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5·伊通模拟)下列两个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和 B.和 C.和 D.4和
2.(2025·伊通模拟)隋朝时期的青瓷高足盘是湖北省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如图所示,关于它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 B.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
C.左视图与俯视图相同 D.三种视图都相同
3.(2025·伊通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伊通模拟)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伊通模拟)如图,小亮为将一个衣架固定在墙上,他在衣架两端各用一个钉子进行固定,用数学知识解释他这样操作的原因,应该是(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2025·伊通模拟)图1是实验室利用过滤法除杂的装置图,图2是其简化示意图,在图2中,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7.(2025·伊通模拟)计算:   .
8.(2025·伊通模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是   .
9.(2025·伊通模拟)如图,小明同学用木棍制成的测量旗杆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使斜边保持与地面平行,直角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米,米,斜边离地面的高度米,米,则旗杆的高度   米.
10.(2025·伊通模拟)如图,将平行四边形绕点A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点B'落在边CD上,若,当三点共线时,等于   .
11.(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正方形中,以A为圆心,为半径画弧,再以为直径作半圆,连接,若正方形边长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7分)
12.(2025·伊通模拟)先化简代数式,再从,,,四个数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13.(2025·伊通模拟)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随机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
(1)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
(2)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
14.(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大长方形草坪中规划出了3块大小、形状一样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区域种植鲜花.已知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求小长方形的长和宽.
15.(2025·伊通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由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完成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如图①,作点A关于的对称点D;
(2)如图②,作,垂足为E;
(3)如图③,M是上一点(点M不与点B、C重合),在上找一点N,使的值最小.
16.(2025·伊通模拟)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的北偏东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的南偏东方向上的处.这时,处距离处有多远?(参考数据:,,)
17.(2025·伊通模拟)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分支交于点,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点在轴上,若,求点的坐标.
18.(2025·伊通模拟)某学校举办的“青春之歌”主题歌手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10名教师评委和45名学生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百分制).对评委给某位选手的打分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教师评委打分:84 90 90 91 91 91 91 92 94 96;
b.学生评委打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6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
c.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教师评委 91 91 m
学生评委 90.8 n 9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为______,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______组;
(2)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并比较与原平均数的大小;
(3)决赛由5名专业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百分制).对每位选手,计算5名专业评委给其打分的平均数,平均数较大的选手排序靠前,5名专业评委给进入决赛的甲、乙、丙三位选手的打分如下: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甲 91 92 92 92 92
乙 90 90 92 93 92
丙 90 94 90 94 k
若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则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_____,表中k(k为整数)的值为 .
19.(2025·伊通模拟)蓄电池发展水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要素.小明爸爸根据自家电动汽车仪表显示,感觉蓄电池充满电后,用前半部分电量所行驶的路程,总要比用后半部分电量行驶的路程更远一些.于是小明细心观察了充满电后汽车的行驶情况,并将蓄电池剩余电量(千瓦时)和已行驶路程(千米)的相关数据,用函数图象表示如下.
(1)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为______千瓦时;
(2)求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电量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在某段连续行驶时间里,汽车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直接写出这段时间连续行驶路程的取值范围.
20.(2025·伊通模拟)【问题情境】如图①,在正方形中,E为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垂直于的一条直线分别交于点M、P、N.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给出了如下不完整的证明过程:
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正方形,
,如图①,过点B作分别交于点G、F.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小明的解答思路,解答下列问题:
(1)将过程补充完整;
(2)上述证明过程中,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理论依据为 ;
【结论应用】如图②,若图①的点M是的中点,且,其他条件不变,则的长为 ;
【问题拓展】如图③,将图①中的正方形沿着翻折,使得的对应边恰好经过点A,交AD于点F.若E为边的中点,且,直接写出的值.
21.(2025·伊通模拟)如图,为矩形的对角线,,.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向点B运动,连接AP,取AP的中点Q,过点P作于点M,连接,以、为边作.设矩形与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y(平方单位),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
(1)当点N落在边上时,求x的值;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连接,当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时,直接写出x的值.
22.(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其中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其顶点A的横坐标为1.点P是该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图象上的一点,其横坐标为m,点Q的坐标为,连接并延长交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连接,以、为边作.
(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当,且轴时,求点Q的坐标;
(3)当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时,求m的值;
(4)当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m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化简多重符号有理数
【解析】【解答】解:A、,故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B、,,故和是互为相反数,符合题意;
C、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D、4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的相反数是 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2.【答案】A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不相同.
故选:A.
【分析】
从物体正面观察得到的图形叫主视图,从物体左边观察得到的图形叫左视图,从物体上面观察得到 的图形叫俯视图.
3.【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等知识,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由得,,
由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
【分析】
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各解集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他在衣架两端各用一个钉子进行固定.
故选:C.
【分析】
利用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最后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
7.【答案】2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
【分析】实数的混合运算,先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运算即可.
8.【答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即可求解.
9.【答案】1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延长交于H,
∵,
∴四边形是矩形,
∴米,米,
∵,
∴,
∴,
∴,
∴,
∴(米),
即旗杆的高度米.
故答案为:12.
【分析】
延长交于H,则四边形ACDH为矩形,则可判定,由相似比可求得BH,再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即AH=CD即可.
10.【答案】28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绕点A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
,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求出∠C'=∠C=76°,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接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半圆与的交点为点E,取的中点为点O,连接,设以A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F,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圆的对称性可把弓形AE转化到弓形DE上,从而把阴影部分面积转化到扇形ADF中,再利用割补法即即可.
12.【答案】解:


只能取,
当时,原式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择值代入
【解析】【分析】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化简,化简时先把括号内的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再颠倒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与前面的分式相乘,同时对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并约分,化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然后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取舍的值,代入化简结果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3.【答案】(1)
(2)解:画树状图如图.
由树状图可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性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结果数有3种,
∴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是
【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解:∵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
∴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分析】(1)简单事件的概率可直接由概率公式求解;
(2)两步试验可通过画树装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画树状图是不重复不遗漏,列表时注意对角线栏目上是否填写数据.
(1)解:∵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
∴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解:画树状图如图.
由树状图可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性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结果数有3种,
∴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是.
14.【答案】解:设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根据图形可得:

解得:,
答: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观察图形可得,再联立方程组并求解即可.
15.【答案】(1)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尺规作图-垂线;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将军饮马模型-一线两点(一动两定)
【解析】【分析】(1)由轴对称的性质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在BC下方确定点D使BC垂直平分AD即可;
(2)先在BC上取格点G,使,再在BC上方取格点H,使且CH=CG,再连接BH与AC交点即为点E,因为可利用SAS证明,由全等的性质可得,则即;
(3)取格点,连接,延长与交于点,连接与交点即为点,由作法(2)得,同理,则,则,所以,则,故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那么,则,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即可说理.
(1)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16.【答案】解:过作于,
在中,,海里,
(海里),
(海里),
在中,,
(海里),
(海里),
答:处距离处有140海里.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分析】过作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再解求出PC和AC,再解求BC即可.
17.【答案】(1)解:把点代入直线得:,
解得:,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得:,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2)解:在中,令,则,
解得:,

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解得:或,
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
(1)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设点的坐标为,则,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再解方程即可.
(1)解:把点代入直线得:,
解得:,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得:,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2)解:在中,令,则,
解得:,

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解得:或,
点的坐标为或.
18.【答案】(1)91;4
(2)解: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记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
∴,
∴比原平均数大
(3)甲,90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得,教师评委打分中91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
45名学生评委打分数据的中位数是第23个数,故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4组;
故答案为:91;4;
(3)解:甲选手的平均数为,
乙选手的平均数为,
∵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
∴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甲,丙选手的平均数大于乙选手的平均数且小于甲选手的平均数,
∴,
∴,
∵k为整数,
∴k的值为90.
故答案为:甲,90.
【分析】(1)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中位数需要先对所有数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序,再根据样本容量取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值;
(2)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出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再与原平均数进行比较即可;
(3)先由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甲、乙的平均数,再根据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可得关于k的不等式,再解不等式求出满足条件的整数解即可.
(1)解:由题意得,教师评委打分中91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
45名学生评委打分数据的中位数是第23个数,故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4组;
故答案为:91;4;
(2)解: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记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

∴,
∴比原平均数大;
(3)解:甲选手的平均数为,
乙选手的平均数为,
∵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
∴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甲,丙选手的平均数大于乙选手的平均数且小于甲选手的平均数,
∴,
∴,
∵k为整数,
∴k的值为90.
故答案为:甲,90.
19.【答案】(1)60
(2)解:设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
解得

(3)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为60千瓦时,
故答案为:60;
(2)当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
(千米)
当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
(千米)

【分析】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
(1)观察图象可直接得出答案;
(2)设线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直接求解即可;
(3)分别求出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和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对应的路程即可.
20.【答案】解决问题:(1)
四边形是正方形,

已证,
又,


, ,
,即;
(2)第一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1;
问题拓展:
解:如图,连接,
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



为边的中点,,



设,
由折叠性质可得:,,
则,
在中,,则,
解得:,


又,

,,

,即,
设,则,则,
在中,,
解得:或(负数舍去)
,,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四边形的综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解答】解:(2),,

又,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则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理论依据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
,则,
点M是的中点,

由,

故答案为:1;
【分析】解决问题:(1)过点B作MN的平行线交CD于点F,则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则BM=FN;再由正方形性质可利用ASA证明,则,由于正方形中CD=CB,即CB=CE+BE=DF+CF,所以CE=DF=DN+BM;
(2)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可得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由BE=1可得AB=CB=4,则CE=3,再由中点的概念可得BM=2,则DN=CE-BM=3-2=1;
问题拓展:如图,连接,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则,再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因为B`C`=BC=4,所以,此时可设,则由折叠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即,则;此时可再证明,由相似比可得,则可设FD=m,则AF=4-m,FC`=4m,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则DF、AF均可求得,即可求.
21.【答案】(1)解:当点N落在边上时,如图,作于点,
∵四边形是矩形,
∴,,,
∴,
由题意得,
∵,
∴,
∴,即,
∴,,
∵,点Q是AP的中点,
∴,
∴,
∴,
∴,,
∵,
∴,
由题意得,即,
解得
(2)解:当时,;
当时,如图,

∵,,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
∴,
∴,即,
∴,


当时,如图,
由题意得,
同理,是的中位线,
∴,,,
∴,
综上,;
(3)x的值为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解答】(3)解: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
当时,如图,
∵,
∴,
∵四边形是矩形,
∴,
∵点Q是AP的中点,
∴,
∴,
解得;
当时,如图,作于点,直线交于点,
由(2)得,
∴,
同理,是的中位线,
同理,求得,
∴,
∴,
∴,
∵,,,
∴,
∴,
∴,
解得,
综上,x的值为或.
【分析】(1)延长NQ交AD于点E,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QE//PM//CD,则可证明,则由相似比可得,,同理可证明,则,,再根据列方程并求解即可;
(2)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当点P在AC上且点N在矩形ABCD内部时,此时,则;当点P在AC上但点N在矩形ABCD外部时,此时,则,此时可证明,则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FG;当点P在CB上运动时,此时,则;
(3)由于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经过对角线交点的任一条直线均可等分矩形面积,因此可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此时可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当N在BC上时,此时和N在矩形ABCD外时,此时时.
(1)解:当点N落在边上时,如图,作于点,
∵四边形是矩形,
∴,,,
∴,
由题意得,
∵,
∴,
∴,即,
∴,,
∵,点Q是AP的中点,
∴,
∴,
∴,
∴,,
∵,
∴,
由题意得,即,
解得;
(2)解:当时,;
当时,如图,

∵,,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
∴,
∴,即,
∴,


当时,如图,
由题意得,
同理,是的中位线,
∴,,,
∴,
综上,;
(3)解: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
当时,如图,
∵,
∴,
∵四边形是矩形,
∴,
∵点Q是AP的中点,
∴,
∴,
解得;
当时,如图,作于点,直线交于点,
由(2)得,
∴,
同理,是的中位线,
同理,求得,
∴,
∴,
∴,
∵,,,
∴,
∴,
∴,
解得,
综上,x的值为或.
22.【答案】(1)解:∵抛物线顶点A的横坐标为1,∴,
∴,
∵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设点P的坐标为,
∵轴,且点Q的坐标为,
∴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
解方程,
得或(舍去),
∴点Q的坐标为
(3)解:对于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为.
∵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又点Q的纵坐标为1,
∴点N的纵坐标为,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互相平分,
∴,即,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4)m的值为或或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问题;二次函数-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解析】【解答】(4)解:当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此时,对角线与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点Q的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点M与点A关于直线对称,
∴点M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
∴,
设,



∴,
∴,
∴,
同理得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综上,m的值为或或或.
【分析】(1)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顶点,则可先求出b,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即可;
(2)由于垂直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即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即,解方程求出正数解即可;
(3)由题意可先求得点N的纵坐标为,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求得,,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QM的解析式,再把点P的坐标代入到直线QM上即可;
(4)若成轴对称图形,则是菱形或矩形时才是轴对称,所以应分别计算,具体方法同(3)求解即可.
(1)解:∵抛物线顶点A的横坐标为1,
∴,
∴,
∵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设点P的坐标为,
∵轴,且点Q的坐标为,
∴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
解方程,
得或(舍去),
∴点Q的坐标为;
(3)解:对于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为.
∵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又点Q的纵坐标为1,
∴点N的纵坐标为,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即,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4)解:当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对角线与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点Q的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点M与点A关于直线对称,
∴点M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
∴,
设,



∴,
∴,
∴,
同理得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综上,m的值为或或或.
1 / 1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5·伊通模拟)下列两个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和 B.和 C.和 D.4和
【答案】B
【知识点】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化简多重符号有理数
【解析】【解答】解:A、,故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B、,,故和是互为相反数,符合题意;
C、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D、4和,不是互为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的相反数是 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2.(2025·伊通模拟)隋朝时期的青瓷高足盘是湖北省博物馆重要馆藏文物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如图所示,关于它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 B.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
C.左视图与俯视图相同 D.三种视图都相同
【答案】A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不相同.
故选:A.
【分析】
从物体正面观察得到的图形叫主视图,从物体左边观察得到的图形叫左视图,从物体上面观察得到 的图形叫俯视图.
3.(2025·伊通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等知识,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2025·伊通模拟)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由得,,
由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
【分析】
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各解集即可.
5.(2025·伊通模拟)如图,小亮为将一个衣架固定在墙上,他在衣架两端各用一个钉子进行固定,用数学知识解释他这样操作的原因,应该是(  )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答案】C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他在衣架两端各用一个钉子进行固定.
故选:C.
【分析】
利用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2025·伊通模拟)图1是实验室利用过滤法除杂的装置图,图2是其简化示意图,在图2中,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
∴,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最后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7.(2025·伊通模拟)计算:   .
【答案】2
【知识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
【分析】实数的混合运算,先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和零指数幂的性质运算即可.
8.(2025·伊通模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是   .
【答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即可求解.
9.(2025·伊通模拟)如图,小明同学用木棍制成的测量旗杆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使斜边保持与地面平行,直角边与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米,米,斜边离地面的高度米,米,则旗杆的高度   米.
【答案】12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延长交于H,
∵,
∴四边形是矩形,
∴米,米,
∵,
∴,
∴,
∴,
∴,
∴(米),
即旗杆的高度米.
故答案为:12.
【分析】
延长交于H,则四边形ACDH为矩形,则可判定,由相似比可求得BH,再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即AH=CD即可.
10.(2025·伊通模拟)如图,将平行四边形绕点A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点B'落在边CD上,若,当三点共线时,等于   .
【答案】28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绕点A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
,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求出∠C'=∠C=76°,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接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1.(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正方形中,以A为圆心,为半径画弧,再以为直径作半圆,连接,若正方形边长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半圆与的交点为点E,取的中点为点O,连接,设以A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F,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圆的对称性可把弓形AE转化到弓形DE上,从而把阴影部分面积转化到扇形ADF中,再利用割补法即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7分)
12.(2025·伊通模拟)先化简代数式,再从,,,四个数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答案】解:


只能取,
当时,原式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择值代入
【解析】【分析】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化简,化简时先把括号内的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再颠倒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与前面的分式相乘,同时对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并约分,化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然后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取舍的值,代入化简结果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3.(2025·伊通模拟)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随机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
(1)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
(2)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
【答案】(1)
(2)解:画树状图如图.
由树状图可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性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结果数有3种,
∴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是
【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解:∵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
∴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分析】(1)简单事件的概率可直接由概率公式求解;
(2)两步试验可通过画树装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画树状图是不重复不遗漏,列表时注意对角线栏目上是否填写数据.
(1)解:∵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
∴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3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解:画树状图如图.
由树状图可知一共有9种等可能性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结果数有3种,
∴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是.
14.(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大长方形草坪中规划出了3块大小、形状一样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区域种植鲜花.已知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求小长方形的长和宽.
【答案】解:设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根据图形可得:

解得:,
答: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观察图形可得,再联立方程组并求解即可.
15.(2025·伊通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由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完成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如图①,作点A关于的对称点D;
(2)如图②,作,垂足为E;
(3)如图③,M是上一点(点M不与点B、C重合),在上找一点N,使的值最小.
【答案】(1)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尺规作图-垂线;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将军饮马模型-一线两点(一动两定)
【解析】【分析】(1)由轴对称的性质结合网格图的特征可在BC下方确定点D使BC垂直平分AD即可;
(2)先在BC上取格点G,使,再在BC上方取格点H,使且CH=CG,再连接BH与AC交点即为点E,因为可利用SAS证明,由全等的性质可得,则即;
(3)取格点,连接,延长与交于点,连接与交点即为点,由作法(2)得,同理,则,则,所以,则,故点关于的对称点为点,那么,则,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即可说理.
(1)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16.(2025·伊通模拟)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的北偏东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的南偏东方向上的处.这时,处距离处有多远?(参考数据:,,)
【答案】解:过作于,
在中,,海里,
(海里),
(海里),
在中,,
(海里),
(海里),
答:处距离处有140海里.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分析】过作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再解求出PC和AC,再解求BC即可.
17.(2025·伊通模拟)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分支交于点,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点在轴上,若,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把点代入直线得:,
解得:,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得:,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2)解:在中,令,则,
解得:,

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解得:或,
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
(1)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设点的坐标为,则,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再解方程即可.
(1)解:把点代入直线得:,
解得:,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得:,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2)解:在中,令,则,
解得:,

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
解得:或,
点的坐标为或.
18.(2025·伊通模拟)某学校举办的“青春之歌”主题歌手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10名教师评委和45名学生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百分制).对评委给某位选手的打分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教师评委打分:84 90 90 91 91 91 91 92 94 96;
b.学生评委打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6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
c.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教师评委 91 91 m
学生评委 90.8 n 9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为______,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______组;
(2)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并比较与原平均数的大小;
(3)决赛由5名专业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分(百分制).对每位选手,计算5名专业评委给其打分的平均数,平均数较大的选手排序靠前,5名专业评委给进入决赛的甲、乙、丙三位选手的打分如下: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甲 91 92 92 92 92
乙 90 90 92 93 92
丙 90 94 90 94 k
若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则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_____,表中k(k为整数)的值为 .
【答案】(1)91;4
(2)解: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记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
∴,
∴比原平均数大
(3)甲,90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得,教师评委打分中91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
45名学生评委打分数据的中位数是第23个数,故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4组;
故答案为:91;4;
(3)解:甲选手的平均数为,
乙选手的平均数为,
∵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
∴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甲,丙选手的平均数大于乙选手的平均数且小于甲选手的平均数,
∴,
∴,
∵k为整数,
∴k的值为90.
故答案为:甲,90.
【分析】(1)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中位数需要先对所有数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序,再根据样本容量取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值;
(2)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出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再与原平均数进行比较即可;
(3)先由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甲、乙的平均数,再根据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可得关于k的不等式,再解不等式求出满足条件的整数解即可.
(1)解:由题意得,教师评委打分中91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
45名学生评委打分数据的中位数是第23个数,故n的值位于学生评委打分数据分组的第4组;
故答案为:91;4;
(2)解:若去掉教师评委打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记其余8名教师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

∴,
∴比原平均数大;
(3)解:甲选手的平均数为,
乙选手的平均数为,
∵丙在甲、乙、丙三位选手中的排序居中,
∴这三位选手中排序最靠前的是甲,丙选手的平均数大于乙选手的平均数且小于甲选手的平均数,
∴,
∴,
∵k为整数,
∴k的值为90.
故答案为:甲,90.
19.(2025·伊通模拟)蓄电池发展水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要素.小明爸爸根据自家电动汽车仪表显示,感觉蓄电池充满电后,用前半部分电量所行驶的路程,总要比用后半部分电量行驶的路程更远一些.于是小明细心观察了充满电后汽车的行驶情况,并将蓄电池剩余电量(千瓦时)和已行驶路程(千米)的相关数据,用函数图象表示如下.
(1)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为______千瓦时;
(2)求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电量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在某段连续行驶时间里,汽车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直接写出这段时间连续行驶路程的取值范围.
【答案】(1)60
(2)解:设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将代入得
解得

(3)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为60千瓦时,
故答案为:60;
(2)当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
(千米)
当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
(千米)

【分析】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
(1)观察图象可直接得出答案;
(2)设线段的函数关系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直接求解即可;
(3)分别求出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和在段消耗了10千瓦时的电量时对应的路程即可.
20.(2025·伊通模拟)【问题情境】如图①,在正方形中,E为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垂直于的一条直线分别交于点M、P、N.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给出了如下不完整的证明过程:
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正方形,
,如图①,过点B作分别交于点G、F.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小明的解答思路,解答下列问题:
(1)将过程补充完整;
(2)上述证明过程中,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理论依据为 ;
【结论应用】如图②,若图①的点M是的中点,且,其他条件不变,则的长为 ;
【问题拓展】如图③,将图①中的正方形沿着翻折,使得的对应边恰好经过点A,交AD于点F.若E为边的中点,且,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解决问题:(1)
四边形是正方形,

已证,
又,


, ,
,即;
(2)第一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1;
问题拓展:
解:如图,连接,
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



为边的中点,,



设,
由折叠性质可得:,,
则,
在中,,则,
解得:,


又,

,,

,即,
设,则,则,
在中,,
解得:或(负数舍去)
,,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四边形的综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解答】解:(2),,

又,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则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理论依据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
,则,
点M是的中点,

由,

故答案为:1;
【分析】解决问题:(1)过点B作MN的平行线交CD于点F,则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则BM=FN;再由正方形性质可利用ASA证明,则,由于正方形中CD=CB,即CB=CE+BE=DF+CF,所以CE=DF=DN+BM;
(2)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可得四边形MBFN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应用:由BE=1可得AB=CB=4,则CE=3,再由中点的概念可得BM=2,则DN=CE-BM=3-2=1;
问题拓展:如图,连接,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则,再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因为B`C`=BC=4,所以,此时可设,则由折叠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即,则;此时可再证明,由相似比可得,则可设FD=m,则AF=4-m,FC`=4m,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则DF、AF均可求得,即可求.
21.(2025·伊通模拟)如图,为矩形的对角线,,.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向点B运动,连接AP,取AP的中点Q,过点P作于点M,连接,以、为边作.设矩形与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y(平方单位),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
(1)当点N落在边上时,求x的值;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连接,当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时,直接写出x的值.
【答案】(1)解:当点N落在边上时,如图,作于点,
∵四边形是矩形,
∴,,,
∴,
由题意得,
∵,
∴,
∴,即,
∴,,
∵,点Q是AP的中点,
∴,
∴,
∴,
∴,,
∵,
∴,
由题意得,即,
解得
(2)解:当时,;
当时,如图,

∵,,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
∴,
∴,即,
∴,


当时,如图,
由题意得,
同理,是的中位线,
∴,,,
∴,
综上,;
(3)x的值为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解析】【解答】(3)解: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
当时,如图,
∵,
∴,
∵四边形是矩形,
∴,
∵点Q是AP的中点,
∴,
∴,
解得;
当时,如图,作于点,直线交于点,
由(2)得,
∴,
同理,是的中位线,
同理,求得,
∴,
∴,
∴,
∵,,,
∴,
∴,
∴,
解得,
综上,x的值为或.
【分析】(1)延长NQ交AD于点E,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QE//PM//CD,则可证明,则由相似比可得,,同理可证明,则,,再根据列方程并求解即可;
(2)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当点P在AC上且点N在矩形ABCD内部时,此时,则;当点P在AC上但点N在矩形ABCD外部时,此时,则,此时可证明,则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FG;当点P在CB上运动时,此时,则;
(3)由于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经过对角线交点的任一条直线均可等分矩形面积,因此可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此时可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当N在BC上时,此时和N在矩形ABCD外时,此时时.
(1)解:当点N落在边上时,如图,作于点,
∵四边形是矩形,
∴,,,
∴,
由题意得,
∵,
∴,
∴,即,
∴,,
∵,点Q是AP的中点,
∴,
∴,
∴,
∴,,
∵,
∴,
由题意得,即,
解得;
(2)解:当时,;
当时,如图,

∵,,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
∴,
∴,即,
∴,


当时,如图,
由题意得,
同理,是的中位线,
∴,,,
∴,
综上,;
(3)解:连接交于点,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将矩形的面积两等分,
当时,如图,
∵,
∴,
∵四边形是矩形,
∴,
∵点Q是AP的中点,
∴,
∴,
解得;
当时,如图,作于点,直线交于点,
由(2)得,
∴,
同理,是的中位线,
同理,求得,
∴,
∴,
∴,
∵,,,
∴,
∴,
∴,
解得,
综上,x的值为或.
22.(2025·伊通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其中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其顶点A的横坐标为1.点P是该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图象上的一点,其横坐标为m,点Q的坐标为,连接并延长交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连接,以、为边作.
(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当,且轴时,求点Q的坐标;
(3)当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时,求m的值;
(4)当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m的值.
【答案】(1)解:∵抛物线顶点A的横坐标为1,∴,
∴,
∵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设点P的坐标为,
∵轴,且点Q的坐标为,
∴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
解方程,
得或(舍去),
∴点Q的坐标为
(3)解:对于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为.
∵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又点Q的纵坐标为1,
∴点N的纵坐标为,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互相平分,
∴,即,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4)m的值为或或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问题;二次函数-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解析】【解答】(4)解:当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此时,对角线与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点Q的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点M与点A关于直线对称,
∴点M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
∴,
设,



∴,
∴,
∴,
同理得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综上,m的值为或或或.
【分析】(1)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顶点,则可先求出b,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即可;
(2)由于垂直y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即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即,解方程求出正数解即可;
(3)由题意可先求得点N的纵坐标为,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求得,,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QM的解析式,再把点P的坐标代入到直线QM上即可;
(4)若成轴对称图形,则是菱形或矩形时才是轴对称,所以应分别计算,具体方法同(3)求解即可.
(1)解:∵抛物线顶点A的横坐标为1,
∴,
∴,
∵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设点P的坐标为,
∵轴,且点Q的坐标为,
∴点M和点P的纵坐标都为1,
解方程,
得或(舍去),
∴点Q的坐标为;
(3)解:对于抛物线,顶点A的坐标为.
∵点N与点Q的纵坐标之和为0,又点Q的纵坐标为1,
∴点N的纵坐标为,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即,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4)解:当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对角线与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点Q的坐标为,
∴点N的纵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点M与点A关于直线对称,
∴点M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此时,,
∴,
设,



∴,
∴,
∴,
同理得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整理得,
解得或.
综上,m的值为或或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