则即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16.(1),方向沿斜面向上;(2),【详解】(l)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于根据受力平衡可得解得方向沿斜面向上。(2)撤去外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2s后物体下滑的位移17.(1),图见解析;(2)不会,见解析【详解】(1)该试探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将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电场强度不会变化;因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18.(1)(2)(3)【详解】(1)小石片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竖直方向有联立解得小石片第一次与水面接触前瞬间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为滑行的水平速度减少量为第一次弹起后小石片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为小石片从抛出到第一次弹起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解得(3)小石片每次滑行的水平速度减少量为所以次即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了6次,空中弹起后飞行了5次;第次弹起时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为空中飞行时间为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第一次与水面接触后在空中飞行的总距离小石片与水面接触的过程中水平方向运动总位移从抛出到水平速度减为0,小石片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总位移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