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28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28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28
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
1.(2025·广东选择考)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025·河北唐山检测)某DNA部分片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B. ①代表氢键,①的形成与断裂需要ATP提供能量
C. 片段中碱基②与五碳糖构成的脱氧核苷与ATP中的腺苷相同
D. 若该DNA一条链中碱基A与T之和占48%,则整个DNA中碱基C占26%
3.(2025·辽宁凤城二中高三月考)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
B. DNA双螺旋结构有利于维持DNA的稳定性
C. 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数量也相同
D. 若DNA分子中(G+C)/(A+T)=1,则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多
4.(2025·福建宁德期中)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
A. 12%和34%
B. 21%和24%
C. 34%和12%
D. 58%和30%
5.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B. 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6.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大肠杆菌DNA的含氮碱基都含有15N。然后再将其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B. 根据含14N或15N的DNA离心后的位置,⑤为亲代、②为子一代
C. 若出现图中③的结果(带宽比3∶1),则亲代DNA进行了3次复制
D. 若将DNA处理成单链后再离心,也可以证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7.(2025·河北高三大联考)细胞中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DNA单链结合蛋白与解旋后的DNA单链结合,使单链呈伸展状态而有利于复制。如图是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的DNA单链结合蛋白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真核细胞中,分裂间期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B. DNA是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都是连续的
C. 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是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D. DNA单链结合蛋白能防止解旋的DNA单链重新配对
8.(2025·山西吕梁模拟)如图表示大肠杆菌质粒DNA的复制过程,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形成的Y型结构。若该细菌的质粒DNA含有的碱基数目为m,胸腺嘧啶数目为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DNA复制的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B. 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酶的参与,且两种酶发挥作用时均消耗ATP
C. 该DNA复制n次,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n-1)×(m/2-a)
D. 该DNA复制一次,共形成m个磷酸二酯键
9.(2025·河北邢台调研)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腺嘌呤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7/8
C. 第4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20个
D. 复制共产生16个DNA分子
10.(2024·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B. 双链DNA中T占比越高,DNA热变性温度越高
C. 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由DNA聚合酶催化
D. 若一条链的G+C占47%,则另一条链的A+T也占47%
11.(2024·河北高考)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
B. 复制时,解旋酶使DNA双链由5端向3端解旋
C. 复制和转录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
D. DNA复制合成的子链和转录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为由5端向3端
12.λ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N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自连环化(如图所示),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  )
A. 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
B. 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
C. 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
D. 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
13.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足够的相关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B. 制作模型时,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用2个氢键连接物相连
C. 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D. 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14.(2025·福州一中质检)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 双链DNA分子中,A+T=G+C
15.(2025·青海西宁五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细胞核中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 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 DNA复制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
D.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
16.(2025·山东济宁模拟)如图是DNA复制示意图,E表示酶,是新合成的子链。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相同的,DNA复制时,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连续合成一条子链(称为前导链);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片段,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子链片段,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子链(称为滞后链)。
资料2 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都不能发动新链的合成,而只能催化已有链的延长反应。然而RNA聚合酶则不同,它只需要DNA模板存在,就可以合成出新的RNA链。
资料3 DNA复制过程中,首先以DNA为模板合成几个至十几个核苷酸的RNA引物片段,然后DNA聚合酶Ⅲ继续在引物末端连接核苷酸使子链延伸。RNA引物的消除和缺口的填补是由DNA聚合酶Ⅰ来完成的。
(1)图中酶E是______,作用于DNA分子的______。
(2)图中是______链,RNA引物在其______(填“5端”或“3端”)。
(3)据资料分析,DNA复制需要5种酶。现有DNA连接酶变异的温度敏感型大肠杆菌,其DNA连接酶仅在适当温度范围内起作用。根据资料1提出一个证明细胞内合成滞后链DNA片段的思路。______。
17.(2025·河南青桐鸣联考)将SP8噬菌体的双链DNA温和加热,两条链分离(即DNA变性),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两条链,见如图。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提取RNA(图中c),分别与分离的SP8噬菌体DNA单链混合。SP8噬菌体的DNA分子由两条碱基组成很不平均的链构成。示意图如下:
(1)SP8噬菌体双链DNA中嘌呤与嘧啶量的关系可用简式表示为______,其中a链的嘌呤与嘧啶量的关系可用文字表示为______。
(2)构成a、b链的核苷酸由______键连接,a链与b链之间由______键连接。
(3)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4)由实验可知, 链为“重链”,“重链”的碱基组成特点是 ,___链为模板链。
(5)为什么要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提取RNA分子?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B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无关,①不符合;富兰克林等的DNA衍射图谱为推算DNA螺旋结构提供了关键依据,②符合;查哥夫发现的A=T、G=C的碱基数量关系,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供了依据,③符合;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模型提出后的推测,④不符合。故选B。
答案:D
解析:③为磷酸二酯键,其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催化,A错误;①为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图中碱基②与脱氧核糖构成脱氧核苷,而ATP中的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二者不同,C错误;若一条链中A+T占48%,则整个DNA分子中A+T也占48%,故G+C占52%,又因G=C,因此C占26%,D正确。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Tm值随(G+C)含量升高而增大,呈正相关,A正确;DNA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对间的氢键维持稳定性,B正确;Tm值相同仅说明(G+C)比例相同,而非数量相同(因DNA分子总长度可能不同),C错误;G-C对含3个氢键,A-T对含2个氢键,若(G+C)/(A+T)=1,则G-C对总数与A-T对总数相等,故G-C间的氢键总数更多,D正确。
答案:C
解析:DNA分子中A+T占42%,则G+C占58%。一条链中C占24%,T占30%,则该链中G占58%-24%=34%(互补链中C与之相等),A占42%-30%=12%(互补链中T与之相等)。因此,互补链中C占34%,T占12%,C正确。
答案:C
解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少数基因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B正确;遗传信息由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分子大小和碱基含量相同的基因,其碱基排列顺序可能不同,遗传信息也可能不同,C错误;一条染色体含1个(未复制)或2个(复制后)DNA分子,D正确。
答案:D
解析: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15N、14N)和密度梯度离心法,A正确;亲代DNA(15N/15N)为“重带”(⑤),子一代DNA(15N/14N)为“中带”(②),B正确;3次复制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2个为15N/14N(中带),6个为14N/14N(轻带),带宽比为3:1(对应图③),C正确;若将DNA处理为单链,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的离心结果均为15N单链:14N单链=1:1,无法区分,D错误。
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A错误;DNA复制时,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不连续合成(冈崎片段),B错误;DNA准确复制的原因是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DNA单链结合蛋白与解旋后的单链结合,可防止其重新配对,D正确。
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DNA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A正确;该过程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和DNA聚合酶(合成子链),无需DNA酶(降解DNA),B错误;DNA中G的数量为(m/2 - a),复制n次消耗G的数量为(2n-1)×(m/2 - a),C正确;环状DNA复制一次形成2个环状DNA,新增磷酸二酯键数为m(与原DNA分子中数目相等),D正确。
答案:B
解析:15N标记的DNA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DNA有2个(保留亲代两条链),A、D正确;所有DNA分子均含14N(新链原料为14N),故含14N的DNA占100%,B错误;DNA中C的数量为(200 - 60×2)/2 = 40个,第4次复制消耗C的数量为24-1×40 = 320个,C正确。
答案:A
解析:DNA的基本骨架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A正确;G-C对含3个氢键,占比越高,热变性温度越高,B错误;氢键形成无需酶催化,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C错误;若一条链G+C占47%,则另一条链G+C也占47%,A+T占53%,D错误。
答案:D
解析: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子链,A错误;解旋酶解开双链的方向与5→3无关,B错误;转录时RNA聚合酶兼具解旋功能,无需解旋酶,C错误;DNA复制和转录时,子链/RNA均从5端向3端延伸,D正确。
答案:C
解析:λ噬菌体DNA两端的单链序列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连,使线性DNA环化,C正确;单链长度、分子骨架或方向相同并非环化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答案:C
解析: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连接磷酸和碱基,A错误;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B错误;DNA中A=T、G=C,故A+C=G+T,C正确;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外侧,D错误。
答案:C
解析:DNA含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链末端的脱氧核糖仅连一个磷酸,B错误;每个脱氧核苷酸含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故碱基与脱氧核糖数目相等,C正确;双链DNA中A+T与G+C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C
解析: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A正确;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B正确;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原料)、酶和ATP,C错误;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解旋酶;氢键
(2)滞后;5端
(3)将DNA连接酶变异的温度敏感型大肠杆菌置于不适宜温度下培养,观察是否有滞后链DNA片段积累
解析:
(1)酶E的作用是解开DNA双链,为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2)链不连续合成(需连接片段),为滞后链;RNA引物位于子链的5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
(3)若DNA连接酶失活,滞后链的片段无法连接,会积累中间片段。故通过在不适宜温度下培养突变菌,观察是否有片段积累可验证。
答案:
(1)嘌呤数=嘧啶数(A+G=T+C);嘌呤数≠嘧啶数
(2)磷酸二酯;氢
(3)RNA(c)与b链杂交形成杂交分子,与a链未杂交
(4)a;嘌呤含量高于嘧啶(或G+C含量低);b
(5)SP8噬菌体感染后,宿主细胞内合成的RNA为噬菌体DNA转录的产物,可与模板链互补
解析:
(1)双链DNA中嘌呤总数=嘧啶总数;a链碱基不平均(如序列中A+G≠T+C)。
(2)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双链间通过氢键连接。
(3)实验结果显示RNA仅与b链杂交,说明b链为转录模板。
(4)a链因嘌呤含量高(密度大)为“重链”,b链为模板链。
(5)感染后提取的RNA是噬菌体DNA转录的产物,可特异性与模板链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