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习作:写信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 1.书信格式部分:书信是重要的联络方式,写作格式方面知识点多,学生难以掌握。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喜欢儿歌的特点,把书信的格式编成儿歌,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背熟儿歌,然后再对照讲解。 2.书信内容部分:书信的内容需要根据写信的对象进行选择,如写给亲人的信,可以向亲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回忆与亲人在一起的事情。给长辈写信注意用上敬辞。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但对格式细节(如称呼顶格、日期右对齐)和情感表达的分寸把握不足。部分学生易将书信内容简化为“事件罗列”,忽略情感传递(如对收信人的关怀、对事件的个性化感受);另一些学生因缺乏真实交流需求(如微信替代),对书信的“仪式感”与“郑重性”理解较浅,需通过情境创设(如“给抗疫志愿者写信”“与远方朋友分享家乡文化”)激发表达动机。此外,对应用文体的语言风格(如礼貌、真诚)掌握较弱,需通过范例对比(如口语化表达 vs. 书面化表达)强化规范意识。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懂得书信的应用意义,能够在书信中互通信息,交流情感。 ②语言运用:感知书信内容特点,明确书信格式要求,熟练掌握书信的格式,规范写作,做到内容清楚,表达得体。 ③思维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内容叙述清楚,一段一内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④审美创造:学习借助互联网发送邮件,正确书写信封,并通过邮局寄书信。思政元素:通过书信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会“真诚沟通、感恩互助”的情感价值,培养“尊重他人、关怀社会”的责任意识,在传承传统书信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与人文情怀。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教学难点: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地表情达意。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看教材中的示范,知道书信的格式,并关注信封的格式。搜集并学习书信的相关知识。六、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1.说说你对书信的了解。 小组说一说:关于书信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快和大家交流一下。 2.教师引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写的《春望》中的名句,古代的书信有许多的别称,例如“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等,你收到过信吗?你和远方的朋友是怎么联系的呢? 3.教师补充:的确,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联系方式。我也有许多朋友,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的学生朋友,我们除用这些现代技术外,还经常用写信进行交流呢。书信可以传递消息、交流情感,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和基本格式。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信。 (板书课题:写信) 1.认真倾听老师介绍。 2.预设:现在的信息很发达,我和距离远的朋友会通过打电话,发微信来联系。 3.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从头脑中搜集内容,尽快走进今天写作的课堂。教学环节二:明确习作内容,学习书信格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1.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联络手段。下面是小杰写给叔叔的一封信。 阅读思考: (1)结合本文及以前接触过的书信,说说书信的基本格式。 (2)这篇书信写到了哪些内容 (3)谈谈这篇书信的语言特点。 2.合作交流:针对上面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大家还记得吗?书信和留言条有什么相同点呢 教师追问: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写信。首先写称呼和问候语。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给长辈写信应按照亲属关系称呼,不宜直呼其名,给平辈或者晚辈写信,可以稍微随便些。注意:独占一行。空两个格子。 教师引导,接着写正文,分段写,每段空两个格子。正文,格式与一般文章相同。教师引导,正文写完,就写祝福语 教师引导:最后写落款。结语,一般用在正文后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署名,在结语的右下方另起一行写。日期,在署名的下一行书写完整日期。教师小结:书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及日期六个部分。它们的格式要特别注意,不能写错。(板书:格式 称呼 正文 祝福语 署名 日期) 教师提问:祝福语每个人写的都一样吗 能随便写吗 教师补充:你回答的非常完整,了解了书信的基本格式,我们来看看书信的内容,写信可以写什么呢?来看看小杰写给叔叔的信,里面都写了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封信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小杰的信中都是一些平常快乐的小事,在写信时,要以第二人称来写,把你对亲人或者朋友的话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书信的内容要写清楚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探究实践,学习信封。 写好的信要寄出去,还需要有信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写信封的注意事项。老师今天带来一张信封,请大家看看一张信封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教师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信封上要填写的内容就是这些,信封的前两行分别写收信人地址和姓名,第三行写寄信人地址和姓名,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分别写在左上角和右下角。 4.明确习作内容:请给你的亲友或者其他人写一封信,可以通过邮局寄给对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 1.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预设1:书信和留言条的开头都要顶格写称呼。 预设2:在文章的最后都要先署名后写上日期。 2.预设1:我观察到书信比留言条多了一些内容,比如书信在称呼下面会空两格写问候语,而且要写上祝福语,祝福语也有一定的格式“此致、祝”。 预设2:我观察到一点小细节不同,留言条的署名和日期要右对齐书写,而书信则是写在右下方。 预设:祝福语不能随便写,我觉得写信的对象不同,祝福语也应该不相同。给年长的长辈写,应该写“敬祝健康,敬祝近安”,如果给年轻的长辈写信,可以写“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如果给和我们年岁相近的人写,可以写“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预设1:小杰首先表达了对叔叔的感谢,谢谢叔叔送给他的书。接下来小杰和叔叔说了最近学校发生的开心的事情。 预设2:在信的最后,小杰表达了对叔叔的想念,希望叔叔会回家过年。 3. 预设1:我们要知道收信人地址和姓名,而且一定不能写错。 预设2:邮政编码收信人和寄信人都要填写。 预设3:我来总结一下,信封上要填写收信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寄信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 把学生熟悉的留言条和书信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写信除了书写格式正确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信的内容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分析小杰写给叔叔的信,明白书信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信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学环节三:佳作欣赏,学习技巧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教师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例文《给奶奶的一封信》。一起来读一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课件出示习作例文。 教师总结:小作者叙述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分别从介绍桂花开了、枫叶红了、最近的学习情况等几个方面向远方的奶奶表达思念之情。书信格式正确,感情十分真切。 预设1:小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预设2:第3自然段向奶奶介绍桂花开了、枫叶红了,让奶奶快来看。 预设3:第5自然段写了最近的学习情况,并希望奶奶能亲自读自己的作文集,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预设4:结尾直接表达自己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通过展示学习小伙伴的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对本篇习作方法和技巧的分析,旨在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教学环节四:巧拟题目,学列提纲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1.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考虑哪些方面来为本次习作拟题?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结合课件,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 3.提出写信要求: 你打算给谁写信? 你想告诉他/她什么事情?或者表达什么情感或心情? 你重点表达的是什么? 除了中心事件,你还想交流些什么? 写信的格式是什么? 4.学生编写写作提纲。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1.预设1:根据写作对象拟题,例如:《给奶奶的一封信》《给舅舅的一封信》。 预设2:根据信的内容拟题,例如:《妈妈,请您原谅我》《爸爸,我想对您说》。 2.预设1:给叔叔的一封信,开头,称呼问候叔叔,说明写信的原因;表达对叔叔的思念,向叔叔讲述最近的学校生活,表达盼望叔叔早点儿回来的愿望;结尾祝福语和日期。 3.学生编写写作提纲。 4.学生修改提纲。 列出题纲,为学生写作找准了方向,为写作分清了结构、段落。教学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习作任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1.教师引导:写信的格式掌握了,那么现在你最想给谁写信呢?你想告诉他什么呢?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写信的对象:亲友、老师 (2)写信的内容:学校活动、学习成绩、家中近况、感谢、道歉、发生的有趣的事 3.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自己的思路,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4.教师引导:掌握了写信的格式,明确了写信的对象和写信的内容,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习作素材,请大家读一读。 你打算用上哪些表达感激、思念之情的词语呢?用上哪些表达祝福语之情的词语呢? 你打算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你打算怎样写习作的结尾呢? 现在,就让我们小试牛刀,赶紧拿起笔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读习作素材。 3.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写作素材的提供,让学生真正用上,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补全一封书信的格式框架(缺失称呼、祝福语、日期),用红笔标出易错点(如“此致”后不加标点,“敬礼”顶格)。 巩固作业:修改一篇格式错误、语言随意的书信(如称呼不顶格、正文用网络用语),标注修改理由。 提升作业:结合英语课内容,用中英双语给外国笔友写一封短信,介绍一项中国传统技艺(如剪纸、书法),体现文化交流意识。八、板书设计: 写信 格式:称呼 正文 祝福语 署名 日期课题 习作:写信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2课时一、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懂得书信的应用意义,能够在书信中互通信息,交流情感。 ②语言运用:感知书信内容特点,明确书信格式要求,熟练掌握书信的格式,规范写作,做到内容清楚,表达得体。 ③思维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内容叙述清楚,一段一内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④审美创造:学习借助互联网发送邮件,正确书写信封,并通过邮局寄书信。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教学难点: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地表情达意。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看教材中的示范,知道书信的格式,并关注信封的格式。搜集并学习书信的相关知识。四、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一:例文赏析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信,同学们也用心地写了一封信,也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了出来,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几篇佳作,互相学习一下。 出示例文一:给王公飞的一封信 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小作者以写信的方式向好朋友介绍了家乡连云港著名的花果山和海边的名吃沙光鱼,详略得当。文章用了许多成语,还引用了吴承恩的话把花果山介绍得清清楚楚。结尾热情邀请好朋友到自己的家乡做客。书信格式正确规范,符合要求。 出示例文二:给老师的一封信 指明学生读,读后交流 :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总结: 小作者在文中列举王老师教“我”写字和课堂教学的事例,表达了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小作者也很关心王老师的身体,提醒王老师注意休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小作者是个有心的孩子。 1.生共同点评: (1)开篇发出邀请,欢迎好朋友来自己的家乡做客。(2)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真实生动。如引用名句“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把花果山的景色介绍得清清楚楚,引用谚语“十月沙光赛羊汤。”突出海边名吃沙光鱼的味道鲜美。(3)结尾呼应前文,再次向好朋友发出邀请,表现出小作者的热情好客。 2. 预设:(1)运用拟人手法,详细描写了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导,表现出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生动形象。 (2)文章开门见山,开篇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结尾文字简洁,直抒胸臆,再次表达了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 欣赏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的方法,熟悉书信的格式。教学环节二:升格提优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1.下面请和同桌交换作文,等一会儿我们要根据“评价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并写出评价。 评价标准: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①明确了写信的对象。 ②写信格式正确。 ③正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④情感真挚,语言美,有礼貌。 2.参照评改标准共同评改。 习作原文:给叔叔的一封信 3.作文新貌 1.同桌互评互改,改后认真读一读。 2.生生共评,提出修改建议。 3.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对比阅读体会。 学生自由阅读、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评一篇作文,使学生明白了评改方法,为接下来的生生共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环节三:二次修改,誊写习作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不断修改,我们的作文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写作水平才会越来越高。下面请对照标准,再次修改自己习作,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1.对照标准,再次修改自己习作,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2.把书信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等方式把书信寄给亲人。 要求学生将习作誊写清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根据情境(如“感谢老师辅导功课”),填写书信正文的3个关键句(事件描述、情感表达、未来期待)。 巩固作业::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封200字短信,向外地朋友介绍家乡特色(如美食、节日),要求至少用1处比喻句。 提升作业:用“时空信箱”形式,给历史人物(如李白、周恩来)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结合单元主题(家国情怀)表达思考与愿望。六、板书设计: 写信 格式:称呼 正文 祝福语 署名 日期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这节课,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和实例引导,使学生对写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掌握得较好,全体学生都能够按要求完成课堂练习且正确率较高。 不足之处:从学生完成的草稿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书信所写的内容与平时习作所写内容的细微区别,在正文部分还是围绕着中心只写了一件事情。 改进措施: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书信与一般记叙文的异同之处,建议分别选用一篇有特点的书信和记叙文,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