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5三下·龙岗期末)三年级的我们处于青少年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做准备,我们应该做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每次课间10分钟都在教室里看书C.吃很多自己喜欢的某个食物【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健康成长需要合理运动、均衡饮食和适当休息。A选项中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每天至少进行 60 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和增强体质,符合题意;B选项中课间一直看书,会让眼睛疲劳、身体久坐不动,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只吃喜欢的食物,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发育,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创创想从社康走路到公园,他的最短路线是( )。A.向西北方向走300米B.向东北方向走500米后再向南方向走400米C.向东方向走300米【答案】C【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基本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衍生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复合方向,判断路线时,需先确定社康和公园的相对位置。以社康为观测点,公园在社康的东边。A选项中图中不存在从社康向西北走 300 米到公园的路线,不符合图中路线布局,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路线是社康→学校→公园,先向东北走 500 米到学校,再向南走 400 米到公园。把两段路程相加,走路的路程是900米,属于较远的绕行路线,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路线是社康直接向东走 300 米到公园,这是社康到公园的最直接的路线,走路的路程是300米,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3.(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地球仪上,一般用 ( )表示海洋。A.白色 B.蓝色 C.棕色【答案】B【知识点】地球仪【解析】【分析】地球仪能直观呈现地球的面貌,人们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地理事物。其中,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因为海洋主要是由水构成,蓝色能很好地体现出水域的特征 ;白色常用来表示冰川、云层等;棕色一般用于表示高原、山地等地形,所以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应选 B选项。4.(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正在玩过山车,他在过山车上的运动路线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答案】C【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轨迹的不同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过山车的轨道并不全是弯曲的,通常会有一段或多段平直的轨道(例如:出发时的加速段、两弯道之间的连接段),此时创创随过山车沿直线前进,属于直线运动;过山车为了增加趣味性,会设计弯道、环形轨道(例如 “回环”)、斜坡转弯等,在这些部分中运动路线是弯曲的,创创的运动轨迹也是弯曲的,属于曲线运动。因此,应选C选项。5.(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一个圆柱直筒杯按图甲所示放置在斜面上时是滚动的,按图乙所示放置在同一个斜面上时是滑动的。这说明 (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放置方式【答案】C【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在这个实验里,斜面是同一个,物体是同一个圆柱直筒杯,唯一改变的是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甲是圆柱面接触斜面;乙是平面接触斜面 。甲图中圆柱直筒杯以圆柱面接触斜面,发生滚动;乙图中以平面接触斜面,发生滑动 。两图中的运动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因此,应选C选项。6.(2025三下·龙岗期末)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由同一块木板搭成的斜面A、斜面B和斜面C上,不施加外力让小球自己滚动下来,小球在各斜面上的速度相比较是 ( )。A.斜面A>斜面B>斜面CB.斜面A =斜面B=斜面CC.斜面A <斜面B<斜面C【答案】C【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研究斜面与物体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知道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小球滚动的速度,坡度越大(或者越陡),小球受沿斜面滚动速度就越快;坡度越小(或者越缓),小球受沿斜面滚动速度就越慢。观察题中的三个斜面,可以发现斜面C最陡,斜面B次之,斜面A最平缓,所以小球滚动速度从慢到快依次为斜面A <斜面B<斜面C,应选C选项。7.(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和美美准备进行100米跑比赛,他们测量跑道长度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生活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工具。A选项的工具是温度计,功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测量跑道长度不相关,无法用于测 100 米跑道长度,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工具是卷尺,属于长度测量工具,能应对较长距离测量,100 米跑道长度可用它测量,符合题意;C选项的工具是电子停表,属于计时工具,用于测时间,比如 100 米跑的耗时,不能测长度,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8.(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和美美在一条200米长的直线跑道上进行“追及跑”游戏,于不同位置同时起跑时(如图1),起跑10秒后,创创距离终点的位置更近(如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创创速度慢,美美速度快B.创创速度和美美速度一样快C.创创速度快,美美速度慢【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或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 。当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距离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创创和美美 “同时起跑” 且 “起跑 10 秒后” 观察位置,可以知道二人运动的时间相同;由“创创距离终点的位置更近”可知创创跑的距离更远,所以创创的速度更快。A选项和B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C选项。9.(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小组在搭建“过山车”时,要先画设计图再进行搭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搭建时突然有别的想法,可以抛弃原来的设计图,随意搭B.组长负责设计,组员负责搭建,大家互不干涉C.小组共同讨论绘制“过山车”设计图,然后在搭建时如有新的想法可以在原有的设计图上进行微调【答案】C【知识点】搭建过山车【解析】【分析】A选项在搭建 “过山车” 时,设计图是搭建的规划指引。如果搭建时突然有别的想法就抛弃原来的设计图随意搭,会导致搭建的 “过山车” 结构混乱,无法保证搭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符合科学探究中 “先规划设计,再有序实施” 的流程 ,所以 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搭建 “过山车” 是小组合作项目,需要组员之间相互协作、沟通交流。组长负责设计,组员负责搭建且大家互不干涉,会使设计和搭建环节脱节,组员不理解设计意图可能搭建出不符合要求的 “过山车”,也不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不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究能力,所以 B 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小组共同讨论绘制设计图,体现了团队合作、集思广益,能让设计更合理、完善;搭建时如有新想法在原有设计图上微调,既尊重了初始设计,又能根据实际搭建情况灵活优化,保证 “过山车” 搭建既有序又能合理改进,符合科学探究中 “设计-实施-优化” 的流程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0.(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进行“过山车”设计和测试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可以用细绳和软尺来测量B.在测试“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速度时,还需要用秒表进行计时C.只考虑速度,不用管小球是否会脱轨【答案】C【知识点】测试过山车【解析】【分析】A选项中在测量 “过山车” 轨道长度时,对于弯曲的轨道,细绳可以贴合轨道形状,然后用软尺测量细绳长度来间接得到轨道长度,这是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测试 “过山车” 上小球运动速度,根据速度公(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需要先测量轨道长度(路程s ),再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时间(t ),进而计算速度,是正确的测量过程,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设计 “过山车” 时,不仅要考虑小球运动速度,还得保证小球能正常沿轨道运动,不脱轨是基本要求。如果只追求速度,小球频繁脱轨,“过山车” 就无法正常运行,不符合 “过山车” 设计与测试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1.(2025三下·龙岗期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相比,雄性蚕蛾( )。A.翅膀比较大 B.腹部比较大 C.爬动速度比较慢【答案】A【知识点】蚕蛾【解析】【分析】A 选项雄蚕蛾翅膀相对较大,这是雄蚕蛾与雌蚕蛾的区别之一 。因为雄蚕蛾需要通过振动较大翅膀,更灵活地寻找雌蚕蛾进行交配,A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雌蚕蛾腹部较大,其作用是容纳更多卵,而雄蚕蛾腹部相对较小,所以 “腹部比较大” 是雌蚕蛾特征,B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雄蚕蛾为了寻找配偶,爬行速度相对较快;而雌蚕蛾爬行速度慢,所以 “爬行速度比较慢” 是雌蚕蛾特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2.(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美美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准备新鲜的桑叶B.一个星期才清理蚕宝宝的粪便和吃剩的旧桑叶C.用羽毛轻轻地把刚出生的蚕宝宝转移到桑叶上【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A选项蚕宝宝主要以桑叶为食,新鲜的桑叶能为蚕宝宝提供充足营养,这是正确的饲养做法,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蚕宝宝生存需要清洁的环境,蚕宝宝的粪便和吃剩的旧桑叶若长时间不清理,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影响蚕宝宝健康,应定期清理,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刚出生的蚕宝宝非常娇嫩,用羽毛轻轻地把它们转移到桑叶上,能避免伤害蚕宝宝,这是合理、正确的操作,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13.(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和蚕蛹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的是( )。A.B.C.【答案】C【知识点】蚕蛾【解析】【分析】蚕发育到成虫(即蚕蛾 )阶段,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蛹作为蚕的变态发育阶段,同样对应头、胸、腹的身体结构划分 。A选项中将蚕和蚕蛹身体部分标注为 “躯干”和“尾”,不符合科学的命名,蚕蛾和蚕蛹无 “躯干”和“尾”的部分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把蚕蛹身体部分标注为 “尾”,不符合科学的命名,蚕蛹身体结构应是头、胸、腹,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蚕(蚕蛾 )和蚕蛹的身体部分标注为头、胸、腹,符合科学的身体结构命名,所以 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4.(2025三下·龙岗期末)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潮汐现象,海潮来时,由于里面的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的潮水被两岸夹住,形成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何其壮观。下面关于潮汐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的B.地球的潮汐现象就是全球的海水总量突然变多C.地球的潮汐现象是因为海洋有风暴【答案】A【知识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解析】【分析】A选项中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的引力引起的 。月球对地球的海水有吸引力,在朝向月球的一侧,海水被月球引力 “拉” 起来,形成涨潮;在地球背对月球的一侧,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和月球引力的综合作用,海水也会形成涨潮,同时在两个涨潮区之间的区域则会出现落潮。所以地球的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潮汐现象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并不是全球海水总量突然变多。海水总量在短时间内基本是恒定的,潮汐只是海水在引力等作用下的位置移动和形态变化,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海洋风暴是海洋中剧烈的天气现象,会引起巨大的海浪等现象,但不是潮汐现象的成因。潮汐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的,和海洋风暴没有关系 ,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15.(2025三下·龙岗期末)右图是蚕正在经历( )阶段。A.幼虫 B.蛹 C.成虫【答案】A【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蚕蛾)阶段。A选项中蚕的幼虫阶段是蚕吃桑叶、不断生长的时期,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环节,会蠕动 ,图中的蚕符合这些形态特点,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蚕蛹是蚕吐丝结茧后进入的阶段,蛹的形态是椭圆形、不活动(束缚在茧内 ),与图中蚕的形态不符,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蚕的成虫是蚕蛾,蚕蛾有翅膀、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形态与图中蚕差异明显,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16.(2025三下·龙岗期末)像鸡蛋一样有硬壳的卵是 ( )。A.乌龟卵 B.青蛙卵 C.鱼卵【答案】A【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卵一般有坚韧的硬壳,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乌龟卵有硬壳,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卵是透明胶质状、无硬壳,通常一堆一堆漂浮在水中,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鱼属于鱼类,鱼卵大多是透明或半透明、无硬壳的小颗粒,一般产在水中,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7.(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认为鸡蛋壳薄薄的,可以轻轻一捏就把鸡蛋捏碎。于是他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但鸡蛋却没有被捏碎。这说明鸡蛋壳可以( )。A.保护鸡蛋内部结构 B.隔绝外部污染 C.透气【答案】A【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解析】【分析】A选项中鸡蛋壳虽然薄,但它的弧形结构能分散外力。当创创用力握鸡蛋时,力被蛋壳的弧形结构分散到各个部分,所以不容易被捏碎,这种特性可以保护鸡蛋内部的卵黄、卵白等结构,避免其受到外力损伤 ,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鸡蛋壳有气孔等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部污染,但题干中创创握鸡蛋没捏碎的现象,体现的不是隔绝污染的功能,主要体现的是对内部结构的保护,所以 B 说法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鸡蛋壳上有微小气孔,可起到透气作用,用于气体交换,但这和创创握鸡蛋没捏碎的现象没有关联,所以 C 说法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8.(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很多次蜕皮,美美记录了某次蚕蜕皮后的变化:蜕皮前,蚕长2.1厘米,蚕足数量8对,身体颜色青白色。蜕皮后,蚕长3.2厘米,蚕足数量8对,身体颜色青白色。这说明蚕蜕皮的主要原因是 ( )。A.皮脏了 B.身体长大了 C.皮破了【答案】B【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随着蚕生长发育,骨骼限制生长,需蜕皮让身体继续发育。A选项中蚕蜕皮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生理现象,并非因为 “皮脏了”。蚕的表皮不会因为脏而蜕皮,这种说法不符合蚕蜕皮的科学原因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蚕的身体外面的皮(即外骨骼 )不会随着身体生长而生长。当蚕身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皮就会限制其生长,所以蚕需要通过蜕皮,脱掉旧的、狭小的皮,让身体继续生长。从美美记录的数据看,蜕皮后蚕的长度从 2.1 厘米增长到 3.2 厘米,说明蜕皮后身体长大了,这也验证了蚕蜕皮是为了适应身体生长的需求 ,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中蚕蜕皮不是因为 “皮破了”,蚕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即使皮没有破损,也会因为身体生长受限而蜕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19.(2025三下·龙岗期末)金斑喙凤蝶极其稀少珍贵,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的幼虫和蚕一样,会变成蛹。如图,金斑喙凤蝶的蛹长约30毫米,像一片绿叶挂在树枝上,体表覆盖着细毛,头部具有明显的触角。关于金斑喙凤蝶的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生命B.像蚕蛹一样成纺锤形C.金斑喙凤蝶的蛹可以帮助它躲过天敌【答案】B【知识点】蚕蛹【解析】【分析】A选项中蛹是金斑喙凤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有生命的,它在蛹内进行着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所以 “有生命” 的描述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蚕蛹的形态是纺锤形 ,而题干明确说金斑喙凤蝶的蛹 “像一片绿叶挂在树枝上”,形态与蚕蛹的纺锤形不同,所以 “像蚕蛹一样成纺锤形” 的描述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中金斑喙凤蝶的蛹像绿叶,这种形态属于拟态,能让它融入周围环境,不易被天敌发现,从而帮助它躲过天敌,该描述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20.(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饲养的蚕逐渐停止吃桑叶,并排出大量绿色软便,蚕宝宝身体变得有点黄而透明,胸部透亮,身体缩短,头部左右摇摆,由此判断( )。A.蚕准备吐丝结茧了 B.蚕生病了 C.蚕要变蚕蛾了【答案】A【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A选项当蚕准备吐丝结茧时,会出现逐渐停止吃桑叶,排出大量绿色软便(清理肠道 ),身体发黄而透明、胸部透亮、身体缩短,头部左右摇摆(寻找结茧位置 )等特征,这与美美观察到的蚕的表现相符,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蚕出现这些表现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吐丝结茧前的正常生理现象,并非是生病了。生病的蚕通常会有活动异常、身体出现斑点、腐烂等与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的病态特征,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蚕要变成蚕蛾,需要先经历吐丝结茧变成蛹,再由蛹羽化成蚕蛾。当前蚕的这些表现是吐丝结茧的前期准备,还没到变成蚕蛾的阶段,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1.(2025三下·龙岗期末)丰富的液态水给地球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水的蒸发不能给陆地带来降水B.淡水资源让生命繁衍不息C.辽阔的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答案】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A选项海洋中的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会随着大气运动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所以 “海洋中水的蒸发不能给陆地带来降水” 说法错误,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淡水资源是生命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繁衍、生长都需要淡水资源,许多生物依靠淡水生存,淡水资源让生命得以繁衍不息,表述正确,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辽阔的海洋具备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繁衍的场所,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地,表述正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2.(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的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后,变成了蛹。虽然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也有些特点保持不变。下列特点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身体的颜色 B.气孔的有无 C.身体的长短【答案】B【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A选项蚕幼虫的身体颜色一般为青白色等,而蛹的身体颜色通常为褐色等,身体颜色发生了变化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蚕的幼虫和蛹都需要进行气体交换,它们体表都有气孔,气孔的有无并没有发生变化 。气孔是蚕进行呼吸的重要结构,在幼虫和蛹阶段都存在,用于气体的进出,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蚕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后,身体形态改变,身体长短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蛹的身体相对缩短、形态变为椭圆形等 ),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3.(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通过学习,会用数格子的方式比较出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如图,是A、B两个小区的平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小区比B小区面积大B.A小区比B小区面积小C.A、B两个小区面积一样大【答案】A【知识点】比较物体的大小【解析】【分析】通过数 A、B 小区所占格子数量判断面积大小,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按半格算,这里也可以简单数完整格子进行估算。观察A小区和B小区两个图形,A 小区覆盖的格子数量明显多于 B 小区。A小区占的格子数多,根据数格子法,格子数多的图形面积大,所以 A 小区比 B 小区面积大,则B选项和C选项说法错误,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4.(2025三下·龙岗期末)下列小动物中,跟蚕一生要经历的各个阶段最相似的是 ( )。A. B. C.【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蚕蛾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各阶段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A选项中的狗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一生经历幼体、成体等阶段,没有变态发育过程,和蚕的发育类型不同,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鸡是鸟类,卵生,一生经历卵、雏鸡、成鸡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和蚕的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 )不同,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蜜蜂的一生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蜜蜂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和蚕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最相似,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25.(2025三下·龙岗期末)关于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有翅膀,会飞,所以它是卵生动物B.胎生动物一般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C.卵生动物是通过卵来繁殖的【答案】A【知识点】卵生;胎生【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蝙蝠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动物。蝙蝠繁殖时,是由母蝙蝠生出小蝙蝠,用乳汁哺育,该选项表述不正确,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胎生动物像猫、牛、羊这些,母体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后代 。妈妈生了小猫后,会用乳汁给小猫提供营养,让小猫长大,这就是胎生动物哺乳喂养后代的特点,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卵生动物靠卵繁殖,像鸡、乌龟、鱼 。鸡妈妈下蛋(卵 ),蛋孵化出小鸡;乌龟产蛋,蛋里孵出小乌龟,所以卵生动物通过卵繁殖,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6.(2025三下·龙岗期末)2025年2月12日是蛇年元宵节(正月十五),深圳天文学家表示蛇年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下面( )是蛇年元宵节的月相。A. B. C.【答案】B【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农历十五、十六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全部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满月,月亮又大又圆 。A选项中的月相不是满月,看起来是部分明亮、部分较暗的形态,属于凸月等其他月相,不符合正月十五的满月特征,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月相呈现出圆形,是满月的形态,与正月十五 “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的满月月相相符,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月相是月牙状,属于峨眉月等月相,是农历月初或月末的月相,不是正月十五的月相,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7.(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使用简易日晷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做了如图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她推测( )时,她在阳光下的影子最短。A.8:23 B.12:20 C.15:43【答案】B【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变化规律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从早晨到正午逐渐增大,影子逐渐变短;从正午到傍晚逐渐减小,影子逐渐变长 。正午时(约 12 时左右 )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 。日晷是通过影子方位和长度反映时间的工具。A选项中的8:23 是上午较早时间,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12:20 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15:43 是下午时间,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8.(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验中,如果一直观察到整艘船模,说明船模在( )移动。A.水平面上 B.球面上 C.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验原理是若地球是球体(用球面模拟),船模运动时,会因球面的弧度,先看到船模的顶部,再逐渐看到整艘船;若在水平面上,没有弧度影响,始终能看到整艘船模。A选项中当船模在水平面上移动时,由于平面没有弯曲,观察者的视线不会被遮挡,所以能一直观察到整艘船模,符合实验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若船模在球面上移动,球面是弯曲的,船模会逐渐 “消失” 在球面弧度里,先看不到船身,只能看到顶部,不会一直看到整艘船模,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根据水平面和球面对观察船模的不同影响,是可以判断出来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9.(2025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地球、月球这三个天体的大小相差甚远,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太阳 B.月球<地球<太阳 C.月球<太阳<地球【答案】B【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的直径约为 3476 千米;地球的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直径约为 139.2 万千米,三者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月球<地球<太阳。因此,A选项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选项。30.(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资料的来源不可以是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B.可以和同学们讨论和比较后,从中选取能更好表现主题的图片和文字C.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作为地球的主题色彩【答案】A【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解析】【分析】A选项在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资料来源是多样的,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只要与地球主题相关,是可以作为资料来源的 。比如自己拍摄的地球仪照片、自然景观等图片,能为海报增添真实的内容,所以 “资料的来源不可以是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 的说法不正确,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制作海报过程中,和同学们讨论、比较,选取更能表现主题的图片和文字,有助于集思广益,让海报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用不同颜色作为地球的主题色彩,能够通过色彩区分不同的内容,比如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等,使海报更生动、直观,该做法正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二、综合题。31.(2025三下·龙岗期末)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次踏上探索宇宙的新征程。宇宙中有我们熟悉的太阳、地球和月球。(1)太阳和月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请将下面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维恩图中。①表面有黑子 ②是地球的天然卫星③表面有环形山 ④会自己发光发热⑤是球体 ⑥不会自己发光发热(2)实际上,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异明显,但从地球上看它们却差不多大。以下实验,可以模拟验证“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几乎一样大”的是( )。A.B.C.(3)创创在课堂上了解到,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50℃以上,主要的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水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月球离太阳比较近(4)月球距离地球很近,它适合人类居住吗 请你说说理由。 【答案】(1)(2)A(3)B(4)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提供氧气供人呼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极大,超出人类生存适应范围;月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液态水就难以维持生命活动 (答案不唯一)。【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况【解析】【分析】(1)太阳独有的特征:①表面有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这就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 。④会自己发光发热: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能够自身产生光和热,是太阳系的能量源。月球独有的特征:②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受地球引力束缚,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③表面有环形山: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多是由陨石撞击等原因形成。⑥不会自己发光发热:月球本身不具备产生光和热的能力,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太阳和月球共同特征:⑤是球体:通过天文观测等手段可知,太阳和月球都呈现球体的形态。所以维恩图填写为:太阳区域填①④ ;两者交叉区域填⑤ ;月球区域填②③⑥ 。(2)要模拟 “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几乎一样大”,要利用 “近大远小”的原理。太阳实际比月球大很多,但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导致从地球上看二者视大小相近 。A选项中图中可看作是不同距离的物体,能体现出距离近的小物体和距离远的大物体,在观测者眼中看起来大小相近,符合模拟逻辑,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呈现小组合作、借助工具操作的场景,模拟陨石撞击月球,用小球撞击代表沙盘(模拟“月球表面”),观察撞击后形成的 “环形凹坑”,对应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小组合作,借助纸张等材料进行操作。模拟地形形成实验(如板块运动、火山地形等 ),通过折叠、挤压纸张模拟地球内部力的作用,观察 “地形”(褶皱、隆起等 )变化,理解地质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大气层对行星有保温、调节温度的作用,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削弱太阳辐射、保存热量 。而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月球表面,且热量无法有效保留和调节,导致白天温度急剧升高,夜晚又急剧降低 ,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月球上没有水不是白天温度高的主要原因,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月球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差异不大,不是月球白天温度高的原因,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4)月球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主要原因是在大气方面,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氧气供人类呼吸,也无法阻挡宇宙射线、流星体的撞击,对人体伤害极大。在温度方面,昼夜温差悬殊,白天超,夜晚降至左右,远超人类承受极限,难以生存。在水资源方面,虽有少量水冰, 但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无法满足大规模居住的用水需求。综上所述,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提供氧气供人呼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极大,超出人类生存适应范围;月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液态水就难以维持生命活动。(答案不唯一,围绕月球不适合居住的大气、温度、水资源、重力等方面合理阐述即可 )32.(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通过养蚕知道了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蚕的生长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如下图。请按照蚕生长变化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图片进行排序。(填序号)按照蚕的生长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序: (2)2025年2月1日,创创的蚕卵开始孵化出蚁蚕,3月26日,蚕产卵后死去。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 ( )。A.1年 B.1个星期 C.2个月(3)蚕会吐丝,蜘蛛也会吐丝,创创认为蜘蛛和蚕一样,都是昆虫。你认为创创的想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1)①④③⑥⑤②(2)C(3)不正确,因为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蚕具备,而蜘蛛有 8 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不符合昆虫特征,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1)蚕的生命周期是卵→幼虫(蚁蚕→小蚕→大蚕 )→蛹→成虫(蚕蛾 ) ,观察题中对应的图片可知:①是蚕卵 (生命周期起点 );④是蚁蚕 (刚孵化的小蚕,黑色、细小 );③是小蚕 (蚁蚕蜕皮后,逐渐长大变白 );⑥是大蚕 (蚕生长后期,体型粗胖,准备结茧 );⑤是蚕蛹 (蚕吐丝结茧后,在茧内变成蛹 );②是蚕蛾 (蛹羽化后,成虫,负责产卵 )。所以顺序为 ①→④→③→⑥→⑤→② ,体现“卵→幼虫→蛹→成虫”的完整生命周期 ,此空应填①④③⑥⑤②。(2)从“2025年2月1日卵孵化”到 “3月26日蚕蛾产卵后死亡”,2月有28天(2025年非闰年 ),2月1日到2月28日共28天;3月1日到3月26日共26天;总时长为28天和26天的和,是54 天,约2个月,也符合蚕的一生约 56 天(约 2 个月 )的科学规律。因此,应选C选项。(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 多数有翅膀(蚕蛾阶段有翅膀)。蚕(蚕蛾形态时 ):身体分头、胸、腹,3 对足,符合昆虫特征。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明显 “三部分” ),有8 条腿(4 对足 ),不符合昆虫 “3 对足、身体三部分” 的核心特征,属于节肢动物(但不是昆虫 )。因此,此题应填不正确,因为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蚕具备昆虫的特征,但是蜘蛛有 8 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不符合昆虫特征,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33.(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端午节时,深圳很多地区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岸上观看的人,坐在行进的龙舟上的选手是( )。A.静止的 B.运动的 C.无法判断(2)请画出龙舟向右直线前进时,图中黑点的运动形式。(3)从相同起点出发,红队龙舟用了3分钟到达终点,黄队龙舟用了3分20秒到达终点,青队龙舟用了2分51秒到达终点,速度最慢的是 队龙舟,因为 。【答案】(1)B(2)(3)黄;相同路程下,黄队龙舟所用时间最长,所以黄队速度最慢。【知识点】运动形式;速度;参照物【解析】【分析】(1)判断物体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需看 “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物体是运动的;没有变化,则说明物体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岸上观看的人”,选手坐在 “行进的龙舟” 上,龙舟前进时,选手与岸上观看的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相对于岸上的人,选手是运动的,应选B选项。(2)物体随载体运动时,运动形式与载体一致(载体直线运动,物体也直线运动 )。龙舟 “向右直线前进”,因为黑点在龙舟上,所以也会随龙舟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 。作图方法:在黑点处画水平向右的箭头(),表示 “直线运动方向”。(3)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路程一样时,用的时间短,速度就快;用的时间长,速度就慢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时间一样时,经过的路程远,速度就快;经过的路程近,速度就慢 。从三队 “相同起点出发到达相同终点”,可知道路程相同 。三队的用的时间进行对比:红队用了3分钟(即180 秒)、黄队用了3分20秒(200 秒)、青队2分51秒(即171秒),黄队用时最长,根据 “相同路程,用时越长速度越慢”所以黄队速度最慢。因此,第 1 空填黄,第 2 空填相同路程下,黄队龙舟所用时间最长,所以黄队速度最慢。34.(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在家研究“影子的秘密”。(1)如右图,手电筒是 ( )。A.遮挡物 B.光源 C.屏(2)下图中,用手电筒照射物体的一个面,墙上的影子形状是“■”的是( )。A.B.C.(3)下图中,创创的手电筒放在( )位置上,墙上的影子最小。A.B.C.(4)通过实验,创创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 ( )。A.相同的B.相反的C.不能判断,没有规律【答案】(1)B(2)C(3)C(4)B【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1)光源的定义是 “能自己发光、照亮周围的物体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像太阳、点亮的灯泡、燃烧的蜡烛,都属于光源。手电筒打开后,能主动发出光线照亮周围且正在发光,完全符合 “光源” 的定义。而 A选项的“遮挡物”(比如手、木块 )是用来挡住光线的,C选项的“屏”(比如墙壁、幕布 )是用来显示影子的,手电筒并不是这两类。因此,应选B选项。(2)影子的形状和 “遮挡物的形状” 是 “相似” 的 。因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遮挡物挡住光线后,在屏上留下的影子轮廓,和遮挡物本身的形状会 “对应”。题目要找影子是 “■”(方形 )的情况,那就得看遮挡物:A选项遮挡物是圆形,光线被圆形挡住,则影子也是圆形(比如用球挡光,影子是圆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遮挡物是长条形,影子会是长条形(比如铅笔挡光,影子细长),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遮挡物是方形,光线被方形挡住,影子就是方形(像课本挡光,影子和课本形状相似 ),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3)当光源与遮挡物间的距离减小时,影子会变大;当光源与遮挡物间的距离增大时,影子会变小。A选项中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最小,影子会最大,不符合题意;B选项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适中,影子会较大,不符合题意;C选项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最大,影子会最小,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4)影子永远出现在 “光线照不到” 的一侧,所以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是 “相反的” 。光源在左边,光线从左往右照,遮挡物会把左边的光线挡住,影子就出现在右边(和光源方向相反 );光源在前方,影子就会在后方(还是相反 )。所以,不管光源在哪个方向,影子都会 “躲” 在光源的对面,即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是相反的,应选B选项。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5三下·龙岗期末)三年级的我们处于青少年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做准备,我们应该做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每次课间10分钟都在教室里看书C.吃很多自己喜欢的某个食物2.(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创创想从社康走路到公园,他的最短路线是( )。A.向西北方向走300米B.向东北方向走500米后再向南方向走400米C.向东方向走300米3.(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地球仪上,一般用 ( )表示海洋。A.白色 B.蓝色 C.棕色4.(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正在玩过山车,他在过山车上的运动路线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5.(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一个圆柱直筒杯按图甲所示放置在斜面上时是滚动的,按图乙所示放置在同一个斜面上时是滑动的。这说明 (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放置方式6.(2025三下·龙岗期末)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由同一块木板搭成的斜面A、斜面B和斜面C上,不施加外力让小球自己滚动下来,小球在各斜面上的速度相比较是 ( )。A.斜面A>斜面B>斜面CB.斜面A =斜面B=斜面CC.斜面A <斜面B<斜面C7.(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和美美准备进行100米跑比赛,他们测量跑道长度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 B. C.8.(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和美美在一条200米长的直线跑道上进行“追及跑”游戏,于不同位置同时起跑时(如图1),起跑10秒后,创创距离终点的位置更近(如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创创速度慢,美美速度快B.创创速度和美美速度一样快C.创创速度快,美美速度慢9.(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小组在搭建“过山车”时,要先画设计图再进行搭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搭建时突然有别的想法,可以抛弃原来的设计图,随意搭B.组长负责设计,组员负责搭建,大家互不干涉C.小组共同讨论绘制“过山车”设计图,然后在搭建时如有新的想法可以在原有的设计图上进行微调10.(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进行“过山车”设计和测试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可以用细绳和软尺来测量B.在测试“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速度时,还需要用秒表进行计时C.只考虑速度,不用管小球是否会脱轨11.(2025三下·龙岗期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相比,雄性蚕蛾( )。A.翅膀比较大 B.腹部比较大 C.爬动速度比较慢12.(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美美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准备新鲜的桑叶B.一个星期才清理蚕宝宝的粪便和吃剩的旧桑叶C.用羽毛轻轻地把刚出生的蚕宝宝转移到桑叶上13.(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和蚕蛹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的是( )。A.B.C.14.(2025三下·龙岗期末)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潮汐现象,海潮来时,由于里面的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的潮水被两岸夹住,形成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何其壮观。下面关于潮汐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的B.地球的潮汐现象就是全球的海水总量突然变多C.地球的潮汐现象是因为海洋有风暴15.(2025三下·龙岗期末)右图是蚕正在经历( )阶段。A.幼虫 B.蛹 C.成虫16.(2025三下·龙岗期末)像鸡蛋一样有硬壳的卵是 ( )。A.乌龟卵 B.青蛙卵 C.鱼卵17.(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认为鸡蛋壳薄薄的,可以轻轻一捏就把鸡蛋捏碎。于是他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但鸡蛋却没有被捏碎。这说明鸡蛋壳可以( )。A.保护鸡蛋内部结构 B.隔绝外部污染 C.透气18.(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很多次蜕皮,美美记录了某次蚕蜕皮后的变化:蜕皮前,蚕长2.1厘米,蚕足数量8对,身体颜色青白色。蜕皮后,蚕长3.2厘米,蚕足数量8对,身体颜色青白色。这说明蚕蜕皮的主要原因是 ( )。A.皮脏了 B.身体长大了 C.皮破了19.(2025三下·龙岗期末)金斑喙凤蝶极其稀少珍贵,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的幼虫和蚕一样,会变成蛹。如图,金斑喙凤蝶的蛹长约30毫米,像一片绿叶挂在树枝上,体表覆盖着细毛,头部具有明显的触角。关于金斑喙凤蝶的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生命B.像蚕蛹一样成纺锤形C.金斑喙凤蝶的蛹可以帮助它躲过天敌20.(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饲养的蚕逐渐停止吃桑叶,并排出大量绿色软便,蚕宝宝身体变得有点黄而透明,胸部透亮,身体缩短,头部左右摇摆,由此判断( )。A.蚕准备吐丝结茧了 B.蚕生病了 C.蚕要变蚕蛾了21.(2025三下·龙岗期末)丰富的液态水给地球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水的蒸发不能给陆地带来降水B.淡水资源让生命繁衍不息C.辽阔的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22.(2025三下·龙岗期末)蚕的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后,变成了蛹。虽然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也有些特点保持不变。下列特点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身体的颜色 B.气孔的有无 C.身体的长短23.(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通过学习,会用数格子的方式比较出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如图,是A、B两个小区的平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小区比B小区面积大B.A小区比B小区面积小C.A、B两个小区面积一样大24.(2025三下·龙岗期末)下列小动物中,跟蚕一生要经历的各个阶段最相似的是 ( )。A. B. C.25.(2025三下·龙岗期末)关于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有翅膀,会飞,所以它是卵生动物B.胎生动物一般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C.卵生动物是通过卵来繁殖的26.(2025三下·龙岗期末)2025年2月12日是蛇年元宵节(正月十五),深圳天文学家表示蛇年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下面( )是蛇年元宵节的月相。A. B. C.27.(2025三下·龙岗期末)美美使用简易日晷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做了如图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她推测( )时,她在阳光下的影子最短。A.8:23 B.12:20 C.15:4328.(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验中,如果一直观察到整艘船模,说明船模在( )移动。A.水平面上 B.球面上 C.无法判断29.(2025三下·龙岗期末)太阳、地球、月球这三个天体的大小相差甚远,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太阳 B.月球<地球<太阳 C.月球<太阳<地球30.(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资料的来源不可以是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B.可以和同学们讨论和比较后,从中选取能更好表现主题的图片和文字C.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作为地球的主题色彩二、综合题。31.(2025三下·龙岗期末)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次踏上探索宇宙的新征程。宇宙中有我们熟悉的太阳、地球和月球。(1)太阳和月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请将下面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维恩图中。①表面有黑子 ②是地球的天然卫星③表面有环形山 ④会自己发光发热⑤是球体 ⑥不会自己发光发热(2)实际上,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异明显,但从地球上看它们却差不多大。以下实验,可以模拟验证“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几乎一样大”的是( )。A.B.C.(3)创创在课堂上了解到,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50℃以上,主要的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水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月球离太阳比较近(4)月球距离地球很近,它适合人类居住吗 请你说说理由。 32.(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通过养蚕知道了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蚕的生长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如下图。请按照蚕生长变化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图片进行排序。(填序号)按照蚕的生长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序: (2)2025年2月1日,创创的蚕卵开始孵化出蚁蚕,3月26日,蚕产卵后死去。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 ( )。A.1年 B.1个星期 C.2个月(3)蚕会吐丝,蜘蛛也会吐丝,创创认为蜘蛛和蚕一样,都是昆虫。你认为创创的想法正确吗 为什么 33.(2025三下·龙岗期末)在端午节时,深圳很多地区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岸上观看的人,坐在行进的龙舟上的选手是( )。A.静止的 B.运动的 C.无法判断(2)请画出龙舟向右直线前进时,图中黑点的运动形式。(3)从相同起点出发,红队龙舟用了3分钟到达终点,黄队龙舟用了3分20秒到达终点,青队龙舟用了2分51秒到达终点,速度最慢的是 队龙舟,因为 。34.(2025三下·龙岗期末)创创在家研究“影子的秘密”。(1)如右图,手电筒是 ( )。A.遮挡物 B.光源 C.屏(2)下图中,用手电筒照射物体的一个面,墙上的影子形状是“■”的是( )。A.B.C.(3)下图中,创创的手电筒放在( )位置上,墙上的影子最小。A.B.C.(4)通过实验,创创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 ( )。A.相同的B.相反的C.不能判断,没有规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健康成长需要合理运动、均衡饮食和适当休息。A选项中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每天至少进行 60 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和增强体质,符合题意;B选项中课间一直看书,会让眼睛疲劳、身体久坐不动,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只吃喜欢的食物,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发育,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答案】C【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基本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衍生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复合方向,判断路线时,需先确定社康和公园的相对位置。以社康为观测点,公园在社康的东边。A选项中图中不存在从社康向西北走 300 米到公园的路线,不符合图中路线布局,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路线是社康→学校→公园,先向东北走 500 米到学校,再向南走 400 米到公园。把两段路程相加,走路的路程是900米,属于较远的绕行路线,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路线是社康直接向东走 300 米到公园,这是社康到公园的最直接的路线,走路的路程是300米,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3.【答案】B【知识点】地球仪【解析】【分析】地球仪能直观呈现地球的面貌,人们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地理事物。其中,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因为海洋主要是由水构成,蓝色能很好地体现出水域的特征 ;白色常用来表示冰川、云层等;棕色一般用于表示高原、山地等地形,所以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应选 B选项。4.【答案】C【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轨迹的不同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过山车的轨道并不全是弯曲的,通常会有一段或多段平直的轨道(例如:出发时的加速段、两弯道之间的连接段),此时创创随过山车沿直线前进,属于直线运动;过山车为了增加趣味性,会设计弯道、环形轨道(例如 “回环”)、斜坡转弯等,在这些部分中运动路线是弯曲的,创创的运动轨迹也是弯曲的,属于曲线运动。因此,应选C选项。5.【答案】C【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在这个实验里,斜面是同一个,物体是同一个圆柱直筒杯,唯一改变的是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甲是圆柱面接触斜面;乙是平面接触斜面 。甲图中圆柱直筒杯以圆柱面接触斜面,发生滚动;乙图中以平面接触斜面,发生滑动 。两图中的运动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因此,应选C选项。6.【答案】C【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解析】【分析】研究斜面与物体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知道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小球滚动的速度,坡度越大(或者越陡),小球受沿斜面滚动速度就越快;坡度越小(或者越缓),小球受沿斜面滚动速度就越慢。观察题中的三个斜面,可以发现斜面C最陡,斜面B次之,斜面A最平缓,所以小球滚动速度从慢到快依次为斜面A <斜面B<斜面C,应选C选项。7.【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生活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工具。A选项的工具是温度计,功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测量跑道长度不相关,无法用于测 100 米跑道长度,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工具是卷尺,属于长度测量工具,能应对较长距离测量,100 米跑道长度可用它测量,符合题意;C选项的工具是电子停表,属于计时工具,用于测时间,比如 100 米跑的耗时,不能测长度,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8.【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或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 。当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距离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创创和美美 “同时起跑” 且 “起跑 10 秒后” 观察位置,可以知道二人运动的时间相同;由“创创距离终点的位置更近”可知创创跑的距离更远,所以创创的速度更快。A选项和B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C选项。9.【答案】C【知识点】搭建过山车【解析】【分析】A选项在搭建 “过山车” 时,设计图是搭建的规划指引。如果搭建时突然有别的想法就抛弃原来的设计图随意搭,会导致搭建的 “过山车” 结构混乱,无法保证搭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符合科学探究中 “先规划设计,再有序实施” 的流程 ,所以 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搭建 “过山车” 是小组合作项目,需要组员之间相互协作、沟通交流。组长负责设计,组员负责搭建且大家互不干涉,会使设计和搭建环节脱节,组员不理解设计意图可能搭建出不符合要求的 “过山车”,也不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不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究能力,所以 B 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小组共同讨论绘制设计图,体现了团队合作、集思广益,能让设计更合理、完善;搭建时如有新想法在原有设计图上微调,既尊重了初始设计,又能根据实际搭建情况灵活优化,保证 “过山车” 搭建既有序又能合理改进,符合科学探究中 “设计-实施-优化” 的流程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0.【答案】C【知识点】测试过山车【解析】【分析】A选项中在测量 “过山车” 轨道长度时,对于弯曲的轨道,细绳可以贴合轨道形状,然后用软尺测量细绳长度来间接得到轨道长度,这是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测试 “过山车” 上小球运动速度,根据速度公(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需要先测量轨道长度(路程s ),再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时间(t ),进而计算速度,是正确的测量过程,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设计 “过山车” 时,不仅要考虑小球运动速度,还得保证小球能正常沿轨道运动,不脱轨是基本要求。如果只追求速度,小球频繁脱轨,“过山车” 就无法正常运行,不符合 “过山车” 设计与测试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1.【答案】A【知识点】蚕蛾【解析】【分析】A 选项雄蚕蛾翅膀相对较大,这是雄蚕蛾与雌蚕蛾的区别之一 。因为雄蚕蛾需要通过振动较大翅膀,更灵活地寻找雌蚕蛾进行交配,A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雌蚕蛾腹部较大,其作用是容纳更多卵,而雄蚕蛾腹部相对较小,所以 “腹部比较大” 是雌蚕蛾特征,B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雄蚕蛾为了寻找配偶,爬行速度相对较快;而雌蚕蛾爬行速度慢,所以 “爬行速度比较慢” 是雌蚕蛾特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2.【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A选项蚕宝宝主要以桑叶为食,新鲜的桑叶能为蚕宝宝提供充足营养,这是正确的饲养做法,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蚕宝宝生存需要清洁的环境,蚕宝宝的粪便和吃剩的旧桑叶若长时间不清理,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影响蚕宝宝健康,应定期清理,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刚出生的蚕宝宝非常娇嫩,用羽毛轻轻地把它们转移到桑叶上,能避免伤害蚕宝宝,这是合理、正确的操作,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13.【答案】C【知识点】蚕蛾【解析】【分析】蚕发育到成虫(即蚕蛾 )阶段,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蛹作为蚕的变态发育阶段,同样对应头、胸、腹的身体结构划分 。A选项中将蚕和蚕蛹身体部分标注为 “躯干”和“尾”,不符合科学的命名,蚕蛾和蚕蛹无 “躯干”和“尾”的部分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把蚕蛹身体部分标注为 “尾”,不符合科学的命名,蚕蛹身体结构应是头、胸、腹,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蚕(蚕蛾 )和蚕蛹的身体部分标注为头、胸、腹,符合科学的身体结构命名,所以 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14.【答案】A【知识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解析】【分析】A选项中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的引力引起的 。月球对地球的海水有吸引力,在朝向月球的一侧,海水被月球引力 “拉” 起来,形成涨潮;在地球背对月球的一侧,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和月球引力的综合作用,海水也会形成涨潮,同时在两个涨潮区之间的区域则会出现落潮。所以地球的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潮汐现象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并不是全球海水总量突然变多。海水总量在短时间内基本是恒定的,潮汐只是海水在引力等作用下的位置移动和形态变化,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海洋风暴是海洋中剧烈的天气现象,会引起巨大的海浪等现象,但不是潮汐现象的成因。潮汐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的,和海洋风暴没有关系 ,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 。15.【答案】A【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蚕蛾)阶段。A选项中蚕的幼虫阶段是蚕吃桑叶、不断生长的时期,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环节,会蠕动 ,图中的蚕符合这些形态特点,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蚕蛹是蚕吐丝结茧后进入的阶段,蛹的形态是椭圆形、不活动(束缚在茧内 ),与图中蚕的形态不符,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蚕的成虫是蚕蛾,蚕蛾有翅膀、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形态与图中蚕差异明显,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16.【答案】A【知识点】认识动物的卵【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卵一般有坚韧的硬壳,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乌龟卵有硬壳,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卵是透明胶质状、无硬壳,通常一堆一堆漂浮在水中,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鱼属于鱼类,鱼卵大多是透明或半透明、无硬壳的小颗粒,一般产在水中,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7.【答案】A【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解析】【分析】A选项中鸡蛋壳虽然薄,但它的弧形结构能分散外力。当创创用力握鸡蛋时,力被蛋壳的弧形结构分散到各个部分,所以不容易被捏碎,这种特性可以保护鸡蛋内部的卵黄、卵白等结构,避免其受到外力损伤 ,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鸡蛋壳有气孔等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部污染,但题干中创创握鸡蛋没捏碎的现象,体现的不是隔绝污染的功能,主要体现的是对内部结构的保护,所以 B 说法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鸡蛋壳上有微小气孔,可起到透气作用,用于气体交换,但这和创创握鸡蛋没捏碎的现象没有关联,所以 C 说法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18.【答案】B【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蚕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随着蚕生长发育,骨骼限制生长,需蜕皮让身体继续发育。A选项中蚕蜕皮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生理现象,并非因为 “皮脏了”。蚕的表皮不会因为脏而蜕皮,这种说法不符合蚕蜕皮的科学原因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蚕的身体外面的皮(即外骨骼 )不会随着身体生长而生长。当蚕身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皮就会限制其生长,所以蚕需要通过蜕皮,脱掉旧的、狭小的皮,让身体继续生长。从美美记录的数据看,蜕皮后蚕的长度从 2.1 厘米增长到 3.2 厘米,说明蜕皮后身体长大了,这也验证了蚕蜕皮是为了适应身体生长的需求 ,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中蚕蜕皮不是因为 “皮破了”,蚕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即使皮没有破损,也会因为身体生长受限而蜕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19.【答案】B【知识点】蚕蛹【解析】【分析】A选项中蛹是金斑喙凤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有生命的,它在蛹内进行着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所以 “有生命” 的描述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蚕蛹的形态是纺锤形 ,而题干明确说金斑喙凤蝶的蛹 “像一片绿叶挂在树枝上”,形态与蚕蛹的纺锤形不同,所以 “像蚕蛹一样成纺锤形” 的描述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中金斑喙凤蝶的蛹像绿叶,这种形态属于拟态,能让它融入周围环境,不易被天敌发现,从而帮助它躲过天敌,该描述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B选项。20.【答案】A【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A选项当蚕准备吐丝结茧时,会出现逐渐停止吃桑叶,排出大量绿色软便(清理肠道 ),身体发黄而透明、胸部透亮、身体缩短,头部左右摇摆(寻找结茧位置 )等特征,这与美美观察到的蚕的表现相符,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蚕出现这些表现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吐丝结茧前的正常生理现象,并非是生病了。生病的蚕通常会有活动异常、身体出现斑点、腐烂等与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的病态特征,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蚕要变成蚕蛾,需要先经历吐丝结茧变成蛹,再由蛹羽化成蚕蛾。当前蚕的这些表现是吐丝结茧的前期准备,还没到变成蚕蛾的阶段,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1.【答案】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A选项海洋中的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会随着大气运动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所以 “海洋中水的蒸发不能给陆地带来降水” 说法错误,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淡水资源是生命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繁衍、生长都需要淡水资源,许多生物依靠淡水生存,淡水资源让生命得以繁衍不息,表述正确,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辽阔的海洋具备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繁衍的场所,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地,表述正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2.【答案】B【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A选项蚕幼虫的身体颜色一般为青白色等,而蛹的身体颜色通常为褐色等,身体颜色发生了变化 ,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蚕的幼虫和蛹都需要进行气体交换,它们体表都有气孔,气孔的有无并没有发生变化 。气孔是蚕进行呼吸的重要结构,在幼虫和蛹阶段都存在,用于气体的进出,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蚕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后,身体形态改变,身体长短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蛹的身体相对缩短、形态变为椭圆形等 ),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3.【答案】A【知识点】比较物体的大小【解析】【分析】通过数 A、B 小区所占格子数量判断面积大小,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按半格算,这里也可以简单数完整格子进行估算。观察A小区和B小区两个图形,A 小区覆盖的格子数量明显多于 B 小区。A小区占的格子数多,根据数格子法,格子数多的图形面积大,所以 A 小区比 B 小区面积大,则B选项和C选项说法错误,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4.【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动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蚕蛾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各阶段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A选项中的狗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一生经历幼体、成体等阶段,没有变态发育过程,和蚕的发育类型不同,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鸡是鸟类,卵生,一生经历卵、雏鸡、成鸡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和蚕的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 )不同,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蜜蜂的一生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蜜蜂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和蚕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最相似,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25.【答案】A【知识点】卵生;胎生【解析】【分析】A选项中的蝙蝠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动物。蝙蝠繁殖时,是由母蝙蝠生出小蝙蝠,用乳汁哺育,该选项表述不正确,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胎生动物像猫、牛、羊这些,母体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后代 。妈妈生了小猫后,会用乳汁给小猫提供营养,让小猫长大,这就是胎生动物哺乳喂养后代的特点,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卵生动物靠卵繁殖,像鸡、乌龟、鱼 。鸡妈妈下蛋(卵 ),蛋孵化出小鸡;乌龟产蛋,蛋里孵出小乌龟,所以卵生动物通过卵繁殖,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6.【答案】B【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农历十五、十六时,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全部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满月,月亮又大又圆 。A选项中的月相不是满月,看起来是部分明亮、部分较暗的形态,属于凸月等其他月相,不符合正月十五的满月特征,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月相呈现出圆形,是满月的形态,与正月十五 “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的满月月相相符,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月相是月牙状,属于峨眉月等月相,是农历月初或月末的月相,不是正月十五的月相,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7.【答案】B【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影子变化规律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从早晨到正午逐渐增大,影子逐渐变短;从正午到傍晚逐渐减小,影子逐渐变长 。正午时(约 12 时左右 )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 。日晷是通过影子方位和长度反映时间的工具。A选项中的8:23 是上午较早时间,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12:20 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B选项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15:43 是下午时间,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28.【答案】A【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验原理是若地球是球体(用球面模拟),船模运动时,会因球面的弧度,先看到船模的顶部,再逐渐看到整艘船;若在水平面上,没有弧度影响,始终能看到整艘船模。A选项中当船模在水平面上移动时,由于平面没有弯曲,观察者的视线不会被遮挡,所以能一直观察到整艘船模,符合实验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若船模在球面上移动,球面是弯曲的,船模会逐渐 “消失” 在球面弧度里,先看不到船身,只能看到顶部,不会一直看到整艘船模,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根据水平面和球面对观察船模的不同影响,是可以判断出来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29.【答案】B【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的直径约为 3476 千米;地球的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直径约为 139.2 万千米,三者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月球<地球<太阳。因此,A选项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选项。30.【答案】A【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解析】【分析】A选项在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资料来源是多样的,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只要与地球主题相关,是可以作为资料来源的 。比如自己拍摄的地球仪照片、自然景观等图片,能为海报增添真实的内容,所以 “资料的来源不可以是家长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 的说法不正确,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制作海报过程中,和同学们讨论、比较,选取更能表现主题的图片和文字,有助于集思广益,让海报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用不同颜色作为地球的主题色彩,能够通过色彩区分不同的内容,比如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等,使海报更生动、直观,该做法正确,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31.【答案】(1)(2)A(3)B(4)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提供氧气供人呼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极大,超出人类生存适应范围;月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液态水就难以维持生命活动 (答案不唯一)。【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况【解析】【分析】(1)太阳独有的特征:①表面有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这就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 。④会自己发光发热: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能够自身产生光和热,是太阳系的能量源。月球独有的特征:②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受地球引力束缚,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③表面有环形山: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多是由陨石撞击等原因形成。⑥不会自己发光发热:月球本身不具备产生光和热的能力,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太阳和月球共同特征:⑤是球体:通过天文观测等手段可知,太阳和月球都呈现球体的形态。所以维恩图填写为:太阳区域填①④ ;两者交叉区域填⑤ ;月球区域填②③⑥ 。(2)要模拟 “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几乎一样大”,要利用 “近大远小”的原理。太阳实际比月球大很多,但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导致从地球上看二者视大小相近 。A选项中图中可看作是不同距离的物体,能体现出距离近的小物体和距离远的大物体,在观测者眼中看起来大小相近,符合模拟逻辑,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呈现小组合作、借助工具操作的场景,模拟陨石撞击月球,用小球撞击代表沙盘(模拟“月球表面”),观察撞击后形成的 “环形凹坑”,对应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小组合作,借助纸张等材料进行操作。模拟地形形成实验(如板块运动、火山地形等 ),通过折叠、挤压纸张模拟地球内部力的作用,观察 “地形”(褶皱、隆起等 )变化,理解地质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A选项。(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大气层对行星有保温、调节温度的作用,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削弱太阳辐射、保存热量 。而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月球表面,且热量无法有效保留和调节,导致白天温度急剧升高,夜晚又急剧降低 ,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月球上没有水不是白天温度高的主要原因,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月球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差异不大,不是月球白天温度高的原因,C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4)月球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主要原因是在大气方面,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氧气供人类呼吸,也无法阻挡宇宙射线、流星体的撞击,对人体伤害极大。在温度方面,昼夜温差悬殊,白天超,夜晚降至左右,远超人类承受极限,难以生存。在水资源方面,虽有少量水冰, 但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无法满足大规模居住的用水需求。综上所述,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原因是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提供氧气供人呼吸;月球的表面昼夜温差极大,超出人类生存适应范围;月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液态水就难以维持生命活动。(答案不唯一,围绕月球不适合居住的大气、温度、水资源、重力等方面合理阐述即可 )32.【答案】(1)①④③⑥⑤②(2)C(3)不正确,因为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蚕具备,而蜘蛛有 8 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不符合昆虫特征,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1)蚕的生命周期是卵→幼虫(蚁蚕→小蚕→大蚕 )→蛹→成虫(蚕蛾 ) ,观察题中对应的图片可知:①是蚕卵 (生命周期起点 );④是蚁蚕 (刚孵化的小蚕,黑色、细小 );③是小蚕 (蚁蚕蜕皮后,逐渐长大变白 );⑥是大蚕 (蚕生长后期,体型粗胖,准备结茧 );⑤是蚕蛹 (蚕吐丝结茧后,在茧内变成蛹 );②是蚕蛾 (蛹羽化后,成虫,负责产卵 )。所以顺序为 ①→④→③→⑥→⑤→② ,体现“卵→幼虫→蛹→成虫”的完整生命周期 ,此空应填①④③⑥⑤②。(2)从“2025年2月1日卵孵化”到 “3月26日蚕蛾产卵后死亡”,2月有28天(2025年非闰年 ),2月1日到2月28日共28天;3月1日到3月26日共26天;总时长为28天和26天的和,是54 天,约2个月,也符合蚕的一生约 56 天(约 2 个月 )的科学规律。因此,应选C选项。(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 多数有翅膀(蚕蛾阶段有翅膀)。蚕(蚕蛾形态时 ):身体分头、胸、腹,3 对足,符合昆虫特征。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明显 “三部分” ),有8 条腿(4 对足 ),不符合昆虫 “3 对足、身体三部分” 的核心特征,属于节肢动物(但不是昆虫 )。因此,此题应填不正确,因为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 3 对足,蚕具备昆虫的特征,但是蜘蛛有 8 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不符合昆虫特征,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33.【答案】(1)B(2)(3)黄;相同路程下,黄队龙舟所用时间最长,所以黄队速度最慢。【知识点】运动形式;速度;参照物【解析】【分析】(1)判断物体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需看 “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物体是运动的;没有变化,则说明物体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岸上观看的人”,选手坐在 “行进的龙舟” 上,龙舟前进时,选手与岸上观看的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相对于岸上的人,选手是运动的,应选B选项。(2)物体随载体运动时,运动形式与载体一致(载体直线运动,物体也直线运动 )。龙舟 “向右直线前进”,因为黑点在龙舟上,所以也会随龙舟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 。作图方法:在黑点处画水平向右的箭头(),表示 “直线运动方向”。(3)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路程一样时,用的时间短,速度就快;用的时间长,速度就慢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时间一样时,经过的路程远,速度就快;经过的路程近,速度就慢 。从三队 “相同起点出发到达相同终点”,可知道路程相同 。三队的用的时间进行对比:红队用了3分钟(即180 秒)、黄队用了3分20秒(200 秒)、青队2分51秒(即171秒),黄队用时最长,根据 “相同路程,用时越长速度越慢”所以黄队速度最慢。因此,第 1 空填黄,第 2 空填相同路程下,黄队龙舟所用时间最长,所以黄队速度最慢。34.【答案】(1)B(2)C(3)C(4)B【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1)光源的定义是 “能自己发光、照亮周围的物体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像太阳、点亮的灯泡、燃烧的蜡烛,都属于光源。手电筒打开后,能主动发出光线照亮周围且正在发光,完全符合 “光源” 的定义。而 A选项的“遮挡物”(比如手、木块 )是用来挡住光线的,C选项的“屏”(比如墙壁、幕布 )是用来显示影子的,手电筒并不是这两类。因此,应选B选项。(2)影子的形状和 “遮挡物的形状” 是 “相似” 的 。因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遮挡物挡住光线后,在屏上留下的影子轮廓,和遮挡物本身的形状会 “对应”。题目要找影子是 “■”(方形 )的情况,那就得看遮挡物:A选项遮挡物是圆形,光线被圆形挡住,则影子也是圆形(比如用球挡光,影子是圆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遮挡物是长条形,影子会是长条形(比如铅笔挡光,影子细长),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遮挡物是方形,光线被方形挡住,影子就是方形(像课本挡光,影子和课本形状相似 ),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3)当光源与遮挡物间的距离减小时,影子会变大;当光源与遮挡物间的距离增大时,影子会变小。A选项中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最小,影子会最大,不符合题意;B选项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适中,影子会较大,不符合题意;C选项手电筒与遮挡物间的距离最大,影子会最小,符合题意。因此,应选C选项。(4)影子永远出现在 “光线照不到” 的一侧,所以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是 “相反的” 。光源在左边,光线从左往右照,遮挡物会把左边的光线挡住,影子就出现在右边(和光源方向相反 );光源在前方,影子就会在后方(还是相反 )。所以,不管光源在哪个方向,影子都会 “躲” 在光源的对面,即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是相反的,应选B选项。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