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部编版初中道法七年级上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人生历程中有顺境和逆境。2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3法治观念明白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5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实例,知道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重点问题1.顺境和逆境有什么影响?2.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3.顺境和逆境之间有什么关系?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观看视频顺境和逆境辩论赛你如何看待视频中的观点?为什么?正确看待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议学情境一【议学任务】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为什么?顺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快达成目标,更有利于成长。逆境激励人们勇毅前行,更有利于成长。学校开展了一场关于顺境、逆境的辩论赛,双方观点如下。正方反方1、顺境和逆境的作用(1)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2)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3)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议学小结】(笔记)(1)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3)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2. 顺境和逆境的关系。3.顺境和逆境之间有什么关系?(1)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3)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议学情境四:中国女排精神【议学任务】1、女排姑娘们从低谷到最终逆袭成功,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呢?2、顺境和逆境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转化呢?中国女排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此后的十年,与国民经济蒸蒸日上相比,五连冠之后的中国女排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陷入低谷,很多人开始怀疑女排精神。但姑娘们顽强拼搏,砥砺奋进,2004年荣获雅典奥运会冠军,这之后再度陷入低谷,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战胜了强大的巴西队,再次获得冠军,2019年中国女排重返世界第一。【议学小结】3、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转化的?)(1)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3)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4)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教学目标阅读感悟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季羡林文集》思考: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这段话启示我们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逆境,走好我们的人生路。自满自足意志消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3.理解逆境与顺境的关系是什么?名言欣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01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子0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03越碰钉子越有心眼——民间谚语04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的关系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做法:正确对待有人说,顺境似一马平川的坦途,一边欣赏一边前行;逆境似崎岖不平的山路,咬牙坚持终会登上山峰。对于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顺境和逆境都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B.只有经历逆境,才能走向成功C.失意时,逆境使人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D.得意时,逆境能使人更加清醒B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需要( )A.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B.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C.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D.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