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霉豆腐是利用霉菌将豆腐发酵腌制而成的豆制食品,被誉为“东方奶酪”。苏州的腐乳呈黄白色,口味细腻;北京的腐乳呈红色,略带甜味;四川的腐乳则香辣油润。下列有关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有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
B.毛霉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C.发酵过程中豆腐坯上长出的“白毛”为毛霉的直立菌丝
D.各地腐乳的色泽风味各不相同是因为腌制过程中添加的香辛料不同导致
2.“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对枣酒的赞赏,枣酒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以红枣为原料酿成的枣酒汁稠粘手、香甜醇美,酿造技术流传至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鲜的枣采摘下来后需蒸熟才能酿酒
B.酿酒过程中容器中需装满枣并压实
C.枣酒发酵的菌种来源于枣表面的野生酵母菌
D.酿酒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
3.下列关于实验室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室、超净工作台可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B.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物消毒法
C.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灭菌处理后再丢弃
D.金属接种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层灼烧灭菌
4.如图为酵母菌纯培养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步骤的完成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B.②步骤中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后应立即将试管直接塞上棉塞
C.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4次,而且1区和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
D.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5.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尿素分解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红棕壤中筛选尿素分解菌是因为该环境中可能富含尿素
B.设置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目的是富集培养尿素分解菌
C.步骤③中制备培养基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D.步骤④需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6.硝化细菌在观赏鱼类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完的食物会转变成氨和亚硝酸,而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和亚硝酸时释放的能量,将和转变为有机物。若要获得能高效氧化氨和亚硝酸的硝化细菌并进行计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从观赏鱼类生长良好的鱼缸中取样
B.筛选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有机碳源
C.培养基需灭菌处理并冷却到40℃左右进行倒平板
D.计数时应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统计
7.某生物兴趣小组从附近农田进行土壤取样,并对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计数。同学甲从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约3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约50个菌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学甲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培养基的污染
B.同学甲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和其他同学取样的土壤不同
C.若同学甲的操作没有问题,则可能是稀释倍数太低导致
D.其他同学土样的细菌悬液中尿素分解菌的数量约为5×105个/mL
8.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使人们能够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从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污染,发酵罐和培养基均需要严格灭菌
B.发酵条件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C.可以通过向发酵罐输入冷却水来调节发酵过程的温度
D.传统发酵技术的菌种来源于自然界筛选,发酵工程菌种只能来源于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
9.发酵工程在农牧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的生成均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B.发酵技术生产药物可以解决部分药物来源不足、产量不足、价格贵等问题
C.将乙肝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结合发酵工程可生产乙肝疫苗
D.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害的发生
10.植物组织培养包含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分化是指使植物细胞失去分化能力的过程
B.再分化指已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过程
C.脱分化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再分化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D.脱分化的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形成胚状体
11.研究人员以白菜(2n=20)和甘蓝(2n=18)为材料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杂种植物,并对两种亲本和某个融合植株(待检测植株)进行体细胞DNA含量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未进行细胞分裂的白菜体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约为60
B.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生成新的细胞壁
C.待检测植株是由白菜—白菜细胞融合发育而来
D.白菜—甘蓝融合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为38条
12.从患者脱落的乳牙中获取牙髓干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将形成的干细胞聚合体植入患者牙髓腔里使得牙齿神经、血管再生,完全恢复牙齿原有功能。下列关于牙髓细胞体外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B.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C.应将牙髓干细胞置于37℃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D.培养牙髓干细胞时培养基渗透压应与人体内环境相近
13.细胞培养肉已经获准进入某些国家市场。在细胞水平上,培养肉的成分与动物肉基本相同。通过从幼年动物或受精卵中采集组织样本、分离细胞、在反应器中培养,可获得细胞培养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可以用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B.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的动物细胞都会出现细胞贴壁现象
C.在反应器中培养细胞时,添加适量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
D.细胞培养肉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动物进行大规模饲养和屠宰
14.科学家从小鼠的原始性腺和骨髓中分离出不同的干细胞进行培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干细胞均可以用于各种类型器官移植
B.从骨髓中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
C.两种干细胞分化时都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将干细胞应用于临床可能具有诱发肿瘤的风险
15.动物细胞融合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之一。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不同细胞两两融合时,会出现三种类型的融合细胞
B.动物细胞融合是细胞遗传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的重要手段
C.动物细胞只能与动物细胞进行融合,不能与植物细胞融合
D.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16.青蒿素主要用于恶性疟疾的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为了快速检测青蒿素,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青蒿素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给A小鼠注射抗青蒿素蛋白,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青蒿素抗体
B.两两融合的细胞都可以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正常生长
C.经过两次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与之特异性结合
D.进行接种①时,每个孔中应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
二、解答题
17.杨梅生津止渴,但收获期短,运输储藏困难。果农将刚采摘的杨梅鲜果加工制成杨梅酒,不仅丰富了农产品市场,还解决了杨梅集中成熟腐烂的问题。杨梅酒的加工生产过程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鲜杨梅去梗去核→果肉打浆→调酸→酶解→调糖→接种→发酵→过滤→杨梅酒
(1)刚采摘的鲜杨梅需要清洗后加工,清洗时正确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目的是 。
(2)传统杨梅酒制作过程中只需要在容器中一层杨梅一层糖加满密封发酵即可,生产过程中将杨梅果肉打成浆发酵的好处是 。酶解的过程是在调酸物料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加入这两种酶的作用是 。
(3)研究人员比较了5种酵母菌对杨梅果浆的发酵效果,从中选择适宜的菌种用于工厂化生产高品质的杨梅酒。下表是酵母菌Y1、Y2、Y3、Y4、Y5发酵生成的杨梅酒品质相关指标的统计结果(总酯与果酒的香味有关),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 主要完成酒精发酵,酵母菌 可将原料中的物质更多地转化为总糖,从而提高果酒的甜度。综合考虑,从中选择 两种酵母菌作为工厂化生产杨梅酒的优良菌种。
酵母菌的种类 酒精度/%vol 总糖/(g/L) 总酸/(g/L) 总酯/(g/L) 感官评分/分
Y1 13.4 1.3 6.8 0.19 72
Y2 13.1 2.4 6.4 0.18 67
Y3 13.3 1.6 6.2 0.15 64
Y4 12.6 3.4 8.1 0.11 62
Y5 11.0 8.5 7.6 0.38 74
(4)统计发现不同酒厂酿造出杨梅酒所需的时间不同,结合上述流程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
18.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只有40%~60%能被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利用,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就不能发生这种反应,而是在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科研人员想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用于分解农作物秸秆,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挑选菌落
(1)步骤②中的选择培养基该如何设置才能发挥筛选作用 。
(2)选择培养后若要进行计数,除了本实验的方法外还有 ,该方法统计的菌数往往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步骤③梯度稀释时,每个稀释梯度下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统计三个平板上菌落平均数,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个梯度下还需要设置一个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做空白对照。
(4)与步骤②所用的选择培养基相比,步骤④的鉴别培养基中应额外加入的物质有 ,步骤⑤应选择 的菌落即为纤维素分解菌。
19.柠檬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生产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酸饮料等。柠檬酸主要通过黑曲霉发酵生产,工业生产中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的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菌种选择时要经过 后筛选出产酸量高的黑曲霉,再将选育出的优良菌种经过多次的 ,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种。
(2)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 。从加料口加入的玉米必须经过严格的 处理。图中搅拌器的运转既能使空气和发酵液充分混合,增加培养液中的 ,又能使菌种与培养液 ,提高原料利用率。除此之外还需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 ,以了解发酵进程。
(3)该发酵过程还需要以一定的速度更新培养基,目的是 。
20.绒毛皂荚是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一物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大其种苗繁殖。如图是科学家利用绒毛皂荚的种子进行快速繁殖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绒毛皂荚的种子是通过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图中产生大量幼苗的过程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 。
(2)切取下的幼苗尖端通常需要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日的是 。愈伤组织是一种 团块。
(3)过程②切取幼苗的尖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原因是 ;过程④中若想要诱导分化生长出芽需要提供的条件是 。
三、实验题
21.埃博拉病毒(EBoV)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多种棘突蛋白,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识别。如图为制备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灭活的EBoV对小鼠进行多次注射的目的是 。
(2)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除了电融合和 外,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对杂交瘤细胞进行 ,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单克隆抗体。
(4)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种类要齐全,比例要合适,此外为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未知营养物质还需要添加 。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 中提取。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6.C
7.D
8.D
9.A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16.D
17.(1) 在鲜杨梅去梗去核之前进行清洗 洗去杨梅表面的浮尘,防止去皮去核后清洗造成的杂菌污染
(2) 增大果肉与发酵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发酵效率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肉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能够提高杨梅果肉的利用率,改善发酵效果和产品质量。
(3) Y1、Y2、Y3 Y5 Y1、Y5
(4)接种的酵母菌菌种不同; 发酵条件控制不同
18.(1)设置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2)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偏大 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
(3) 遵循平行重复原则,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已灭菌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4) 琼脂和刚果红 周围出现透明圈
19.(1) 诱变育种 扩大培养
(2) 发酵罐内发酵 灭菌 溶氧量 充分接触 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
(3)补充营养物质,去除代谢废物,维持发酵液的良好环境,保证微生物持续高效地发酵。
20.(1) 有性生殖 有丝分裂
(2) 消毒 不定形的薄壁组织(或具有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能力的细胞,合理即可)
(3) 植物尖端的分生区附近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
21.(1)刺激小鼠产生更多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细胞A)
(2)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聚乙二醇(PEG)诱导法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 动物血清 培养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