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新课导入
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动物的声音、喜欢的音乐声、烦躁的机器声音……
你是否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听到声音?
点击图画中的播放标记,请同学们聆听一些声音。
新课教学
当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发出声音时明显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停止发声时,振动停止。
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有什么感觉?停止发声,又有什么感觉?
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敲棒敲击时,能否听到声音?再用手按住鼓面,还能听到声音吗?
一、声音的产生
新课教学
当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并发声,当用手握住音叉时,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用小橡皮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再用手握住音叉,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证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
新课教学
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会发现水花四溅
能够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上叫做转换法。
转换法
把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会看到什么现象?
会看到球被弹开,来回摆动
新课教学
打击乐器是靠乐器自身的振动发声
常见乐器是靠什么发出声音的呢?
弦乐器靠弦的振动发声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蝈蝈后背长有透明膜状发生薄片,靠翅膀高速震动摩擦产生声音。
新课教学
蝉(雄性)是通过腹部的发生器官来发声的。
一些动物的发声
蚊子飞行时,是翅膀迅速振动发出的。
新课教学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早期的声音记录: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声音的记录
现代的声音记录: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记录声音的方法。
早期的机械唱片表面
新课教学
二、声音的传播
这些声音是通过_______ 传播到耳朵的。
其中的“风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
   “雨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
   “读书声”是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
空气   
空气
声带
雨水
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呢?
常言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新课教学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
真空罩中的闹钟
新课教学
分析讨论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越来越小
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
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如果能把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铃声
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
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变大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结论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法
新课教学
以击音叉为例:音叉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1)声波(sound wave)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空气振动
声波
水面振动
水波
结论: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与水波的传播相似。
新课教学
结论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你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来交流的吗?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宇航员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新课教学
一个同学轻叩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吗?有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说明桌子能够传播声音。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2)固体、液体的传声
新课教学
用两个纸杯连几米长的细棉线,制作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说话和在同样的位置直接说话有什么不同?
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
在土电话进行的实验中,能够传递声音的主要是________。
棉线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新课教学
路人问路,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
表明水和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
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新课教学
①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大量实验表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结论
(3)介质(medium)
新课教学
【例题2】“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_____体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贴地听声”等实例说明_____体可以传播声音;“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也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_______体可以传声。



新课教学
三、声速
声波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下雨天打雷时,是否在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
事实上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却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需要一段时间。
新课教学
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定义: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 331 海水(25 ℃) 1 531
空气(15 ℃) 340 冰 3230
空气(25 ℃)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25 ℃) 1 324 铝(棒)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棒) 5 200
新课教学
③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哪些结论?
相同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一般情况下: v固 > v液 > v气。
15 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记住)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新课教学
【例题3】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B.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及介质的状态有关
C.声速大小可能跟温度有关
D.真空中声速是0 m/s
A
声音在软木中的速度比在水中的小,所以A错误。其它选项均正确。
新课教学
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1)回声
北京天坛回音壁,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传播十分有利。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新课教学
s0=17m
②听到回声的条件
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声音0.1s内通过的距离
s=vt=340m/s ×0.1s=34m
所以人距发声体距离至少S0=17m
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原声
回声
新课教学
③回声的应用
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
回声测距
加强原声
新课教学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科 学 世 界
听小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人耳的构造
新课教学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体验骨传导:取两个棉花球塞住耳朵,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将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你都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骨传导
科 学 世 界
新课教学
【例题4】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A
新课小结
声音的产
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
介质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回声
人耳区别原声和回声的
最短时间间隔 0.1s
障碍物与发声体最短距离17m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新课教学
(3)像这种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例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到的装置。
(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转换法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分析发声与振动之间的关系,便于观察
课堂练习
2. 如图,将一只小闹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闹铃声。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3)这个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
(选填“转换法”或“推理法”)。
变小 
推理法
介质
课堂练习
1. 敲锣鼓时要让嗡嗡作响的锣声迅速停止,最好的方法是 (   )
A. 捂住耳朵    B. 不再去敲它
C. 用手按住锣面  D. 握住锣的边缘
C
课堂练习
3. 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
课堂练习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
B
课堂练习
5.《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
C
课堂练习
6.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A
7.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的介质顺序是(  )
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
C.钢管、水、空气 D.钢管、空气、水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