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8分)睢阳一半是繁华都市,一半是静mì园林。宋城路上,车辆A.川流不息,B.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雄伟壮观,犹如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谱写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的动感乐章。古城湖公园,草木葱郁茂盛,湖面碧波荡漾,恍若世外桃源。护城河畔,白鹭或在水面翩然起舞,或在枝头C.戛然而止,此情此景,宛若一幅令人D.目眩神迷的画卷震hàn心灵。“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睢阳古城不仅要成为世界的,更要成为全国的著名旅游城市。(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zhì xún B. zhì xuàn C. jié xuàn D. zhì xuá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静mì( ) 震hàn( )(3)语段中画“——”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川流不息 B.鳞次栉比 C.戛然而止 D.目眩神迷(4)语段中画“ ”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2分)2.古诗文默写。(8分)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一页页散发着历史墨香的纸张,弥漫着悠远的气息。这里有“① ,左右采之”(《关雎》)的劳作场面,有桃花源“② ,并怡然自乐”的美好图景,也有石壕村“存者且偷生,③ ”的悲惨现实;这里有王勃“海内存知己,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乐观豁达,有韩愈对千里马“⑤ ,⑥ ”(《马说》)悲惨结局的痛惜之情,也有爱国词人陆游“⑦ ,⑧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不屈。这里还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这些锦绣华章、皇皇巨著,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9 分)材料一 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都是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手机病”;除了“手机脖”“爱疯手”“手机眼”,对手机的依赖还会让人患上“社交病”,如:惧怕面对面沟通;不敢面对现实:在手机聊天、游戏中获取廉价且暂时的快乐。同时,过度依赖手机导致不少年轻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最终导致毁掉青春。材料二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材料三 漫画《拉》(1)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2分)(2)材料二跟材料一是什么关系 请简要说明。(3分)(3)描述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解读其寓意。(4分)二、现代文阅读:(25 分)(一) 阅读下文, 完成4∽7 题(14 分)艾香悠悠溢端午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4.作者为什么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 请结合文章②∽⑤段的内容概括。(3分)①艾草散发出来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让人难忘。② ③ ④5.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6.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4分)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儿时生活的回忆。B.第②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写艾草,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C.第③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D.第⑥段中写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我端节插艾草,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抒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8∽10 题(11 分)文本一 随着各种AI 大模型的兴起,人们发现,AI 正在强势进占文字写作领域。面对来势汹汹的 AI,文字工作者该何去何从 我以为,AI 的出现并不会掀翻文字工作者的“饭碗”。AI 的盲区在哪里,文字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就在哪里。从AI 的局限中,我们能够找到人的不可替代性。关于 AI 的盲区,DeepSeek 的思考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作为AI 写作工具,我们确实在重塑创作生态。但AI 写作的本质是‘概率游戏’。当我们写下‘红日初升’时,并不是有感而发的创作,而是根据130 万篇经典文本计算出,下一句有82.7%的概率会接上‘其道大光’;我们生成‘基层干部要扎根群众’的公文,不过是把2567份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进行排列组合。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精致平庸’,恰是AI 写作的致命弱点。”而人总是先有生活,再进入创作。文字是人交流的载体,它背后承载的复杂情感、幽微人性、深邃思想,才是创作的灵魂。写作技巧可以被模仿,人的生命体验却不可能复制粘贴。我们的优势在于拥有与这片土地的血肉联系,拥有对世间万物最直观的体认及由此产生的独特体验。工具解放双手,是为了让思想走得更远。AI 承担了那些机械性重复性任务,也在倒逼人类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深度报道等领域争得一片立足之地。对于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人机协同未尝不是一次“解放”。而如果只想当“文字裁缝”,把思考的权利让渡给机器,被时代淘汰也便不足为奇。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机器学会写作,而是我们丢了写作。用进废退,如果我们依赖、寄生甚至让位于AI,而不是亲身去体验、思考、创作,长此以往,不仅原创能力会萎缩,对文字的审美感知也会被机器生成的“标准美文”所改造。比写作能力更重要的还有写作热情和使命感。狄金森的诗歌手稿中时有错误却震动灵魂,援鄂护士的日记字迹潦草却直抵人心,这些不完美的文字恰恰证明了人类写作的意义:表达自己,记录时代,证明我们活过、爱过、思考过。文本二 AI 迅猛发展,让不少人或多或少陷入焦虑。有人焦虑无所不能的AI 会让自己失业;有人 焦虑各种AI 软件免费开放,带来的作弊、造假现象让人防不胜防;有人感受到了 AI 这个新风口,生怕追不上这阵风……面对技术更迭,人类不是第一次陷入不安。随着生产力提高,有的职业确实消失了,如汽车普及后,马车夫不见踪影;打字成为职场必备技能后,打字员就不再是单独工种。但更多的职业并没有因科技进步而消失:照相机出现时,画家面临职业危机,但摄影师并未取代画家,绘画也没有消失;陶艺、木工等,机器可以做得完美无瑕,但手工业者并未完全消失,消费者仍愿意为“不完美”的手工艺品买单。以大历史观看,焦虑是新事物出现时必经的成长痛。技术转型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新岗位、新技能、新机遇。世界经济论坛今年3 月发布的《2025 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在技术进步、人口结构转变等因素影响下,未来5 年内,全球职场将有22%的就业机会面临变革,将新创造工作岗位1.7亿个(其中人工智能领域1100 万个),9200 万个工作岗位将被替代,到2030 年净增就业机会7800 万个。文本三 2025 年 Just So Soul 研究院再次面向年轻群体发起AI 相关调研,共回收3680份有效反馈,并将结果梳理总结为《2025Z 世代 AI 使用报告》(“Z 世代”通常指1995 年至2009 年间出生的人群,他们被称为“数字原居民”)。下面是部分问卷统计结果。AI对工作或学习效率的提升程度如何 AI为生活带来的最大价值是 (多选)TOP1创意价值:通过AI创作和设计,获得新的创作灵感TOP2社交价值:通过AI帮助我与人建立更好的社交连接TOP3情感价值:通过AI缓解了孤独感、焦虑感等情绪TOP4经济价值:通过AI辅助工作提高收入,或利用AI创造了收入8.面对AI 写作,当代文字工作者该何去何从 文本一中给出了一些建议,请简要概括三点。(3分)9.文本二和文本三各是怎样展现AI 的积极价值的 请简要分析。(4分)10. AI 的强大功能引发了“AI 焦虑”。请结合上述三个文本的内容,跟帖留言,针对下面这位网友的担心,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语言得体。(4分)小语:写诗写得比我好,画画水平比我高,能剪视频,能做PPT,最近人工智能是真“能”了,我想知道:未来我会被AI 取代吗 ——人民网网友15*****7三、古诗文阅读(15 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1∽14 题。(共11 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淳于髡①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②,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③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④惊,皆还齐侵地。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②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③蜚(fēi): 同“飞”。④振: 同“震”。1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1)去以六月息者也 词语推断法:扬长而去(2)委政卿大夫 查阅词典法:①顺从。②托付,交付。③舍弃,丢弃。④放置。⑤推卸,推脱。(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3)国且危亡 课内迁移法:天子且至(《周亚夫军细柳》)12.把甲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3.甲语段想象奇特,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想象手法的运用。(2分)14.甲语段中的鹏和乙语段中的大鸟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 庄子和淳于髡分别在语段中提及鹏、大鸟的形象有怎样的用意 (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 题。(共4 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渡”“洒”“沉”等动词,细致地描写出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非常气愤,所以称他们为“盗贼”。C.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明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济世情怀。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16.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与本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请简析两位作者借“庐”抒写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四、整本书阅读(5分)17.经典作品是作家的输出,会教给读者很多。阅读经典作品是输入,读者能学到很多。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其一,说说你能得到什么精神体验。《经典常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五、作文(50 分)18.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班名、人名。(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 字。(2)请以“ ,让我受益匪浅”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观点明确、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③思路清晰,锤炼语句;④书写工整,书面整洁,600 字左右。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1)(2分) B(2)(2分)谧;撼 (3)(2分)C (4)(2分)睢阳古城不仅要成为全国的,更要成为世界的著名旅游城市。2.(8分)①参差荇菜②黄发垂髫③死者长已矣④天涯若比邻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⑥骈死于槽枥之间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⑧只有香如故3.(1)(2分)过度使用手机的害处(2)(3分)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因果关系。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的害处多(材料一),所以教育部才采取措施防范和保护(材料二)。(3)(4分)漫画中,一位青少年一头扎进手机中。然后“家庭”“学校”“技术”和“法律”各方力量伸出手来拉住这位青少年,共同制止这一有害行为。寓意:防止青少年沉迷手机,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关注、关心并采取一定措施,这样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二、现代文阅读:(25 分)4.(3分)②艾草充满活力,身姿挺拔瘦直,气质清秀淡雅,温婉脱俗;③母亲用艾草缝制的香包,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疼爱和温情;④艾草有药用功能,母亲用艾草泡水给我们洗澡,让我们整个夏天清清爽爽。5.(3分)这句话是母亲采艾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艾草的珍视、爱惜和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后的满足与喜悦,表现了母亲对家人的爱。6.(4分)①对故乡的眷恋;②对浓浓母爱的赞美;③对端午传统习俗的热爱;④对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美好愿望。7.(4分)BD B 项,第②段没有从味觉角度描写艾草,且“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错误,原文“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是将艾草比作乡村少女;D项,“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错误,应是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思念和关爱。8.(3分)①体认世间万物,获得独特体验;②通过人机协作解放自己,去从事更具研究性、创造性的工作(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思考);③坚持创作,保持原创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④保持写作的热情和使命感,表达自己,记录时代。9.(4分)文本二:①通过列举一些职业并未因科技进步而消失的例子,类推AI带来的技术转型在淘汰一些职业的同时也会创造出新岗位和新机遇(通过观察历史上科技进步带来的阵痛和积极影响,证明AI也会带来积极影响);②引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中的具体数字,说明AI带来的技术转型会增加未来的就业岗位。文本三:①通过调查统计图表(被调查者的切身感受),说明AI有助于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为使用者提供创意价值、社交价值、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10.(4分)示例1:网友你好,你大可不必有此担心。AI功能强大,但也有盲区,它不会独立创造,也没有人的生命体验,只要我们壮大优势,它就不可能取代我们。况且,Al技术的普及虽然会淘汰一些职位,但同时也会创造更多职位。如果我们能坚持思考,把AI作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工具,就不会被它取代。示例2:网友你好,我觉得你这种担心恰是你具有忧患意识的表现。AI确实太强大了,不只是文字写作方面,在很多领域,AI都比我们有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居安思危,行动起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善于使用AI、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以免被科技浪潮淘汰。示例3:网友你好,是否会被取代,主要取决于你自己哦。面对强大的AI,你是缴械投降,让渡权利,还是坚持思考,追求创意 是焦虑恐慌、无所适从,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AI创造的新机遇新岗位,一定属于善思善学的人。Z世代已尝到了AI的甜头,如果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你一定也行的。三、古诗文阅读(15 分)11.(3分)(1)离开。 (2)② (3)将要,快要。12.(2分)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13.(4分)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之大的描绘,显示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对比:将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和鲲鹏进行对比,阐述万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追求逍遥的境界。(答出两点即可)14.(4分)鹏的特点: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大鸟的特点:意志坚定、头脑清醒。甲语段中庄子借鹏的形象阐明“万物都有所恃”的道理;乙语段中淳于髡借大鸟的形象表达希望齐威王早日觉醒,振兴国家的想法。15.(2分)B16.(2分)示例:刘禹锡借“庐”自比古代圣贤,凸显洁身自好的品性;杜甫借“庐”表明饱览百姓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四、整本书阅读(5分)17.(5分)示例一:《经典常谈》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这本书启示我唯有勤奋努力,才能学有所成。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双目失明后却坚强不屈,坚持小说创作,最终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的故事。保尔的经历启示我要学会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奋斗的精神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五、作文(50 分)18.(1)原来,平常也可贵时光如流水,数千日子不经意地从身旁悄悄流走,当你静静回忆,细细品味时,那一个个寻常的日子就如同碎片一样被一片片拾起,那熟悉的馨香扑面而来,如此美妙,如此醉人。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入窗帘中,倒映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走进了书房,翻开那本书。书中的景色仿佛注入了生命一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幽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还有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 我沉浸在书香中,让无味在我心中流淌着,碰撞着......读一本好书品味一段往事,寻常的日子也飘香。正午,艳阳高照,太阳给大地染上一抹橙黄,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今天又是个团聚的日子,大家围坐在饭桌前,一边享受着饭菜的美味,一边说说笑笑,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偶尔也捎带一些八卦。姥爷姥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爸爸妈妈的脸上挂着会心的微笑,他们享受着家人健康平安的知足之乐。而我被饭菜的美味所诱惑,狼吞虎咽地享受着饭菜带给我的快乐 热腾腾的饭菜,浓浓的亲情,寻常的日子也飘香。傍晚,太阳西下,最后一抹夕阳将天边染成红色,悠闲地漫步在湿润松软的乡间小路上,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还混着些淡淡的草香。野草挨挨挤挤地到处生长着,随风摇曳,生机勃勃,一时间,满眼的绿。那青翠欲滴的草丛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黄的,粉的,白的 一簇一簇地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绿色画卷。小鸟“叽叽喳喳”婉转地歌唱,还有那走在回家路上的黄牛,发出低沉、厚重的喘气声。不经意地从路上拾起一颗石子,掷到不远处的潭水中, “啪”的一声,溅起一朵小水花,荡起一圈圈涟漪 优美醉人的景色,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寻常的日子也飘香。一本书、一次聚餐、一日乡村之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如一杯清茶,醇香;如一首老歌,动听;如一抹阳光,温暖 寻常的日子也飘香!(1)阅读,让我受益匪浅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让我受益匪浅”。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有许多事物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然而唯有阅读,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的心中闪耀,让我受益匪浅。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小时候,我读《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长大些,我读《昆虫记》,仿佛走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了解到蜜蜂如何建造蜂巢,蝉怎样在地下生活多年后破土而出。再后来,我读《史记》,领略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阅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充实自己。阅读,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教会我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当我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告诉我要乐观积极,永不放弃;当我对未来感到迷茫时,《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激励我要勇敢追求梦想,不懈奋斗。这些书中的人物,他们的经历和精神,就像一盏盏明灯,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阅读,是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我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与李白一起“举杯邀明月”,感受他的豪放不羁;可以与苏轼一同“竹杖芒鞋轻胜马”,体会他的豁达乐观;可以与李清照一起“寻寻觅觅”,品味她的婉约细腻。阅读,让我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同学们,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在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相信阅读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让我们都能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