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其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②语言运用: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③思维能力: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④审美创造: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思政元素:捕蝉的生动场景,展现童真童趣与自然和谐之美,可传递亲近自然、尊重生命,以及对质朴纯真品质的珍视。2.学习重点难点: 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其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3.教学准备:PPT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梳理与交流教师活动: 1.对比句子,发现“新鲜感”。 (1)(课件出示“梳理与交流”中的第一个句子)让学生朗读句子,了解句子的意思。 (2)教师鼓励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品读句子。 (3)(课件出示“梳理与交流”中的第二个句子)指导学生读好第二个句子。 ①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课件相机补充资料:这个句子出自泰戈尔的《职业》,出示相关文本。) ②说一说: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有哪些?它们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2.整合课内外阅读,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1)课内阅读:浏览第一单元的课文,回顾哪些词句给了你新鲜感。 (2)课外阅读:分享课外阅读中摘抄的“新鲜”词句,说说大家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没见过的词语、熟悉的词语进行新的组合、表达方式的新鲜等角度去梳理) 学生活动: 1.让学生朗读句子,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品读句子。 3.学生读好第二个句子。 4.学生读一读:读懂了什么? 5.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有哪些?它们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6.浏览第一单元的课文,回顾哪些词句给了你新鲜感。 7.分享课外阅读中摘抄的“新鲜”词句,说说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都有什么特点。活动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观察思考与交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初步感悟了词语的特点以及句子朗读情感的处理技巧,并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体会了词句的特点,进而提升了语言积累的有效性,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环节二:词句段运用教师活动: 1.巧识成语。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多种形式读成语。①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②重点范读“披头散发”“张牙舞爪”等易读错的成语。 (2)多种形式理解成语:①说一说成语的意思。②任选一个成语演一演,其他学生猜一猜。③(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这些成语。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成语?(相机补充:头重脚轻、七嘴八舌、焦头烂额等。) 2.趣读句子。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学生读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想表达什么?怎么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指名读句子,其他学生听后评议:这样朗读能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找找句子中最关键的提示性的词语,再来读一读句子:指名读,表演读,比赛读,带上表情齐读。 (4)小结:想读好句子,必须关注句子中的提示语,要读好停顿和重音。 学生活动: 1.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成语的意思。 3.任选一个成语演一演,其他学生猜一猜。 4.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这些成语。 5.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成语? 6.学生读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想表达什么?怎么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7.读句子,学生听后评议:这样朗读能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8.找找句子中最关键的提示性的词语,再来读一读句子。 9.指名读,表演读,比赛读,带上表情齐读。活动意图: 成语演一演,学生猜一猜,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结合语境加深对句子表达的理解。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读一读词句段运用。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其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②语言运用: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③思维能力: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④审美创造: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思政元素:捕蝉的生动场景,展现童真童趣与自然和谐之美,可传递亲近自然、尊重生命,以及对质朴纯真品质的珍视。2.学习重点难点: 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其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3.教学准备:PPT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词句段运用教师活动: 1.微视频导入:回顾学校组织的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播放视频。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三题)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说一说:这些小组名字的哪一部分让你觉得很妙?如果你来给你所在的小组取名字,你会怎么取呢? 4.评选优秀组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写自己想好的组名,其他学生给自己喜欢的组名贴星星,星星最多者胜出。 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回顾学校组织的多种有意义的活动。 2.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学生说一说:这些小组名字的哪一部分让你觉得很妙?如果你来给你所在的小组取名字,你会怎么取呢? 4.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写自己想好的组名,其他学生给自己喜欢的组名贴星星活动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回顾学校组织的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环节二:日积月累教师活动: 1.初读知大意。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插图)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将你的发现用一段话说出来?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指导学生朗读《所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3)想一想: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 (4)诗文与图对照,说一说大意:你读懂了哪几句诗?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2.再读悟意境。 (1)再读诗句,引导学生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进行交流。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3.熟背明情感。 (1)谁能背诵这首诗?你的方法是什么?(看图记忆、理解记忆、对比记忆等) (2)交流:你喜欢这个牧童吗?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呢? 4.拓展趣诵诗。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孩子趣闻趣事的古诗?(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古诗:《村居》《宿新市徐公店》。 (2)你喜欢这些古诗中的哪些词句?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呢?自由诵读这些古诗。 学生活动: 1.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不能将你的发现用一段话说出来? 2.学生朗读《所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3.学生想一想: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 4.学生通过诗文与图对照,说一说大意:看自己读懂了哪几句诗?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5.再读诗句,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进行交流。 6.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7.背诵这首诗并说一说自己背诵的方法。 8.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描写孩子趣闻趣事的古诗? 9.谈一谈自己喜欢这些古诗中的哪些词句?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感受。 10.自由诵读这些古诗。活动意图: 看图记忆、理解记忆、对比记忆,通过不同的方法背诵古诗,相互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检查 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